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历史思考

2017-03-10康雪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方针决策经济

康雪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对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历史思考

康雪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共八大正式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该经济建设方针是在冒进与反冒进的曲折斗争过程中提出。“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性经济方针,随着形势的发展,该方针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仅坚持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被中断。

冒进;反冒进;综合平衡;中断原因

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中共八大制定的符合当时中国基本国情的正确性的经济建设方针,对中国当时经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过去,意在前瞻。今年是中共八大召开60周年,本文特对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的形成过程及该经济方针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作一粗浅分析,以便我们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我们当前和未来的工作,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

一、“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方针基本都是由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的。1956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经济建设方针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毛泽东主张加快速度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主张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进行经济建设。所以,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是经济工作中反右倾保守与反冒进两种倾向博弈的结果。

(一)冒进的出现

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这一时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到1952年底,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争取用十五年的时间完成总路线确定的任务,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从1953年到1955年夏季之前,经济工作进展顺利,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到了1955年夏季,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形势发生了变化,党内出现了急躁冒进情绪,反对右倾保守的思想在经济改造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批判邓子恢等人主张的农业合作化不宜过快的观点犯了右倾保守的错误,说他们是“小脚女人走路”[1]。此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推进,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也加快了步伐。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促使毛泽东相信反对右倾保守可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获得大发展。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将反对右倾保守的思想从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到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他指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2]毛泽东认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反右倾保守有完全的必要。1955年12月5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反对右倾保守思想,规定即将召开的中国八大的中心思想是反对右倾保守,争取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

在毛泽东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1956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计划指标,使得1956年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基本建投资规模过大、职工人数增加过多、信贷超出计划、工农业生产急于求成的倾向[3]。

(二)周恩来等人的反冒进与“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党内民主气氛在1956年时还是比较好的。经济建设领域中出现了冒进倾向,就必然会有人出来反冒进,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由于1955年底到1956年的经济建设中的冒进主要涉及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指标的拟定和执行问题,周恩来便挑起了反冒进的重任。

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在1955年第四季度的时候是很支持毛泽东的反右倾保守观点的,对新兴的生产建设高潮欢欣鼓舞,认为在生产建设的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保守倾向。这主要体现在1955年12月5日的座谈会上刘少奇的发言和周恩来念的一副新编对联:“客观的可能超过了主观的认识;主观的努力落后于客观的需要”[4]。但是,事情的发展让周恩来越来越感到不安。1956年初,各部专业会议在提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反对右倾保守的号召下,纷纷要求把十五年远景设想和《农业四十条》中规定的12年或8年的任务提前到3年到5年完成。这种要求导致的结果是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基本建设的扩大造成各方面紧张混乱,因而防止和反对冒进的关键在于控制基本建设投资。

从1956年1月下旬开始,周恩来集中精力做好基本建设这方面的工作,他的反冒进思想在接下来党和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之中得到体现。周恩来在同年1月20日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呼吁:“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实事求是的计划,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5]紧接着周恩来在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我们应该努力去做那些客观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这样做,就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超越现实条件所许可的范围,不勉强去做那些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就要犯盲目冒进的错误。”[6]然后在2月6日,周恩来召集李富春和李先念研究计划会议和财政会议压缩指标的问题。2月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实事求是的经济工作原则,告诫领导者切忌头脑发热,制定计划要实事求是,要适当用冷水洗洗清醒一下。刘少奇支持了周恩来反冒进的想法,他在2月17日听交通部汇报时指出:“现在有些人脑子热了,提得太高了,而目前又没有条件做到,急躁冒进也要防止。”[7]陈云是除周恩来之外的反冒进的主力,他早在1954年就主张经济建设要按比例发展,注意综合平衡,提出四大比例和三大平衡。1956年初,在大家都争着上基本建设项目的时候,3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陈云作为中财委的主任却作了削减基本建设拨款的决定,由125亿降到118亿,这是毛泽东在批评反冒进中把陈云作为主要对象的重要原因。4月10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搞计划与搞生产必须注意的原则。

而毛泽东却依然坚持反右倾保守。四月下旬,毛泽东要求继续增加基建投资,周恩来因反对增加基建投资而与毛泽东发生了争执。周恩来为证明反冒进的正确性,亲自去钢铁基地进行调查研究,事实证明反冒进是合理的。1956年5月11日,周恩来在第28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公开提出:“反保守、右倾,从去年八月开始,已经反了八九个月了,不能一直反下去。”[8]

中共中央决定改变经济建设指导方针。1956年5月,中央召开会议,主要是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讨论主题为1956年国家预算报告,正是这次会议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之后,刘少奇要求中宣部就反对“两个主义”问题代《人民日报》写一篇社论。1956年6月3日,财政部向中央提交了预算报告初稿,次日,中央开会讨论预算报告初稿,周恩来在会上提出继续压缩基建投资的意见。6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开会讨论预算报告草案,主张继续削减投资计划。6月10日,刘少奇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基本通过预算报告修改稿,修改稿明显增强了反冒进的分量,指出:在生产领导工作中,必须着重全面执行多、快、好、省和安全的方针,克服片面地强调多和快的缺点,同时认为急躁冒进的结果只能招致损失。6月15日,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李先念作了报告,其他一些领导人也作了发言,总的基调为反冒进。毛泽东出席了此次会议,但是对报告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这次大会的决议指出:“在执行1956年国家预算过程中,必须在反对保守主义的时候,同时反对急躁冒进的倾向;必须全面地注意多、快、好、省和安全,不仅要做到多和快、而且要做到好和省,要做到安全生产。”[9]

经过半年多冒进与反冒进的斗争,反冒进取得胜利,党中央提出了“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根据在反冒进中积累的认识成果以及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关于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正确决策,它坚持了1956年5月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体现在周恩来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和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就这样,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就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指导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中断的原因探析

“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反冒进就开始受到批评,这实际上就否定了既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一)党的领导层在经济建设方针上始终未达成牢固共识,是其中断的最大隐患

通过对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的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不难发现,中共八大上正式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并非由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作出。相反,毛泽东自1955年夏季开始就一直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反对往群众头上泼冷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业十七条》,后又扩展为40条,制定的1967年的粮食指标高达一万亿斤,他要求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1956年4月,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各种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他还主张追加20亿元的基建投资。当时主要是经济战线上的领导同志周恩来、陈云等人针对当时经济建设中的冒进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反冒进,并通过一系列会议强调反冒进的必要性。1956年5月召开的中央会议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当时毛泽东已经离开北京并未出席这一会议。而且毛泽东对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非常不满 ,社论清样拿给他看的时候他就非常抵触,在上面作出批示:“不看了”。后来毛泽东又对该社论进行猛烈批评,说它为:“庸俗辩证法”、“庸俗马克思主义”[10]。

1956年国际局势动荡,二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了斯大林,苏联模式也不断遭到批露,六月波兰事件发生,十月匈牙利事件发生,反苏反共逆流猖獗。毛泽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波匈事件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上,因而对国内经济建设就没有过多指导。最后他在政治局拟定的八大各项文件报告上都予以承认,但是他对反冒进采取了保留了态度,这就为以后反冒进的中断和批评反冒进埋下了伏笔。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清晰,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一次次的胜利经验和反思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摸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规律,才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八大是建国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历史突变的形势下召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部分工农业生产指标提前完成,我国马上就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对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思想和理论准备,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无现成经验可学,可供借鉴的苏联经济模式因斯大林被批判而受到质疑,中国共产党只能自力更生,自己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在1953年和1956年经济建设两度出现冒进,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在毛泽东反右倾保守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冒进,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但是中共八大所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没有指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倾向主要是冒进而不是右倾保守,对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非常模糊。所以在1957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出现右派攻击时,党的领导人把反冒进与右派攻击相联系,大力批判反冒进,把经济建设中的反冒进与政治倾向相混淆,既定的经济建设方针就这样被否定。

(三)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知识构成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新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共十七人,其中只有陈云、李富春、李先念是经济工作主要的负责者,在长期经济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教训总结中对经济知识相对了解,大致可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周恩来、刘少奇与邓小平是相对于其他领导人来讲与经济工作接触较多,起统筹规划作用。而毛泽东、朱德、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罗荣桓、陈毅、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这些政治局委员,他们既没有学习经济管理的经历,而且建国前他们是革命家、军事家,建国后,他们或主管国防和军队建设,或从事法制工作,或主管外交与统一战线工作等,因此,他们对经济知识与经济建设规律不甚了解,这与即将进行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妥善处理与及时应对经济建设中的突发情况极不适应[11]。中央政治局不按照经济建设本身规律办事,经常把一些军事方法运用于经济工作,开展群众运动式的经济建设,极不合理,隐藏着危机。因为领导层不太懂得经济知识与经济建设规律,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常带着盲目性,加之1956年的盲目冒进对经济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充分暴露,所以在反冒进进行了一年多之后,就重新被党的急于求成情绪所压倒。

1957年下半年,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鼓舞了人心。随之,毛泽东认为1956年的反冒进束缚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建设热情,对反冒进提出了批评,认为反冒进是犯了方针性错误,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是右倾保守。并且毛泽东对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采取了不正确的批评方式,言辞过激,语气过重。毛泽东的威信不断提高,逐渐凌驾于政治局之上,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就这样,受批评的经济工作领导者欲辩不能,只得检讨错误,作自我批评。在这样的政治压力之下,真理很难得到尊重,党的领导干部无法坐在一起民主讨论反冒进的正确与否。经济建设问题很难进行民主决策,经济工作难于按照经济建设规律开展,最终反冒进被终止,新的“跃进”即将开始。

三、对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形成及中断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积极因素应用于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促进新时期经济建设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一)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合理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新常态是强调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新常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即我们讲的“调结构稳增长”。“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在经济新常态下,“稳中求进”对指导今后两年的经济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着眼明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就是要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稳定、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产业政策功能的转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要始终坚持经济决策的民主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取得高速增长的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矛盾也更加尖锐。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重大经济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绝不能搞“一言堂”。当前中国经济决策机制已基本形成了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特点,重大经济决策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人大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的审议和讨论是中国经济重大决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经济决策机制包含两个阶段:决策形成阶段和决策实施阶段。在决策形成阶段步骤充分体现了经济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共分为党中央决策、国务院决策和全国人大决策三个步骤。第一步,党中央决策通过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完成,该会参加人数实际上要比中央全会的人数要多,不仅涵盖绝大部分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而且还包括其他负责人,相当于“准中央全会”,从而可以充分降低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第二步,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由国务院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各方面意见。第三步,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向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听取报告,并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国务院根据意见进行修改,最后完成经济决策的过程。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民主决策机制,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23.

[3]柏福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9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24.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374.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375.

[7]闻言实.1956年中央领导同志的调査研究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J].党的文献,2006(0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378.

[10]尚定.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2.

[11]张倩.浅析“八大”路线中断的主要因素[J].河南师范大学报,2006(7).

[12]刘志彪.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功能的转型[J].南京社会科学,2015(3).

[13]胡鞍钢.中国经济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4(7).

[责任编辑:蔡新职]

2017-02-09

康雪文,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F120

A

1672-1047(2017)01-0104-05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1.27

猜你喜欢

方针决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