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2017-03-11姜小丽
姜小丽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的民间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在岁月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艺术中的奇特瑰宝,是世界艺术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满足了劳动人民自身精神生活、同时也是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美化生活,烘托节日气氛,驱邪避害的功能。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文化的哲学体现,在表现形式,艺术构成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同时,民间剪纸也在表现语言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寓意。
中阳县隶属于山西省西部,地处吕梁山脉中段西麓,位于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东与汾阳、孝义交界,西与柳林、石楼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毗邻。境内东南多崇山峻岭,林茂草丰;西北是黄土丘陵,田地广阔,沟壑纵横。百里南川河由南而北蜿蜒出境;暖泉河自东向西滋润两岸田园。自然之力,造化了县东咽喉石门口、县境之南的关口上和北部大门金罗川,成为历代兵家必争、战事多发之地,现代交通建设倾力之处。春秋属晋,战国为中阳邑,西汉始置中阳县,东汉末并入离石县。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县境内即有先民生息繁衍,他们世代相承,创造了中阳县的进步与文明。东周有陶器制作使用;战国时砖瓦已用于建筑,铸有“中阳”字样的布币已在民间流通。宋可酿酒,明始采煤,清代锡、铁、铜的采掘、冶炼、铸造日趋盛行。金建县学、龙泉观,明筑城垣及孔庙。明、清两代科举得仕、人才辈出。
中阳民间剪纸是首批国家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是在中阳这块黄土高坡地上开出的一朵艺术奇葩。它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它产生在极其久远的古代,顺应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到现在,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思维意识和传统的审美观念,在民俗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共性中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艺术气质、艺术风格,这是别的地域所代替不了的,具有极高的审美和文史价值。
中阳民间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阳流传着“找媳妇,要巧的”的风俗。给儿子找媳妇,“不问人好歹,先看手儿巧”。“ 手儿巧”就是看剪纸和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 的说法,看窗子,就是看剪的窗花好不好,看门帘就是看绣花的本事高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剪纸好的女子心灵手巧,肯定聪明伶俐,以后生下的孩子自然会遗传母亲的技法,聪明能干。在现在的中阳农村,剪花的高手,仍然会被全村的人所敬重。每每进到腊月或家里娶媳妇嫁闺女的时候,四邻八舍的婆姨汝子们、大姑娘小媳妇的也都跟着请来的剪纸能手在一起学剪纸,如果有谁创作出了好的剪纸样式,妇女们也会互相学习,争相替样,增长技艺。
中阳民间剪纸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中阳民间剪纸表现内容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阳民间剪纸表现内容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的剪纸的图形纹样都被认为是历史的活化石。
中阳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以人物、植物、动物、器物为原型的剪纸。如以鱼、青蛙、蛇、兔子、鸟等为主题创造,反映了远古人类童稚的观念和信仰,华夏民族对图腾的崇拜,深厚的信仰体现。譬如《枣山娃娃》、《坐莲娃娃》、《抓鸡娃娃》等以各种小孩娃娃为主题创作的剪纸,就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生命崇拜心理意识的积淀与表象。在剪纸作品中,用“红枣(莲花)、笙、桂圆、小孩”来代表“枣(连)生贵子”;用“辈辈封侯” 的美好心愿则用 “猴骑狈”来代替。第二类是以岁时节令为原型的剪纸。形象地反映了中阳地区村民生产生活的习俗。如《开锁锁》,在一张剪纸中以组图的形式,反映了中阳小孩在过十二岁生日时,家里为其开锁的几个主要环节,使得这一习俗得以图片形式流传至今。《十二月民俗图》用六张十二幅剪纸记载了正月闹元宵、二月龙抬头、三月清明蒸燕燕,四月烧香还愿、五月包粽子、六月献羊肉、七月牛郎织女会、八月庆祝中秋节、九月寿重阳、十月初一祭祖宗,十一月庆丰收、十二月炒花花等十二个月中阳的民俗风情。第三类,则是以剪纸的图形纹样记载了一些到现在仍在流传在中阳县境内的中华古老神话、中国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张屠夫升仙记》、《猪八戒吃西瓜》等,剪纸的人通过这些作品,反映了中阳劳动人民道德观念的朴素、敦厚,生活情趣的单纯、真实和幽默。第四类是以象征吉祥的纹样,如囍、寿、福及蝙蝠、元宝、葫芦等,表达劳动人民对美满幸福、富余生活愿望的追求。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体裁,它以其拥有的独具艺术魅力在中国民间传承发展,延续现在,充分显示了剪纸生命力的经久不衰。在中阳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歌谣:“一把剪刀真有用,能剪龙、会剪凤,绞个老鼠会打洞;剪鸡鸡,绞狗狗,剪上个鲤鱼戏天河。”这些歌谣用淳朴的民间语言描绘了古老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故事。就是因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巧妇的传承,才使得她们一代一代都在用剪刀书写着我们中华民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二、中阳民间剪纸组合化、图案化的构图造型
在艺术的构图上,中阳剪纸与其他绘画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剪纸艺术虽然写实,但有别于绘画的写实派。剪纸较难表现三维空间、场景和形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的层层重叠,所以中阳民间剪纸非常忌讳从平面的眼光去描绘世界。它常常是以二维空间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剪纸的物象内容,在剪纸人的眼中没有了体积,没有了空间,也不遵循摄影剪影式影像的规则,更不讲求常规透视“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它就是把无限的空间 “压扁”在一个平面上。[1]在构图造型上,则主要依据形象,使其在内容上取得联系,再较多使用一些组合的手法;又由于在造型上的抽象、夸张和变形,利用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作诸如对称、连续、均齐、组合、平衡等处理。
在一些剪纸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剪纸艺人们把太阳、云彩,星星,月亮、鸟儿与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动物、人群等同时安排在一幅画面上。常见的有“隔物换景”和“层层垒高”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时空割断,就可以幻想出一个时空,什么都不存在。如此完美化、理想化的表现,其实只有在民间剪纸才能拥有。譬如剪纸人手中的侧面老虎,一般能看到两只眼睛。牲口有两个脑袋。放羊、放牛的孩子是三面脸。民间艺人给他的说法是:“是因为牲口吃草不能只吃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他通常会一会吃这边的,一会吃那边的。孩子们放牛羊时,主要的任务是要照看牲口吃草,不能光盯着一个地方,不转头不看是不行的。”这些剪纸作品,用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独特离奇的组合方式,成为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虽然不符合科学法则,但却极具理想情感,极具符合艺术法则,成为绝世作品。
三、中阳民间剪纸用浑厚单纯、明快简洁的艺术风格
中阳民间剪纸用浑厚单纯、明快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农民朴实无华的情感特征。剪纸艺术是一门很容易学但却很难精通的民间技艺。剪纸艺人大多出自民间,更多的是乡村妇女。他们形成剪纸浑厚单纯、明快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感特征。中阳民间剪纸覆盖面大,在全县境内都有传承。特别是南川河畔、东西两山的边远山区尤其兴盛不衰。一副剪纸不仅是乡村妇女的即兴创作和天生的艺术劳动,更是形象地表白了乡村妇女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的心理轨迹。结婚时,家里随处可见大红双喜字,以示喜庆红火之意。陪送的嫁妆上,要有“麒麟送子”、“鱼儿扑莲”、“鸳鸯戏水”等大幅剪纸覆盖装点,表达美好祝愿和生活企盼。送的喜花也是“龙凤戏珠”、“蛇盘兔”等,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好合、幸福富裕。过年时,贴《虎登山猴上树》,中阳民间俗语猴子登山虎上树,站的高来看的远(大瓮圪堆小瓮满)。从丧礼剪纸来看,送殡仪仗中的摇钱树、纸幡、轿车大马、金山银山,大多采用雕刻剪纸糊制,以寄托亲人的哀思和对死者的尊敬。农历的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家家户户在窗户上和门上都贴锥子、剪子组成的纹样,代表作有《剪锥花》、《镇邪剪子》《镇邪锥子》等,民间俗语有: “锥剪定安宁,百害不进门”,以此避百害。
对于中阳剪纸,著名学者靳之林这样评价:“中阳剪纸更为重要的价值,我认为在于他的文化价值,而不仅限于剪纸艺术自身的意义。”
透过中阳的民间剪纸,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民间风俗、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千百年来延续到现在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2]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走过的足迹。一幅幅中阳剪纸,不仅是一副幅剪纸艺术,更是千钧之重的凝聚,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史的历史纪念碑。他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在民间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共性中呈现出的独特地域性特征,是其他地域无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毛巧晖.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山西中阳剪纸的传承[J].贺州学院学报,2015(3).
[2]李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刍议[J].运城学院学报,200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