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安医家医德在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融入

2017-03-09黄学武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安医家医德

黄学武,李 卓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宣传部,安徽 合肥230012)

论新安医家医德在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融入

黄学武,李 卓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宣传部,安徽 合肥230012)

作为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重要特色、重要贡献和重要价值的综合性学术流派,新安医学闪烁着新安医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容风。对医学院校而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新安医家医德,有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新安医家医德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和人文精神,结合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际,探索如何把新安医家医德融入该课教学。

新安医家医德;“基础”课;医学院校大学生;融入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贯彻落实习近平讲话精神,要求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师根据医药类大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医学院校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之一,未来承载着建设健康中国的光荣使命。医学院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精湛的医学技能,而且要教育他们形成高尚的医德。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基础”课教学,要充分挖掘、善于运用可供参考与借鉴的素材。新安医学作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可以把新安医家医德融入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安医家医德融入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新安医家医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

新安医家医德是由新安医学的主要承载者——新安医家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积淀、流传的行为规范。新安医家受古越文化、程朱理学之浸孕,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其整体表现出的良好医德容风也为世人所崇仰。梳理与总结新安医家生平事迹、医学著作和学术思想,其展现的医德思想主要体现为存仁心、广博学、精技艺,始终将“崇尚孝道、推崇仁爱、乐善好施、明理诚信、治学严谨、勤学苦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为必须遵循的品格。其中诸多言行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其世代相传,在当今医学界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今医学院校大学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医学院校有其特殊性

医学院校是健康中国建设人才的主要输送地,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成败起着决定作用。“基础”课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跨入大学所接受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其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主阵地。如何通过修建“主渠道”守住“主阵地”,需要教授这门课的教师用心谋划。

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因其专业背景和授课对象的特殊性,授课教师可在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去挖掘可供运用的教学资源。我国中医学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基础”课教学教育资源,梳理传统经典医家医德思想,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基础”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目前从全国情况看,有许多医学院校注重发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在医学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影响力,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将闽台医学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探索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功能发挥,均收到良好效果。新安医学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完全可以把新安医学医德融入“基础”课教学。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支持将传统医家医德融入“基础”课程教学

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 “基础”课教学的看法,于2015年10月至12月,对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开展调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材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86.38%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医家医德值得传承。这表明,将传统的医家医德思想融入医学院校大学生“基础”课教学很有必要。新安医家在千百年治学行医过程中所积淀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责任担当、职业操守等可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基础”课教学的最好素材。这些有血有肉的素材的引入对增强医学院校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具有高尚人格和远大理想,成为基础知识稳固、专业技能精湛、道德素质优良、使命感和责任心强烈的医务工作者。

二、新安医家医德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建构

“基础”课知识结构可概括为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大主题,知识内容可精炼为勤学善思、志存高远、情系家国、乐观幸福、承德立德、遵德守规和遵纪守法七个模块。新安医家可以为这七个模块提供生动感人的支撑素材,可以把新安医家医德内容融入其中。

(一)勤学善思

新安医家好古、好学、好用、好师,为救百姓于病难,广吸博纳,各派学说、各科杂病无不着力研学与探究。休宁孙一奎历经30年游学勤访,兼取众家之长,终于达到理论上“镜莹于中”、实践上“投剂辄效”的境界。医学院校大学生跨入大学,变化的是人生成长阶段,不变的是角色和任务。角色是学生,任务是学习。“基础”课教师通过列举新安医家好学的典型人物与事例,影响学生,使其仍需“勤于学、敏于思”,要“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1]140

(二)志存高远

诸多新安医家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儒业医,毕生致力为良医,志在治病救人。歙县李济仁因感悟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终身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救人无数,终成一代国医大师。“基础”课教师在讲授《追求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章节时可借助新安医家矢志学医、立志救人的典型人物与事例,引导学生有志气、存志向、要志坚,让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这盏明灯永远在大学生心中闪亮。

(三)情系家国

“新安医家以‘功同良相’为思想基础”,[2]356-357念亲情、怀乡情、系国情,以济世救人为己任,对国家社稷尽忠义、对乡土尽情义、对亲人尽孝义。歙县叶天士为承父学、为解母患,12岁习医。瘟疫大流行时,叶天士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瘟疫区,施药治病救人。其可贵之处在于继承前人经验,吸其精义,又不墨守成规,注重开拓,根据实践发展不断提出新学术、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创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基础”课教师在讲授《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这一章节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新安医家对传统家国文化的演绎与传承,使其懂得新安医家以敢于创新的精神探索医学之道,怀揣对国有情、对人有义、对家有亲的理念学医、业医、行医。

(四)乐观幸福

诸多新安医家或自始家庭贫困,或自幼丧父亡母,或自身体弱多病,但他们多以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人生追求。歙县江瓘“幼母丧而家贫,益发愤攻读”,因自身多病而求治无效,遂自学医术自疗,久之而竟成名医。“基础”课教师要把新安医家那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济世活人的价值观贯彻到《领会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节的教学教育过程中。

(五)承德立德

新安医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大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道德品质上追求仁爱、重视生命、重义轻利、济世活人。祁门汪机注重医德,强调不可轻视人之生死,对重危病人“竭力治之,至忘寝食”。瘟疫流行,死亡相继,哭声载道,他倾囊购药,免费施治,救人不可胜计。汪机生活简朴,淡薄名利,“至义之所当为,视弃百金如一羽”,在当地老百姓中素负盛誉。“基础”课教师在《注重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实践》这一章节教学上,要把新安医家在立德修身上的一言一行传导给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使他们在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热忱于践行“为病人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

(六)遵德守规

新安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按照约定俗成的医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尽力维护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祁门徐春圃在创办我国第一个医学团体组织——“一体堂宅人医会”时明确要求医者会友“深戒徇私谋利”,做到“善相劝,过相规,患难相济”,约定诚意、力学、明理、讲习、格致、辨脉、审证、处方、规鉴、存心、恒德、体仁、忘利、恤贫、自重、自得、法天、知人、医学之大、医箴、戒贪鄙、避晦疾等22项条款。

他们爱岗敬业。新安医家不仅医疗技术精湛,而且职业操守高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婺源戴从龙“即使深更半夜,凡有人求诊,从不嫌麻烦,热情细心地治疗”,把救死扶伤看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他们诚实守信。新安医家在治病救人上守信自重,做到“存诚以视证,尽诚以用药”。绩溪胡雪岩开设“余庆堂药店”时以“戒欺”为店训,以“采办务真”“真不二价”为经营宗旨。①

他们求真务实。新安医家在治学态度、治病救人上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美德。歙县程文囿把自己10余年中所见 “暑入心包”5例不治之证记入《杏轩医案》,并载有与门人切磋此证之问答,供后学探讨,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后世楷模。

“基础”课教师在讲授《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质》章节时,要引导学生积极遵守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修炼。要把新安医家那种令人崇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诚实精神和务实精神传导给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统一中促使医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

(七)遵纪守法

新安医家深受程朱理学熏陶,廉洁行医,优质服务,做守纪守法的践行者。祁门郑氏祖训告诫族众毋犯国法,认为:“国法所以一天下也,当铭刻守之。苟犯徒,曾有放过何人?切宜以理制欲,以道御情,毋蹈此患,以致家破人亡。 ”[3]140“基础”课教师在有关法律知识普及、法治观念培育部分要通过树起新安医家明理戒法的典范,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明法、敬法、守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基础”课教师在进行这七大模块教学时,既要善于把彰显新安医家医德的人与事植入教学过程,从而增强“基础”课的专业性、特色性,又要善于把体现新安医家医德的典型人物与事例演绎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融入,从而增强“基础”课的生动性、有效性。

三、新安医家医德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基础”课教师要潜心于学,精心于教,要领会贯通新安医家的精诚思想。从新安医家“至精至诚”的思想中,“基础”课教师能获得关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启示。所谓“精”,就是要求习医之人医术精湛,精勤不倦。对医学类院校“基础”课授课教师而言,要在业务上善于思考,全面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全力探索“基础”课的途径、方法。要秉持“至精至诚”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增强“基础”课教学教育效果。“基础”课教师不能有“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的张狂,[4]1-4而要有“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的谦虚。[5]55-56必须沉下心来,虚心学习,以“故学者必须博医精源,精勤不倦”进行自我勉励。[6]

积极运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导和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善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和喜欢参与的校园活动,对于发挥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基础”课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新安医学文化馆、阅读新安医家的典型事迹,对其进行新安医家医德教育,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可以开设与新安医学相关课程的选修课,邀请专家开展新安医学学术活动,增加学生对新安医学的了解;可以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向上、短小精湛的新安医家医德故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精心打造新安医家医德文化阵地,达到教育学生厚德、诚信、爱岗、敬业、遵纪与守法的多重目的。

(二)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一步认知社会、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受教育的重要课堂、长才干的宝贵阵地、做贡献的有效形式。“基础”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时,要安排一定的学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徽州地区,走近新安医学传人,走进新安医学研究所(中心),走访新安医家故居。通过一些有血有肉的新安医家典型事迹的讲授,让他们近距离去了解、去悟化新安医家医德思想,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坚持传统手段与新媒介手段相结合

当代医学生基本是“95后”,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介进行学习。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师在用好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新媒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把网络新媒介作为传输新安医家医德思想的重要平台之一,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认知思维、道德思维、心理思维、价值思维和法律思维。网络新媒介具有信息传输速度快、扩散界面广、影响力度大等特点,“基础”课教师可以积极运用QQ群、微信群和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介,把有关新安医家医德的经典案例和生动故事推送给学生。创新“基础”课教学形式,组织学生把新安医德思想的经典案例和生动故事演成话剧,拍摄成微电影,通过网络新媒介传递给学生。

注释:

①董明培,黄辉《璀璨的安徽中医药文化》,转引自《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及〈黄帝内经研究集成〉论文集》,第210—213页。

[1]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李达,李泽庚.浅谈新安医家的职业道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4).

[3]王世华.徽商家风[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王孝康,王峰.《中风诠》对中风病学理论的贡献[J].中国中医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24).

[5]赵文举,韩天助.中医学工作的根在基层[J].中国农村卫生, 2012(1).

[6]曹正逵.中医医德的内涵与精髓[N].中国中医药报,2016-03-23.

责任编辑:吴 夜

On the Implant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Xin’an School into Medical Schools’Teaching Process of“Basis”

Huang Xuewu,Li Zhuo
(Propaganda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Xin’an SchoolofTCM,acomprehensiveacademicschoolwith importantinfluences, features,contributions and values in China,especially in Anhui,shines with superb medical technology and noble medical ethics of the Xin’an School doctors.Medical schools should implant the conventional medical ethics into the course: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Basis”for short)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moral implications and humanistic spirits embodied in the medical ethics of Xin’an School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reality in medical schools,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medical ethics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Basis”.

medical ethics of Xin’an School;teaching of “Basis”;students from medical schools; implantation

G416

A

1672-447X(2017)02-0108-004

2016-12-2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369);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yb2012221-zc)

黄学武(1974—),安徽桐城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医药文化;李 卓(1985—),安徽合肥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宣传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医药文化。

猜你喜欢

新安医家医德
新安滩
张新安教授简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新安滩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