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黄山名称非唐玄宗敕改考辨

2017-03-09张小明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黟县图志歙县

张小明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皖南黄山名称非唐玄宗敕改考辨

张小明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今皖南之黄山,史上有黟山、北黟山、黄山等名称,且这些名称的变更轨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唐玄宗敕改说”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该说滥觞于北宋《黄山图经》提出的“敕改黟山为黄山”,然而于唐代文献无征,后又歧分出北黟山改黄山、黄山改北黟山等矛盾之说,故可信度不高。黄山名称虽非唐玄宗敕改,但“唐玄宗敕改说”以及其崇尚道教的态度客观上提升了黄山的知名度。

唐玄宗;黄山;黟山;北黟山;黄帝

山名的变迁承载着相应的文化背景,梳理山名的源流,可增进了解山川所寄寓的文化内涵。皖南黄山山脉西起江西,东北延伸至皖浙边界,其主脉横跨池州、黄山、宣城三市,是钱塘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在安徽境内的分水岭,地域较为广袤。关于黄山之得名,众说纷纭。①其中影响最大的说法乃黄山是黄帝炼丹及凄样真之地,原名黟山,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山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就黄山、北黟山等名称是否为唐玄宗敕改,唐玄宗敕改说以及其崇尚道教对于黄山的客观意义等作进一步梳理与辨析。

一、黄山之名非唐玄宗敕改黟山而来

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其文献记载滥觞于约成书于北宋景佑神年间(1034—1037年)的《黄山图经》。该书记载:“黄山旧名黟山,当宣歙二郡界,在歙之西北,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东南属歙县、西南属休宁县,各一百二十里,即轩辕黄帝凄样真之地。唐天宝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1]序

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说法影响极大,当代权威的工具书关于“黄山”词条的解释基本都采用这一说法。如《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黄山,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辞源》记载:“黄山,在安徽歙县西北。《水经注》作黟山。也称北黟山。神话传说黄帝曾与容成子、浮邱公合丹于此。唐天宝六年改名黄山。”2009年版《辞海》记载:“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青弋江上游源地。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辞海》虽未明言黄山由黟山改名乃源自黄帝炼丹之传说,但说法当与《辞源》等一致。《汉语大词典》记载:“黄山,在安徽省黄山市,跨歙、黟、休宁等县。古名黟山,唐改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尝合丹于此,故名。诸峰列峙,著者三十六,尤以天都、莲花二峰为最高。”其所言地域范围似指黄山山脉,而其所言黄山诸峰“著者三十六”,显然又指今黄山景区。

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之说成立的重要前提是黄山之名出现在黟山之名后。《列仙传》曾较早地出现皖南“黄山”之名称:“陵阳子明者,铁侄乡人也。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2]15《8元和郡县图志》卷28“泾县”条云:“陵阳山,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陵阳子明得仙处。”[3]683陵阳山在今青阳县之南,与今黄山景区隔着太平湖。《列仙传》旧题西汉刘向所撰,虽属假托,但其成书至迟在汉末至西晋之前,故黄山之名可能至迟于魏晋时期就已出现。

我国自古以来名为黄山之处不在少数,即使在安徽也是如此。方师《蕉轩随录·皖省山名》云:“吾皖据江之上游,丛山峻岭,山名同者最夥。今特表出之:安庆府西有黄山,潜山县北亦有黄山(以黄鲁直得名),太平府西北亦有黄山,庐州府东亦有黄山,而池州府西南黄山,其上三十六垣,实与歙之黄山三十六峰相峙。按:歙之黄山本名黟山,唐改今名,高三千七百余丈,盘亘三百里。人之谭黄山者,歙之外不知仍有五黄山也。”[4]23-24因此,《列仙传》所言之“黄山”是否指今黄山景区,这当然是有疑问的。但是陵阳山与黄山原先中间只隔一条河,该河因建国以后修建陈村水库而成为太平湖。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等诗就将《列仙传》出现的“黄山”认定为今之黄山景区。因此,《列仙传》所言之“黄山”就是指今黄山景区可能性更大。

黟山之名至迟在南北朝时也已出现,《水经注》卷40云:“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5]93《5水经注》把黟山作为黟县得名之由来,实际上肯定黟山之名在秦置郡县前就已存在。如此说成立,黟山之名则要远早于《列仙传》所记黄山之名的出现时间,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说法也就有了重要的前提。但实际上,关于黟县得名的来历极为复杂。《元和郡县图志》卷28云:“黝县,本汉旧县,理在黝川,因以为名,属丹阳郡。……按:县南有墨岭,出墨石。又昔贡柿心木,县由此得名。《说文》‘黟’字从‘黑’旁‘多’,后传误遂写‘黝’字。”[3]687这些说法先后分别被《旧唐书》《太平寰宇记》《新安志》等引用。这就指出黟县得名至少有四种来历:一是因黟山得名;二是因黟川得名;三是因县南之石墨岭得名;四是因贡柿心木得名。②

考察安徽因山而来的县名,如砀山县、霍山县、含山县、青阳县、祁门县等,文献基本上都能清楚介绍县名的来历,且都能专列条目介绍以上县名所分别依据砀山、霍山、含山、青山、祁山的具体情况。③而对黟山的描述则有些特殊,找不到类似记载,如《太平寰宇记》卷104在介绍黟县地理时详列条目记载了墨岭、牛泉山、鱼亭山、岭山、复山、林历山、戢兵山、三姑山等,其中墨岭“县南十八里”,牛泉山“在县北五十七里,顾野王《舆地志》云牛泉峤”,鱼亭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岭山“在县南一十八里”,复山“在县城南三十六里”,林历山“在县南十里”,戢兵山“在县城北”,三姑山“一名吉阳山,在县东一十五里”。另外还记“仆城里在县西十八里”,可以说对黟县县城四周记之甚详,但无“黟山”的记载。[6]2065-2066将黟山单独列条目的主要有《太平御览》和《元丰九域志》,但《太平御览》的“黟山”条只是引用《歙县图经》的话,介绍的是歙县北黟山。[7]521《元丰九域志》卷6在歙州“歙县”条记有黟山:“有黟山、灵山、新安江、扬之水、黄墩湖”。[8]242

黟县若因黟山而得名,为何文献中不与其他因山而名的县的书写体例一致,为黟山专列条目?以地志为例,其记载黟山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黄山别名一起罗列,先记黄山位置、距离,然后点出黟山作为黄山的别名;二是较多在记歙县时出现。因此,黟山并不专指黟县境内的具体山峰,秦置黟县不太可能以黟山而命名。

黟县是否会因黟川、或因县南之石墨岭或贡柿心木而得名,按照秦置郡县的命名原则,④黟县因石墨岭得名并非没有可能,但是此说却最受质疑。清代黟县学者俞正燮就批评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错把“石墨”当成真的石墨,有望文生义、主观臆造之嫌。⑤石墨岭在今黟县渔亭镇附近,其所产石墨实为燃烧值较低的石煤。的确,以没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煤山作为一个县的得名由来,这似乎没有可能。“黟山”是否是石墨岭,根据如今的考古发现,黟县古城在今县城城东5里处,即龙江乡的古城村,而该遗址位于石墨岭之北。因此,《水经注》云“县居山之阳”中的“山”不可能是石墨岭。“贡柿心木”较早见于《元和郡县图志》。《方舆胜览》介绍徽州之土产时也提到:“柿心黑木,《图经》:新安贡柿心黑木。黟之名县,职此之由。”[9]282南朝顾野王《玉篇》卷21云:“黟,郁咨切。黑木也。丹阳有黟县。”[10]396秦时以歙浦命名歙县,其时黟歙山水相连,按以类相推的原则,黟县也可能因“黟川”得名。且黟川之名后世依然沿用,如宋濂《歙县孔子庙学记》云:“歙,汉县也。……黟川如龙前行,偃蹇不受羁。”[11]86因此,黟县因贡柿心黑木或因黟川得名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

黟山并不指黟县境内的某座具体山峰,后世主要将其指今黄山主脉,这没有疑义。若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为真,那黟山之名在先唐时期应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先唐文献除《水经注》外,黟山之名极少出现。先唐时期,黄山之名同样也只是在《列仙传》中出现。若就《列仙传》和《水经注》而言,前者略早于后者。因此,若从现存文献中认定黟山之名出现一定早于黄山之名,这缺乏根据,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也就失去可靠前提。

再如洪亮吉等纂修《嘉庆宁国府志》“太平县”中有《神仙传》云:“黄帝昔日问道于浮邱公。……浮邱公曰:江南黟山,神仙所居”。[12]371据此似乎可以断定,“黟山”之名在东晋葛洪的时代就已出现。但实际上,《嘉庆宁国府志》这段话并非出自葛洪《神仙传》。根据罗愿《新安志》卷3中的自注和明代章潢的《图书编》卷60的介绍,可知《嘉庆宁国府志》所引的《神仙传》是《吴地神仙传》或《周书异记·神仙传》,而非葛洪的《神仙传》。

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说法在《旧唐书》《新唐书》《全唐文》《唐大诏令集》及其他唐代的重要文献无征。退而论之,若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为真,这必定会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有所记载。因为《元和郡县图志》作为完整的地方总志,其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此时距离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不过60余载。但其卷28“太平县”云:“本泾县地,天宝四年,宣城郡太守李和上奏,割泾县西南十四乡置。黄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上有泉水,泉侧多黄连。”[3]685此当为现存文献中最早对黄山的确切记载,其中并未言及黄山名称之变更,更无所谓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为黄山之说,且该志也没有出现黟山之名。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不仅参考吸收了《水经注》《括地志》等,而且汇集汉魏六朝的各家地记,这就至少印证了从汉魏六朝至唐元和年间,并无黟山改黄山之说。

初步统计,《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新安志》《淳熙三山志》《赤城志》等唐宋两代文献关于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地名的记载不下50次,除极少有重复,其余分别涉及不同地方。如《元和郡县图志》有3次,其卷1记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卷28记改蕲春县(汉代旧名)为蕲水县,卷30记改永阳县为弘道县,但未涉及山名的敕改。有关唐玄宗天宝六年(注明年份而未注明具体日期)敕改山名的记载,开始集中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太平御览》至少有4次,如卷48记改官山为珠玉,改麻山为丰材山;《新安志》至少有8次,如卷3记改主簿山为飞布山,卷4记改黄土山为方源山;《赤城志》至少有6次。其中《太平寰宇记》所记最多,至少有30余次有关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不同山名的记载,如卷18记敕改陆山为霍侯山,卷83记敕改马鞍为西昌山,卷107记敕改白马山为玉马山等。若此事为真,应是一次较大规模且有一定影响的改名行为,但《旧唐书》《新唐书》等唐代重要文献亦无任何记载。

成书于北宋景佑神年间的《黄山图经》显然受到稍前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的影响,不仅记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且坐实具体日期为六月十七日。但该书所记主要依据《周书异记》《神仙补阙传》等旧籍,两书内容之真伪广受质疑,其中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记载因此也极不可靠。如《周书异记》一书,除其部分内容被后人反复引用,却无人亲见此书,史学界对此书真伪都存疑。如有学者认为:“南北朝中期未详作者的《周书异记》一卷和《汉法本内传》五卷两书为佛道斗争中,佛教一方编造并经常引用的伪作,极为有名。”[13]108-113

南宋罗愿《新安志》及祝穆《方舆胜览》均沿袭《黄山图经》之说。如《方舆胜览》卷16“黄山”条云:“旧名黟山,在歙县西北百二十八里,高千一百八十仞。……世传黄帝尝命驾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合丹于此。”[9]282罗愿《新安志》卷3《歙县沿革·山阜》记载:“黄山旧名黟山。……唐天宝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14]83-84稍后于罗愿的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引《旧经》亦云:“山以黄帝凄样真之地,故名。”[15]919

《黄山图经》为现存最早的黄山专志,《新安志》为现存最早的新安郡志书,二者对宋代以后有关文献影响极大。如《明一统志》《江南通志》等均沿用《黄山图经》《新安志》有关黄山名称来历的说法。皖南部分地方志也受此影响,如《嘉庆宁国府志》《嘉庆太平县志》《黄山志定本》等。清代顾祖禹也坚持认为:“黄山,府(徽州)西北百二十里。旧名黟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16]1367要之,古代的地志及方志撰写往往对前人资料陈陈相因,难免以讹传讹。宋代以后有关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说法不过是因循《黄山图经》《新安志》等之旧说。

黄山名称由于在唐代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唐诗中就有诸多有关黄山的作品。或许,唐以后的人们为解黟山、黄山两名并存之惑,自然联系到唐玄宗偏好道教,加之黄山有黄帝的传说,因此杜撰了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为黄山的说法。

二、北黟山之名非唐玄宗敕改

唐玄宗“敕改说”除天宝六年改黟山为黄山之外,还歧分出改北黟山为黄山、改黄山为北黟山等说法。《道光徽州府志》为此进行了梳理,引《大清一统志》:“黄山在县(歙县)西北,与太平县接界,原名北黟山,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引《元和郡县图志》:“北黟山在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宣歙二州分界处”;引《康熙徽州府志》:“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南属歙州,丰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唐天宝六年敕碑。”[17]76-77

首先,这几则材料在黄山与歙县的距离表述上有矛盾。《元和郡县图志》认为北黟山在歙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有悖实情,因宣歙分界处不可能在歙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其中“二百六十八”似为“一百六十八”之误,这就与《康熙徽州府志》所记“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相符。其次,这几则材料还表明黄山名称演变过程中曾出现一对矛盾的说法:一是北黟山改名为黄山,二是黄山改名为北黟山。

北黟山在唐代《歙县图经》《元和郡县图志》中出现,后被《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采用。因此,北黟山之名至迟在唐代就已有,且该名称在北宋之后文献中很少出现,这就给人以北黟山改名为黄山的印象。但《元和郡县图志》只点明北黟山在歙县西北,宣歙二州分界处,未作其他交待。《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却是记黄山改名为北黟山。因此,北黟山改名为黄山缺乏文献的支撑。且《大清一统志》把北黟山改为黄山的时间记为唐天宝六年,这实际上与本文第一部分所言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是同一个问题。

唐玄宗敕改黄山为北黟山之说,最早可追溯到《太平御览》和《太平寰宇记》。宋初李晴仿等编纂《太平御览》卷46《地部十一》记载:“《歙县图经》曰: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丰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焉。”[7]521对《太平御览》这段文字的断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段话是在“黟山”条出现的,句子可以断为:“《歙县图经》曰: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丰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焉。”[18]48-52这样一来,说明北黟山是黟山的旧名,后改名为黄山,且“北”字可能是衍字。但是如此断句却与《太平寰宇记》卷104所记产生矛盾,其《江南西道二·歙州·歙县》云:“北黟山,在宣、黟二州界,县西北一百六十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南属歙州,丰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北黟山。”又同卷曰:“汤泉,在县北北黟山东峰下香溪中,泉口大如碗,出于石涧,热可寻烊鸡。”[6]2060-2061

《太平御览》与《太平寰宇记》基本同时成书,且关于黄山名称的说法基本一致。根据两书表述,其受顾野王《舆地志》影响较大,但遗憾如今不能见《舆地志》原文,且今人顾恒一等的《舆地志辑注》也并无新安郡黄山的相关条目,因此无从查考先唐时期《舆地志》中的相关记载。《太平寰宇记》有三处反复明言“北黟山”,则“北”并非衍字甚明,且地理位置所记亦甚明,在宣歙交界处,与今天黄山景区位置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北黟山确为今黄山曾用之名。问题在于,《元和郡县图志》云:“北黝山在县(歙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宣歙二州分界处”;又云:“黄山在县(太平县)西南四十里,上有泉水,泉侧多黄连”。[3]686显然,根据地理位置,“北黝山”和“黄山”都是今黄山景区的两个名称。同一部书为何同时出现“北黟山”和“黄山”的名称,原因似有二:一是《元和郡县图志》介绍歙县及太平县时所引资料的来源可能不同;二是同一座山基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称呼。事实上,古代文献记载北黟山之名的视角较为明确,如《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记北黟山均立足歙县,特指歙县北部的黟山,其与今黄山景区大体一致,因此“北”字更具有指示方位的意义。若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黄山为北黟山,则距天宝六年年代较近的《元和郡县图志》不可能在记载中出现一山两名的现象。

且若天宝六年敕改黄山为北黟山属实,李白晚年游黄山留下数首诗作,却均称“黄山”而非“北黟山”,如《赠黄山胡公求白鹇》《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杜荀鹤有《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一诗,亦称“黄山”之名。作为唐代诗人,不可能不知道当朝帝王的敕令,也不可能不采纳当朝帝王的敕令。

唐玄宗天宝六年敕改黄山为北黟山同样在唐代主要历史文献中无征,且仅有《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江南通志》等少数文献的前后因袭中出现过“北黟山”之名。若“北黟山”乃唐玄宗所赐,为何北宋景祯估年间的《黄山图经》不名为《北黟山图经》?为何唐及以后的有关黄山诗文作品均不称“北黟山”?为何“北黟山”之名逐渐湮没无闻?显然,唐玄宗敕改黄山为北黟山之说不能成立。

三、唐玄宗敕改说的客观意义

《黄山图经》肇始的唐玄宗敕改说虽不能成立,但黄山在唐玄宗的时代声名渐起,却与唐玄宗偏好道教有关。受唐玄宗敕改说、黄帝传说以及黄山秀美自然风光的吸引,后世的文人骚客、佛道人士等纷纷克服困难涉足黄山。到了明代,徐霞客更是以游记的方式使黄山名扬海内。

先唐时期,受交通条件的限制,黄山知名度并不高。但黄山地区并非封闭之地,如1959年在今黄山市屯溪西郊发现的两座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与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相比,有其统一性,也有其地方性。和黄河流域同时期的铜器相比,也有其共同性,这些考古发现说明黄山地区在西周时期就与中原地区有文化交融的迹象。⑦而仅从《山海经》《国语》《左传》等所记即可看出,先秦时期中原地区有关黄帝的事迹、世系的叙述已经比较系统,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先秦时期的黄山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原黄帝文化的影响是有可能的。

魏晋时期,受巴蜀及北方地区影响,江南道教活动日趋活跃。《三国志》中提到吕蒙病重时,孙权曾“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19]1742从蜀中传入江南的李家道,徒众较多,布满江表。东汉时发祥于江西龙虎山且崇尚黄老的天师道于魏晋时在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吴郡钱塘人杜子恭为代表的一派影响较大。⑧黄山距钱塘和江西龙虎山较近,且处江南较为中心的区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完全有可能。

到了唐代,唐高宗和唐玄宗都十分沉迷道教,尤其是唐玄宗把道教奉为经典,培育了崇尚道教的社会风气。如《天宝七载册尊号赦》曰:“道教之设,风俗之源,必在弘阐。……有通明《道德经》及《南华》等四经,任于所在自举。……其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各令本郡长官致祭。朕刻意真经,虔诚至道。”《天宝八载册尊号赦》又曰:“宜于太清太微宫圣祖前,更立文宣王像。与四真人列侍左右。且道降真符,天有成命,藏之于密,则取固名山。”[20]52-54唐玄宗认为道教是风俗之源,甚至将文宣王(孔子)在老子像前列侍,极大地提升了老子及道教的地位。唐玄宗与道士交往密切,先天二年(713年)拜当时著名道士叶法善为鸿胪卿,封越国公,赠叶父(亦为道士)为歙州刺史。[21]5107-5108唐玄宗尊崇并扶植道教,当时社会弥漫着迷信道教的浓烈风气,投机钻营者也屡献“祥瑞”,争言老子“显灵”。⑨

唐玄宗赠叶法善之父为歙州刺史,无疑会在黄山地区掀起迷恋道教的习气,尤其是黄山民间可能本就有黄帝的传说。唐玄宗《天宝八载册尊号赦》中虽无敕改黄山名称的说法,但有改太白山的“金星洞”为“嘉祥洞”、改华阳县为“真符县”的敕令,且明言“其九州镇山除入诸岳外,宜并封公,仍各置祠宇。如先有祠宇者,量更增修,以时致祭。……宜令所在长官,各陈祭礼。名山大川,亦量事致祭。”[20]54《天宝十三载册尊号赦》再次强调各地郡县长官要致祭名山大川。因此,受唐玄宗诏令影响,黄山的黄帝文化内涵必被强化。

有关黄山的黄帝传说,不见于早期的道教典籍,仅《周书异记·神仙传》有“昔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惟江南黟山,据得其中”[22]601-602的记载。唐代文献虽也较少明确记载黄山的道教文化事迹,但李白等人的诗歌已经将黄山与道教联系在一起,说明黄山的道教文化内涵在唐玄宗的时代确已得到强化。《黄山图经》明确提出黄山是黄帝“凄样真之地”,这一方面受《周书异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经过从唐玄宗时代以来近300年的历史积淀,黄山与黄帝的联系在不断得到巩固。

《黄山图经》提出唐玄宗敕改说以后,宋及以后的文献继承并强化这一点,并就黄帝在黄山的活动进行明确记载。尤其在民间,有关黄山的黄帝传说在不断丰富,黄山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如有黄帝征讨江南后,与容成子、浮丘公会盟于黄山之说;有黄帝在黄山“霞举升天”之说,跟随黄帝一起飞天的七十二人化作黄山的七十二峰。甚至根据《史记·封禅书》,黄帝在荆山铸鼎成功,乘龙升天,留下的“鼎湖”“龙髯”之典故也演变成了黄山“鼎湖”及“龙须草”的民间传说。目前在黄山市的黄山区流传有黄帝衣冠冢,还有轩辕车会等纪念黄帝的民俗活动,这都是黄山的黄帝文化遗存。

黄帝本非信史时代人物,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黄帝崩,葬桥山。”[23]6黄帝活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死葬桥山(今陕西黄陵),足迹似未到达今之皖南。歙人许承尧认为:“黄山名迹,远托轩辕、容成、浮丘,皆出附会,可征实者,自汉陈业始。”[24]151但黄帝之传说大大增加了黄山的文化内涵,故虽显系附会,却广为人们接受。

唐玄宗敕改说为宋代后起之说,且矛盾重重;“黄帝霞举升天”说显然与我国“不语怪力乱神”的主流文化传统相背离。二说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且为受众征信,究其本质,乃因黄山未能进入“五岳”行列,其地位相对卑微。黄山有关黄帝的民间传说应早已有之,为了提高黄山文化地位,民间自发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造山”运动,而托名自高为“造山”运动的最有效举措。清代闵麟嗣《黄山志定本》就引吴之驱剥的观点:“黄山极奇秀,而不与五岳祁湮望之列。我辈将伸黄山于五岳之上,奚取征信?亦征诸圣人而已矣。”[25]40唐宋时期为黄山开发兴盛期,又为道教兴盛期,人们自然将黄山与黄帝进一步相联,且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开拓和延伸。

根据现存文献,“黟山”之名较早出现在《水经注》中,“黄山”之名较早出现在《列仙传》中。但可以肯定,在文献记载之前,两个名称就已出现,否则文献记载就失去依据。因此,黟山与黄山之名究竟谁在前,似不宜草率断明。黟山与黄山长期并称,先唐时期,二者影响都不大。正如施闰章《送孙无言归黄山序》云:“黄山蜿蛹澶数百里,连宣歙二州,其高远险邃,灵异不可殚究,宜在五岳之列,而禹迹不至,秦汉祭告不及,太史迁、谢灵运、谢桃胱、杜甫之徒皆未闻其往,故其名不大著于古;而其上有轩辕炼丹台事,尤荒忽不足信。”[26]159唐代,李白等人的诗作表明黄山声名渐起;宋代《黄山图经》提出唐玄宗敕改说后,客观上助推黄山声名远扬。经《新安志》《方舆胜览》等沿袭,黟山为黄山旧名的说法逐渐固化并成为主流。黄山扬名后,其黟山之称也并未销声匿迹,甚至有人为黄山不名黟山而耿耿于怀,如元末歙县人唐桂芳曰:“得非世人好瑰嗜谲,传之不曰黟山而曰黄山者,理或然欤?”[27]669

因此,唐玄宗敕改说虽不能成立,但客观上有其重要意义。它是在“黟山”和“黄山”并称的过程中逐渐提升“黄山”之名的影响力,显示出黄山名称演变过程中自然与宗教、政治、民间传说等多种因素的交互融合,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这是黄山的又一魅力所在。

注释:

①根据任唤麟的研究,有关黄山山名由来主要有六种说法,即黟山改名说、黄帝炼丹说、坤道土德说、黄檗与黄连说、天玄地黄说等。参见任唤麟:《黄山山名由来及其文化背景研究》,《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5—9页。

②按:黟川,即今黟县吉阳溪,发源于黟县吉阳山,向东经休宁、歙县汇入新安江。

③参见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3期,第76—82页。

④秦置郡县的命名或以列国,或以旧邑,或以山陵,或以所出,或以号令等。参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1页。

⑤参见(清)俞正燮撰,涂小马等校点:《癸巳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254页。

⑥按:《元和郡县图志》中“北黟山”写作“北黝山”,“北黝山”同“北黟山”,该志同卷下文有解释。

⑦参见殷涤非等:《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59—87页。

⑧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284页。

⑨参见薛平拴:《论唐玄宗与道教》,《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83—89页。

[1](宋)无名氏.黄山图经[M].方望子抄本.

[2]王叔岷.列仙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清)方清睿师.蕉轩随录续录[M].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宋)李晴仿,等.太平御览[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9](宋)祝穆.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南朝)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

[11](明)宋濂.宋濂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2](清)洪亮吉,等.嘉庆宁国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第4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3]陈士强.中国古代的佛教笔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14](宋)罗愿.《新安志》整理与研究[M].萧建新,杨国宜,校著.合肥:黄山书社,2008.

[1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第2册[M].李勇先,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三)[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清)马步蟾,等.道光徽州府志(一)[M]//中国地方志集成:第4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8]黄海.黟山改名黄山之谜[J].徽州社会科学,2012(6).

[19]赵幼文.三国志校笺(下)[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0](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1](后晋)刘昭佝,等.方伎传[M]//旧唐书:卷191.北京:中华书局,2010.

[22](明)章潢.图书编:卷6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许承尧.歙事闲谭[M].合肥:黄山书社,2001.

[25](清)闵麟嗣.黄山志定本[M].刘尚恒,王佐,校点.合肥:黄山书社,1990.

[26](清)施闰章.施愚山集[M].何庆善,杨应芹,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2.

[27]唐桂芳.黄山图经诗集序[M]//李修生.全元文:第5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吴 夜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 of Yellow Mountain in Southern Anhui which did not Origin from Emperor Tang Xuanzong’s Edict

Zhang Xiaom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Huangshan Mountain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has been given such names as Yishan Mountain,North Yishan Mountain and Yellow Mountain in history.No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regarding the track of the name change.Among them “Tan Xuanzong's Edict on the Name of Yellow Mountain”is the most widely spread and has the greatest impact,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book of Huangshan Map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but there was no sign of document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some sayings arose about the name change,hence the credibility is not high. Though in doubt,the saying of“Tan Xuanzong's Edict on the Name of Yellow Mountain”and his advocating of Taoism objectively enhanced the publicity of Huangshan Mountain.

Tang Xuanzong;Yellow Mountain;Yishan Mountain;North Yishan Mountain;Yellow Emperor

K928.3

A

1672-447X(2017)01-0010-07

2016-09-16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5xhwh002)

张小明(1974—),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徽州文化。

猜你喜欢

黟县图志歙县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图志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腊八豆腐”香飘黟县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画里乡村水为魂 钟灵毓秀客忘归——安徽省黟县环保局治水记
黟县打响安徽水源地钓鱼现场处罚第一枪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