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制度的当代遗痕
2017-03-11白改连
白改连
(兴县县委党校,山西 兴县 035300)
我国是四大古文明唯一还在延续的区域,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文化纲脉,同时中国古代长时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态,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围绕土地为载体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历史天平平衡了数千年,中国特有的、区别于西方欧洲国家的土地制度,构筑了中国古代特有的上层建筑,其政治法律制度所直接建构或者间接衍生出来的思想或制度形式极其丰富,影响至今。下面将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制度的若干思路做出一些在我认知中尚未形成系统的、碎片化的梳理,以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制度历史流向的基础,进而从追寻历史演变规律中去把握未知的走向,寻求当前社会发展方向的主动。
一、中央与地方纵向分权模式的思考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相较于同时代其他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的地域,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率先让中华民族进入先进的社会形态。中央集权是让地方分权的前提,是理性处理双方纵向分权模式的保障,时至今日凡是强国也均有一个高效的中央政府,更重要的在于模式已经从中央集权转变为中央威权。回顾古代中国,凡是开创文明盛世的时代均是大一统的时代,如西汉、隋唐、康雍乾盛世,与之对比的则是由盛转衰的朝代末期甚至大分裂割据时代,如清末庚子国变时期的“东南互保”,地方督抚权力总合大于中央。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分权不是简单的比较大小的问题,而是趋向于“中央统领、地方协同、有效配置”的现代化权力划分体现。虽然以历史视角的局限无法直接移轴到现代政治理论体系的维度,但是我们通过解构历史的逻辑,可以从中提取到有益的历史因子。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一切”。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虽然封建家国体制完全不能与现代政党模式相提并论,但是从政权组织形式的相对内容来讲,深刻的包含了“集中”的特点,即将任何形式的分散的政治组织形式集中起来,目的在于高效的形成自我特点的政治手段,完整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中央与地方分权也体现在了官员举荐制度。东周列国时期,分封制的政体决定了各采邑的人才由封地统治者自行任命,如孔子的弟子冉求就是鲁国权贵季孙氏的家大夫。进入封建时代,秦开创征辟制度,西汉在此基础上创立察举制度,最后于隋朝采用科举制度进而成为封建社会选贤举能的固定模式,在中央集权时代,人才属于国家,由国家统一征召和分配使用。剥离当今社会的就业方式多样性,已经不可能存在谁的家臣,除去因经济制度产生的依附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央威权保证了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统一由中央政府分配使用。
二、文官考试制度的思考
这个名词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最早是英国人率先采用的,而其制度重要的来源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旨在破除封建贵族政治垄断,客观上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和拓展储备了人才,而中国早于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作用与积极意义更为广阔。我认为这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这一制度有效破除了先秦、东汉及魏晋时代的士族门阀制度,如九品中正制度,让农民阶级通过考试,可以实现阶级跃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范畴之中,由人民行使当然的政治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现象及模式的阶级性在各阶层的扩展。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而科举制度却只是在该朝代较之前朝有所突破,而未完全定型,在唐代通过科举考试并不天然进入本朝官员序列,而只是获得了成为官员的资格,或者说是官员的出身。通过科举考试作为在唐代出仕的正途,除此之外还有其余途径,如门第荫护、军功授勋或者流外入流,但无论是哪种途径,在正式出仕之前都需要经过唐代吏部的铨选。此类制度正式成型于贞观后期,其直接的目的在于将地方的人才储备纳入到中央统一调用。而在中国古代各类选官制度中,如何确定或者统一选拔人才的标准,一直是困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问题。无论各朝代的选拨人才的特点或者征辟选拔习惯,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考试以核定其才学,二是根据祖辈官荫确定其门第,三是根据民间舆论品评其德行,最后是进行考课以积累其年劳资历。目前已知只有考核才学是真正合理的理性标准,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或者缺乏完全规避主观因素的技术性手段,也致使衡量才学的标准本身就无法作到真正客观。唐代吏部铨选的标准极其富有特点,也是封建社会最为规范和灵活的选任制度,除了考察一般德行、资历之外,还有“身、言、书、判”,而真正需要考试的是“书、判”。至于对待正式官员的考核与选拔,也有一套至今充满智慧之光的“四善二十七最”制度,当今英国、日本等官员考核委任制度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四善是:“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这是对一切官吏的共同考核标准。[1]四善是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虑,我认为如今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在年终考核管理人员的“德能勤绩廉”,除去“绩”,其余四个方面则能够用“四善”覆盖。而二十七最是:将所有官职的性质,分为二十七类,每一类再进一步提出一种具体的考核标准来。如司法官的考核标准是,“推鞠得情,处断平允”,亦即呈实调查清楚与执法公平问题,这类标准恰当、明白,具有可操作性。余可类推。每年一次的这种考核,显然,对于广大官吏,是既有鼓励,又有监督。[2]总之,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当前的选人用人机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三、儒家仁政二元思想的思考
整个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都是以仁、礼的二元哲学结构建立起来的。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政的概念也是经由他本人系统归纳出来的,主张“礼”,是维护周礼,维护奴隶制政治文化秩序的表现,这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通过董仲舒的发扬,成为贯穿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关于礼、仁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爱人,即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说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爱无差别差等。二是克己复礼。礼的含义具体来说: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即封建主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关于礼、仁关系,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仁的内涵更多的类似于今天的德治思想,主要通过协调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而礼的本质则似乎是法制思想的萌芽模式,主要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整。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四、土地及税赋制度的思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论述唐朝两税制之时的说法是这样的:“中国仍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文化基础,一向安放在农村,并不安放在都市。先秦时代的封建贵族,唐以前的大家门第,到中唐以后逐渐又在变。”[2]我们暂时沿着钱穆先生说法的思路推论,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仍然在农村,也就是在于土地的拥有,保证自己是一个地主。因而为了永葆统治基础的原因,士大夫们当然选择购买土地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离开经济基础的统治阶层是难于想象的。均田制的本质是保护平民的温饱,但是前提是不能损伤政治盟友的利益。强行推行均田制,那么士大夫阶层或者说其他勋贵的利益是得不到保证的。”自私有制产生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均田制转换为井田制,然后演变为豪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狂潮,历次农民起义运动的根源在于土地被兼并的过于集中,广大的农民阶层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以命相搏去推翻自身的剥削阶级,打烂依附于土地的经济关系。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参透了这种周期历史支配,让束缚在土地的广大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解脱。现如今,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可以直接称之为“土地财政”,但是过分的以靠土地资源发展经济,就缺失了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热情,也促使投资的热钱更加偏离实体经济,古代的由统治阶级主导的土地兼并狂潮在当今演变为投机商人主导的住房卖方市场现象,房子已经摒弃了完全的居住属性,转而变成一种投资品、一种金融衍生品。中央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一经济现象,适时推动房产税的出台,以遏制这一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不正常现象。
最后还有一种现象,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年序言中描述认为中国历来缺乏数目管理社会的传统,以至于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社会,当然唐代社会治理的这方面是优先于其他朝代的。当前我国发展应当注意运用大数据模式管理社会、治理社会,以弥补封建社会落下的一课。
参考文献:
[1]王占魁.中国古代官员考核问责分“四善二十七最”和“勾检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2(6).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