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电影《幸福来敲门》的英译汉字幕翻译浅析

2017-03-10谭夏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目的论

谭夏娟

摘 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间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紧密。影视作品是文化领域受欢迎的形式,大量西方影片受到国人追捧。但我国字幕翻译的研究起步晚,缺乏行业规范和系统的指导,导致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本文尝试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对电影《幸福来敲门》英译汉字幕翻译进行浅析,尝试阐释目的论对字幕翻译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字幕翻译;《幸福来敲门》;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引言:

影视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外电影尤深受国人喜爱。影视作品为载体的交流可视为跨文化交流。而台词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传递剧情信息和角色或导演意图。字幕翻译若要如实地传递电影信息就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理论。本文先扼要地介绍目的论、字幕以及电影剧情,接着选取作品中数例进行浅析说明目的论对电影字幕具有一定实用性。

一、关于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theorie)最早由凯瑟琳娜·雷斯和汉斯·威密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由贾斯塔·霍茨和克里斯汀娜·诺德继承发展。Skopos 是希臘词,意为“目的”。基于目的论,决定翻译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的目的。每个行为都有目的性,每次翻译也都有其特定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本和目标文本都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的读者,当原文本被置于其他国家文化中时会产生不同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应遵循文本之上的原则。根据语言的目的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翻译目的论不强调译文要与原文对等,而是要达到发起翻译行为的目的。为达成目的,译者按需自由选择调整策略。这体现了目的论的基本宗旨——目的决定方法。

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分别是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决定方法”强调了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要以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为首要前提,而不强调原文与译文对等。目的论不推崇“对等”标准。连贯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具有逻辑性,达到语句连贯,并且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下有具体意义。忠实原则强调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违背原文的意图宗旨,与原文间要遵守语句连贯的准则。目的法则是最高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原须服从于目的法则。在字幕翻译中,翻译的目的不仅将原语言译成目的语,还要传递角色剧情和导演意图,满足观众理解需求。

二、字幕特点

字幕泛指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其中人物对话除了声音呈现之外,还以文字形式出现于屏幕下方。随着各国影视作品的相互流通,字幕翻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ottlieb把字幕分为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语内字幕是指目标语与源语言是一致的。它属于垂直型,改变的是呈现的方式不是语言。而语际翻译即涉及目标语与源语言的不一致性,方式和语言都发生改变。本文重点浅析语际翻译。

字幕的主要特点有:瞬时性、口语体、文化性和无过多的文本注解。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本质决定了字幕翻译是瞬时的,影视作品的屏幕是快速地切换。字幕信息也随屏幕切换而切换。因此观众若跟不得上字幕,可能会错过重要情节。这一特性要求字幕翻译简练。电影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现实缩影,因此字幕翻译的语言要平实且贴近生活,无需华丽辞藻作铺垫。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文化。基于文化与语言特点和关系,翻译转换语言时还要考虑文化因素。文化因素选择异化或归化是值得考量的。字幕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存在很多的差异性,应用于字幕翻译的策略也有所不同。通常地译者会在文本空白处或底部做详尽的注解。但因时空限制,字幕翻译不能运用此策略,只能尝试套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时空条件、文化差异以及当前中国字幕翻译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关于电影《幸福来敲门》

《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是一部由哥伦布影业发行于2006年的剧情片。电影剧情基于美加德纳公司执行长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经历改编。

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纳(威尔·史密斯)是一推销员,他的成长无父亲的相伴。所以当他拥有小孩时,他立志做一位称职的父亲。他勤奋肯干努力,每天奔波推销骨密扫描仪,却收入微微,生活重担压在妻子琳达身上。妻子终因不能忍受养家糊口的压力,离开了家。因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公寓。通过执着努力 克里斯得到了一家有名的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只有10%的人能获得工作。难度很大,但克里斯深知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路途。没有收入、无处容身,克里斯唯一拥有的是儿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爱。生活的穷困让人沮丧无比,但为了儿子的未来和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紧牙关,始终坚信:只要够努力,幸福就会来临!皇天不负苦心人,克里斯终脱颖而出,获得了工作的机会还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四、浅析选取例子

例一

原文:We talked about this. Its an I in “happiness”. 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Its an I.

译文:“我提过的,幸福的‘幸写错了。这里写成了辛苦的‘辛。”

该句发生男主克里斯送他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和一位操着一口粤语的中年清洁工的对话。克里斯注意到门口旁墙上涂鸦有书写错误,将单词“happiness”写成“happyness”。译者没有将其直译成“幸福的单词写错了,应该是字母I 而不是Y”。译文效果使不熟悉英语或者未学过英语的观众产生困惑。译者将目标语的观众接受度放置首位,考虑到了中英文之间的文字差异,找到了中文中辛苦的“辛”来指代英文“幸福”的书写错误,同时又不失电影中所强调的“幸福”一词,紧扣中心思想。这种归化手法为目的语观众提供了贴近自身文化且易理解的译文。

例二

原文:This part of my life is called “ Being stupid”.

译文:“我人生的这部分叫做‘傻帽”。

该电影是在剧情的发展主线中穿插克里斯的一些内心独白。该句是男主的旁白,他认为他人生的一部分“being stupid”。在字幕翻译中,译者将“being stupid”译为目的语的“傻帽”。“傻帽”属中国人尤是北方地区的习惯用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懂得变通或做事不符常理,稍带贬义。也用来形容人憨厚老实。译文“傻帽”一词十分贴切克里斯所经历的挫败生活遭遇,也充分表达出克里斯独白中所带的自我嘲讽。运用中文习语来进行字幕翻译能更好地使观众理解作品中的情境,属于归化翻译。

例三

原文:Youll probably be about as good as I was. 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 you know. I was below average.

译文:“你大概和我以前水平一样糟。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水平处于平均之下。”

该句发生于克里斯与儿子讨论各自的篮球水平,当时儿子想篮球运动员。译者没有直译“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而是用成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来代替。该成语出自《孔丛子·居卫》:“由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意为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克里斯承认自己的篮球技术不好,所以认为儿子的技术理应不会出色,告诫儿子不要太沉迷于篮球练习。该句的翻译属于归化,能提高观众对译文的接受度和剧情的理解度。

例四

原文:Linda, thats what I am trying to do. This is what Im trying to do for my family

译文:“琳达,我不是在努力那么做嘛!努力改善这个家。”

該句发生于克里斯和妻子在为生活账单争执。琳达埋怨丈夫的销售成绩不佳,无法分担家庭的生活经济负担。“what I am trying to do”在荧幕中出现了两次,译者没有按部就班地将此短语翻译两次,而采取压缩语句的方式。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字幕翻译常常采取压缩语句的方法尤其是处理重复台词时,避免语句冗长繁琐,在不破坏原文的前提下力求译文简洁眀了。

例五

原文:Actually I got a green light from Walter Ribbon……

译文:“事实上,Walter Ribbon 同意我去……”

当时潜在客户沃特要去看球赛,答应在球赛前给克里斯几分钟见面时间。在此背景下,克里斯对朋友说了这句话。“green light” 可指有指示的信号灯,但被赋予了延伸意义。中文也有一些给某人某事亮绿灯的说法,但使用不广泛。若直译为“我从沃特·瑞邦那得到了一个绿灯”,略显生硬。这里采取进一步阐释的手法,译为得到某人的允许或同意。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语言的使用习惯也存在很多分歧。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原文使用习惯能否被目标语观众所理解,若不能,可采用进一步解释的方法把延伸意义译出。

例六

原文: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that you cant do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译文:“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努力实现它。”

该被视为经典台词之一,是克里斯对儿子的鼓励。语中虽无华丽辞藻,却用朴素之语道出令人深省的坚持梦想的告诫。克里斯想让儿子明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勇往直前。这思想也是电影想要传达的。所以不能把“cant do it” 和“want something”草率地直译,而是将其背后含义进一步挖掘,从而观众能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译文分别译为“成不了大器”和“有梦想”,紧扣电影主题。因此,字幕翻译要深刻理解作品的表达深度和编剧的期望,必要时要进一步解释还原,避免观众理解的偏差。

五、小结

目的论推崇翻译是目的性活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以实现预设目标为前提。目的论为字幕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字幕翻译要考虑原语言与目标语使用习惯和文化间的差异,还要考虑字幕特点和翻译的制约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采语句压缩提炼、进一步阐述或用目标语习语或成语的归化方式等。字幕翻译应力求符合导演编剧对作品宗旨的传达期望、符合观众的语言思维习惯,尽量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达到与原语言文化相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皓. 从目的论视角看翻译的再创造[J]. 中国科技翻译. 2013.

[2]杨滢. 目的论指导下美剧《绝望主妇》的字幕翻译研究[D]. 长江大学.2013.

[3]殷志诚. 根据目的论分析字幕翻译方法[D].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郑宝璇. 电影字幕的语内和语际翻译[J]. 中国翻译. 2011.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下看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从语境维度理论的角度探讨电影《卑鄙的我2》中的字幕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