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宗王皇后其人其事

2017-03-11黄学仕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旧唐书李隆基玄宗

黄学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玄宗王皇后其人其事

黄学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史载,玄宗元配王皇后,出自当时高门上姓之一的太原王氏。长寿二年(693),被九岁的临淄王李隆基纳为王妃,先天元年(712)被立为皇后,后因朋扇朝廷和符厌之事于开元十二年(724)被废为庶人。

玄宗;王皇后;事迹

玄宗元配王氏,长寿二年(693)腊月被纳为临淄王妃,开元十二年(724)七月被废为庶人,王氏陪伴李隆基长达三十年。一直以来,学界对其研究甚少。黄永年、李文才两先生在各自的文章里,简略提及了王氏被废的原因,并无对王氏生平的全面论述。本文拟对其生平进行较全面地探究,考察其家世,见证其与李隆基的结发之情,论述她的皇后生涯并探讨其被废的原因,以期还原一个较真实的王皇后。

一、王氏家世

王氏生年和名字已不可考。《旧唐书》卷五一本传载,其父王仁皎,是南朝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后代,“玄宗废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后”(刘昫,1974)2177。自王仁皎以上世系,本传无载。张说奉敕撰写的《题赠太尉益州大都督王公神道碑》(见《张燕公集》卷一八)交待了王仁皎的三世祖:“盛德之后,仁贤继出:曾祖景孝,隋屯田侍郎;祖诠,歙县男,赠汾州刺史;考文洎,赠右仆射:缵戎前列,启迪后人”(张说,1992)142。但景孝至神念之间的世系却出现了断层。《新唐书》卷七二中《宰相世系表》记载了王氏一族的完整世系:“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将军。生贲,字典,武陵侯。生離,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欧阳修和宋祁,1975)2601。据表,王氏源出姬姓,以周灵王的孙子即太子晋之子宗敬为始祖。自王離后,王氏分为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后者的分支始祖是王離的儿子王元,太原王氏的分支始祖则是王威,“太原王氏出自離次子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后汉连聘不至”(欧阳修和宋祁,1975)2632。太原王氏后又分出许多子族,王皇后的祖上是被称为“乌丸王氏”的一支,其分支始祖曰王冏,“乌丸王氏:霸长子殷,后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四世孙寔,三子:允、隗、懋。懋,后汉侍中、幽州刺史。六世孙光,后魏并州刺史。生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乌丸王氏’。生神念,北齐亡,徙家万年”(欧阳修和宋祁,1975)2642-2643。王神念仕梁为冀州刺史,封壯侯。生三子:僧辩、僧修、尊业。僧修生景孝,为隋屯田侍郎。生诠,汾州刺史、歙县男。生文洎。生仁皎,字鸣鹤,特进、祁昭宣公。笔者根据史书记载,得知仁皎至少生有一男三女,男为守一,太子少保,三女一嫁江王李钦(见《旧唐书》卷六四),一嫁玄宗,一嫁嗣濮王李峤(见《旧唐书》卷七六)。按世系排算,李钦是玄宗和李峤的皇叔。王皇后一族世系图如下:

宗敬→(八世孙)错→贲→渝→息→恢→元→颐→翦→贲→離→威→(九世孙)霸→殷→(四世孙)寔→懋→(六世孙)光→冏→神念→僧修→景孝→诠→文洎→仁皎→王皇后。

王皇后乃始祖宗敬之47世孙。

太原王氏在魏晋南北朝都是社会上的高门上姓,是“五姓七族”之一,也较早获得一流门阀氏族的地位。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对太原王氏的地位有很高的评价。隋唐时太原王氏虽已衰落,不如崔卢李郑,但在社会上依然有影响力。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载:“四姓唯郑氏不离荥阳,有冈头卢,泽底李,士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钑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李肇,1957)。《氏族志》和《姓氏录》的修撰,虽然采用行政手段来人为划分姓氏高低,但是实际情况并未因此而获多大改变,社会上层依然把崔卢李郑王认为是门阀的高等。王氏一族也是世代官宦。王景孝,隋屯田侍郎。据《随书·百官志》载,屯田侍郎隶属于工部尚书,掌藉田、诸州屯田等事。王诠,爵位歙县男,死后追赠汾州刺史。按世系推算,其入仕应在武德—贞观初年,《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记载:“慈州文城郡,下。本汾州,武德五年曰南汾州,贞观八年更名”(欧阳修和宋祁,1975)1002。此处显示汾州为下州。据《唐六典》和《通典》,下州刺史为正四品,《新唐书》卷四九《百官四下》载,下州刺史是正四品下。在唐代,正四品已经算是高官,各部侍郎也就正四品的级别。文洎生前有无官职不详,死后赠右仆射。据《新唐书》记载,左右仆射都是从二品。王仁皎,“初以翊卫调同州参军,换晋州司兵。应将帅举,授甘泉府果毅,迁左卫中郎将”(张说,1992)142。这是玄宗登基之前王仁皎的官职,是否是王氏嫁给玄宗(693年)之前的就不得而知了。

二、患难夫妻

长寿二年(693),对于李隆基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两件坏事和一件喜事降临到李的身上,李时年9岁。《通鉴》卷二〇五·则天顺圣皇后条载:“二年(癸巳、六九三)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太后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癸巳,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德妃,抗之曾孙也。皇嗣畏忤旨,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团儿复欲害皇嗣,有言其情于太后者,太后乃杀团儿”(司马光,1956)6488。据上“壬辰朔”是正月初一,那么“癸巳”即是初二,也就是说在这一年正月初二,李隆基生母德妃窦氏被武则天杀害。李旦连自己皇储的地位都朝不保夕,自然也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废太子李贤之子和皇储李旦诸子都被幽禁在宫中。同年腊月,李隆基被降为临淄郡王,“腊月,丁卯,降皇孙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成义为衡阳王,楚王隆基为临淄王,卫王隆范为巴陵王,赵王隆业为彭城王,皆睿宗之子也”(司马光,1956)6489。对于这两件坏事,《旧唐书》卷六也载:“(长寿)二年春一月,亲享明堂。癸亥,杀皇嗣妃刘氏、窦氏。腊月,改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为衡阳郡王,隆基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为巴陵郡王,隆业为彭城郡王”(刘昫,1974)123。同年,李隆基纳王氏为临淄王妃,可算一件好事。《唐会要》卷三载:“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王溥,1955)26。两《唐书》王皇后本传俱载,李隆基为临淄王时纳王氏为妃,但并无确切年代。幸得《唐会要》记载是长寿二年(693)。李时年9岁,王氏的年岁无载,估计与李年龄相仿,有的学者说王氏此时也是九岁,恐是想当然。被幽禁的日子是李和王氏终生难忘的。据《旧唐书》卷八六邠王李守礼传记载:“守礼以父得罪,与睿宗诸子同处于宫中,凡十余年不出庭院。至圣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为相王,许出外邸。睿宗诸子五子皆封郡王,与守礼始居于外”(刘昫,1974)2833。本传还记载了李守礼能预测天气的故事,于是岐王向玄宗奏称李守礼有道术,“守礼曰:‘臣无术也。则天时以章怀迁谪,臣幽闭宫中十余年,每岁被敕杖数顿,见瘢痕甚厚。欲雨,臣脊上即沉闷,欲晴,即轻健,臣以此知之,非有术也。’涕泗沾襟,玄宗亦悯然”(刘昫,1974)2833-2834。可见,李守礼在被幽禁的日子里是很凄惨的。李隆基的待遇可能要高一点,至少应该不会挨打。直到圣历元年(698)李守礼和李旦诸子才被“许出外邸”,不再过被幽禁的日子。《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也载:“圣历元年,出阁,赐第于东都积善坊”(刘昫,1974)165。此处的“出阁”应是指解除被幽禁一事。玄宗、王氏和李守礼都对被幽禁的日子刻骨铭心,以至于后来说起这事还“涕泗沾襟,玄宗亦悯然”。

王氏被选进宫中,与其说是与李做夫妻,不如说是李儿时的玩伴。不知是武则天出于对小皇孙的怜惜,还是李旦为了抚平失去母亲给李带来的创伤,不到十岁的李迎娶了他的元配王氏。此后王氏陪李渡过了五年的被幽禁日子。从圣历元年(698)到李隆基称帝之前的这十几年,有关王氏的事迹史籍基本无载。

三、皇后生涯

先天元年(712)八月睿宗禅位,李隆基正式登基,王氏也被册封为皇后。《旧唐书》卷五一记载:“先天元年,为皇后,以父仁皎为太仆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邠国公”(刘昫,1974)2177。《唐会要》卷三更是记载了册封皇后的日子是八月二十日,“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王溥,1955)26。李隆基刚即位就立王氏为皇后,可知王氏在玄宗心里的地位。史载,王氏贤能淑德。《旧唐书》本传载:“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刘昫,1974)2177。《新唐书》本传也载:“将清内难,预大计”(欧阳修和宋祁,1975)3490。“将清内难”与“上将起事”应是指玄宗与太平公主合力铲除韦后一党一事,而不包括诛杀太平公主。因为两《唐书》记载这件事都是在王氏被立为皇后之前,而玄宗诛杀太平公主是在开元元年(713)的七月。《通鉴》卷二一二载:“初,上之诛韦氏也,王皇后颇预密谋”(司马光,1956)6751。有学者将“颇预密谋”(“预大计”)解释为玄宗起兵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后来剿灭太平公主之军事行动,显然是只说对了一半。据此,王氏还是玄宗政治上的得力助手之一。

王氏成为皇后之后,还身体力行养蚕之事。三部重要史书有载。《通鉴》卷二一〇,开元元年,“三月,辛巳,皇后亲蚕”(司马光,1956)6680。《新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元年正月辛巳,皇后亲蚕”(欧阳修和宋祁,1975)122。此处,两书在记载时间上有出入,《通鉴》考异利用当时尚存于世的《玄宗实录》对此进行了考证,应以《通鉴》记载为准。《通典》卷四六·先蚕条载:“大唐显庆元年三月辛巳,皇后武氏;先天二年三月辛卯,皇后王氏;乾元二年三月己巳,皇后张氏:并有事於先蚕。其仪备开元礼”(杜佑,1988)。古代皇后亲蚕被认为是皇后遵守礼制、贤惠、母仪天下之表现。王氏亲蚕则说明她是一位贤后。如此一位贤后为何会被废呢?

玄宗曾与姜皎秘密谋划废后,事泄而罢。《新唐书》本传记载了“半臂易面”的故事,如若属实,则说明玄宗废后之打算早已有之。开元十二年(724)发生的“符厌之事”直接导致王氏被废。废后诏书(见《张九龄集校注》卷七)由张九龄草拟,“门下:‘朕承五圣之绪,为万国之君,敢以私爱而废至公,内顾而忘鸿业?皇后王氏,天命不佑,华而不实,居上畜虎狼之心,御下甚鹰鹯之迹;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端,有可讳之恶。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可废为庶人,就别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为国大计,蓋非获已。布告天下,咸使知闻’”(张九龄,2008)516。关于王氏被废,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玄宗为杜绝类似武后、韦后事件之重演,而将王氏废除

对于后宫干政误国,玄宗有亲身经历,其危害更是刻骨铭心。王氏参与谋划铲除韦后一党,显示其有一定的政治才干。政治才干加上政治野心,就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两《唐书》本传都记载了“符厌之事”,此处引《旧唐书》载:“后兄守一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有左道僧明悟为祭南北斗,刻霹雳木,书天地字及上讳,合而佩之,且祝曰:‘佩此有子,当与则天皇后为比’”(刘昫,1974)。2177虽然此事是王守一主导,但王氏显然是同意的。这显示出王氏想保住皇后位置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这一点上与武后当初担心被废很相似。黄永年先生在《说唐玄宗防微杜渐的两项新措施》一文中也讲到:“因此玄宗发现自己的皇后王氏事涉不轨就断然处置……想‘与则天皇后为比’,当然犯了大忌”(黄永年,2007)。李文才《试论唐玄宗的后宫政策及其承继——〈太平广记〉卷224“杨贵妃”条引〈定命录〉书后》一文也认同此观点。李文认为,玄宗即位后采取严密防范后宫的政策,王氏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有重演武后、韦后故事之可能,因此被废。《剑桥中国隋唐史》论及此事时说,王皇后被废恐怕是出于政治动机。在张九龄起草的废后诏书里讲到:“皇后王氏,天命不佑,华而不实,居上畜虎狼之心,御下甚鹰鹯之迹;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端,有可讳之恶”(张九龄,2008)516。“华而不实”、“虎狼之心”、“鹰鹯之迹”,还连结朋党,这些恐怕不是空穴来风之事。此外,玄宗曾与姜皎密谋废后,可见玄宗认为姜皎是他的心腹大臣,而姜却将此事泄露给王氏,致使玄宗大怒,赐死姜皎。姜皎泄言,似乎表明他与王皇后有政治来往,或者是王皇后有意结交玄宗的心腹大臣,这种推测不无道理。据《旧唐书》卷五九载:“柔远子皎,长安中,累迁尚衣奉御。时玄宗在藩,见而悦之。皎察玄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寻出为润州长史。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数召入卧内,命之舍敬,曲侍宴私,与后妃连榻,间以击球斗鸡,常呼之为姜七而不名也。兼赐以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玄宗又尝与皎在殿庭玩一嘉树,皎称其美,玄宗遽令徙植于其家,其宠遇如此”(刘昫,1974)2334。“与后妃连榻”,这后妃是否包括王皇后在内,不得而知,但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此外,《通鉴》卷二一一载:“初,上微时,与太常卿姜皎亲善。及诛窦怀贞等,皎预有功。由是宠遇群臣莫及,常出入卧内,与后妃连榻宴饮,赏赐不可胜纪”(司马光,1956)6727。姜皎比群臣都得宠,时常自由出入后宫,这些记载都说明姜皎确实是玄宗的心腹大臣。皇后私下结交皇帝近臣,这是历代帝王都不能容忍之事,更何况是亲身经历过武后、韦后之乱的玄宗。且王皇后之兄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宠臣之一,史载玄宗与王守一有旧交情,玄宗登基后还把自己的妹妹清阳公主嫁给他。王皇后同时结交玄宗的两个宠臣,其目的绝不一般。王氏被废后,其兄王守一被贬杀,其妹夫濮王李峤也被贬为邓州别驾,而江王李钦却相安无事。这是否也从侧面说明王皇后、王守一、李峤有某种政治关系呢?“朋扇朝廷”看来是确有其事。因此,王皇后被废有政治原因在内。

(二)与武惠妃争宠,直接导致“符厌之事”

武惠妃得宠,两《唐书》和《通鉴》都有记载。《通鉴》卷二一二曰:“及即位数年,色衰爱弛。武惠妃有宠,阴怀倾夺之志。后心不平,时对上有不逊语”(司马光,1956)6751。“阴怀倾夺之志”,指武惠妃有抢夺皇后位之想法,王氏心有不满而对玄宗常出言不逊,长此以往,玄宗必定心生厌恶。《新唐书》王皇后传载:“久无子,而武妃稍有宠,后不平,显诋之”(欧阳修和宋祁,1975)3490。后妃争宠历代皆有。王皇后不能生育,加上年老色衰,失宠是不可避免的,使得王氏更加惧怕被废。事实证明玄宗是有废立的打算的。《旧唐书》卷九九张嘉贞传载:“开元十年……其冬,秘书监姜皎犯罪,嘉贞又附会王守一奏请杖之,皎遂死于路……明年,坐与王守一交往,左转台州刺史”(刘昫,1974)3091-3092。据此,玄宗与姜皎谋划废王氏是在开元十年(722)。后来张嘉贞因为与王守一交好而被贬,联系之前“嘉贞又附会王守一奏请杖之(姜指皎)”,可见张王二人的关系也不一般。《旧唐书》武惠妃本传:“上即位,渐承恩宠。及王庶人废后,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刘昫,1974)2177。从玄宗给她赐的名号“惠妃”就可看出玄宗对她的宠爱有多深,“宫中礼秩,一同皇后”,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新唐书》卷七六也载玄宗欲立武惠妃为后,被臣下谏止,“时王皇后废,故进册惠妃,其礼秩比皇后……及妃进,丽妃恩亦弛,以十四年卒,谥曰和。生太子瑛。而皇甫德仪生鄂王,刘才人生光王,皆藩邸之旧,后爱薄,而妃乃专宠。封所生母杨郑国夫人,弟忠国子祭酒,信秘书监。将遂立皇后……”(欧阳修和宋祁,1975)3491王氏还为被废时,“妃乃专宠”,可见武惠妃集君王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对于既无子又年老色衰的王皇后来说,威胁十分巨大。在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是不变法则。尤其是在后宫,母子经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何况是对于没有皇子的王氏来说,其地位一落千丈自不待言。汉景帝薄皇后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惧怕被废,才导致了“符厌之事”,不料东窗事发,成为被废的直接原因。这“符厌之事”可不是一般意义上之民间迷信活动,而是带有政治目的,好比汉代之“巫蛊之祸”,否则的话,玄宗也不会“亲究之”(见《旧唐书》卷五一)。在霹雳木上刻皇帝的生辰八字进行带有政治目的的迷信活动,更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有谋害皇帝之嫌。因此,玄宗断然下诏废王氏为庶人。王氏7月被废,10月即卒。

综上,笔者认为王氏被废的根本原因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朋扇朝廷”,而“符厌之事”是直接原因。王氏“朋扇朝廷”,其朋党很有可能由以下人物组成:王守一、姜皎、李峤、张嘉贞。王氏被废后,其朋党人物两人被杀,两人被贬,无一幸免。

出身名门之后的王氏,在童年时就嫁给李隆基,成为患难夫妻,陪他度过了难耐的幽禁日子。玄宗登基后,王氏出于保住后位等目的,从贤妃能后转变为有政治欲望的人物。最终因“符厌之事”而被废,旋即死去。不亦悲乎?

(唐)杜佑.1988.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290-1291.

黄永年.2007.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60.

(唐)李肇.1957.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后晋)刘昫.1974.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宋)欧阳修,宋祁.1975.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宋)司马光.1956.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宋)王溥.1955.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

(唐)张九龄,熊飞.2008.张九龄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唐)张说.1992.张燕公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From Suvival to Freedom ——Some Thoughts Towards the Living Ways of Chuang Tzu’s Works

HUANG Xue-sh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Empress Wang is the first queen of the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she is from the Taiyuan Wang clan that is a noble family.In the two years of Changshou(693),at that time Li Long-ji was only nine years old;he married the Wang as his Linzi princess.Later,Wang was appointed as the Empress,in the two years of Xiantian(712).Twelve years of Kai-Yuan,the Empress Wang was deposed for private group organization in the court and the Case of Witchcraft.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Empress Wang;life story

K242.205

A

1671-055X(2017)02-0039-04

10.16595/j.1671-055X.2017.02.010

2016-05-27

黄学仕(1990-),男,四川达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唐代文献与唐史研究。E-mail:hxsaxf@163.com.

猜你喜欢

旧唐书李隆基玄宗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狡黠
李亨啖饼惜福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
杨贵妃生死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