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留学生成语误用成因及教学对策

2017-03-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东南亚成语留学生

王 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江苏 无锡 214153)

东南亚留学生成语误用成因及教学对策

王 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江苏 无锡 214153)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也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它不仅能发挥词语的表达作用,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殊的表达效果。文章对来自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出现的误用情况加以分析,对成语误用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东南亚留学生成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东南亚留学生; 成语; 误用; 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它的授课对象是文化背景、母语语系千差万别的世界各国留学生。成语是汉族语言史上沿用的固定词组, 它以精炼的形式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语用上具有暗示性与意会性,语言表现力极强。对于留学生来说,词语难以记忆,语义难以理解,造句时不会使用。虽然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深受汉文化影响,对于汉语的学习要优于非汉文化圈的学生,但是很多东南亚留学生在实际运用汉语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本文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柬埔寨、老挝、印尼等来自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以指导留学生掌握、辨析成语的音、形、义,提高其成语的运用能力。

1 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加强沿线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在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统计,2016年东南亚地区的在华留学生人数达到8万人,占在华留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然而,东南亚留学生因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存在表达不当和理解错误等问题。

2 东南亚留学生成语误用表现形式

2.1 望文生义

汉语中成语的含义往往复杂深奥,相当一部分还与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东南亚留学生在对使用时成语显得非常随意,对成语语义没有认真地加以推敲,运用成语时经常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如:欧洲接收了数十万难民,但这对沦陷在战区的上百万难民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出自《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意思是不值一提,常用来形容自己做的事不重要,表示谦虚,而例子中却把这个成语误解为“数量太少”的意思了。

2.2 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2]。如:周五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打开车窗吹着小风,听着音乐,真是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出自《孟子》,原意是指真心真意地服气或者服从,而在例子中只断取了这个成语的 “悦”字的意义,而忽略了“服”字的意义,使得整个成语与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从而造成运用错误。

2.3 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的形成过程,在语体、感情、程度上是有轻重之别的,如果不准确把握就会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错误。如:“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战士把日寇打得头破血流,狼狈溃逃。“头破血流”的意思是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但用来描述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中敌人失败的情形,明显力度不够。

2.4 语义重复

成语表述精炼警策,使用得当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之效,但若不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语义,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意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例子中“芸芸众生” 是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再用“平凡普通”就语义重复了。

2.5 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的形成过程中已确定了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使用。如:我和我同事的相处可以用相敬如宾来形容。“相敬如宾”一般用于夫妻之间,不用于同学、同事、朋友等关系,例子中显然用错了对象。

2.6 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往往包含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可以体现人们对爱憎好恶的贬褒情感,乱用往往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如:某些国家以人道主义为名,行干预他国主权之实,真可谓事半功倍。“事半功倍” 意思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小,收到的成效大,是个褒义词,但用在霸权主义者身上,显然不当。

2.7 语法错误

成语是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的固定短语,一般分为谓词性成语和体词性成语,不同词性的成语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很多留学生在关注成语意义的时候就忽略了成语在交际过程中也就是在句子中的成分[3]。如:想去韩国做整容手术让自己更加花容月貌。其中的“花容月貌”是名词性成语,不可以被 “更加”等表示程度的修饰副词来修饰,由于没有弄清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的成分,从而造成语法不通。

3 东南亚留学生成语误用成因分析

3.1 对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成语在汉语书面语和日常口语中的常用性和教学中教学的地位未被重视,教师对成语教学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缺乏引导留学生记忆、理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教学方法。

3.2 缺少中国历史文化和文言知识

东南亚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言知识没有深入地了解,大多数成语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保留古代的词语、结构和特殊用法,没有相关的历史文化和文言知识就会造成在理解和使用成语时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负荆请罪”“短兵相接”等成语对于缺少中国历史文化和文言知识的留学生来说就非常难以理解。

3.3 缺少成语使用环境

东南亚留学生通常只喜欢和其他东南亚留学生用英语交流,不愿意与中国学生进行汉语交流,这会影响他们对汉语的深入理解和成语的应用。

4 提高东南亚留学生成语运用水平的教学对策

4.1 引导留学生准确记忆、书写成语

首先,遵循“由易入难”的原则。在留学生初次接触成语时,应选择生僻字少,出现频率高的成语进行学习。其次,词素意义掌握得好,书写便不易出错。再次,相同词素的意义可以进行对比联想,加强记忆。如“一以贯之”,可以与“融会贯通”“学贯古今”“如雷贯耳”“贯穿”等进行联想记忆。最后,要着重注意含有古词素义的成语。成语为书面语词汇,很多词素保留着古义,如“休戚相关”“休”是“喜悦”之义,“戚”是“悲伤”之义。

4.2 引导留学生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

有相当数量的成语意义是依附于其出处的。在教学中,出处讲解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让留学生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哲学观、价值观。如成语“映雪读书”,出自南朝梁任严升的《为萧扬州荐士表》,可让留学生看到中国古代文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出自《吕氏春秋》的“物极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4]。

(2) 探究成语的出典。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出典,可以让留学生了解这些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5]。如“愚公移山”来源于《列子·汤问》上记载的寓言故事,“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分别来源于《山海经》和《淮南子》所记载的神话故事。

(3) 品味成语的修辞手法。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成语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虚怀若谷”运用了比喻,“手无寸铁”运用了借代,“日月如梭”运用了夸张,“南辕北辙”“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运用了对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运用了反问。

4.3 指导成语的运用

(1) 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分析掌握成语结构,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造句功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

(2) 成语的造句技巧。成语的语法功能和一般词语相似,主谓宾成分、定状补成分,以及独立的分句,都是可以充当的。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往往喜欢让其做谓语或其独立分句[6]。如这样的句子结构,“他......”, “所以说,......”等。原因无非是这样造句可以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成语本身负载信息量大,几乎无一例外可以作谓语或分句,且不会产生头重脚轻,语感上不平衡、不对称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汉语成语作谓语、分句的比例约为70%,作其他句子成分约为30%。因此,对于成语造句,起始阶段可以套用“谓语、分句”的格式。只要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以“格式法”来造句,是非常容易掌握的[7]。

4.4 组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打造跨文化成语交流课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东南亚留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汉语文化交流活动,专门开设中国学生与东南亚学生成语交流的课堂,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成语交流与应用场景,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利用成语表达中国红灯笼、茶具、毛笔等中国文化元素,让留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更深层次地理解成语的内涵。成语是汉民族语言的精华,成语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要引导留学生体味成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让留学生知道,使用成语要注意成语的规范性,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形式、意义和感情色彩。通过恰当运用成语表达丰富的信息量,使语言简练生动、节奏匀称,富于音乐美;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水平的运用水平,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汉语人才支撑。

[1] 沈莉娜.近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综述[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7):158-160.

[2] 彭萍.高考成语误用探因[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79.

[3] 时建.外国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及其矫正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3):105-109.

[4] 寇秀蓉. 挖掘成语内涵搞好成语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99.

[5] 杨向波.小成语大世界:谈成语教学的有效运用[J].文教资料,2007(26):125-126.

[6] 周珊.中亚留学生成语使用现状调查[D].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2012.

[7] 周宇颂. 新HSK(六级)中成语的分析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CausesfortheMisuseofIdiomsbySoutheastAsianStudentsandtheCorrespondingTeachingStrategies

WANGWei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Cooperation Office,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China)

Idioms are a special component of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and a ready-made language building material. It can not only play the role of expressing words, but also has a richer connotation and special expres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suse of idiom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Cambodia, Laos and Indonesia,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misuse of idio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dioms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idioms; misuse; countermeasures

2017-09-05

王崴(1986— ),男,江苏泰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外事管理。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6.010

H 195

A

1671-7880(2017)06-0035-03

责任编辑陈桂梅

猜你喜欢

东南亚成语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拼成语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