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优化路径
——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03-10李红梅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李红梅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优化路径
——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红梅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本文在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及国务院印发的 《意见》的基础上,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个构成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的优化路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 “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2]高校思想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个构成要素的视角,探究高校思政教师贯彻讲话精神,履行育人使命的具体路径。

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代表性的观点有陈秉公教授提出来的 “三体一要素说”:“三体”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 “一要素”指媒介要素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3]“四要素说”: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主要有四个,即教育者 (主体)、受教育者 (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 (环体)。”[4]“五要素说”: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就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上。”[5]此外,还有 “十要素说”等,本文以目前学术界认同的张耀灿教授提出的 “四要素说”,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体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教育主体 (思政教师)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起者和实施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客体 (大学生)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受动者,发挥着主体作用;教育介体即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因素,包括思想内容和思想教育方式;教育环体即是外部环境因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讲话及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四要素”的优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优化路径

2.1 教育主体的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6]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力军,在培养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思政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主导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列重要讲话武装自己的头脑,带头做到真懂、真信、真用、真做;要成为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的传播者,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1.2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师德即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意见》指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 ‘一票否决’。”[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鼻腔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以流涕、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为主[1];细菌感染是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因素,同时也是复发的主要原因[2]。抗菌药物治疗是慢性鼻-鼻窦炎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增多,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多,给临床带来很大挑战[3]。因此,本研究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近7年慢性鼻-鼻窦炎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思政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2.1.3 遵循三大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遵循客观规律能使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耀灿教授认为 “适应超越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即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而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和协调控制律构成其具体规律。[7]思政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间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决定着思政教师所传授的教育内容、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因此思政教师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另一方面,思政教师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具有反向影响,当思政教师的教育活动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相适应时,就会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反之,则会阻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因此,思政教师要遵循 “适应超越律”,在遵循大学生品德发展与培育社会期待的品德培养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2.1.4 支持思政人才培养

习总书记指出: “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 《意见》指出: “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通过接受培训,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为思政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研究中。各地各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2 受教育者的优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习总书记明确指出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3 教育介体的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即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中介,主要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2.3.1 革新教学方法

习总书记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意见》指出: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就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方法,教师是唱独角戏,是无效传播。

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上海大学已经逐步构建形成从案例导入到理论分析、从实践探索到问题解读的 “四板块”知行统一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思政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主题活动、案例教学、辩论赛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悟道。同时,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习总书记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意见》指出 “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 ‘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师要遵循新媒体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和接受习惯,开发一种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2.3.2 完善教材体系

习总书记指出: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意见》指出: “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目前思想理论课教材主要是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编写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包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课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思政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增强理论说服力。但是,教材具有一定时空和内容的固化,教材的“留白”需要思政课教师进行有效、及时的填补。教师要及时将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内容有机融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做好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工作。

2.3.3 强化教学实践

05方案早就提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意见》再次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马克思曾经说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实践性。实践教学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提升。05方案指出: “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

2.4 教育环体的优化路径

教育环体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一切外部因素,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9]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双向的,同向强化,异向消解。当环境的作用在性质上是积极的,在引导方向上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时,就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反之则会弱化其功能。 “环境的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性质上相反,在导向上相悖,就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甚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0]为了避免产生5+2=0的不良效应,即学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正能量教育,被家庭和社会的负能量教育所抵消,学校教一套,社会通行另一套,引发学生在价值选择和判断上的矛盾和困难。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协同效应,强调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高校教师要 “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和价值,课堂教学、党委、社团等齐抓共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向学生传递符合社会期望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抓好隐性课堂建设,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和全覆盖,共同做好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 (01) .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7-02-28(01).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7.

[4][7]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14.

[5]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02): 15-19.

[6]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Z].教社科 [2008]5号.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1.

[9]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4.

[10]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01.

The Optimized Path of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cess

LI Hong-mei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has made the top-level design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peech spirit and the ‘Opinions’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based on which the exploring is conducted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four elements,namely,educators,educated,education media,and education optimization pa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ptimized path

D64

A

1008-3812(2017)04-036-04

2017-06-29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校级科研课题 (DJ201701)

李红梅 (1984— ),女,云南腾冲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