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与本质

2017-03-10丛圆圆周乐瑞

关键词:客体经济社会主体

丛圆圆 周乐瑞

(1.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2.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论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与本质

丛圆圆1周乐瑞2

(1.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2.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是每次课程改革的效果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其实,每次课程改革就是意味着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们认为职业教育课程价值是职业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特定效应关系。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内涵;本质

课程是各类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迄今为止,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的效果总有不如人意之处。实际上,每次课程改革都是意味着对原有课程价值的一次重新审视。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目前,国内学者很少论及。但是对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的明晰有助于指导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得课程应有的价值得以体现。本文主要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特有的效应关系着手探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并分析其本质。

1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

1.1 什么是价值

明晰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明晰价值的内涵。众所周知,价值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概况起来主要包括需要说、属性说和关系说三种类型。

1.1.1 需要说

需要说强调主体的情感态度、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性,认为价值是满足主体的主观需要或意图的一种心理现象。价值的存在与否、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的选择或作用。[1]换言之,价值是人的主体性表征,以主体的情感态度、需要和兴趣为转移,离开了主体,价值则不复存在。这种观点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突出了主体需要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客体固有的属性和功能,否定了价值的客观存在性。实际上,主体的需要有正当与非正当之说,如果满足了主体的非正当需要,那么价值也不能得以体现。因此,需要说带有唯心主义的偏向。

1.1.2 属性说

属性说强调价值是存在于客体内部的一种属性,认为 “价值是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2]。美国学者罗尔斯顿指出 “凡是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些自然属性,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这些自然属性被观赏者记录下来,并翻译成了实实在在的价值”[3]。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属性的反映,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在价值的定义域中只见客体、不见主体。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亦有其片面性:一方面,强调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主体的需要或意图为转移,这是其合理之处;另一方面,否定了价值的主体性,忽视了主体在价值形成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存有片面性。如果主体被排斥在价值的要素之外,那么促使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得以发挥的对象则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客体的效用不免有些许荒谬之嫌。其实,按价值存在的根据,可将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而属性说的观点将客体的内在价值简单地等同于外在价值,有失偏颇。

1.1.3 关系说

1914年,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指出 “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4]。马克思在评论阿·瓦格纳的 《政治经济学》时指出 “‘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5]。这种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的效应关系来界定价值概念的方式,我们称之为 “关系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 “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6]。 “关系说”提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界定方式承认了主体和客体在价值形成中的双重作用;既强调了价值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价值的客体性;有助于克服需要说的偏颇,又能弥补属性说的不足,体现出了唯物主义的统一论。实质上,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分别是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从价值的发生角度来看,价值产生于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存在于两者的关系之中。客体属性是价值形成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客体属性,价值则随之消失,同时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主体的需要。统一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存在,只有从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这两个基本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或衡量,才能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其价值。[7]但需要注意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本身不一定具有价值,因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存有多样性,并非每一种关系都有意义,只有当客体对主体产生积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两者间的 “关系”才有意义,才能产生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语境下的价值赞成第三种观点,即关系说的理解,也就是价值是主客体间的特定关系,是客体属于满足主体需要,并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

1.2 什么是职业教育课程价值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是在价值定义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是价值概念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上述分析三种对价值的理解,本研究语境下的 “价值”概念采用第三种观点,即“关系说”的理解。将 “关系说”的价值定义运用到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研究中,也就是从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生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来审视其价值。事实上,职教课程价值不仅是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或职教课程的固有属性,而是职教课程与学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能够满足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课程的固有属性和学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构成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缺少职教课程的固有属性,则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反之,缺乏学生或经济社会等主体,则职教课程固有属性的发挥就缺少了对象。当职教课程的属性与学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连时,主客体之间才形成特定的效应关系,才能使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得以形成。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对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具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的需求,通过职业教育课程这一载体,使职业学校学生掌握特定的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经济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课程作为客体满足了学生、经济社会这两大主体的要求,同时对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职业教育课程价值所应该体现之处。

2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基本要素

2.1 价值客体:职业教育课程

2.1.1 课程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的界定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科目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定义方式,将课程视为学校里开设的所有科目的总和。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8]。这种课程定义方式强调了课程内容,将学科知识视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以学科逻辑的体系呈现出来。我国大多数学者都采用这种定义。

二是经验说。20世纪30年代,由于受经验主义和改造主义哲学的影响,学校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发展,以杜威为代表的学者将课程视为学生获得的经验或体验。杜威认为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9]。美国学者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10]。我国台湾学者黄炳煌也认为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教师指导下所从事的一切学习活动和经验”[11]。这种课程定义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了系统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同时,经验有好坏之分,学校或教师未明确指出应提供给学生何种经验。

三是计划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将课程视为一种学习计划,认为课程具有计划性的本质特征。美国学者斯坦豪斯认为 “课程是为了教学而计划的行动系统,是一种包含了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的学习计划”[12]。课程论专家塔巴也认为 “课程是学习的计划”[13]。另外,我国学者钟启泉认为 “课程意味着儿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的整个生活活动的总体计划”[1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特定逻辑组织的学科或学科的总和,以及其进程安排。

2.1.2 职业教育课程

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属于上位和下位的关系,因此,上述对课程的定义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课程。由于职业教育课程是为了适应特定区域和职业 (职业群)的需要而开发的,它是连接职业世界中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的桥梁。[15]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能力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既包括理论教学的内容又包括实践教学活动,是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集合体[16]。因此,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课程理解为是职业教育机构为了实现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依据学生心智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职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按工作逻辑进行组织和序化而形成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的总和。

2.2 价值主体:学生与社会

首先,学生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它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质上,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与才能。毫无夸张的说,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学校得以开办和教师得以聘任的前提。假如失去学生这一教育的基本要素,那么教育活动将失去对象,变得无的放矢。然而一切教育活动或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所开设的课程来完成,因此在职教课程价值的概念体系中,学生自然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价值主体之一。

其次,社会是由个体所构成的群体,是个体通过交往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源自于人类生产经验和传递生存技能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分工和发展的产物。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培养合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主要宗旨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可以说,社会发展及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赋予了职业教育活动的意义。因此,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之一,是开展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主体之一。

3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最为普遍的属性,它反映的是由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如前所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产生的特定的效应关系,这就意味着对价值主体而言,客体对主体具有进步和发展意义。也就是说,真正的价值有益于主体的发展,在价值体系中,客体属性趋于主体意义,能够促进主体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就本质而言,价值表征的是客体主体化的意义,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客体促使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关系。所谓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对主体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将客体的形态、固有属性经由实践活动内化为主体性的东西,从而服务于主体。然而,这种内化过程应当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即以主体的需要尺度为标准去衡量客体能够给主体提供什么。例如,空气的质量对人的身体有何利弊?这是一个关于空气质量价值体现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知道人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空气,或者说什么样的空气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空气的价值做出判断。

就职业教育课程价值而言,其本质是价值本质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和社会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将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育性、职业性等功能属性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和爱好的学生个体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从而为经济社会培养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提供教育服务,实现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宏伟目标。这种内化过程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的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职业世界中技术含量的提升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简言之,即职教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格,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即为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本质所在。

[1]刘泉水.价值本质研究综述 [J].社会科学动态,2000(10): 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Ⅲ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26.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 [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6-157.

[4]文德尔班.哲学概论 [A].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 [C].北京:三联书店,1983:1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6]杜齐才.价值与价值观念 [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9.

[7]孙绵涛.校长办学理念的价值取向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7.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2.

[9]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10]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1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6.

[12] Caswell,H.&Campbell,D.Curriculum Development [M]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1935: 66.

[13]黄炳煌.教育与现代化 [M].台北:台北文景出版社,1986:40.

[14] Stenhouse,L.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76:4.

[15] Taba,H.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Harcourt,Brace&World,Inc.,1962: 214.

[1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8.

Discus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

CONG Yuan-yuan ZHOU Le-rui

There are many times of curriculum reform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but the effect of each curriculum reform is not very well.In fact,each curriculum reform means that re-examine the value of the original curriculum.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we found that the curriculum valu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specific effe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value,connotation,essence

G710

A

1008-3812(2017)04-050-04

2017-05-22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JG13EA007);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 (LZY2014YJ04)。

丛圆圆 (1988— ),女,辽宁大连人,助讲,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客体经济社会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