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大众文学与水上勉《五号街夕雾楼》
——兼谈在中国的译介问题

2017-03-10王玉华赵海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妓女小说

王玉华,赵海涛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日本大众文学与水上勉《五号街夕雾楼》
——兼谈在中国的译介问题

王玉华,赵海涛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水上勉小说《五号街夕雾楼》通常被认为是社会问题小说。本论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放置于有着情死题材传统的日本大众文学史上进行考察,兼顾讨论《五号街夕雾楼》在中国的译介情况,深入讨论日本大众文学与水上勉小说《五号街夕雾楼》文本价值的深层次关联性。

水上勉;《五号街夕雾楼》;大众文学;中国译介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水上勉(1919-2004)以擅长写作意识流小说、推理小说和暴露日本社会矛盾问题的小说为世人所熟知。尤其是后者体现出来的深邃的社会问题意识和浓重的人文情怀为学界所称道。《五号街夕雾楼》(1962)便被认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部小说描述了农家少女夕子为了筹措给母亲治病的费用投身京都妓院夕雾楼沉浮红尘,后来不幸染病,在得知青梅竹马的恋人正顺犯罪自杀的消息后也选择服毒而亡的故事。

最早专题研究《五号街夕雾楼》的论文是千叶俊二的《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楼〉の夕子》(1980),主要讨论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1]。随后天野知幸的《戦後の京都と〈赤線〉の町:水上勉〈五号街夕霧楼〉論》(2008),讨论了该小说与日本娼妓制度空间叙事的社会关联性[2]。中国学者孙旸(2009)在留日期间专题研究水上勉,认为《五号街夕雾楼》中的妓女具有佛性,是在苦难中的进行自救与寻找他救的生存方式[3]。为此,她还将这种关联性延伸到中国禅宗的“虚无”主题[4]。综上来看,先行研究都很重视从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和社会文化意义上对作品主题进行解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度解读女性人物悲剧形象,会解构男性人物和男女恋情在小说整体的位置,惟阶级论的作品现实意义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小说殉情主题与日本传统文学中情死题材的连续性。本论将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放置于有着情死题材传统的日本文学史上进行考察,兼顾讨论《五号街夕雾楼》在中国的译介情况,深入讨论日本大众文学与水上勉小说《五号街夕雾楼》文本价值的深层次关联性。

一、《五号街夕雾楼》的构造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柯森耀就撰文称:“在水上勉的小说中从来听不到笑声,他写的是怨言连篇的文学,是报仇的文学。《五号街夕雾楼》中作者让人物含冤而死,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向日本社会提出了抗议。”[5]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文学研究重视阶级论的整体环境所决定,柯氏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夕子为了筹钱帮母亲医治肺病而只能接受卖身青楼的命运,选择牺牲与青梅竹马的青年正顺的恋情的情节。结局正顺纵火烧毁凤阁楼而锒铛入狱后自杀,夕子也身染重病选择自尽。因为中日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加之国内之外国文学研究惟阶级观念批判论的双重作用,从同情弱者的社会身份和女性人物夕子的角度,来评判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通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就不难想象的了。

Modic改变:终板及终板下骨的炎性水肿信号改变,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不少于1个Modic改变定义为阳性[3]。

在《五号街夕雾楼》的前半部分,夕子经历了农家少女到职业妓女的身份转变。职业妓女在日本其实是古已有之,随着明治维新的发生,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全盘西化完成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于是在1872年10月份,颁布了《娼妓遣散法》。官方规定职业妓女可以无偿恢复自由的社会身份,各地的青楼北里一律废除。但是实际上,这项政策雷声大雨点小,只针对了被迫卖淫的职业妓女群体,而自愿从事情色交易的妓女则改变服务场所为“贷座屋”。期间,日本政府并对自愿进行了定义,即由准备从事该行业女性的家长(父亲或者兄弟)签署同意证明。由贷座屋管理者直接支付费用给女性的家长。一直到50年代末期,以《禁止卖春法》为契机,长达一个世纪的娼妓废除运动,才在日本宣告正式结束。《五号街夕雾楼》发表于1962年,正值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末期。

在《五号街夕雾楼》中,水上勉笔下描写的殉情之前的夕子一度处于竹末甚造和正顺的两可选择之中。一方面,胜枝不断以考虑家庭因素给夕子施加影响,竹末日日造访夕雾楼与夕子肉体欢愉。而另一方面,以后有望成为寺庙主持继承人的正顺用夕子的私下资助不断来夕雾楼约会。二人虽有爱情,但是正顺要继承寺庙的可望结果,仍是横亘在二人最终走到一起的巨大障碍。虽然夕子内心牵挂正顺,但是她并没有办法改变正顺的命运,让其放弃寺庙的工作与自己组合家庭。为了彻底击垮正顺,竹末利用商业上的便利,公开揭发了正顺与夕子幽会的不伦。这使得继承寺庙主持的进路和与夕子幽会的退路都被堵死。其结果是导致正顺铤而走险火烧凤阁楼。这其实是正顺选择自尽的最根本原因。就在竹末甚造的阴谋得逞之际,不料夕子身染肺结核,生命也堪忧,酷爱女性肉体之美的竹末,自此从夕子身边销声匿迹。夕子之前还纠结于两个男人的选择之中,而此时,一个命丧黄泉,一个逃之夭夭,危在旦夕的夕子,也陷入了进退维艰的死局。最后,夕子从医院悄悄离开,回到了自己去做妓女时路过的地点百日红树下,选择服下安眠药结束生命。

到此可以发现,夕子和正顺,其实都是在穷途末路之际,选择自尽而死亡的。从故事结构的发展梳理来看,将二人的死归结为简单的为对方殉情或者情死都是不全面的。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夕子的尸体被父亲三左卫门抱回家,路途有这样一句:尽管路旁悬崖下怒涛咆哮,但是在清风徐徐的时刻,这条路却是那般地安静、安静……夕子数年前正是从这条路上出发,眺望着正顺修行的寺庙的远景开始了青楼生涯。小说结尾,死亡的夕子,了却了尘缘,只有她的身体在从这条路上回归到贫穷的故乡。

发酵40天时,pH 6.5的发酵液谷氨酰胺酶活力约为4.5 U/g,逐渐降低至50天的酶活力约为3.8 U/g,经过一段平台期(50~55天)后,谷氨酰胺酶活力迅速下降至70天的约1.0 U/g。pH 5.4的发酵液则由40天的酶活力约3.2 U/g逐步降至70天的酶活力约0.5 U/g。

二、《五号街夕雾楼》与情死主题

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笔者发现,课堂上学生热情极高,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互动中轻松掌握并运用了这一主题的相关词汇,记忆深刻,同时其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有效引导。

在小说的情节中,是在夕子的父亲三左卫门的决定下,夕子为了给三个妹妹做榜样,被卖入妓女出身的胜枝主持的妓院夕雾楼。胜枝反复强调妓女人身的自由,甚至还谈到娼妓工会对妓女身心健康权益的保证问题。由此可知二战后妇女解放运动思潮影响下的日本社会中下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之一斑。

2.1.2 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通过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呼吸作用和病原菌的生长来达到保鲜的目的。气调贮藏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人工方法改变气体成分,称为人工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CA);另一类是靠自身的呼吸作用来改变气体成分,称为自发气调贮藏(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MA)。

三、大众文学与《五号街夕雾楼》

这两部作品(同书收入水上勉另一部悲剧小说《海底潮音》),故事的结局女性们都十分悲惨地结束了生命。她们的遭遇又都与大都市的文明有关。(水上勉《致中国读者》)[9]

众所周知,情死主题是日本传统文学由来已久的主要主题之一。早在作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源氏物语》中,源氏的情敌柏木吟唱“飞蛾扑火甘心死,一似殉情不惜身”而死,女三宫选择落发为尼,以及女子浮舟为了避免一身侍二男的命运,在投河自尽未遂后选择出家。到了江户时期,井原西鹤更是将游郭中狎妓的故事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代表作《好色一代男》中就可见一斑。随后近松门左卫门的“情死”剧作,将这一题材推向高潮。日语中情死对应的单词是“心中(读作:shinjyu)”,单指妓院游郭中嫖客和妓女之间介于金钱交易和身心欢愉的故事。例如《情死天网岛》中酱油铺小工和妓女日久生情,双双选择赴死。另一部著名的净琉璃剧本《曾根崎鸳鸯殉情》中,同样是店小二德兵卫和妓女阿初无法抗衡店老板的迫害而选择一起殉情[6]。情死题材从《源氏物语》情节中的萌芽到井原西鹤、近松门左卫门的扶摇直上,再到明治时期樋口一叶的《青梅竹马》中雏妓与沙弥恋爱的朦胧忧伤,都可以看出作家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笔触对准社会一般场所和下层群体,描写他们由于无法突破社会体制和无法摆脱被限制的爱情宿命,所以,频频催生出情死主题的故事。

何平、乔正的合译本刊发了水上勉撰写的《致中国读者》,其中在说明是根据“火烧金阁寺事件”改编后,写道:

自从80年代开始,大众文学写作潮流的兴起,催生了读者阅读趣味的变化。一些脱离主流意识形态和突破情色禁忌的图书,大量现身中国的图书消费市场[7]。例如,被认为书写资产阶级背景下的艰难爱情的《金色夜叉》[8]和水上勉的悲剧题材小说《五号街夕雾楼》,几乎是同时被翻译成三个以上版本公开出版。单单是1985年就出现了三个版本的《五号街夕雾楼》中文翻译,分别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正伦译本、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何平和乔正的合译本、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甲申译本等。后两本书都纷纷提到选择出版《五号街夕雾楼》的初衷。

根据式(16)和各层的传递函数,可求出第k次迭代的总误差梯度ΔEk,代入式(17),便可逐次修正其权值,并使总误差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直至达到所要求的误差性能为止。

在这种背景下,水上勉选取职业妓女夕子为主人公,构造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其欲以此暴露社会现实的目的自不待言。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胜枝对于夕子的命运已有预设的计划。那就是希望夕子能抓住机会、博得纺织厂大老板竹末甚造的青眼有加,然后顺理成章地嫁入豪门。小说中经常会描写胜枝的这种心里话:“必须趁此时机为夕子多捞些钱”“那姑娘是她父亲托付给我的,如果事情办得不妥,我拿什么脸去见三左卫门呢?”“能给竹末看上,对夕子也好。”然后胜枝自动请缨去撮合夕子和竹末的结合。由此可见,以往研究中只将《五号街夕雾楼》定位为男女主人公因为社会的迫害而选择无奈殉情的故事并不全面。由于竹末为夕子的身体美所折服。实际上,他成为竞争夕子情爱的重要候选之一。由此来看,该小说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学上常见的二男一女的三角恋结构。

发表于1962年的《夕雾楼》,是一部描写为生活所迫跳入火坑沦为妓女的年轻姑娘,与饱尝欺凌之苦的年轻和尚之间的爱情悲剧。(帅德全《迅速发展的日本当代文学(代序)》)[10]

从以上来看,何平等译本旨在通过作者的评述指导读者去理解小说内容,而安徽文艺出版社的《代序》则将小说的主题更是限制在人物的悲剧命运之上。这种代入式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将《五号街夕雾楼》的解读方式更加狭窄化。随后,笔者比较了三部译作的译文发现,三篇译文基本上都遵循了原文的故事架构和叙事方式,除了细微的译文句式的处理不同外,对于夕子和正顺的译词都是凄美柔和,而对于胜枝和竹末等“反面形象”都极尽讽刺,然后,删除其中的性描写场景。这是和水上勉原文的平实叙事风格最大的差别。

时隔一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林少华的译本,题目更改为《青楼哀女》,但是,该版本没有类似的出版说明。时隔30年,青岛出版社于2015年重版林少华译本,并做译序《那棵百日红树》。在译文序中,林少华教授引用水上勉《致中国读者》中“她们的遭遇又都同大都市的文明有关”,评价这是水上勉之所以被认为是“社会问题小说家”的原因。作者在此作中隐喻了灵魂深处的故乡的原风景[11]。在重译本中,林少华教授说明补充了原小说中的妓院生活场景的描写。这或许也正是2015版重译本的价值之所在。当然,随着版权问题的明晰化,一本书几年内一下子推出好几个译本的盛况已经无法再看到,但是仍可知此类大众通俗读物受到当时读者欢迎的程度。

四、结论

日本著名评论家尾崎秀树在著作《大众文学五十年》中,论到大众文学的变迁与大众传媒的关联性,指出:“大众文学其本身就是以大量消费为目的而生产的商品。如果没有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的必备条件,大众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学是不可能实现的。”[12]由于大众文学要满足各种读者的消费口味,所以,就杂糅了各种吸引读者眼球的阅读元素。例如,《五号街夕雾楼》中妓院中细致的日常生活、妓女和嫖客发生情爱的性描写、二男一女式的情爱结构、貌似是殉情的男女人物自尽,以及再度炒作火烧金阁寺的事件等等。正因为《五号街夕雾楼》的这种杂糅性格,虽然包含了各种悲剧要素和话题的讨论,但是仍暴露出大众小说其本身的缺陷。例如,社会性和思想性欠缺、过多混入各种元素而减弱了小说文本的文学性。虽然小说折射了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但是,没能提供解决的可能性而是陷入单纯的哀怜和暴露。这大大限制了水上勉小说社会价值的挖掘与升华。

或许也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水上勉的《五号街夕雾楼》等系列小说仅仅被定义为只是单纯“暴露”的“社会问题小说”,随着战后派第三代新人的登场,这类小说一下子就被后者晦涩的文学主张和对人生的叩问所边缘化。于是乎,关于水上勉的研究,虽然经过数十年光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止步于其刚刚出版初期的解读层面。

[1]千葉俊二. 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楼」の夕子[J].国文学 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80(3):184.

[2]天野知幸. 戦後の京都と「赤線」の町: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楼」論[J].佛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2008(1):175-176.

[3]孙旸. 水上勉の“救済”の観念:『五番町夕霧楼』を中心に[J].現代社会文化研究,2009(3):121.

[4]孙旸. 中国禅学思想与水上勉的“救济”观念——以《五号街夕雾楼》、《雁寺》为中心[J].求是学刊,2012(4):127.

[5]柯森耀. 水上勉的文学道路[J].外国文学研究,1982(4):54.

[6]近松门左卫门. 近松门左卫门选集[M].钱稻孙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7]王志松. 90年代出版业的市场化与“情色描写”——与日本翻译文学的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4):11.

[8]赵海涛. 尾崎红叶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4(1):85.

[9]水上勉. 五号街夕雾楼[M]. 何平、乔正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1.

[10]水上勉. 五号街夕雾楼[M].徐甲申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3.

[11]水上勉. 五号街夕雾楼[M].林少华译.青岛出版社,2015:3-4.

[12]尾崎秀樹. 大衆文学五十年[M].講談社,1989:7.

[责任编辑:南东求]

Japan Popular Literature and Goban-tyo Yugiriro by Tsutomu Minakami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in China

Wang Yuhua,Zhao Haitao

(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Jiangxi)

Tsutomu Minakami’s Goban-tyo Yugiriro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novel of social problem. This thesis based on preciou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love between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which is placed in Jap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fill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me of dying for love. In additi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s of Goban-tyo Yugiriro in China in order to reconsider the themes of salvation and nonentity in precious research.

Tsutomu Minakami;Goban-tyo Yugiriro;Popular literature;Chinese translation

2017-02-1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WW010);江西省2016年度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016KY30);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金资助课题(076)。

王玉华,女,山东梁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研究。赵海涛,男,陕西合阳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研究。

I106.4

A

1672-1047(2017)01-0081-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1.22

猜你喜欢

妓女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杜拉斯:我以妓女的躯壳盛满作家的灵魂
明代围棋与小说
COME IN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最著名妓女去世让德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