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筷子礼仪与文化差异
2017-03-11林毕红
林毕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筷子是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餐具。由于东亚地区主要种植粳米,粳米非常适合使用筷子进餐。中国古汉语中用“箸“代表筷子,现代日语也通用。日式料理一般只用筷子,是“完全筷子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筷子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结合了中日两国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时代性与传统性,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充分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异同与融合。[1]81。
一、中日筷子起源
(一)中国
中国古时候称筷子为“箸”。世界上最古老的箸据说是从中国殷墟考古中发掘出来的青铜箸,它长26cm,宽1.1-1.3cm,并不是普通进餐的筷子,而是做菜时使用的厨具。
战国时期主要使用竹制箸,竹子中间部分加热弯曲成镊子形状,也称“竹筴”。顶部相连,表面光滑。这时箸并没有开始普及。
箸的普及是在孔子的“君子远庖厨”理论之后,孔子认为用刀宰杀鸡鸭等只能在厨房,决不能在餐桌进行,肉类等也要在厨房事先切成小片,便于在餐桌上用筷子夹取。
中国箸的盛行是与儒教的影响分不开的。《礼记》告诫民众:用手抓食物,量太多,给人以不文雅的感觉,特别是与地位级别高的人同时就餐时不可取。在《礼记》中对箸的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记载。
(二)日本
日本筷子的起源时期大概是弥生末期。日本早期历史中,筷子是一种宗教仪式上的用品,并非正式的进餐工具。日本奈良正仓院中收藏的一对铁筷子,是在大襄祭祀中的祭祀器具。该筷子顶端相连,像弯曲的镊子[2]128。据记载祭祀活动时人们在向神灵献上贡品的同时,也会附上一双筷子,作为祭祀用品的筷子充当了把人和神联系起来的桥梁(在日语的发音中,“筷子”与“桥”的发音相同)。人与神各使用筷子的一端,象征着神与人同在。
筷子从宗教用品到演变为餐具之前,日本人是用手抓取食物。大约在七世纪初,日本的使团出访隋朝时,惊讶于当时隋朝筷子之盛行,回国后使团便将此事向上禀告,于是皇室、贵族们仿效中国,学会使用筷子的礼法,并将此作为迎接贵客的礼仪,此时筷子还未普及。到了八世纪,筷子盛行起来,日本的普通家庭也渐渐改变了手抓食物的进餐方式,改用筷子。
二、中日筷子的礼仪差异
(一)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的传统是使用木制筷子,长且粗,稳重大方,这与中国的饮食礼仪有关。中国崇尚的是家族文化,一家人围坐餐桌就餐,饭菜种类多,有时要夹取的菜肴,离自己较远。筷子长不仅可以夹到远处的饭菜,还可以给亲人或客人互相用自己的筷子夹菜让菜,表示亲切与友好[2]128,这是一种亲情与友情的表现。
日本筷子稍短,前端是尖头的圆锥形,尾端变的越来越细。大家围坐在一起就餐,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与饭菜,很多料理都被切成了小份,除了一些用手拿取的食物外,都要用到筷子。也没有互相夹菜让菜的习惯。因此就餐的筷子并不是太长。即使要给对方夹菜,也会用公筷,没有公筷时,可以反方向执筷,避免污染,也是尊敬对方的表现。日式怀石料理中使用的公筷还讲究两头筷,有腥味的料理和蔬菜类的分别用筷子的不同的端头取用。日本是个岛国,鱼类丰富,筷子的尖头在吃鱼挑刺时易于操作,而且尖型的筷子可以很容易的夹起食物易于进食。
日本也有较长的筷子,主要是做料理使用的“菜箸”、或“鱼箸”,长度约30cm~40cm。作为鸡肉或鱼类的辅助筷或摆盘用筷。有腥味的鸡肉与鱼类使用鱼筷夹取,蔬菜类使用菜筷,避免了串味。
中国古语云“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国人通过筷子强调了集体精神的重要。“和式筷子短小恭谦,亦使人感到日本人自律、克己和安分。筷子形状不同,体现出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民族特点以及不同的文化取向。
(二)摆放方式与执筷礼仪差异
在中国是纵向整齐摆放筷子,在碗碟右侧的筷托上,方便右手取筷。《易经》中提到中国的筷子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在上,被动在下,不能同时动。两根筷子组合成太极中的阴阳。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太极不存,所以筷子一定是成双成对存在的。
筷子礼法也是日式料理的要求之一,日本人讲究对筷子的运用礼仪。在日本,筷子横向置于用餐人的前方,并且考虑到大部分人右手持筷的习惯,筷子的尖头在用餐人的左边。一般是右手执筷,离筷子上端三分之一的地方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就像握笔一样。下端的筷子靠无名指支撑。上筷动下筷不动,像打开扇子一样仅仅拉动一根显得更为优雅。夹取食物只能在离尖端头1.5cm~3cm的范围内才是具有美感的。
三、中日筷子礼仪文化比较
中国作为礼仪大国,筷子礼仪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日本筷子文化来自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源[1]82。在中国筷子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筷子文化。因此,中日筷子礼仪文化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的差别,应注意识别。
以与生死观相关的风俗与习惯上为例,两国筷子文化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国农村在新家落成时会用红线绑好筷子,钉在大梁上,图个吉利。还有,有些地方出嫁的新娘嫁妆中要备筷子,人们会朝新人房间中投掷筷子,“筷”与“快”谐音。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中国民间的土方疗法也用到筷子,据说人的唾液长期接触筷子,有杀菌的功效。如若被狗咬伤,伤者饮用开水煮过的筷子汤,把筷子的端头烧成灰敷在伤口上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在日本,孩子出生后百天,为了感谢神的庇护,会举行仪式祈愿孩子一生食物无忧。仪式用的食具中包括柳木筷,柳木筷子接触过固齿石后轻触孩子的牙龈,意喻孩子能长出坚硬的牙齿。筷子在“生”的含义上,是积极的,寄托了人们安居乐业,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
两国人民远古以来形成的对死亡的理解在筷子文化的反映上也有异同。比如在中国筷子放得三长两短是不吉利的,因为棺木板材的拼装正好属于这种形状。中国人不愿谈死亡,希望逝者入土为安,因此忌讳与死相关的物品。在日本,不能用筷子相互传递食物,或用长短或材质不同的两根筷子进餐。因为在日本有用不同长度或者材质的“骨箸”传递捡拾火葬后的尸骨的风俗。这种习俗源于日本人对死的认知观,他们认为,亡者是从“此岸”到达“彼岸”,死如同樱花凋零一般,展现的是瞬间美。筷子在这里承担了桥梁的作用,如此从美学的角度上也就不难理解筷子的意义与日本人的无常观了。
筷子虽小,承载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对用该方式进餐的人的性格形成,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筷子文化圈的人性格普遍温和、宽容,容易变通,易接受外来事物,属于“柔性性格”。[3]虽然同属“筷子文化圈”,但中日两国的筷子文化又有如此的不同,中国的筷子文化更早,日本的筷子文化吸收了中国文化,又根据本国国情加以创新和改造。虽说“用餐礼仪没有国家的限制”。在跨文化交际时,应该理解,尊重对方的用餐习惯与礼仪,取长补短。在2015年的韩国清州举办的“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一致希望共同为筷子申遗。认为筷子在维护和平、走向合作、和谐、共生的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筷子成功申遗,那么将为人类文明史增添新的一页,并且将筷子文化扩展到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松华.从筷子使用礼仪看中日文化差异[J].飞天,2010(20):81-82.
[2]芦英顺.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28.
[3]李庆祥.日本的箸与文化——兼与中国筷子文化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