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好编辑培养工作
2017-03-09何健
何健
(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 合肥230071)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好编辑培养工作
何健
(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 合肥230071)
当前编辑培养工作存在缺少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引导,丧失文化品味和文化理想,缺少系统的岗位培训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出版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做好编辑培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应该与编辑职业道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构建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寻找一条与编辑培养工作相契合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辑;培养
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然而如此巨大、深广而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也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浮上水面,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加剧渗透。目前出版社的新编辑大多是80后、90后,成长环境相对优越,缺乏老一辈编辑的坚定信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加之接受信息渠道广、速度快,因而思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环境的变化极易使一些编辑受到影响,尤其是年轻编辑容易信念动摇,意志衰退,丧失文化品味和文化理想,滋生有悖于编辑职业道德准则,甚至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不正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从整个文化生产的过程和传播方式来看,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1]2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出版业是内容产业,一切内容产品均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出版工作者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导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贵在知行合一,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和出版现实和实践联系起来,切实提高编辑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探索真正科学、合理的编辑培养路径。
一、与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的特点是不具有强制性,通常通过自律性对主体产生作用。早在201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到,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
我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小型出版社刚刚经历了改制的阵痛,还未回过神便被推到市场的风口浪尖。很多出版单位在功利主义思维的引导下,只讲市场导向,放弃价值导向,出现一些经营压力之下的粗制滥造、精神滑坡的现象。编辑只有保持人格高尚,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真正将编辑职业道德内化,进而自律。而要形成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相对应的高尚道德,就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职业道德有着引领与规范作用,编辑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把关者,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对出版内容进行把关和评价,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职业道德基础。因此,编辑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通过自身学习与改造,从内心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其精华部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值得传承与弘扬。在编辑培养工作中,应主动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启发和鼓励他们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开发选题,传播正能量。
安徽文艺出版社历来重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掘与出版,已推出了“中国古典名著文库”“时代经典文库”“中国人的枕边书”等系列图书,社会反响好,影响大。在此基础上,策划了“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丛书”(九卷),邀请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担纲总主审,为丛书明晰体例、选定篇目、审订文本。不仅如此,还针对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打造了适合马鞍山市和池州市中小学生的经典诵读读本。安徽可供挖掘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如徽商的“爱国、诚信、礼义、尚学、敬业”,包公的“清正、廉洁、公正”等。这些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编辑在操作这些项目时,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与构建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相结合
我国的出版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4万种,新版图书25.6万种。[2]因此,出版业对新编辑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转企改制后的经营压力下,很多新编辑未经系统的岗位培训就匆匆上岗。随着资深老编辑的陆续退休,加上编辑考核中经济效益的比重加大,很多老编辑不愿意带新编辑,导致传统的“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编校质量差、新编辑离职增多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因此,只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构建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并随着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不断加以调整,才能留住编辑人才,促进编辑的快速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编辑的培养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构建系统、完善的岗位培训体系,实施分阶段培养,让编辑结合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业务能力,才能为构建优秀的核心编辑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系统完整的岗位培训体系包括了解单位文化和业务流程,参加新编辑培训班,培养文字加工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提高选题策划能力、与作者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如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与编辑“崇真、向善、求美”的出版价值观相结合,切实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无疑对构建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有重要意义。
岗位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集团公司定期组织的各类培训,安徽文艺出版社还引入“老带新”模式和“以项目承担代替培训”模式。如该社的音乐编辑部经过人事调整,至2014年中旬才将人员安定下来。7位同志中只有2位是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级编辑,还有3位是刚取得编辑资格的上岗人员,2位为新招聘入社担任校对工作的新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经验相对缺乏。面对这种情况,社里的老编辑都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积极关心新编辑的成长,从联络作者、选题开发、图书设计、市场开拓各方面都给予悉心指导,将自己的作者资源介绍给年轻编辑;带领他们参加行业会议,鼓励编辑提高专业水平,指导他们敏锐地从细微之处发现选题,开发商机;在处理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矛盾时,首先保护好编辑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解决问题。此外,注重以项目承担锻炼新编辑,社里一些重要项目吸收他们参与进来,甚至担纲协调统筹者。2014年音乐编辑部与西安音乐学院合作出版了该校校庆65周年丛书(9种);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合作出版了视唱练耳系列教材;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完成了国家出版基金 《歌剧音乐剧通史》(9卷)的出版任务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锻炼,整个音乐编辑团队得以迅速成长,每位编辑在工作中都逐渐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在选题策划方面初步形成个人特色。
四、与建立灵活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
在众多中小型出版社中,经济效益是考核编辑的重要指标,编辑职务的收入高低、升迁与否与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挂钩。但新编辑入职后,在作者资源、选题数量、创收能力等方面与资深编辑相差甚远,导致新编辑与刚刚从事其他行业者相比收入偏低,晋升空间有限,心理落差较大。经过两三年的工作实践后,新编辑逐渐成熟,积累了部分经验,有的编辑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进一步的规划。有的编辑策划选题能力强,但案头工作不够细致;有的编辑案头工作细致,但沟通能力弱,主动开发选题能力不强。但中小型出版社往往无法根据编辑的特长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缺乏相应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编辑需要承担从选题开发、策划、组稿到文字加工、印制、宣传、营销整个流程,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培育编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的同时,建立体现平等、公平的有效、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容和质量。“一个时代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蕴藏在图书里。”[3]13出版物引导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趣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状况,报刊、图书等文化产品作为意义和价值生产的载体,影响着读者的自我定位、社会认知和价值认同。在编辑培养过程中,应该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和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时,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注重民主、和谐、平等、公正。近年来,安徽文艺出版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管理及考核办法补充规定》《责任校对制度试行办法》《加强编校质量管理补充规定》《版前查差制度补充规定》等,严格责任管理、考核管理和考勤管理,营造和谐奋进、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该社也构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规定凡在国家图书三大奖及各类奖励性评选中争得荣誉者,出版社参照上级部门奖励予以配套奖励,并推荐为集团、公司、出版社年度评优候选人;凡在图书数字出版、教育培训、网络营销、新业态方面有突出贡献者,也予以奖励。此外,该社还鼓励编辑对本社图书撰写书评或研究性文章,在相关报刊上发表,锻炼编辑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成果作为社会效益纳入年终考核,配发奖励。
五、结 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评判标志,是出版工作的价值准则,也是编辑培养工作的行动指南。出版单位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使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要想打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编辑团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找准编辑的培养工作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才能保证出版单位始终有着正确的价值引领,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1]孙悦.论编辑的文化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2012(22).
[2]涂桂林.《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7-16.
[3]陈原.总编辑断想[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吴 夜
On How to Train Editor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He Jian
(Anhu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Hefei230039,China)
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ditors,such as a lack of correct ideas and values,a loss of cultural taste and cultural ideal,and a lack of systematic training mechanism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The publishing house should work har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ditors guid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empty preaching should be avoided,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itors’ professional ethics,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a systematic posttraining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so as to find a path that fits the cultivation of editors.
socialist core values;editors;cultivation
G238
A
1672-447X(2017)02-0138-003
2016-12-10
何 健(1987—),安徽枞阳人,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天津师范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