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

2017-03-10张佳一

理论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名跨界模态

张佳一

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

张佳一

专名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研究中一直处在重要地位。专名理论通常分为摹状词理论和严格指示词理论,二者的最主要分歧在于确定专名的指称对象的方式不同。名称的描述理论认为专名在确定指称时需要通过借助摹状词,传统描述理论哲学家也意识到确定名称所借助的摹状词因人而异,这样可能会造成指称失败。而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直接指称理论认为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描述性的反事实状况不能造成专名指称的不同。专名具有严格性。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对可能世界理论的理解。本文从可能世界这一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专名的严格性问题,并从逻辑角度阐述专名严格性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密切相关,对专名作严格性的理解可以直接解释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

专名;严格性;可能世界;跨界同一性问题;量化模态逻辑

引言

名称在日常语言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语句和命题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在传统语言哲学中,名称虽无统一的定义,但人们通常认为名称就是指称对象(object)的语言表达式。它既包括像“亚里士多德”或“伦敦”这样的专名(proper name)、“那个《瓦弗利》的作者”这样的摹状词(descriptive name)、“这”或“那”之类的索引词(indexical name),也包括“水”、“金”这类的自然种类名词(naturalkind name)。本文主要聚焦于对专名问题的探讨。克里普克(S.Kripke)1980年在著名的《命名与必然性》 (Naming and Necessity)中主张的直观论题之一就是:专名是严格指示词。

克里普克的这一主张通常被看作是名称的直接指称理论。其最初的产生是为了反驳名称的描述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分歧在于,专名是如何指称的。描述理论认为专名实质上是缩略的、伪装的摹状词,专名可以被看作是和相关的摹状词同义的,指称过程就是在思想上把一个或一组摹状词与专名相关联,专名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摹状词所表达的特征;专名直接指称一个对象,不把任何特征归属于这个对象,专名与其指称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并不因世界上发生的任何反事实状况(counterfactuals)而转移。克里普克对专名严格性的解释也解决了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

一、专名的严格性

专名的严格性通常与“可能世界”这一概念紧密相关。为了更进一步解释什么是“严格性”,必须先说明“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这一概念。“可能世界”的概念最初由莱布尼茨提出,后来学界对于“可能世界”的探讨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可能世界——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如D.Lewis,1968,1973);有人将可能世界看作是许多命题或语句所组成的集合(如R.Adams,1974);或者将其等同于现实世界的某些性质(如R.Stalnaker,1976);也有人将它看作是某一事态(state-of-affairs) 或一些反事实情况(counterfactuals) (如A.Plantinga,1974;S.Kripke,1980) 等等。可能世界理论大致可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可能世界看作是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另一种是将其看作是抽象的东西,前者我们称其为可能世界或模态实在论(modalrealism),后者我们称为可能世界抽象论(abstractionism)。这里我们只对各自理论的其中一个代表理论进行说明。

可能世界实在论的代表刘易斯(D.Lewis)认为可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各个可能世界之间彼此隔绝,因此,一个对象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可能世界中,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最多拥有所谓的“副本”(counterpart)。具体而言,刘易斯理解的可能世界大致具有如下特征:(1)可能世界,包括现实世界,是由时空关联的一切事物形成的整体。所有的可能世界在本体上都是平等的,并没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问题。(2)刘易斯认为现实世界其实是一个索引词(indexicalterm),相当于“这”、“那”、“你”或“我”一类的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或情境而确定指称对象的语词。刘易斯认为“现实世界”也是如此,需要根据说话者来确定他所身处的那个世界才是现实世界。因此,对于任何可能世界中的人来说,他们所身处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并且可能世界之间是相互隔绝的。这样的观点也就导致(3)一个具体的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可能世界,一个事物对多在其他可能世界中拥有自己的副本:如果可能世界W2中的y在重要方面相似于可能世界W1中的对象x,并且至少y和W2中的其他东西同样地相似于x,那么y就是W2中x的副本。一个对象不能同时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世界,所以说跨世界同一性问题严格说起来都是假问题。对大部分哲学家来说,刘易斯的这种可能世界理论是一个过度膨胀的本体论和难以理解的认识论。很多哲学家并不支持这样的对可能世界的理解方式。

可能世界抽象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普克(S.Kripke)就是上述刘易斯观点的反对者之一。他在《命名与必然性》的导言中阐释自己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他说可能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通过“高倍望远镜”发现,而是我们规定的。他认为,把“可能世界”理解为“世界的可能状态(或可能的变化)”、“反事实状况”的说法更为贴切。他在解释“可能世界”的过程中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我们日常投骰子,每次同时投出两个骰子,它们都会分别出现一个数字向上的情况,具有6个数字的两个骰子,出现某数字向上的情况共有36种。克里普克认为虽然现实投出这两个骰子后只有一种实际的表现出的方式,但是对于它们来说却存在36种可能的状态。这36种可能状况就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可能世界”。在它们之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现实世界”,其他的反事实情况只有在我们基于现实世界去讨论不同的可能状态时才有意义。克里普克的这种解释并不需要对每个可能世界都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性承诺。我们有一种现实的情况发生,并没有必要想象与眼前这个物理对象对应地存在着另外35个实体。他主张从现实的对象出发,探讨以对象的诸多反事实的、可能的状态来刻画可能世界。也正是因为专名以类似“贴标签”的方式严格地指称到某一对象上,并且规定“可能世界”就是基于这个对象出发而谈论的反事实情况,因此,我们不需要跨世界同一性的判定标准。克里普克认为跨世界同一性的判定标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将在第四部分论述,本文坚持克里普克对可能世界的理解。

现在我们回到什么是专名的严格性(rigidity)的问题上。严格性是表达式的一种语义性质,这种语义性质是指:一个表达式在不同的可能世界里如何被赋值。专名的严格性是指一个专名的指称取决于该专名在可通达的可能世界中所指示的对象。克里普克(1980)曾表达对严格指示词的理解:“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同一个对象,我们就称之为严格指示词。否则就称之为非严格的或偶然的指示词。”这也就是说,给定指称对象x的专名n,如果n是严格指示词,则n在所有的可能世界都指称x,且不会指称x以外的对象。当然,克里普克还指出我们并不要求对象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存在,而指称对象x的存在与否以及专名与指称的关系等问题,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严格性:(1) 严格性的持续性解读(persistently rigid designator),对象x的专名n在所有x存在的可能世界都指称x,在x不存在的可能世界中,n不进行指称;(2) 严格性的顽固性解读(obstinately rigid designator),对象x的专名n在任何可能世界中,不管x是否存在都指称x;(3) 严格性的强解读(strongly rigid designator),如果x存在于任何可能世界(x必然存在),那么n就是严格指示词。

克里普克本人在探讨专名时回避了其指称对象是否存在这个较为敏感的问题,但是他也区分了两种严格性:根据法则的(de jure)严格性和根据事实的(de facto)严格性。他认为根据法则的严格性是说一个专名的指称被规定为一个单一的对象,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反事实情况下;根据事实的严格性是说一个像“这个具有Fx性质的x”这样的摹状词使用了谓词“F”,这个F在任何可能世界中对于唯一一个并且同一的对象来说是真的。例如:“是最小的质数”这个性质严格地指称了“2”这个数字。克里普克的专名是根据法则的严格性。在《命名与必然性》中他认为自己主张一种较弱严格性,即一个专名严格地指称一个对象,甚至在对象不存在的反事实情况下也是如此。这相当于上述的第二种严格性,对严格性的顽固性解读。

关于严格指示词的文献很多,一般都集中在语言哲学方面的探讨。当然我们同意这些探讨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如果专名是严格指示词,那么这将直接威胁名称描述理论的合理性。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克里普克提出“专名就是严格指示词”的主张,是有其逻辑背景的。

二、严格性的逻辑背景

严格性这一概念的出现与量化模态逻辑(Quantified ModalLogic,以下简称QML)的发展息息相关。本节尝试从逻辑的角度,阐释专名需要严格性。QML是在量化逻辑的语言里加入模态算子(必然地,可能地)得来。该逻辑诞生以来,关于其合理性存在各种争议。比如量词约束的对象,是像一阶逻辑那样约束个体,还是像丘奇等人认为的那样约束概念?严格性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与QML相关的语义解释。我们认为个体词(专名)的严格性有助于给出QML一个自洽的、自然的语义解释。不过在论证我们的观点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QML的前期发展史。这里主要涉及丘奇(Church)、卡尔纳普(Carnap)、奎因(Quine)的工作,前两人主要是给出了QML的公理化系统,而奎因则是对模态逻辑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奎因认为在量化模态逻辑的语境里,基本的逻辑规律——同一替换原理——失效。同一替换原理是说:对于任意项a和b,如果a=b,那么对于包含a的任意公式F(a),把所有a的出现替换成b,进而得到的新公式F(b),其真值保持不变。这是在一般逻辑中普遍成立的原则。然而,奎因论证在模态语境中,该原则失效。我们都知道“必然地,9=9”,而“太阳系里的行星数目=9”,那么同一替换之后,得到“必然地,太阳系里的行星数目=9”。但是这样的替换结果并没有保证真值不变(我们知道,天文学家曾经将冥王星排除在外,太阳系行星数目一度为8),因此,替换原理失效。

丘奇和卡尔纳普认为奎因的论证不成立,理由如下:他们认为模态语境下量词约束的对象并不是个体,而应该是个体概念(individualconcept),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外延(extension)的函数。依此说法,数字“9”与“太阳系行星数目”并没有表达同一个个体概念,他们只是偶然的外延等同(extensionallyequivalent),因为我们很容易想象出“9”与“太阳系行星数目”的外延不等同的情况。卡尔纳普认为,任意两个表达式,如果表达相同的个体概念(卡尔纳普称之为L-等同,L-equivalent),那么它们才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即使是在模态语境里。

丘奇和卡尔纳普把对量化模态逻辑的这种语义解读称作是“量化模态逻辑的概念解读”;相应地,把量词约束的对象看作是个体的这种语义解读称为“量化模态逻辑的个体解读”。从概念解读的角度看,奎因的质疑并不成立,由于“9”和“太阳系行星的数目”并没有表达相同的个体概念,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不是L-等同,所以不能相互替换,因此,也不能说在模态语境下同一替换原则失效。

虽然这样的解读看似成功地保住了替换原则在模态语境下的合法性,但事实上,这种对量化模态逻辑的概念性解读并不符合我们的模态直觉。表达式,在我们的模态直觉里,应该为假,根据我们对量词的理解,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存在一个个体(即某个数),它在任何可能世界都是太阳系的行星数。但是在卡尔纳普等人的语义解读下,由于量词约束的是个体概念,所以我们可以先验地知道为真,这里将x看作是一个概念,在任何可能世界里,描述了太阳系行星数目的那个个体概念,永远都是等于太阳系的行星数。

我们认为以强行改变模态直觉来回避奎因的攻击并不合理。如果我们坚持对量化模态逻辑的个体解读,把公式解读成论域中存在一个个体,这个个体必然地满足与“太星系行星数目”等同,同时又要回避奎因的攻击,此时,我们需要严格性的概念。我们这里将x看作是专名“x”在可能世界中所指称的对象。在逻辑中“x”被看作是自由变项。专名“x”是一个严格指示词,所以其指称对象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只能是x,而“太阳系行星数目”并不是一个严格指示词,它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所指称的对象不尽相同,因此,无法进行替换,该公式的假并不能威胁到同一替换规则的成立。由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克里普克坚持一种顽固性的严格性理解。他并没有暗示语言含有每一个对象的名称,也没有暗示语言中的每一个名称都有现实的指称。他认为,当我们探讨一个对象时,它的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任何可能世界都严格地指称该对象。而自由变项可以用作未指明对象的严格指示词。

三、关于跨世界同一性问题

跨世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是与可能世界和专名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跨界识别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对象如何存在于不同的可能世界,如何确定存在于不同可能世界中的那个对象是同一的,这种观点以齐硕姆和普兰廷加为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跨界同一性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更不存在跨界识别的问题,以刘易斯和克里普克为代表。不同的观点根源于对可能世界的不同理解。

齐硕姆认为跨世界存在的个体违反莱布尼茨律(Leibniz’s Law),莱布尼茨律认为如果x和y是同一的,那么x所具有的属性y也具有,反之亦然。齐硕姆认为一旦承认个体可以跨世界存在,会违反莱布尼茨律。例如x与自身同一,那么x不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果承认个体x可以存在于不同可能世界W1和W2,那么至少在W1中x具有“是存在于W1中”的性质,而在W2中x具有“是存在于W2中”的性质,显然提一个个体如果能够跨界存在必定具有至少一个不同的性质,所以这违反了莱布尼茨律。而莱布尼茨律是数学家和哲学家都不愿放弃的原则,因此,齐硕姆认为个体不能够存在于不同的可能世界。

由于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不同,也有哲学家认为个体能够存在于不同的可能世界。比如普兰廷加则接受跨世界个体的存在。他认为,说一个事物存在于一个可能世界中,并不是它在物质上或者现实上出现于该可能世界,而是在虚拟条件句的意义上。如果个体x在可能世界W中具有性质P,就是说如果W是现实世界,那么x具有性质P。跨界个体的识别方法,普兰廷加诉诸本质性质。他认为x在现实世界和其他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具有的性质叫做本质属性,否则即是偶然属性。

根据我们上文对可能世界的不同理解,关于为什么一个对象会具有不同可能特征的问题,也可以划分为两种主要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跨世界同一性”(cross-world identity)理论,另一种看法是副本理论(counterpart theory)。支持跨世界同一性理论的代表主要有克里普克、普兰廷加等人,他们认为一个个体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可能性,是因为正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有着不同的性质。而支持副本理论的论证主要来自刘易斯,他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被世界限制(world-bound)的,个体不能够跨世界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只能存在于一个可能世界中,而该对象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可能性,是由于它在其他的可能世界中具有它的副本,这些副本具有不同于该个体的状况。根据我们上述对刘易斯副本的阐述,一个对象不能同时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世界,所以说跨世界同一性问题严格说起来都是假问题。但是刘易斯的理论遭到了克里普克等人的严厉批评,因为该理论不仅将反事实谈论变得没有意义,更加将本体论陷入了极度膨胀的困境中。

克里普克既不同意刘易斯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以及对跨界个体的解释,也不同意普兰廷加认为个体跨界识别需要诉诸本质属性。他认为,个体的跨界识别问题并不必要。根据他对可能世界的理解,可能世界不过就是从一个个体出发,讨论其反事实的可能状况。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的另外可能世界,我们只是探讨一个对象的不同可能情况,根本不是探讨两个可能同一的对象,因此,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探讨跨界识别问题。同时,专名的严格性保证了所谓的“跨界”同一性。在克里普克看来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都指称同一个对象。他说:“有些人认为要是严格指示词这个概念有意义,首先要使得‘跨世界同一性标准’有意义,但这些人恰恰本末倒置了。只是因为我们可以严格地指称尼克松,并且规定所谈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跨世界同一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并没有问题。”有哲学家(Susan Haack,1978)认为克里普克把跨世界同一性的问题从谓词转移到了专名的肩上,确实是解决方法之一。克里普克也正是拒绝专名和摹状词在确定指称的方式上等价,也就避免了在不同可能状况(世界)下,一个个体与不同描述性质的摹状词相关联的质疑。专名是严格的,只有所指称的对象本身才是专名唯一的指称。此外,克里普克也认为一个对象被称为本质属性的那些特征并不是用来在另一个可能世界中识别这个对象的标志,因为不需要这样的识别标志,哪怕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据这样的本质特征来识别这个对象。因为为了知道1968年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落选的人是否是尼克松,我们并没有必要对尼克松做任何本质属性的探究。

四、结语

专名被认为是最直接地将语言和世界联系了起来。而这种联系方式是直接的还是需要摹状词作为中介是传统语言哲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名称问题中的两个热点问题:专名的严格性问题和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可能世界”这个概念息息相关。所以本文从对可能世界的不同理解入手,首先探讨了专名的严格性问题,严格性是表达式的一种语义性质,是指一个表达式在不同的可能世界里如何被赋值。专名的严格性是指一个专名的指称取决于该专名在可通达的可能世界中所指示的对象。接着,我们对可能世界这个概念采取了克里普克式的解读,即认为“可能世界”是“反事实状况”,“可能世界”是被“规定”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克里普克认为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同一个对象,就是严格指示词。他认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这也是与传统的名称摹状词理论相对立的核心观点。此外,本文还从量化模态逻辑的角度说明了专名成为严格指示词的必要性。如果在模态语境中既要保证同一替换原则的成立又要兼顾我们的直觉,那么专名就必须是严格指示词。最后,在总结了个体跨界问题的产生和以往对该问题的主要探讨之后,阐述了克里普克对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解决的合理性,认为专名的严格性和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1][5]S.Kripke,Naming and Necessity,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0.

[2]Hale and Wright(ed.)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7.

[3]Michael.Loux(ed.) The Possible and Actual: Readings in the metaphysics of Modality.Corness University Press,1979.

[4]Michael.Loux,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Routledge,2006.

[6]R.Stalnaker,Possible Worlds,Nous,1976.

[7]D.Lewis.Counterpart Theory and Quantified Modal Logic,Journal of Philosophy,1968.

[8]D.Lewis.Counterfactual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9]R.Adams.Theories of Actuality,Nous,1974.

[10]A.Plantinga.The Nature of Necess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1]R.Carnap.Meaning and Necessity,Chicago:U.Chicago Press,1974.

[12]S.Haack.Philosophy of Log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3]W.V.O.Quine,Reference and Modality,in From a Logic Point of View,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

责任编辑:魏 巍

On the Rigidity of ProperNames and the issue of Trans-world Identity of individuals

Zhang Jiayi

The problem of proper nam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m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Traditional theories of names were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descriptivist theories and rigid designator theories.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e different ways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t of proper names.The description theory of names points out that proper names determine the referent by means of descriptions.The philosophers of traditional descriptive theory are aware that the descriptions vary from people to people,which may lead to reference failure.And the direct reference theory represented by Kripke thinks that proper names are demonstratives.Proper names are strict.Another issue is the trans-world identity of individuals.These two problems are both in the center part of name theory and both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 possible world” .The article discuss the rigidity of proper names and its necess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idity and the trans-world identity of individuals based on possible world.If proper names are taken as a rigid designator, the problem of trans-world identity will be explained.

proper names,rigidity,possible world,the issue oftrans-world identity,QML.

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7) 10-0021-06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3XNH236)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11&ZD187)的研究成果。

张佳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专名跨界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专名的定义和分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古籍专名数据库的构建与统计分析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