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7-03-11席晶晶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信息化

席晶晶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学科委员会, 河南 郑州 450064)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席晶晶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学科委员会, 河南 郑州 450064)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力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在“互联网+”的新趋势下,提出高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从学校层面,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从教师层面,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从学生层面,要转变学习方式,增强信息价值评价力。

学习力; “互联网+”; 高职学生; 提升策略

在我国大力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培养个体的学习力已成为大势所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其面临的最为迫切和最为核心的课题。同时,作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推进和发展。高职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高职教育深度融合。

1 学习力的内涵概述

1.1 学习力的内涵概述

在国外,学习力(The Power of Learning)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睿斯特教授提出,起初用于管理领域,后来被移植到教育领域。对于学习力理论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迈克杰屈克提出的“双螺旋结构”理论和英国ELLI项目(Effective Lifelong Learning Inventory)[1]。

在国内,对学习力的内涵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系统观”和“要素说”。“系统观”认为,学习力是由四大系统构成的,即动力系统、行为系统、调节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要素说”认为,“学习力”是一种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它是系统而深入地发动学习、维持学习、推进学习、改善学习与创新学习之力的组合。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2]。笔者认为,学习力是学习者利用大数据资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进而把这些转化为个人社会实践本领的一种综合能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这三者是学习力诸多要素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彼此促进,共同影响和决定个体学习力的水平[3]。

1.2 “互联网+”的含义

国务院2015年7月颁发的《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一文,明确地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地推进和长足地发展。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在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催化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互联网平台成为“教”和“学”的重要途径。现如今,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重大变革。由此,“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变革:在教育理念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载体上,以教材为媒介转变为以网络课程为主导;在教学目的上,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习力培养为核心。

2 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尺度,而培养个体的学习力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带来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知识大爆炸和科技飞速发展便是最为明显的标志。因此,拥有强大的学习力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必备条件。

2.2 满足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毋庸置疑,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最本质的竞争力和最活跃的创造力,学习力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力的培养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习是实现个体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重要通道。随着一次性学习时代的终结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学习力不仅关乎高职学生的学业成败,也是他们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终身职业发展的基石。

2.3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学生是高校的名片,高校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竞争力上,而学生的竞争力归根结底体现在学习力上。虽然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却明显弱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拥有强大的学习力是个体具备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因此,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在“互联网+”时代,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力是高职教育寻求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3 “互联网+”视角下高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3.1 学校层面: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我国高职院校掀起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热潮。智慧校园实现了网络PC终端向移动终端的跨越,由数字化校园的互联网跨入智慧化校园的物联网。这不仅实现了校园WIFI全覆盖,信息化与教学现代化深度融合,还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进一步提高育人水平提供硬件保障。

智慧校园建设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整合与重塑。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新成果,它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化传输网络为基础,数据平台为核心、资源整合为重点,建立智能感控网络及智能调度系统,搭建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将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进行整合,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传统的师生关系,而且建立了新的师生交互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智慧校园建设为高职学生搭建了新的学习平台,为其学习力的培养和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

3.2 教师层面: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涌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由“绝对的知识权威”变身为“知识的共享者”和“学生的燃灯者”。可见,高科技在给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然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瓶颈”。目前,信息化教学趋于肤浅,用屏幕取代黑板,用课件取代书本就是所谓的“信息化教学”。实际上,这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一种狭隘和偏颇的理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应具备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具体而言,教师应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的能力等[4]。总之,教师应把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提高专业素养的重中之重,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力创造条件。

3.3 学生层面:转变学习方式、增强信息价值评价力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受个体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景等方面影响而形成的倾向性学习行为、方法和策略的总和[5]。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进行课程研发、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学生应该善于抓住时代契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打破传统的桎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移动学习应运而生。所谓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就是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因其不受时空限制,对学习者没有门槛要求,且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而备受学生青睐。其开放性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正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也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然而,移动学习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强信息价值评价力,制定恰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力的生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力作为高职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和终身发展的奠基石,是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的前提条件。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力,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学习力的培养和生成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发展契机,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重组教学资源、改变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1] 许翠玲.大学生学习力及其培养策略[J].河南教育,2016(10):28-31.

[2] 宋剑祥.论学生学习力培养与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J].高等职业教育,2010(8):46-51.

[3] 席晶晶.“产婆术”视角下高职学生学习力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5):81-82.

[4] 李天龙,马力.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6):34-37.

ResearchonthePromotionStrategy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LearningAbilityintheEraof“InternetPlus”

XIJingjing

(The Committee of Public Subject,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64,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study-oriented society,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meets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as well as enhanc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refore,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from three aspects with the new trend of “Internet plus”. For school,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llectualized campus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For teachers, we should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promot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tudents, they need to change their way of learning and enhance information evaluation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internet plu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motion strategy

2017-10-09

席晶晶(1983— ),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英语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6.006

G 434

A

1671-7880(2017)06-0020-03

责任编辑俞林

猜你喜欢

互联网+校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