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学习共同体
——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2017-03-09王文广徐生梅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辅导员

王文广,汪 枫,徐生梅

(池州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245041;池州学院 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虚拟学习共同体
——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王文广,汪 枫,徐生梅

(池州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245041;池州学院 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可为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协作提供平台,对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具有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共同愿景;能借助网络实现互助和共同进步;能通过高度相似的“价值、情感和信念”凝聚核心。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建立明晰的“空间”主题、实践共同的问题或项目、集成必要的学习资源、营造便捷舒心的学习氛围、组织丰富的在线和线下互动活动来构建。

虚拟学习共同体;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

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针对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建设和培训,教育部也在2006年和2013年两次印发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训计划(规划),部署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训相关工作。通过国家、教育部、高校齐抓共管,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起色,各校基本配备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日趋复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成长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要求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实施国家、省、高校分级培训,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1]

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度推进呼吁高专业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因为辅导员专业成长关涉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与品德规格,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而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存在培训内容不规范、无标准等系列问题。关于一项安徽省93所高校参与的调查显示,“参加教育部培训的辅导员不到辅导员总数的0.4%;教育厅培训1 077人次,占辅导员总数的21.6%;学校培训8 483人次,占培训总数的62%;其他各类专项培训4 341人次,占培训总数的32%。”[2]153-156由这组数据可以得出,安徽省的高校辅导员培训符合规划要求的国家、省、高校的三级层次,但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培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从池州学院以及其他高校走访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基本每年秋季开学前举行辅导员培训,大都为9月份秋招的新生班辅导员岗前培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介绍,如学生资助、突发事件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等,较短时间的集中培训难免存在系统性和专业性缺乏等问题。从应然层面说,国家、社会及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要求不断提升,这种不断提升的要求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对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上的高标准。从而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实然状态和应然憧憬出现了严重冲突,而传统学习方式(培训、进修、外出考察)又无法有效支撑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迫切要求,这种难以调和的问题也成为诸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改革的出发点。

当今的信息化数字环境为各类学习者创造了丰富的学习机会,也使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模式有了创新的机会和可能。因为通过信息化数字环境高校辅导员能得到各类高质量的在线专业成长机会,可与专家、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磋商。同时,信息化数字环境也可打破时空界限,使得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高校的辅导员不再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而可以交流协作、共享问题、分享经验,从而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工作水平,最终提高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虚拟学习共同体可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虚拟学习共同体是在虚拟的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非线下的交互式学习更加强调成员间的交互,在学习中注重发挥群体动力作用。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可为高校辅导员交流与协作提供平台,在日常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通过交流协作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知识的建构和隐性专业技能的显化、传播,对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一)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学习共同体要求成员之间开展更多的交流对话、沟通协调、互助合作,从而促进知识的传递,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基于信息化数字环境,可以打破时空局限,适合高校辅导员之间开展同步、异步、小组、群体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高校辅导员因为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集中的专业学习、交流难以实现。而且当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基本实施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日常工作大都由高校的二级学院或系进行安排和管理,即使同一高校,辅导员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也较为欠缺。建立基于网络的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而使高校辅导员的交流与协作成为现实。

(二)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助于高校辅导员隐性知识显化与传递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专门的教育工作能力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一般仅要求具有中共党员身份和研究生学历,对专业学科一般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所以“从专业结构上看,大多数辅导员没有专门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理论。特别是刚出校门又进校门的非专业年轻辅导员,既缺乏理论素养,又缺乏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和经验。”[2]153-156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虚拟学习共同体平台的资源和反思活动,撰写工作反思日记、上传经验资料,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实践性知识的外化传播、集体分享和内化吸收,并通过实践性知识的显化和传递,促进到学习共同体成员,从而促使高校辅导员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在讨论中,有经验的辅导员可以提醒新辅导员诸多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因业务不熟悉造成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发放毕业班学生获奖证书时,通过在线讨论交流,有经验的辅导员可以提醒新辅导员汇总和归档留存受资助学生的获奖材料,从而在毕业生离校后仍可以做好资助、绩效统计等工作。

(三)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群体的直接管理者,几乎关涉大学生的事务都包含在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范畴中。高校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一度被学生的琐碎事务所占据、控制。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容易带来沉重的压力和一定的职业倦怠感,虚拟学习共同体为辅导员提供交流和倾诉的平台,这有助于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助于辅导员群体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情感,从而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二、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习共同体是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学习平台。虚拟学习共同体则是在信息化数字环境的空间中构建的,基于共同的学习目标建立起来的团体。以资源共享和协作学习为核心的新型学习共同体,需要借助信息化数字环境的优势,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才能形成,目标是真正提高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效果和整体水平。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是指在数字化空间中高校辅导员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工作经验或学习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人际关系的重构。

(二)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通过“共同愿景”,形成合力

共同愿景是组织或团体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是引领共同体成员学习的前提,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3]201-206如果一个学习型组织具备共同愿景,则可以因共同愿景而促进组织成员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从高校辅导员群体来看,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提升班级管理的专业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是所有辅导员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因此高校辅导员群体具备了天然的共同愿景。这也为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借助“社会性交互”,实现互助

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社会性交互”,主要是指高校辅导员借助网络平台(留言板等)、即时交互平台(QQ群等),与其他辅导员相互交流信息、情感、观念和价值观的人际交往活动。这种社会性交互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知识建构、知识共享的目的”,并且还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4]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事务繁杂,问题多样,需要辅导员群体之间借助社会性交互实现必要的互助,在成员间的讨论和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而对高校辅导员来说,还有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网贷泛滥、学生抗挫折能力弱等,需要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全体参与者共同面对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新面临的学生管理难题,并优化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3.通过“价值、情感和信念”,凝聚核心

高校辅导员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共同体持续学习和提高,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这一工作更多要依靠辅导员间的价值认同,以共同认可的“价值、情感和信念”来引领群体的学习活动,以实现参与成员的专业成长。高校辅导员的学习不是一种外源性的附加功能;相反,学会如何持续性地共同学习,这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的“习惯性活动”。[5]40-43同时,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也通过培育弥漫于高校辅导员、学生和学校领导者专业生活中的相互关怀的伦理,实现由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向“共同体”的转变。[6]211-258当前国内高校辅导员绝大多数为中共党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其所带的班级和学生就是要服务的群众对象,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信念是他们参与建设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所在。

三、建立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近几年,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其中运作较成功的主要有TAPPED IN(http://www.tappedin.org/)、Teachers.Net(http://teachers. net/)、求师得教育实验室(http://www.qiusir.com/)等。这些成功的高校教师专业成长项目为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辅导员群体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建立明晰的“空间”主题

凭借信息化数字环境建立数字空间,解决虚拟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哪学”的问题,并把辅导员专业成长作为明确目标,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在共同体活动中确定虚拟学习共同体讨论的问题,再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创设、频繁的经验交流,增强学习者之间的信任感,使参与学习的高校辅导员高频次参与网络学习交流活动,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找到“主人翁”的感觉,这是建设和发展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另外,让高校辅导员明晰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价值和功能,是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比如求师得动态创造社区(http://www.qiusir.com/bbs/)是一个以数理教学为主题的论坛,活跃在各地的多用户blog平台(如海盐高校辅导博客、苏州教育博客等)主题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可以以班干部选拔、奖助学金评选、学风建设、团日活动开展等工作为主题,建立各个讨论交流主题,通过主题明确的讨论、交流提升共同体对具体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同时,具体事务性主题的探讨也可以使高校辅导员更多地加入到讨论交流中来,促进群体成员整体的专业成长。

(二)实践共同的问题或项目

虚拟学习共同体活动以共同的问题为中心。在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围绕问题发展成员的“共同体”意识,提升成员的凝聚力。对所实践的问题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选择的问题要具有共性,能激发高校辅导员成员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比如大学生学风引导、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等多数辅导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就可以选择作为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讨论问题。同时,问题要能够激发共同体成员的交流积极性,即具备一定的复杂性。第二,建立及时反馈的机制。对于其他辅导员的疑问或请求,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创建者和其他活跃成员要给予及时反馈,否则会影响“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影响学习共同体成效。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均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员,主要讨论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话题具有共性和复杂性。只要能做到频繁交流、及时反馈,就可以使辅导员通过学习共同体平台,交流、汲取他人所长,不断提升自身班级管理和引领学生成长的水平,从而实现专业成长。同时,这也有助于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集成必要的学习资源

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应建立平台,可在高校校园网或学生工作部门网站建立子网站,集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引导、就业工作、资助工作等高校辅导员应具有的模块化知识和技能板块,将学生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处置方法以栏目、模块的形式呈现,便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新成员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提供必要的在线交流方式,如网络留言讨论、即时通讯、群讨论等,提升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工作能力,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认同感和积极性。共同体提供了涵盖学生管理和身心发展引领所需的丰富多样的资源,为高校辅导员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料。

(四)营造便捷舒心的学习氛围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成员、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打破了时空阻隔,但也使学习共同体对成员的约束力降到了极低的程度,所以更需要共同建立并保持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针对虚拟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在线为主的学习环境,更需要使参与成员在虚拟交互中感到愉悦,这样才能吸引辅导员主动通过网络等平台进行共同学习和交流。因此,即使是网络虚拟空间,仍需要遵循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原则,营造便捷舒心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参与者能在学习时不受到额外干扰。从群体的特点来看,高校辅导员都具备较高的学历,因此平等和互相尊重可以使其较容易地达成共识。所以,在建设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时,应首先明确共同体在虚拟学习空间应遵守的规范和群体公约,以平等、尊重为原则,对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及调解、发言注意事项、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制订出共同遵循的规则,并要求全体成员遵守。

(五)组织丰富的在线和线下活动

除了基于共同体平台的网络在线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外,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还可以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组织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开展大量正式或非正式的线下活动,包括班会观摩、谈心谈话技能展示、茶话沙龙、专家讲座等。这些主题鲜明的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虚拟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四、结 语

当今世界的数字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专业人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核心力量,高校辅导员必须努力实现专业成长,才能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驾护航。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构建一个多维度互联互助的学习平台,有利于辅导员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其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寻找更合理的处理方法,这是信息化社会给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提供的机遇。当然,高校辅导员虚拟学习共同体也承载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思想规格的价值与使命。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EB/OL].[2016-06-20].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3017/201305/151815. html.

[2]朱玉华,李永山.安徽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基于安徽93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报告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4]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EB/OL].[2016-06-20].http://www.being.org.cn/theory/netgtt.htm.

[5]Shirley M.Hord.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Educators Work Together Toward a Shared Purpose[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2009,30(1).

[6]Louise Stoll,etc.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A Review of Literatur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6(7).

责任编辑:吴 夜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A New Approach to the Professional Grow th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Wang Wenguang,Wang Feng,Xu Shengm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247000,China;Offic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School of Music and Education,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247000,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for University counselors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their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The community has a common vision to lead the students to develop,achieves mutual help and common progress with the aid of network,and unites the core through highly similar“value,emotion and belief”.In order to build th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for university counselors,we should establish clear“space”themes,practice common issues or projects, integrate learning resources,create a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learning atmosphere,and organize rich online or offlin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university counselor;professional growth

G645

A

1672-447X(2017)01-0117-05

2016-11-08

安徽省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项目(2014zdjy139)

王文广(1979—),安徽长丰人,池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

汪 枫(1963—),安徽怀宁人,黄山学院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徐生梅(1980—),安徽泗县人,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辅导员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爱的共同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