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英词典词条翻译看口吻传递能力培养*
——以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为例

2017-03-11王晓东中南大学

外语与翻译 2017年3期
关键词:口吻汉英词条

王晓东 中南大学

从汉英词典词条翻译看口吻传递能力培养*
——以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为例

王晓东 中南大学

我国内地出版的汉英词典在译释上往往准确有余,地道不足,与“口吻”被忽视不无关系。词条翻译不能仅仅满足于语法、句法正确,必须加入对文体色彩、词义褒贬及修辞审美等要素的考量。本文结合对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中词条译文的考查,归纳整理出词条翻译中口吻传递失真的三种类型,从语境入手剖析产生原因,强调语言的直感、敏感、灵感在口吻传递中的作用。无论是在词典词条翻译还是在汉英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都需要提高语感,注重口吻的把握,最终提高我国整体汉英翻译水平。

汉英词典,词条翻译,口吻传递,汉英翻译能力,语感

1.引言

翻译最难是口吻(毛荣贵2002:29)。尤其在汉英翻译中,“口吻”这种难以捉摸却又实实在在的翻译元素,给译者带来巨大挑战(张大群2011:94)。毫不夸张地说,翻译过程对口吻的把握与转化的无意识或能力欠缺,桎梏了整体翻译水平的提高。

本文以汉英词典词条译文的剖析为切入口,来探讨译者口吻传递能力培养的途径,基于两方面的考量:汉英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汉英词典词条翻译的代表性。首先,词典是我们治学的良师益友,翻译的案头顾问。它是学习者无时不在的老师:王宗炎将词典视作“几乎犹如空气和水一样,不可须臾离”(王宗炎1996:49);词典使用是翻译实践的一种策略与要端,词典使用能力是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次能力。其次,汉英词典从本质上说就是翻译词典,它忠实记录、反映国内汉英翻译能力的层次和水平。作为指导、帮助汉译英的权威工具,汉英词典应该是汇集了最高水准的译文,是研究我国汉英翻译能力水准的样本。

2.国内汉英词典编纂及《汉英词典》(第三版)的特点

随着中国软实力提升,出于经济文化对外输出、汉英翻译实践、外国人学习中文等客观需要,汉英词典的编撰愈加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有《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研社,2005年)、《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新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汉英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汉英词典·第三版》(外研社,2010年,以下简称《汉英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研社,2016年)等相继问世。

不可否认,汉英词典与同时期出版的英英、英汉词典相较,在数量种类、编纂速度、出版频率上仍略逊一筹。这种现状如实地折射出我国现阶段翻译研究及实践的现状:“译入”与“译出”呈现两极分化的失衡趋势。只看英译汉,中国确实算得上是翻译大国,从业人员众多、译入材料及时全面且不乏高质量译本;再观汉译英,虽然成果不少,相较之下落差极大,专业人才稀缺、产出有限、译作产出时间后滞且质量堪忧。毕竟,英英、英汉词典可以从国外引进最新的版本进行编译;但汉英词典的编纂只能、也必须以我为主向外输出,因此词典编者只有一代又一代人地慢慢摸索符合汉语特点的编纂方法,逐步完善、提高词典质量。

汉英词典的质量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为其改进与修订提供重要参考。Li(1998:62-77)曾经对词典在翻译中的作用展开过量化研究,指出在外语翻译为母语的过程中,73%的双语词典查询是成功的。在从汉语到英语的反向翻译中,汉英词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效果差强人意。成功的词典查询涉及两个变量:词典质量与词典使用能力,又分别对应着词典编纂者和词典使用者的水平与能力。

进一步说,词典使用能力也受到词典质量的约束与影响。例如,在汉英翻译教学中,有些教师建议学习者少借助汉英词典;就算查询,也要配合英汉词典来用。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使用者对汉英词典适用度的担忧。林语堂在其“论翻译”一文中提到“有这种的字典,也就可以用不着借助他人,或问津师长。”在汉英翻译实践中,“这种的字典”或多或少存在瑕疵。

诚然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会有尚待完善的空间,双语词典编纂者的理念与译者作为词典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之间似乎永远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Snell-Hornby 1995:95)。国内的汉英词典也不例外。词典的成功与否衡量标准之一,是它们能否对词典使用者的问题做出回答,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在汉英翻译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译入语(英语)的表达能力,往往所译出的英语不地道,能理解原文却表达不到位。他们想要提高汉英翻译能力,除了课堂学习,更多是求教于不说话的老师:汉英词典。偏偏这个老师自身仍存在一些不足。吴景荣、王宗炎、陈忠诚等学者指出,我国内地出版的汉英词典在译释上往往准确有余,地道不足(赵刚2004:63)。而口吻作为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是衡量地道译文的重要标准。词典常被比作翻译过程中的桥梁,由此看来,汉英词典这座“桥梁”有时候却像是一摇三晃、令人望而却步的“独木桥”(彭龄1988:78)。

在现有汉英词典的词条翻译中,口吻问题得到的重视普遍不够,影响到使用者词典查询的效果。本文选择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此后简称《汉英词典》)为例,因其有三十多年历史、版本成熟,与新近出版的《中华汉英大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相比,普及度更高。

总体来说,《汉英词典》展示出我国汉译英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代表了较高的翻译能力水准。1978年的第一版被语言学家周有光誉为汉英词典史上的里程碑之一,第三版在1995年修订版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编校润色而成。比起以前的汉英词典,应该肯定它收词较新较全,词条译文较权威,且便于操作。在查字典过程中,通常是为了获取三个层面的意义:概念意义、语境意义与风格意义。出于这种考虑,《汉英词典》在对词条的处理中,采用先本义、再转义的译释方法,既有归化也有异化翻译,并配合语用标识,尽可能地实现译文忠实通顺、明白流畅,考虑到言外之意的传递,让使用者能充分理解词条的语义,并在合适的语境中恰当运用。然而略观《汉英词典》的词条,精彩与缺憾并存,情感传递过程中的各类失真并不少见。

3.口吻传递失真的类型

翻译的第一要务是尽力保持原语的功能等值,然而这种等值不能只局限于语义的相似。须知,中英文完全对照、只有语法正确的翻译不能算好翻译,甚至不能算合格的翻译。成功的译文,还要能够传递、挽留原文的口气、口吻。翻译只是做到语法正确,并不能算成功的文字转换;尤其是针对汉英语言差异,在翻译中必须打破字面对等的积习,不能只做到语义对等,还应保留及传递原文的感情色彩,以唤起目标语读者的情绪体验和相应的思维活动。

词条翻译更应如此。因为汉英词典的词条还担负着指导学习者开展翻译实践的重任,其翻译应该也必须考虑到口吻传递问题,而不是简单照用一些固有、并不准确的译文,而要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尝试改进。从这个角度来看,《汉英词典》中有些词条的翻译,或情感把握不准确,或夸大失实,或隐含意义未能译出,可以归纳为错误传情、过额传情和欠额传情三类失真(李海军、范武邱2008:15)。

所谓错误传情指词条原有的情感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被改头换面:原本是赞赏、肯定,却被译成谴责、否定;原本是贬义却变成褒义。译文与原文貌合神离,甚至神貌皆非。此种错误往往源于对原文的理解错误,特别是对情感色彩的揣摩把握不准。如词条“谈恋爱”(《汉英词典·第三版》1347页,此后只保留页码)的译文“have a love affair”,就属于此类失误。从语义层面来看,貌似没有不妥。但参照《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love affair”的释义为“a romantic or sex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ople,especially one that is outside marriage”,尤其指违背道德的不正当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会将“谈恋爱”与“出轨”混为一谈;如果照搬这样的翻译,那么原本美好的男女之情变成了婚外恋,完全颠覆了本意。

过额传情,顾名思义,指原文中情感的强烈程度在译文中得到不必要的增强。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情感固然不能遗漏,也不能无中生有,特别是不能夸大其词。比如“怦然心动”,一般用来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而出现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口吻中带着一丝婉约的美。而词典给出的译文“(of one's heart)miss a beat”(1029页),过于执着于字面意义,“心动”被夸大成了“miss a beat”。可能是想体现“怦然”的程度和效果,让表达更加形象、夸张。殊不知,情感的传递过了度,反而毛骨悚然、恰得其反。曾经有一部美国电影在国内上映时被翻译成《怦然心动》,它的英文片名Flipped可借用在此处,“flip”一词的转义带有“拨动心弦”的味道,如此英语表达具备一种丰腴美,它能激发读者强烈的心理反应,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更多的言外之意,而且这种“逆向翻译”的办法更容易让目标语读者接受。

相比之下,错误传情与过额传情还较容易识别与规避,欠额传情则是口吻传递中最易犯且最隐蔽的错误。翻译时口吻情感不仅要做到“不溢”,还要兼顾“不漏”。由于汉英语言特点的不同,转换的结果特别容易出现“短斤少两”的情况,即欠额传情。这里所讨论的“丢失”,并非原文信息的减少,而指词条原语包含的情感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被打了折扣,移情体验不到位。尤其是汉语重“虚幻”、“空灵”,甚至比较“虚”。所谓“虚”,即较为辞采斑斓,寓意空灵、意境显豁。在汉英转换过程中,模糊之美难免磨蚀。而往往一些原文口吻没有完全保留的译文,不仅算不上是“误译”,甚至很难归入“拙译”(张大群2011:94-97)。这让它们更难识别,对使用者翻译能力提高的桎梏也就更大。

例如,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用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不折腾”一语带有口语体色彩、贴地气,既有理论深度,也很容易就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怎么英译也引发了翻译界不小的讨论,通过查阅《汉英词典》的“折腾”一词条,给出的译文是“do sth.over and over again”(1794页)。显然,英文表达远远达不到原讲话中幽默风趣、且通俗易懂的表达效果。不妨套用英语中固有的表达“no Z-turn”,不仅形象生动,并且考虑到声音效果的呼应,多少保留住原用词的精彩。

不可否认,文字间的转换绝非易事,很多时候译者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要做到在译文中准确传递,往往是无计可施,于是文字转化过程中的缺憾总是难免(范武邱2013:40)。汉语以模糊为美,若逐字逐句对译,美感极易磨蚀。像“湖光山色”让人神往,译作“beautiful scenery of lakes and mountains”(549页),“光”、“色”二字蕴含的汉语的奇妙魅力荡然无存,这四个字所蕴含的美感消失、意境全无。就如同本来是一杯美酒,翻译后换成了一碗白开水,显然是不尽责的。“绿肥红瘦”译作“flourishing leaves and withering flowers;transient scene of beauty”(887页)。完全对应,但原词散发出的模糊美感消失殆尽;信则信矣,意境全无;模糊消亡,清晰诞生,意境美也随之而去。上述缺憾多少与词典及现实生活中语境的局限有关。

4.有限语境对口吻传递的影响

口吻未能识别及传递,与表达所处的语境关系极大。作为理解语言的重要手段,语境是开展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因为语言总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Shaikevich与Oubine(1988:11)从词典使用者的角度研究,提出现有双语词典存在的五条主要弱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词典未能提供充分的语境信息。语境无穷,编词典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将千变万化的语境在词典中囊括,语境就是“词典无法克服的困难”(叶子南2003:52)。词典词条的翻译,是缺乏语境制约的语词意义,只能以静止、抽象的概念意义形式存在;日常语言运用中的语词意义是语境化了的意义。词典所提供的语词意义上没有经过语境的加工与净化,并不能适应动态的翻译,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搬,也就无法“适境”。

在词条翻译中保持原语的口吻,难度显然要更大。词条翻译有其特殊性,限于篇幅,其信息密度高,缺少普通文本材料翻译所具有的语段语境或语篇语境。词条译者必须在其语境不足或语境效果小的情况下进行语言转换,一般是以词、词组,或者句子作为翻译单位,这与以文本、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截然不同。与文本相比,词典中的词条是孤立的、静态的,没有上下文;词典词条的上下文语境窄,但译者的联想范围更广;文本的上下文语境较宽,但译者的联想范围却是相对有限的特定情景(姜秋霞2001:57)。

然而,语境的局限并不代表没有语境。语境是限制一个对象或者事件的环境参数的集合。而语境可以小到句子,大到交际情景和文化背景。从语用学的角度,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甚至文化语境都属于语境的范畴。在词条翻译中,虽然上下文语境不足,但并不缺少基于个人体验生成的固有心理模式对特定情景、社会语境、文化体验具有识解形式,以及由此产生语境的识解默认值(陈吉荣2014:83)。对于言外之意(信息超载部分)的理解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译者通过经验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因此,在具体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认知语境展开推导。

以“钉子户”一词条为例,尽管缺乏上文语境,但如果熟悉中国国情,应该知道“钉子户”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一方面,通过正当途径保护自己权力和财产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在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钉子户”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值得同情。《汉英词典》给出的译文是“nailed down household-people who refuse to move out when their house is scheduled to be torn down by the government for a new construction project;people who are hard to convince or deal with.”(310页)翻译过程中原语信息的保留、放弃或转变,受认知环境的制约,认知环境是语言交流中所追求的语境效果赖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如果从词典释义来看,这“钉子户”就是胡搅蛮缠、不明是非的刁民、无赖形象,令人厌恶与唾弃。但实际情况呢?显然有失偏颇、难言客观。如改译成“Nail houses are the last homes left standing in areas slated for clearance,so called because they stick out when all around them have been demolished.”(陈德彰2011:104)既阐明钉子户所指的对象,也解释了这一名词的来由,表达形象、口吻恰当、不偏不倚。毕竟汉英词典不仅指导本国学习者提高翻译能力,同时还面向全世界学习、使用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使用者,负载着国家形象,如此口吻问题更不容忽视。

语境在翻译中具有双重制约作用:语境可帮助识别、确定词句的特定意义;语境还可辅助判断译文是否得体恰当。而作为缺乏上下文语境的翻译,词条译文既要做到在语义上必须完整自足,辩义上必须明晰,避免语义不足、用词不妥、曲解原意;又要做到传达原文的感情色彩、态度褒贬等情感信息。这对编纂者的翻译能力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译出的词条只是片面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对等,未能完全把握住原文想要传递的情感,那就忽略了深层次的等值。词典使用者查阅时,往往对这一类的错误问题较难辨识,甚至被词典误导,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翻译能力的提高。

推而广之,汉英翻译中,译者要能够把握知觉语境、索引性语境、真值指派语境、心理语境(徐英瑾2015:23),并能对相关语境进行反思,然后在目标语言的层面,或者中介语的层面,对领悟到的语境知识进行再现。在语言习惯、词义引申、文化形象等方面,汉英语言完全相同的情况很少,而且受到民族、社会、文化等外部要素的影响,有同有异,异大于同(李仕春2013:257)。脱离语境的翻译,容易造成字当句对,内容却失之千里;而且把握不好褒贬色彩、语气轻重:太轻不能达意,太重又言过其实。语义对等只能再现语义,以情传意方可强化感染力,通过情感传递创造一种适合感情交流的气氛,唤起读者心底的共鸣。

5.语感提升促进语境识解与口吻传递

金岳霖曾感叹“得一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比较容易的事,得一语言文字所表示的味是比较困难的事”(陈福康1996:354)。然而,善于在寻常文字中体味其若有若无、或显或晦的种种口吻,并能实现在汉语表述中的栩栩移植,对成功译者而言,却是一种必备的本领(毛荣贵2002:29)。

做到汉英翻译中的“口吻一致”并非易事,一方面要对原作中的口吻具备识别与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将感悟到的口吻意义在英语中准确表达。章宜华将语义学、语用学及认知语言学引入词典词条释义研究,指出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中,语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涉及到语词的概念及语义结构,并关乎语词的使用规则和使用环境,章宜华将其称之为心理表征或心理映像(mental representation/image)(章宜华2015:121)。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地道得体的语言表达全部的思想和情感,应该要敏锐感知语音、语法和语义,迅速领悟语言的情感色彩和文化信息。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要做到情真意切、存色入味,需要在目的语中恰当地激活并重建源语中的认知模式。翻译不能只是“达意”,尚需“传情”,情感色彩的传递至关重要,翻译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情感色彩传递的失真与否。翻译的转换不仅是语言、文化转换,更需要美学转换,涉及译者的想象、艺术修养、灵感,关乎移情因素、情绪、性格。而这些都需要语感的作用。

此外,汉英词典充当学习者“课外教师”的角色,解答他们在二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有效地增加学习所需要的输入,促进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尤其是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没有一语习得者自然语境及大量信息输入,而且课堂教学环境往往会扭曲自然语境、功能、媒介和社会互动的模式,语感和交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Ellis&Laporte 1997:53-83)。而成功的词典,可以帮助学习者减少避免语言运用的“失误”(mistake),促进引导“偏误”(error)向正确的目的语转化。因而词条翻译过程更要体现语感运用,为学习者提供值得模仿的示范。

在词条翻译中,做到口吻的成功传递,需要做到对语言有直感、敏感和灵感。

直感是凭借直觉对表达的正误好坏、得体与否、甚至怎么表达才更好的判断能力。这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对文字的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具备较高水平语言能力的人,直感更为可靠。“开卷有益”词条的译文“Reading is always profitable.”(737页)中规中矩,似无不妥。或许有些使用者会隐约觉得略输文采,这种感觉就是直感的体现。试比较一下这个版本“Reading enriches the mind.”较高的语言能力让使用者意识到虽然只改动了“enrich”一个地方,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保持了原文的感染力。而运用词的转义来表达,是英语能力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标志(潘卫民、焦亚萍2005:70)。汉语、英语有各自的美。汉语以四字格为美,而英语也以用词准确、含义深邃为美。此处“enrich”一词,言简意赅,既有使之富足之意,也有增加营养的意思。该词的使用,使整个句子体现出暗喻修辞格,同时让人回味,多少弥补了不能译成汉字四字格的遗憾。

敏感包括形成对语体色彩的感觉,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越高,对文字的吸收、转化的认知效率就越高。在翻译实践中“岂有此理必有误”(钱哥川2015:T)的原则也算是对敏感的通俗解释。以《汉英词典》中“狗血喷头”一词的翻译为例,其译文为“pour out a flood of invective against somebody”(462页)仅看字面意义,该译文覆盖了原词条的含义,貌似没有毛病,但味道仿佛差了一些,“喷”字里觉得比原文少了那种劈头盖脸大骂一番的爽快。再反复品读,具有较高语言能力的使用者可能会发现中英文版本的文体色彩大相径庭:原文是口语,译文却文绉绉的。在《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中给出的译文是“spray dog's blood on somebody's head—let loose a stream of abuse against somebody”,改译的口吻传递就到位了。

灵感,听起来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实际上每个翻译工作者都在运用它。翻译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性贯穿始终。若有灵感火花的迸发,灵感思维的骤至,就会有如神的妙笔。像许渊冲将“Able was I ere I saw Ebla.”译为“不到俄岛我不倒”,就属于这样灵感思维“发力”的实例。将译文的考量上升到美学层面,也呼唤灵感。汉英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词条的翻译,在实现译文的语义、语用功能的基础上,也必须将美学因素纳入考核。钱钟书的“不隔”,翻译学的“达”的标准推广,便是美学上所谓的“传达”说(蔡新乐2005:569)。如《汉英词典》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词条的译文为“Good are the words of a dying man”(1154)。这个译文信息传递完整,表达方式也古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但意境上总觉得少了一些。陆谷孙的《大中华汉英词典》中,就借用英国诗人Matthew Arnold之语,改译为“Truth sits upon the lips of dying men.”通过拟人格的使用,给人以美的遐想,译文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神韵,比前作更上一层楼。由此可见,灵感思维的“顿悟”,还须以先验图式为依托,有时与互文性有交叉之处。作品与作品之间存在一种互文互参,开放式的对话关系。译者借助灵感思维,充分调动现有的百科知识、双语功底、推理逻辑能力,实现审美的满足。

一本好的词典不能忽视这种文化审美层面的满足。这种审美一般来说,会体现在信息的文化内涵上,也会体现在词典信息的字里行间。词典的审美体现在编者的文化素养和词典信息的字里行间,把词典当作艺术作品来精雕细镂,把词典编纂看作是“雕刻”语词信息、传输文化内涵的艺术创作与交际过程,蕴含着美学原则的运用和发挥(章宜华2015:16)。这个过程的环节中蕴含着美学原则的运用,要尝试再现其美,需要考虑口吻,能否再现口吻有可能决定最终的成品是“力作”还是“劣作”。

词条翻译,不能局限于字面对等的积习,要重视情感传递;如果翻译时不作变通,思维僵化,单纯追求字面对等,只会弄巧成拙。在信息传递到位、文法正确的基础上,对译文的考量必然要上升到美学层面。在语言转换中体现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无言载意,再现语言交流的风趣幽默、委婉含蓄、弦外之音,是美的追求,也是审美的标准。译味,就是要去翻译出情感意义附着在语言之上的言外之意。这是基于直感、敏感和灵感的语言能力基础上对文字转换的美学探寻。

6.结语

词典编纂,“志虽美,道难达”(陆谷孙2012),提高汉英翻译能力,又何尝不是如此?文中对词典词条口吻传递的讨论,同样适用于指导学习者提高自身翻译能力,以满足国家社会对汉英翻译人才的急切需要。对中国学习者而言,汉英词典不仅是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座桥,更是一块跳板,毕竟词典不可不靠,也不可全靠,查阅词典并不能代替译者的思考过程。汉英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译者应充分发挥主体性,长期学习,不断积累,产生直感,获取敏感、捕捉灵感,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口吻,准确传情,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丰姿,突破汉英翻译能力水平“居低难上”的瓶颈。

Ellis,N.C.&N.Laporte.1997.Contexts of acquisition:Effects of formal instruction and naturalistic exposur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de Groot,A.M.B.&J.F.Kroll.ed.Tutorials in 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C].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53-83.

Li,L.1998.Dictionaries and their users at Chinese universiti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SP learners[A].McArthur,T&Kernerman,I.ed.Lexicography in Asia[C].Tel Aviv:Password Publishers,62-77.

Shaikevich,Anatole.&Oubine,I.I.1988.Translators and researchers look at bilingual terminological dictionaries[J].Babel(1):10-16.

Snell-Hornby,M.1995.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蔡新乐,2005,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63-571。

陈德彰,2011,《热词新语翻译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04。

陈福康,1996,《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4。

陈吉荣,2014,《翻译认知能力建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83。

范武邱,2013,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写在莫言获奖之后[J],《当代外语研究》(4):38-41。

姜秋霞,2001,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8):56-58。

李海军、范武邱,2008,文学翻译中情感色彩的传递:译者主体性视角[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6):13-16。

李仕春,2013,汉英词典100核心词释义对比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252-258。

陆谷孙,2012,志虽美,道难达[J],《当代外语研究》(2):1-2。

毛荣贵,2002,翻译最难是口吻[J],《中国翻译》(2):29-30。

潘卫民、焦亚萍,2005,转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2004年TEM8英译汉阅卷有感[J],《中国翻译》(1):67-70。

彭龄主编,1988,《曹靖华抒情散文选》[C]。北京:作家出版社,78。

王宗炎,1996,评《汉英词典》(修订版)[J],《外语教学与研究》(2):49-53。

徐英瑾,2015,《语境建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叶子南,2003,《英汉翻译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2。

张大群,2011,口吻——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J],《晋中学院学报》(2):94-97。

章宜华,2015,《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6,121。

赵刚,2004,逆向翻译,确保汉英词典译释的地道[J],《辞书研究》(5):63-68,90。

H059

A

2095-9648(2017)03-0025-0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30年中美外交语言风格嬗变对比及翻译研究(1986-2015)”(项目号:16BYY02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外语学习者汉英翻译能力拓展研究”(项目号:14WLH51)的部分成果。

(王晓东: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

2017-05-29

通讯地址:41008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新校区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口吻汉英词条
在“口吻”与“意象”中激扬青春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用自述的口吻写事物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相关词条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一)
绘画的原因
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