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重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优化研究
——基于贵阳市六所高中的调查分析

2017-03-11张丹丹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课素质价值观

张丹丹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550001)

“改革重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优化研究
——基于贵阳市六所高中的调查分析

张丹丹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550001)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提出,预示着将出现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交织重叠的现实。这一新的现实形势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如何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以适应“改革重叠”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法,对贵阳市六所高中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教育素质和本课程专业素质方面的问题,从完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监督机制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改革重叠;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优化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接踵而至,将呈现出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交织重叠的现象,也即是“改革重叠”。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尚未完全适应或刚适应新课改,“改革重叠”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面对如此形势,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以适应“重叠改革”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为止,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优化,学术界有从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相关研究的,也有从国家、社会、政府、学校、教师自身多个层面进行优化探究的,但是,整体而言,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优化的研究多是泛泛而谈,不具有针对性,鉴于此,本文以“重叠改革”为背景,基于贵阳市六所高中的调查分析,从完善机制的角度对问题作出探究。

一、“改革重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的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良好的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的保证,因此国务院明确要求:“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①参考借鉴相关文件内容,依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征,总结归纳得出,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教育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基础

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有其特殊性,此特殊性表现在与英语、数学、生物等学科教师相比,思想政治教师更应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思想政治课将教学目标制定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引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政治思想理论,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一素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要求的主流价值观,努力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信,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思想政治学科要求。这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政治思想素质。此素质关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和信念,也让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目标和归宿。同时,具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师,更易于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普遍认同,广泛接受,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

(二)以与时俱进为理念的教师教育素质是支撑

教师教育素质支撑着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时代与环境的变化颠覆了传统教学过程,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新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迎接新挑战,对战新形势,唯有以与时俱进为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改善自身教师教育素质。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传统的两学知识已满足不了教育需要,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熟练掌握教育基础知识、中学教学、中学课程、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等方面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彰显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与学生成长需要相匹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如采用Tow⁃er、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再采取专题研究式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达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政治课专业素质是根本

思想政治课专业素质,也即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特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创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唯一的出路,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政治课专业素质也成为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根本素质。

与一般学科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学科的背景更为宽泛,它是多门学科、多种知识的整合。这门课总共有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有自己的学科背景,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伦理、文学等多方面知识,这样的课程体系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具备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了解最前沿、最新颖的专业知识,创新知识结构。再者就是,以创新教学研究能力,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研究互联网助推“学”,打造出思维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调查分析

本课题组对贵阳市六所高中的学生以及该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放学生问卷600份,教师问卷50份(说明:这里的教师特指发放学生问卷班级相对应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72份,回收率:95.3%,收回有效教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94%。通过与“改革重叠”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政治思想素质方面

第一,部分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思想政治课教师出于本学科教学需要,对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关注度普遍较高,有76.3%的教师表示“总是”或“经常”看时事新闻,关注国家社会大事,也清楚地知道国家大政方针和指导思想,而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教师不太愿意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培训,他们认为是形式主义,对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提高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第二,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了解不深入。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表示很乐意把中国梦、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但是,当问及“是否深入思考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时,有部分教师表现出犹豫心理,同时,他们还表示未给学生分析过24字价值观,只是让学生记忆背诵。

(二)教师教育素质方面

第一,教育理论知识储备偏少。教师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但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来看,没有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学中“非常够用”,反而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远远不够”或“有点欠缺”。有的教师也说自己最欠缺的是掌握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和与如何理解学生方面的知识。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师已经固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积极储备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教师教育素质已然跟不上学生及教学的发展需要。

第二,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教学方式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方式的合理使用,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打造出高效课堂。从表2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然而,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表3所示),教师的教学方式并非多种多样,学生认为教师最常用的授课方式依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把两项调查进行对比发现,教师很清楚新课改对教学方式提出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是以讲授为主。

(三)思想政治课专业素质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可以通过同行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上课运用知识的频率反映出来。这次调查发现,同行教师认为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的少之又少,仅有3.7%,而具有渊博专业知识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下的却有55.5%,这说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提高。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讲授教学内容的频率来看,将近一半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有时”、“很少”、“从不”在课堂上将知识融会贯通来教授。这表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第二,创新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薄弱。以创新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改革重叠”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要求,但是调查表明,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成果较少,独具科研能力的教师人数也很少。如表4所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中,具备独立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比例达30%以下的占了55.6%,37.0﹪的教师认为科研不太重要,甚至有18.5﹪的教师觉得科研很不重要,仅有3.7﹪的教师认为科研非常重要。而近三年来,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仅有44.4%的教师发表过论文,55.6%的教师没有发表过。

三、“改革重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优化

根据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教育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特点,基于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整体性特点,在对当前贵阳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完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监督机制方面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显露出来的素质问题进行优化。

(一)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以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积极进取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恰当的激励,能够使员工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进而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能,创造出更多价值。所以,为了激发教师完善自我素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的关键是积极实施教师激励行为,也就是有效运用激励方法。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激励方法加以解决。

第一,建立榜样示范,加强行为导向。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激励来维持自己行为的再现。对作风优良、表现突出、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并将其标榜为学习对象,从而对其他教师形成榜样吸引,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内外动机,主动去弥补自身素质的不足之处。

第二,引入价值附载方法②。人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对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更乐于去从事,对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会减少从事频率,甚至不从事(佘双好, 2015)。因此,通过价值附载的方法,赋予思想政治课教师行为活动意义和价值方式,对教师的个体行为进行塑造,消除教师某种不良行为,使之按照教师素质的要求发展,进而达到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目的。

第三,鼓励教师自我激励,促进教师自激习惯的养成。外部因素对教师的刺激,必须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才能获得更大的激励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自我激励,能够帮助教师坦然面对教育教学中的挫折,树立自信,激发实现目标。所以,学校要肯定教师,挖掘教师潜能,强化教师成功意识,促进教师养成自激习惯,主动优化自我素质问题。

(二)合理使用培训机制以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薄弱环节

合理的培训机制对改善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重要作用。坚持以师为本,采用形态各异的培训方式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是实现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采用切合实际的多样化的政治思想理论培训方式。首先,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思想理论枯燥乏味,脱离了教师实际,教师不感兴趣。因此,只需对症下药,在政治思想理论培训中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发、引进新颖的多样化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方式方法,把政治理论通俗化大众化,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让教师深切感受政治思想与自身的密切联系,激发教师学习政治思想理论的兴趣。其次,学校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设立教育专栏,为教师深入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渠道。

第二,建立专门的教育理论培训机制。通过调查,总结归纳教师迫切需要的教育理论,适时及时地进行培训。采取教育理论知识竞赛、随堂测试等多种形式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成果。同时,学校应做到与时俱进,关注教育方式新发展,引进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式并对教师进行培训。

第三,采用专题式研究方式、研训一体在职培训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首先,与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一样,对教师的培训应避免单方灌输,可以在教师培训时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把教材内容根据背景学科分成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个或几个专题任务,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自身知识结构。这样的专题研究培训,既是帮助教师积累梳理知识,又是对教师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其次,针对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的情况,学校可以借鉴研训一体在职培训的方式,专门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教师的审辨式思维,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科研思维的养成及科研能力的提升。这一培训方式重在实践,能极大提升教师创新科研能力。

(三)健全监督机制以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优化,离不开教师监督机制的保障,健全监督机制,对维系教师素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素质监督机制,主要是指高中学校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教师自律监督所组成的调控高中学校教师行为的监督系统(卫荣凡和卫绪华,2005)。

第一,多方进行民主监督。思想政治课教师存在的素质问题,常常通过教师行为表现出来。由学校领导监督、同事监督、学生监督共同组成的民主监督体系,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可以预防、督促、矫正教师行为。

第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决定了社会舆论监督是否能发挥作用。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必须大力提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价值导向,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养成良好的素质提供标杆和助推器。同时,对于显露出来的教师素质问题,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教师素质监督的正效应作用,以督促和鞭策教师加以改进。

第三,积极贯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增强教师自律意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严格实施此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作为考核依据,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优化自我素质形成外推力,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律意识。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国家十分注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优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改革的完成、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国家、政府、学校、教师等多角色参与的同时,也需要完善与创新机制,多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教师素质优化,建设出一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2012-09-07.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9/ 07/content_5390.htm.

②价值附载法是一种通过对人的行为和活动赋予意义和价值,从而加强或消退某种观念和行为的一种方法。参见佘双好.以文化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培育的方法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38-39

③研训一体在职培训是指由培训机构组织的强调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开展研究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参见吴义昌.如何做研究型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3

佘双好.2015.以文化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培育的方法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12):38-39.

卫荣凡,卫绪华.2005.论高校教师师德行为监督机制[J].广西大学学报(社科版),(1):19.

A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verlapping Reform——Based on theAnalyses of Six High Schools in Guiyang

ZHANG Dan-d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The reform of test enrollment system indicate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have overlapped,which means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should update themselv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How to optimize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overlapping reform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Six high schools in Guiya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empirical approaches.As to the problems founded in the teach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ies,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including the perfec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training mechanism as well as supervision mechanism,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reform overlapping;the quality of politics teachers;optimization

G451

A

1671-055X(2017)02-0081-05

10.16595/j.1671-055X.2017.02.021

2016-04-25

张丹丹(1990-),女,贵州安顺人,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E-mail:18798023108@163. com.

猜你喜欢

政治课素质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