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病态心理

2017-03-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曼桢小寒病态

王 蜜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1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病态心理”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着力描写一些具有“病态心理”的女性形象,所谓“病态心理”,是指小说人物的精神常态被社会压迫扭曲后形成的心理病态。张爱玲从女性意识角度出发,向我们展示了在女性进行精神解放、独立意识反抗的重要时期,女性心理受到封建社会的严重压迫而产生“病态心理”。

1.1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张爱玲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很成功的女性形象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曾经的她,天真活泼,而哥嫂贪财,把她嫁给了患病的姜二爷,从此她的悲剧人生拉开了序幕。她戴着黄金的枷锁迈进了洞房,她不知道黄金枷锁在带给她金钱和权力的同时,也套住了她的一生。在姜家大院里,在长期的欺辱和情欲压抑下,她的心理发生了扭曲。她把爱和希望转移到三少爷身上,而三少爷不能给七巧想要的爱情。在这种没有感情依托和精神慰藉中,她一步步失去了一个正常女性的情感依赖。姜二爷死后,曹七巧得到了家产,她神经质的怀疑身边所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儿女的痛苦之上。她经常打探儿子和儿媳的隐私并四处宣扬,使阴谋诡计破坏了女儿的爱情,看到他们痛苦,她反而感到快乐。

1.2 《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梁太太

梁太太在做小姐时,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年迈富商做小妾,为的只是得到他的家产来满足她对金钱的欲望。她确实过上了雍容华贵的生活,也在等候中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常年的孤独寂寞之中,她忍受着精神的压抑,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和对青春爱情的向往,她把自己的亲侄女薇龙作为牺牲品,一步步走向“病态”之路。她沉溺在虚拟的感情世界里,天天与身边的年轻异性调情。梁太太逐渐丧失了人格和人性,她把薇龙拉入泥潭,让她从一个纯洁单纯的少女变成了一个高级娼妓,薇龙也慢慢的沉浸在金钱和情欲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她病态心理和扭曲人格毁掉了薇龙的青春,毁掉了她纯洁爱情和她的一生。

1.3 《半生缘》中的顾曼璐

曼璐也是张爱玲小说中典型的病态女性,她本是平常人家的女儿,有着心仪的男子,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而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迫于生计,她挑起重担,出去卖身挣钱养家。待二妹曼桢长大了,能替姐姐分担重任时,曼璐嫁给了酒鬼祝鴻才。但丈夫贪图曼桢的美貌,一心想要得到她,为了留住丈夫,她设计对亲妹妹进行残忍的迫害。她让自己的丈夫强奸了妹妹曼桢,把妹妹关押起来还让她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一步步毁了曼桢的爱情和人生。她的病态心理和病态人格显露无疑,曼璐嫉妒曼桢的纯洁,羡慕妹妹美好的爱情和前途,与她相比,自己长期以来受尽屈辱,卑微的活着,在这种深渊般的生活中,她扭曲的人性逐渐形成,她从娼妓之道走上了“吃人”这条不归路,从“物化”过渡到“兽化”,成了男性对女性残害的帮凶。

1.4 《心经》中的许小寒

小说中的主人公许小寒是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却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许峰仪,有着严重的“恋父情结”。许小寒违背了传统的道德伦,与父亲有着不健康的关系,导致她把母亲视为情敌和排斥的对象,最后逼走了贤良的母亲。然而得知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同学同居时,她醋意大发,产生了严重的报复心理,她答应了龚海立的求婚,在父亲面前高调炫耀这件事情,希望以此引起他的注意,可父亲恰巧很赞同他们的交往,也想结束父女之间不健康的关系。许小寒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她一方面有着扭曲的“恋父情结”,一方面又坚持遵循专一从旧的爱情观,她在传统道德与开放思想边缘徘徊。许小寒的病态心理明显表现在她的“恋父情结”上,而且他的这种依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致她把自己的母亲也当做情敌。

2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病态心理”形成的原因

人们常说,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多数时候写作反映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能找到很多有关她及她生活的镜像,通过写作她把人物内心细腻的想法写得很透彻,她小说中的病态人物和她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2.1 家庭环境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中,家庭生活带给了她很多悲伤、阴暗的负面情绪。她的父亲每天过着奢靡、颓废的生活,母亲也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职责,弃夫别子,出国留学。随后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常常挑唆父女关系,还常常责骂她和弟弟,这样的环境给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和青年生活留下了阴影,也导致了她孤僻内向、敏感脆弱的心理。小说中,她对女性人物的心理描写得真实细致、全面透彻,实际上,她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融入到自己的小说中。有着严重的“恋父情结”的许小寒就是张爱玲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她只能在小说中寻找心灵寄托。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扭曲、异化、疯狂的行为是她自身生活中的一部分真实体会和感受,小说中女性的“病态心理”是以她自己的生活原型为基础。

2.2 婚姻生活

张爱玲的小说中没有完美的爱情和圆满的结局,因为她自己的婚姻生活是失败的,自己的结局也是悲哀的。她爱上了有妻室却才华横溢的胡兰成,对他不离不弃。而胡兰成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与妻子离婚之后,他选择了与张爱玲结婚,两人在一起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抗战胜利后,胡兰成被国民政府通缉,无奈之下,他带着张爱玲四处逃亡。张爱玲本以为身边这个男人会爱她一生,而在逃亡的危难时刻,他还死性不改。张爱玲骨子里还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婚姻思想,等待着这个男人回心转意,最终却还是没等回他。这段失败的婚姻给张爱玲的打击很大,如同她笔下的女性,不管是追求物质的曹七巧、梁太太,还是向往爱情的曼桢,她们都在失败的情感的刺激下慢慢异化,走向病态。

2.3 外部环境

受到当时“五四运动”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张爱玲为代表的女作家写出封建压迫下女性的“物化”“异化”“兽化”的病态扭曲状态,试图唤醒沉睡在封建统治中的女性,。张爱玲同大多数女性一样,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病态现代都市文明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男权社下女性没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张爱玲对女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示无奈。于是她在小说中塑造一个个故事反映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她们眼中的世界和她们追求的事物,以此来启迪广大女性群众不为他人而活,为自己而活。张爱玲的小说中有着对女性的深切关怀,也引起了大众对女性的关怀,对女权主义的关注,对提升妇女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张爱玲的一生就和她的小说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以独到的眼光,细腻的笔法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丰富、奇特、悲惨的女性世界,把封建社会下女性的物质需求和情感诉求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她作品中一个个“扭曲”“变异”的女性人物,她呼吁女性增强女权意识,她为女性文学和女权事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1] 闫东艳.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世界[D].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李相美.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学位学士论文,2012.

[3] 肖南.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变态女性[N].中山大学学报丛论2002年,第22卷第3期.

[4] 黄薇.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异化现象[N].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第25卷第4期.

[5] 李柏胜.在心狱煎熬中挣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心理分析[Z].文学评析,2012年第1期下.

猜你喜欢

曼桢小寒病态
小寒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小寒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论《十八春》的蕴藉美
解读《十八春》里曼桢的阿尼姆斯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