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书院学风的表现、特点及其启示

2017-03-10

关键词:学风书院教育

张 冲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21)

论宋代书院学风的表现、特点及其启示

张 冲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21)

宋代书院是一种较为完备的教育制度和研究机构,其学风浓厚,是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奇迹。宋代书院的学风具体表现在育人的校园“软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动办学、教学等方面,并且具有求真务实、理想与实际结合、学习与研究结合等特点。通过了解宋代学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深入反思当今的高等教育,并为现今高等教育的学风建设提供启示。

学风;宋代书院;讲会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形成于隋唐,兴盛于宋,衰败于明。至庚子赔款后的新政时期,书院制度瓦解。宋代可谓是书院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一个阶段。宋代书院的代表性特点在于其具有浓厚的学风,这一点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奇迹。但反观今天的高等教育,学风衰退问题严重,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厌学和教师的倦怠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宋代的学风进行研究,以便为当代的办学提供启示。

一、宋代书院学风的表现

学风是指学习或研究的风气。学风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学风是指学校长期形成的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的风气和精神风貌。应该说这一界定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狭义的学风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将学风限定在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方面,体现学生求学的精神风貌与特质。狭义意义上的学风并不排除教师治学态度对学生群体形象的影响。本文所指的学风兼具广义、狭义两方面的含义,但主要指狭义的学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现代的学风逐步异化,其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方面。以我国现今的教育而言,学风反映在学习目的上,主要是功利主义动机和分数优先的片面发展。反映在学习态度上,则是指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等教育上将考试作为知识选择、教师和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产生的“有用则学,无用不学”的心态。如:撕毁试卷、诋毁老师、学习过程的功利性等等。综上所述,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学风开始异化,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宋代学风的表现、特点及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1.育人的校园“软环境”

校园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而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软实力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平和学生的心境,有利于消解学生的浮躁之气,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宋代书院非常重视学校的育人软环境的塑造,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的选址、制度建设等方面。从学校的选址方面,书院一般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园林圣地。以宋代六大书院为例:白鹿洞书院建立在在江西星子县庐山的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建立在湖南善化县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应天府书院建立在商丘古城南湖畔;嵩阳书院建立在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南麓;石鼓书院建立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茅山书院建立在江苏江宁府茅山。由此可见,除应天府书院之外,宋代的五大书院皆建立在山林圣地,所以在学校的选址方面,宋代书院非常注重为学生营造舒适、安静的校园环境。从制度建设方面,宋代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以宋代书院的讲会制度为例,这一制度主要是指“古代同一书院内部、不同书院之间、书院与地方之间以“讲会”这一学术组织为平台,以学术论辩式的会讲活动为特色,以推动书院和学术一体繁荣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规范体系”。[1]这一制度有利于学术的交流与传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激发学生的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意志。然而,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21世纪学校的育人的校园“软环境”与宋代差距较大。其一,从选址方面,现代的大学一般设立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内部。以国内顶尖高校为例,北京大学建立在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南开大学建立在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可见,现代大学大多设立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虽然将学校设立在中心城区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但是这样的设置不利于学生思想的遨游、内心浮躁的消解。相反,城市繁华与浮躁加重了学生思想的功利化与物质化,这进一步使学生的心灵无处安顿,进而出现心理疾病以及自杀倾向。其二,从学校制度方面,现代大学缺少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制度。现代的大学虽然也会定期举办一些讲座来为学生开阔视野,但是这些讲座以专家讲、学生听为主,缺少辩论环节,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退一步讲,现代大学的讲座虽有学生提问环节,但是学生的问题也比较肤浅、流于表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低下。所以,相比较宋代的书院,当今学校建设者已然忽略了学校“育人”的软环境对学生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学习

唐代末年,各节度使拥兵自重,战火不断,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导致“官学衰败,士人失学”。[2]宋太宗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确提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这从侧面激发了宋代学子的学习热情,促使在学生中间形成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风气。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的求学热情等方面。反映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主要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等方面。例如:宋元楚丘戚同文“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3]又如苏州范仲淹“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4]同时,宋代学生的求学热情也很高,以泰州胡媛为例,“家贫无以自给,往泰山,与孙明复、石守道同学,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5]又如,宋代张坚,“家贫笃学,力以圣贤自任。闻安定教授苏、湖,负笈徒步往从之。旦夕研味,至忘寝食。”[6]当前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为利而学,无利不学”的现象严重,其难以对课堂所授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从中表明,当代学生已然丧失了“宋人学子”求学的热情,素质教育成为一个“乌托邦”式的口号。

3.教师主动办学、教学

宋代处于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理学大师,如:程颐、程颢、张载、朱熹等人,他们鼓励办学,将自己的知识传播于后世。如:张载提出读书人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见,在张载看来,读书人的本分就是将“立心与立命之学”传于后世,一辈一辈的读书人不断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奋斗,开天下之太平。张载之言使北宋学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与震撼,激励了北宋学子讲学、办学的热情。如:南宋初年,“一生不求闻达,主要是探求与传播理学”[7]的杨雄创办了东林书院,并在无锡讲学长达18年之久。宋乾道初年,张栻创建了城南书院,并在岳麓书院担任主讲。淳熙六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任知南康军,并提出要重新修复白鹿洞书院。所以,从书院的“缘起”来看,书院大部分都是教师个人办理、主持的学习场所,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热心与决心。反观中国现今的教师职业发展状况,可谓令人堪忧。不但教师私人办学的热情逐渐减少,而且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高,甚至有些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在中学中,一些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但总体上“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态状况并不严重”。[8]虽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不严重,但即便是教师个体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对学生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因为教学是一个群体性活动,教师影响的是班级内部的所有成员,其言行和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对教育的整体感受,其职业倦怠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会迁移到教师所授学科,甚至是整个教育系统,进而导致学生厌学、辍学、自杀等现象出现。可见,当今教师已然丧失了宋代学者主动办学教学的热情,难以形成教育信仰。

二、宋代书院学风的特点

1.求真务实

宋代书院的典型特点是其求真务实精神,其与隋唐时期官学为主的教育大为不同。由于隋唐时期的官学教育有严格的入学标准,等级制度森严,所以导致官学教育的师生关系淡漠,即“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相与言,亦为尝开之以德行道艺之实”。[9]因为受到“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当朝为官”,致使其把教育视为其“平步青云”的工具。这致使官学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在于官学教师本身将单一的科举考试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使得学生每天的学习就是“读死书,死读书”。正如,“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本,……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多约声明,干利禄而己。”[12]同时,宋代书院管理者,即理学家强调“行”,而非“知”。在传授科举考试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加之宋代的讲会制度的盛行,如“白鹿洞书院会讲”、“岳麓书院会讲”等,学者在讲会过程中积极辩论与讨论的态度,无不体现着“求真务实”的哲学精神。学生也从中认识到真理的重要性,形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为学精神。

2.理想与实际结合

宋代之前,官学教学内容以传播统治阶级思想为主,以儒家思想为载体。例如:中央官学“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售于场屋者耳。”极少讲学,“间相与言,亦为尝开之德行道义之实,而月书季考者,又只以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11]宋朝初期,官学衰落,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盛行。此时,书院承担了教育教学的主要职责,而书院的创办者多以理学家为主,如周敦颐、程颐、程颢、邵雍等人。这些人希望为宋朝建立一套道德规范,而知行问题正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所以宋代的理学家都重视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如:程颐对于“知必能行”的观点提出过疑问。他在《游子吟》中说,“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虽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兴不行分。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 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出由勤。”所以,区分人与人的标准在于“行”与“不行”,而不是“知”与“不知”。对此问题,邵雍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其在《渔樵问答》中说:“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10]其也强调“行”重于“知”。所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宋代书院也强调“行”重于“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点表现在书院教育内容上,即当时的书院为了扩大招生不得已将科举考试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但是培养能精通学术和传道济民的人才的理想始终没有改变。

3.研究与学习结合

从早期书院的产生来看,书院均是由私人设立,集藏书、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身。如四川的张九宗书院、湖南的石鼓书院等。宋代书院早期是通过理学家之间的辩论进行讲学的场所,学生通过聆听学术辩论对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反思与重组,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辩论既可以传播辩论者对问题思考的角度、逻辑、过程、方法,又可以促使学生对自我及理学家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是研究与学习结合的最好方式。学生与老师都承担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学生以为学为主,通过研究来培养自己的学习热情。教师以研究和教学为主,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书院后一阶段的讲学类似于当今时代的“专题研究”,即围绕着某一学派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使本学派的理论不断的完善。教师通过教学将学术思想渗透到讲学过程中,促使书院的讲学之风盛行。如清代学者黄以周在《论书院》中的记述到:“沿及南宋,讲学之风日盛”,南宋时期通过书院讲学的确立和兴盛来阐释发展学术思想。如朱嘉、张栻在岳麓会讲中讨论的中和、太极、乾坤等内容,朱熹、陆九渊在“鶴湖会讲”中讨论的治学方法等都体现了宋代书院研究和学习相结合的特点。

三、宋代书院学风对当代的启示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面对高校不断扩招的局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宋代的学风盛极一时,所以要解决当今高等教育的这一问题可以向宋代寻求良方。

首先,高等院校应为学生营造育人的软环境。中国文化之修行的根源在于修心,修心的前提条件是身心处于安定的状态,故而《大学》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虑而后能得”。“能得”之为修心,而修心先须心定。对此,理学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读书、做学问之前先须精心。如心不定,先须静坐调心。正因为此古代的书院都选择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其目的是保障学生学习外部环境的清净、典雅,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国的高等院校也应该向宋朝的书院学习,虽不至和宋代书院一样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山水旁,但也应该尽量远离喧嚣的城市,以免学生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在学校的制度建设方面,高等院校也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授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次,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求的欲望。受到当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关注点由知识本身向知识学习背后的利益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燃起探求知识的欲望,就必须使学生的关注点回到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的对讲授的内容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将静态的知识转化成为动态的知识。因为只有动态的知识才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堂讲授的部分机会让给学生,“教而后知困,困而后有学”。学生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老师迅速的抓住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苏格拉底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正是以为其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才使得他不断的努力,成为世间罕有的哲学家。可见,学生的求知欲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故而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重获求知欲。

最后,高校教师要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宋代理学家“二程”之所以能够成为震惊学界的人物,是因为他们能够将研究与教学结合到一起。一旦学者学有所得,便愿意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学生。当代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我做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所以教师应主动的探求知识本身的魅力,热爱自己的学科,积极的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视教学为人生一大乐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使当代的学习风气由衰转盛。

[1]王剑敏.“论辩”文化传统下我国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及其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4.

[3][4]《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

[5][6]《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

[7]邓洪波,彭爱学.中国书院揽胜[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21.

[8]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1):80-84.

[9][1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7-218.

[10]邵 雍.伊川击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98.

[12]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0.

(责任编辑:王国红)

G420

A

2096-3130(2017)06-0149-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6.030

2016年宁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编号:YXW201610)阶段研究成果及2017年宁夏大学专项课题:宁夏大学教育硕士综合改革专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2017—06—02

张冲,宁夏大学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学风书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朵云书院黄岩店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白鹿洞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