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生源困境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2017-03-11陶红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源职业院校院校

陶红艳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湖北 襄阳 441021)

高职院校生源困境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陶红艳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湖北 襄阳 441021)

高职教育出现的生源困境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和谐健康发展。高职教育要破解生源困境必须多管齐下。文章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特色品牌建设,走内涵发展道路;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面向农村市场,关注社区教育等,在拓宽招生渠道的同时,抢抓机遇,拓展境外市场。

高职院校; 生源困境; 职业教育

1 生源危机引发“生源大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1.23万所,年招生数30.78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在校生2 680.21万人,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1.2%,可谓“半壁江山”。但近几年,全国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减少、高等本科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出国潮以及职业院校社会认知度较低等,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危机。为了争夺生源,各高职业院校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有偿招生等方式抢夺生源。由于竞争压力大,引发“生源大战”,录取新生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也层出不穷,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和谐健康发展。

2 高职生源危机的成因

2.1 人口自然出生率降低,适龄报考人数减少

根据2000年的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至2010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000年的人口出生率从14.03%降至2009年的12.1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7.58%降至2009年的5.05%;湖北省2000年的人口出生率从9.71%降至2007年的8.01%,2008年和2009年出生率略微增至8.2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3.7%降至2009年的3.12%。由此,分析得出:人口自然出生率的降低,必然导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 050万人之后连续7年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2015年报考人数为942万人,2016年为940万人。湖北省历来是全国高考大省,2008年高考报考人数达52.44万之后连续9年下降,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16年4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2016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361 478人,比2015年减少6 947人,下降比率为1.89%,而2017年再创新低。高职招生计划无法完成已成为普遍化、常态化。湖北省2016年高职院校2万多个招生指标,仅完成85%,省内有61所职业院校生源不足。

2.2 本科扩招及出国人员的分流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自2008年以来,一直走的是“大众化”之路,本科院校的招生政策对高职招生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出国留学签证政策的放宽、新移民政策的推行,致使人们出国留学的需求增加。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6高招调查报告》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52.37万人,比2014年增加6.39万人,预计以后每年还将以30%速度增长,其中高中生和高中毕业生出国所占比例增多,这更加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2.3 社会认知度不高,经费供给模式不合理

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更愿意报考普通本科大学。多数人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家庭困难的孩子才去上高职院校,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报考高职院校。另外,我国职业院校经费供给模式不合理。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供给模式是实行“在校生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与在校生规模关联度很大,也是造成学校死命“抓人头”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职业院校只抓规模建设,很难有心思和精力搞好教育教学,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能力也不强,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低。

3 高职院校在生源危机背景下的有效应对策略

3.1 以特色职校和品牌专业促高职生源建设

当前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力本位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当下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摒弃规模扩张思维,坚持走内涵式建设发展之路。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办学定位与完善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产业、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岗位、能力、课程三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行基地、师资、制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走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社会认知度,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以此促进高职生源建设。如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专业被称之为酒店业的“黄埔军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全国同行中都有极好的口碑,生源也一直很充足。

3.2 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率

就业率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进校或大三毕业前,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及就业形式,同时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与就业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信誉意识、法制观念和契约精神;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合理规划职业路线,提高初次就业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用“口碑”效应吸引更多学生接受高职教育,以“出口”拉动“进口”。

3.3 创新招生机制,搞好中高职衔接

为解决高职生源危机问题,国家和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找途径和对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明确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一半以上,2017年分类考试应成为主要招生渠道。湖北省从2014年开始进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2016年仅武汉市通过对口方式共招生4 275人,2017年湖北省共有2万多中职生参加技能高考。全国各地还采取措施与中等职业院校、职教中心联合成立职教集团,与中学签署共建协议等,通过五年一贯制、“3+2”等学制形式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中高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的壁垒,让学生通过五年的“学历+技能+就业”的职业教育,在文化知识、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上都有所提升,这既给中职学生提供了学历教育上升通道,也保障了高职生源。

3.4 面向农村市场,拓宽招生渠道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传播技能为主,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一种技能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期间将涌现近1.5亿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就业需求。特别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 1980-1990 年后出生)每年以800万~900万人的速度飞速增长,他们占到全国 1.5 亿农民工的近 6 成,大约有1亿人,这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农民工群体的主流。面对农村这一庞大的潜在生源市场,职业院校要抓住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培养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依托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与发展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强人力资本储备,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及合格劳动者,使他们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5 关注社区教育,提倡职业教育终身化、社会化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供给则经济体制改革,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以市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对市场就业者的综合素质、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出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岗位晋升及转岗等需求,都要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为职业院校生源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因此,高职院校应扩大生源的年龄层,尝试向社会开放,改变我国高职教育把生源主要锁定在18~22岁高中毕业生的现象。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和社会化、终身化的特点,关注社区职工继续教育,以灵活的录取方式和教育方式,积极吸纳30岁左右的社会劳动者,开设各种技能考证培训课程和提升职业能力的长短期培训课程,提高社会培训的比重与质量。唯有如此,才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应届生源的缺口,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6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机遇,拓展境外市场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指出职业教育应配合我国高铁,电信运营等企业走出去,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沿线国家培养经济建设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地域产业特色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湖北省职业教育必须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历史机

遇,用“地球村”的视野谋划和推进职业教育新一轮职教大发展,拓展海外生源市场;也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通过共同开设驻外培训机构、互派留学生和中外共建等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当地区域经济所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和管理者。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共同在柬埔寨西港特区成立中柬友谊大学,为当地培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国际通用技能的应用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招录留学生的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就承担了中美元首“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等,这3所高职院校开拓海外市场的思路和做法都可供大家学习与借鉴。这不仅拓展了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范围,又打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1] 中国青年报.2016年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报告[EB/OL].(2016-07-16)[2017-07-20].http://money.163.com/16/0716/04/BS2N07CG00253B0H.html.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EB/OL].(2016-04-27) [2017-04-25].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3] 高考网.2016年湖北高考报名人数统计[EB/OL].(2016-04-28)[2017-06-13]. http://www.gxeduw.com/news/2016/149671.html.

[4] 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EB/OL].(2016-05-28)[2017-07-12].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6/report1.shtml.

[5] 李鹏洁.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及破解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5):19-20.

[6] 人民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EB/OL].(2014-03-17) [2017-07-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17/c1001-24649809.html.

[7] 中国教育网.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6-07-18) [2017-07-20].http://www.edu.cn/zhong_guo_jiao_yu/zhi_ye/zhi_jiao_news/201607/t20160718_1431041.shtm.

[8] 李丽.高职生源状况及化解困局对策 [J].职教论坛,2011(15):29.

[9] 崔奇.“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职业教育新使命[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10-12.

ReasonsandSolutionsoftheDilemmaoftheEnrollment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AOHongy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Xiangyang Automobile College, Xiangyang 441021, China)

The dilemma of student resource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necessary to take multi-pronge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ake the road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We shoul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job-hunting guidance to raise employment rates; facing rural market,paying attention to community education, expanding the ways of recruiting students and developing external market at the proper ti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resource dilemma;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7-09-10

陶红艳(1967— ),女,湖北襄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6.004

G 710

A

1671-7880(2017)06-0014-03

责任编辑陈桂梅

猜你喜欢

生源职业院校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