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17-03-11袁芳凝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袁芳凝

(宁德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不断提高了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当前高校在经济管理课程人才的培养上却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学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优势不够突出等。为此,就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来深化经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从宏观的层面来说,就业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能够养成熟练的实践技能与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就业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高。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够满足人民的根本需求。教育的投资对国家而言,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对个人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清楚专业的未来就业方向,是获得理想职位的基础。很多高校对于大一新生都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能够从就业的角度入手,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从而从自身的发展与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有利于学生寻找到自身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而不是在大学中迷茫的寻找,浪费大好时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供需平衡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着很好的市场前景。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市场上劳动力的数量多少与素质高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在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中,高校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后,经过交换,就能够实现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进而真正的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为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从社会需求入手,促进社会的人才供需平衡,进而推动经济更好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中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一)经济管理类课程设置不科学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高校对经济管理类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其中,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以及选修课构成,虽然说内容多,知识体系较为丰富,但是三者的比例却很不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比如,一些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却安排在低年级学习,再加上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就无法掌握该门课程的精髓。另一方面,课程之间的设置在知识的连接上,衔接性不强,就会浪费课时,并且存在学习内容重复的现象。此外,高校对于经济管理课程的设置,千篇一律,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设置学习的课程,使得学生掌握的技能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真正需要。

(二)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

虽然说,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都十分重视,但是对于经济管理类的课堂教学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书本知识,课堂节奏性强,很少有时间让同学们能够自主的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管理学知识,学生需要的是养成管理学的思维模式,学会运用管理学知识。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在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中,存在过分重视学生分析能力,而不够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现象。在经济管理课程中,有很多是经济学知识,其中会涉及到诸多的公式与数据分析,在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就会存在着轻视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提出了要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口号,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其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很多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到教师岗位,实践机会较少,缺少去大公司实习以及工作的经验,因此无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教学压力与科研任务,教师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上,从而缺少实践机会。

(四)对企业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外部因素的一点变化就会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就要对环境变化有一定的敏感力与应变能力。但从高校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管理知识以及企业运营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与敏感性分析。比如,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说,需要时刻关注时事,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度。但是很多同学却没有养成每天关注新闻的习惯,对时事也不感兴趣,因此难以将所学知识与时事联系起来,实践能力弱。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来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建构理论知识体系,这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容易养成学生过度重视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才能。因此,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就需要对此进行改革,从学生的职业就业取向为切入点,开展相应的能力课程培训,使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中;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理念引导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未来的工作岗位相互结合在一起,减轻该专业学生面临的迷茫状态,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

另一方面,高校要改革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以该专业的学生职业就业前景为导向,适当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量,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在学习中掌握该专业知识和具体工作相互结合的技能,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或者是拓展自身的知识水平。比如,高校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布置相应的实习任务,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或利用假期、闲暇时间,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适当的开展辅导课程,主要是针对于学生岗位技能、岗位心理的培训,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在实习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提高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专业技能,还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还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课程设置千篇一律的现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往往是借助于公开课和专业课的大课堂综合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说具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在课堂教学效果上却不大理想,很多学生在大教室的环境下,容易走神、玩手机,无法集中注意力,投身于学习生活中,也就无法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需要。这是因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论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而就业却需要个性色彩,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同的规划,对工作岗位的需求也不同。高校在开设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另外设置职业教育课程,从当前专业的职业前景或者是学生的就业理想出发,将有着共同需求的学生分为一起,开展小班授课,构建学生职业教学电子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学生职业的指导。在该系统上,学生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自身不同时期的职业实践内容,并且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借助于职业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之间优势互补,来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听教师讲,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这样导致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变少,特别是对于大班教学的课堂来说,教师可能会面临着二三百个学生,就无法与每个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更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多都十分乏味,是难度性很高的理论知识,缺少知识的应用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学生的学习环境与职业岗位环境相互脱离,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无法培养独立思维、合作互助的能力。为此,高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展示自己、培养自信的舞台。另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化培养。也就是说,对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需要增添一些当下的前沿知识来补充,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开展教学内容,专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时候,需要增加一些具备专业技术含量的授课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用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与职业能力。

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来创新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加强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能够从市场需要出发,来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罗明忠,黄莎莎,段珺.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8):66-70.

[2]赵刘磊.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华章,2014(4):20.

[3]荣洁.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科教导刊,2015(3):24-25.

[4]何平.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与就业导向之我见[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8):119.

[5]包月姣.基于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