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而独特的“长河小说”
——评刘凤起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
2017-03-11郭宝亮赵振杰
郭宝亮,赵振杰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恢弘而独特的“长河小说”
——评刘凤起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
郭宝亮,赵振杰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该小说将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为乡土文学提供了鲜明的“河流性”特征。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风格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使文本散发出浓郁的烟火气、香火气、民俗气、江湖气,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永远的大运河》;乡土文学;河流性;个人想象力;长河小说
一、小说的个性化特征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我们都知道战争题材和历史叙述往往采取的是宏大叙事结构,如早年间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以及去年王树增先生的长篇小说《抗日战争》等等,都是采用相对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刘凤起的《永远的大运河》显然也继承了以上小说的优长,采取了恢弘阔大的结构,从叙事主干上说,小说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至抗战转入相持阶段的战斗历史。不过,刘凤起的这部小说把叙事重心放在了主人公刘光汉的成长历程和行为轨迹上,同时呈现出刘氏家族内部的人情世故、民俗风物、家长里短。我们觉得,这恰恰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宏大叙事中,突出历史褶皱中的民间情调和日常生活细节,使得小说骨肉丰满,趣味横生。
第二,小说呈现出乡土文学的“河流性”特征。张柠教授在小说序言中指出:《永远的大运河》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话语系统制造了一节小小的“变奏”,这一“变奏”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的“河流性”大于“土地性”。张柠教授的审美眼光无疑是犀利而敏锐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深有同感。一开始,《永远的大运河》会令人联想起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甚至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然而细加分析又会发现,《永远的大运河》与上述几部具有典型乡土特征的长篇小说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人物多成长在运河河道与码头上而非土地上。土地是沉厚的、封闭的,而河流则是灵动的、开放的。大运河使得这部小说既浑厚浊重,又毓秀灵动。
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如果一定要为《永远的大运河》进行归类的话,我们更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长河小说”。并非小说中涉及河流的描写或以河流为核心场景就是“长河小说”。它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确切地说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传统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中国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李劼人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创作完成的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刘凤起的《永远的大运河》同样具备“长河小说”的基本质素:多卷体、长篇幅、描写年代长、背景广阔、容量极大、情节完整、故事性强、人物鲜明。正如作品封面介绍所言,“《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长篇巨著;是一首展示大运河文化特色的壮美诗篇;是一幅凝聚运河百姓血泪情仇的恢宏画卷;是一曲传颂大运河英雄热血青春的不朽战歌”。《永远的大运河》是否受到李劼人小说亦或是法国“长河小说”创作方式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仅就作品的审美形态、精神气质和风格特征来看,小说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三、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
张柠教授在序言中谈到了小说的“运河性”特征,我们不妨接着张柠教授的思路来详细分析一下小说中这个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众所周知,大运河首先是一个规模宏大、耗时非常的国家工程,它的首要功能是运兵运粮,其目的当然是巩固中央集权和加强对地方的管控;其次,大运河的兴修带来的附加值是促进了沿河两岸的商贸往来、人员流动和文化沟通。如果说,前者代表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宏大国家意志的话,那么,后者则意味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民间情怀和人性使然。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一个是以国族性(庙堂性)为核心的宏大历史叙述,另一个则是以民间性(江湖性)为旨归的人情、人性“小”逻辑。笔者以为,《永远的大运河》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大运河”的两种想象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拿捏得恰到好处,从而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风格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融合意识,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判定一部历史题材小说文学成就的核心标准。就当下的长篇写作而言,以抗战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可谓不胜枚举,然而,真正称得上优秀的却屈指可数。笔者以为,导致作品数量与质量严重成反比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曰“重复”,二曰“颠覆”。所谓“重复”,就是小说作者习惯性地依循意识形态给定的写作模式,对历史做政治伦理学意义上的主题概括,从而使小说沦为了当代“新样板戏”;所谓“颠覆”,就是指小说作者简单粗暴地移植西方后现代主义“叙事学理论”,把历史从具体的语境中抽离出来,单纯做“厚黑学”意义上的“权力结构分析”,从而使小说在审美价值判断上陷入“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由此可见,驾驭这类题材的历史小说并非一件轻松之事,作家需要在“历史书写”与“个人想象”之间寻找必要的艺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凤起主动尝试这类题材的小说创作多少有点逆水行舟、迎难而上的意味,我想《永远的大运河》的文学价值也就在于此。
什么是所谓的“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呢?河北师范大学陈超教授曾对此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它是指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对具体历史语境和审美表现形式的双重关注,使小说文本兼容历史语境的真实性和小说审美形态上的创新性。我们认为,刘凤起的《永远的大运河》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巧妙地将主体生命体验与客观历史事实进行扭结一体处理,有效地打通了个人想象与历史时空之间的秘密暗道。说得更具体、更直白一些就是,刘凤起为这部坚硬、冰冷的抗战小说提供了许多烟火气、香火气、民俗气、江湖气。
“烟火气”指的是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亲疏远近、家长里短。比如作者在呈现刘光汉与家族成员如父亲刘云天、老学究叔叔刘云太、堂弟刘玉汉、族叔刘云石等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时,多少能看出一些“红楼笔法”。
“香火气”则是指的小说中鲜明的宗族观念和朴素的农民意识。比如文中经常出现的刘家十代传承的“五福”家训、“庆九不庆十”的古话谚语、耕读传家的朴素儒家思想等等。小说开篇处还描写了刘家祭祖时的礼节和仪式,这些带有浓郁香火气息的细节和场面描写,为铁与火铸就的抗战小说平添了许多柔润与温情。
“民俗气”不言而喻,小说中描绘了大量具有乡土风情特征的民俗活动,如扎风筝、舞狮会、抓野兔、赶集、看戏、下棋、杀猪、驱瘟神、跳大神等等,此外,还有世家文化、帮堂文化、工匠文化、花会文化等。这些带有鲜明民俗特征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京津冀地区和运河两岸民俗风貌的熟稔与热爱。
“江湖气”主要体现在小说人物之间的交往上,尤其是主人公刘光汉对于敌友的鲜明态度上:对待刘正汉、张洪、关冲、赵栋等亲人朋友,刘光汉可以说是义薄云天、肝胆相照,对待常小辫、顾会雄、勾氏兄弟、孙大坏、高敬贤等豺狼虎豹,刘光汉则是深恶痛绝、斗智斗勇。其中的许多情节都能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和贪官污吏。
除了上述“四气”特征以外,小说在叙事手法和叙事视角上也十分讲究。试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小说的开篇处,作者首先安排出场的人物不是主人公刘光汉,而是刘云天和刘玉汉这一老一小,在这爷俩的对话以及刘玉汉少年限知性视角回忆中,尚未登场的主人公刘光汉已呼之欲出,这种“烘云托月”的叙事手段,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是众人偷看刘光汉练功一节,作者通过不同人、不同身份、不同角度的偷看,呈现出刘光汉的动作、身体以及内心活动,这种“众星拱月”式的观照视角,为情节营造出极为生动的舞台感和空间立体感,真是妙不可言。
A Magnificent and Unique"River Novel":Review of The Eternal Grand Canal by Liu Fengqi
GUO Bao-liang,ZHAO Zhen-jie
(School of Litera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The Eternal Grand Canal by Liu Fengqi is a great and unique novel that integrates the subject of war with family narratives and legendaries,thus providing for the local literature a clear"river"characteristic.The"Grand Canal"image in the novel carries with double imagination functions and establishes the author's unique narrative style of the"personalized historical imagination".Therefore,the text exudes a strong sense of earthliness,piety,folklore,and chivalry,known as"River novel"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Eternal Grand Canal;vernacular literature;river characteristic;personal imagination
I206.7
A
1674-3210(2017)01-0011-03
2017-01-02
郭宝亮(1964—),男,河北邢台人,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主要研究中国当代小说、文学批评;赵振杰(1987—),男,河北邯郸人,文学硕士,河北省作家协会特邀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