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的世界文学性的动态生成*
2017-03-09同济大学曹培会
同济大学 陈 琳 曹培会
一、引言
王维诗歌上承魏晋陶谢之风流,下启盛唐王孟之诗韵,集山水田园、绘画音乐及道禅理趣为一体,诗风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历经英美译界一个多世纪的翻译,王维诗歌逐步进入了世界文学之林。翻译对世界文学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没有翻译,世界文学就无法进行概念界定”(Venuti,2013:180)。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从翻译方式的角度定义“世界文学”,认为“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椭圆折射,是翻译书写的结果,是对遥远的时空世界进行超然解读的阅读方式,而不是一套经典文本”(Damrosch,2003:281)。这一定义明确了世界文学的语境架构的文化要素及其运作机制:即翻译需要接受源文化与东道文化的双重影响,并通过译者的书写和读者的超然性阅读,才能成为世界文学。他反复强调“世界文学总是既与东道文化的价值和需求相关,又与源文化相关,是一个双重折射的过程……任何世界文学文本都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紧密联系,而不是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Damrosch,2003:283)。显然,“折射”和“书写”的结果往往会彰显翻译的操控性和片面性两个基本特征,因而我们将这种双文化椭圆折射的翻译书写概括为创译。①创译是在目的语系统中,对源文本进行编辑、重组、创作性重写、创意性重构等的转述方式,实现目标话语的表达性与目的性的文本,其方式可以为单模态或多模态。对此概念的详细论述见拙作“论创译的名与实”。(陈琳、曹培会,2016)本文首先将展示王维诗歌的世界文学地位,然后历时性地阐释其椭圆折射的文学与文化形态及其创译方式,勾勒其世界文学性的生成轨迹。
二、王维诗歌在英美的译介及其世界文学地位
王维诗歌的英译最早可追溯到翟理斯(Herbert Giles)的译诗集《古今诗选》(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1898)。②这四首分别是《竹里馆》、《送别·山中相送罢》、《杂诗·君从故乡来》和《送别·下马饮君酒》。随后庞德(Ezra Pound)、洛 威 尔 (Amy Lowell)、宾 纳 (Witter Bynner)等诗人的译诗集中也收入了王维诗歌。③《神州集》收录1首(共19首);《松花笺》收录3首(共140首);《群山玉头》收录29首(共300首)。译诗专集最早见于黄思礼(Lweis C.Walmsley)、张音南(Chang Yin-nan)合译的《王维诗歌》(Poems by Wang Wei)(1958)。到目前为止,总计有8本译诗专集,④其他7本为:1.叶维廉(Wai-lim Yip)《藏天下:王维诗歌》(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by Wang Wei)(1972)。2.罗宾逊(G.W.Robinson)《王维:诗歌》(Wang Wei:Poems)(1973)。3.威尔斯(H.W.Wells)和程曦(Cheng Hsi)合译《王维诗画意》(An Album of Wang Wei)。4.余宝琳(Pauline Yu)《新译及评论:王维诗歌》(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The Poetry of Wang Wei)(1980)。5.瓦格纳(Marsha L.Wagner)《王维》(Wang Wei)(1981)。6.巴恩斯通父子(Willis& Tony Barnstone)和徐海新(Xu Haixin)合译《笑遗山间:王维诗选》(Laughing Lost in the Mountains:Selected Poems of Wang Wei)(1989)。7.欣顿(David Hinton)《王维诗选》(The Selected Poems of Wang Wei)(2006)。成为“被翻译和出版得最多的中国诗人”(朱徽,2004:85)。从译诗集出版时间上看,翻译主要始于50年代末,集中于70—80年代。
王维诗歌英译文的世界文学地位首先表现在三大权威世界文学选集的收录。①“文学经典化的标志包括进入权威性文学作品选集和工具书、进入大学课堂、成为经常被引用的经典篇章等。”(朱徽,2007:22)《诺顿世界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2003;2012;2015)选录 9 首;《贝德福德世界文学选集》(Bedford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2003)选录8首;《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集》(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2007)选录11 首。上述世界文学选集既是工具型参考书,也是大学课堂经典读本,王维诗歌英译文的入选有力地奠定了其在英语世界的经典文学地位。
其次,王维诗歌的世界文学地位也得益于有力的推介。王维诗歌译诗集曾受著名出版商的赞助,问鼎重要的翻译奖项。罗宾逊译本(1973)受企鹅出版社“经典系列丛书”赞助;瓦格纳(1981)译本受“特怀恩世界作家系列”赞助;巴恩斯通译本(1989)受中国文学出版社“熊猫丛书”赞助。欣顿译本《王维诗选》获得2007年度美国笔会诗歌翻译奖(PEN Award for Poetry Translation)。这些无疑增加了其在英语世界流通的经济与文化资本。
译诗的世界文学性地位还取决于其对译入语诗歌文学产生的诗学影响,尤其是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诗人创作中对古典诗歌英译文诗句的借用,即“语际点化”,②英美诗人(例如庞德、斯耐德、王红公等)在创作中有意将中国古典诗英译文的诗句挪用至其诗歌创作中,以表达诗学主题的相似性。这一文学影响关系被章艳称为“语际点化”。即“诗人在来自另一文学系统的诗歌中找到了情感共鸣,产生了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模仿的愿望,从而起到延续其存在的效果。”(章艳,2016:197)构成了实质性的文学影响关系。钟玲曾分析了美国诗人译者王红公(Kenneth Rexroth)在其创作的长诗《心苑,苑心》(The Heart's Garden,The Garden's Heart,1967)中对《鹿柴》的点化。③详细分析见于钟玲(2009:107—109)。美国桂冠诗人赖特(Charles Wright)就在其诗歌《肉与灵II》中点化了王维《偶然作》中的“老来懒赋诗”(Getting too old and lazy to write poems),表达了诗人愿追随王维,安居自然,享受遗世独居的愿景。
Body and Soul II(节选)(2002)
..
Afternoon sky the color of Cream of Wheat,a small
Dollop of butter hazily at the western edge.
Getting too old and lazy to write poem s,
I watch the snow fall
From the apple trees.
Landscape,as Wang Wei says,softens the sharp edges of isolation.
Don't just do something,sit there.
曾获古根海姆奖的美国当代诗人巴德比尔(David Budbill)也在自己的诗歌《献给王维》中点化《渭川田家》,通过对比现代文明中恬静闲逸的田园生活的遗失,表达了对王维笔下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田园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For Wang Wei(1999)
At a farmhouse on the Wei River you see cattle
wandering home alone the lane in the afternoon sun.
You see the rugged old man leaning in the doorway
of his thatched hut watching his son,the herdboy,
as he ambles behind the cattle,a stick in his hand.
You see farmers returning home,hoes on their shoulders,
They hail each other familiarly.You long for that
simple life.You sigh And sing the old Confucian song“Oh!to Go Back Again.”
From time to time,I sing the song too.But now for me,as then for you,there is no going back.The farmhouse is deserted.
The cattle are gone.The old men are dying in nursing homes in the city.The sons and daughters are gone.The farmers gone.
No one hails another.Everything has changed.
Fourteen hundred years of love and grief between us,
yet everything is the same.The old ways are dying still.
Nothing has changed.
此外,王维诗歌还影响了吉尔伯特(Jack Gilbert)、戈 伯 (Dan Gerber)、塞 克 斯 顿 (Tom Sexton)和萨多夫(Ira Sadoff)等一批现当代英美诗人,①这些诗人对王维诗歌的语际点化现象,作者将另撰文详细论述。他们在诗作中化用、引用王维诗句,或产生诗思共鸣,或借以表达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这种互文性的“语际点化”彰显了翻译文学与译入语创作文学之间的文学影响,使得两者相互照现、相互阐释、相互发明。经过语际点化的诗歌使得译诗的诗歌文学性和文化意蕴得到进一步辐射与传播,是跨文化对话意义再生产的结果。这种互文性进一步推动了译诗的接受性,促进了王维诗歌世界文学地位的形成。
三、明白晓畅的诗风与英语诗歌诗学革新:口语化译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诗坛反对艾略特带给美国诗歌的学院化和古典主义诗风,要求诗学形式和语言的革新,“追求朗朗上口、口语化的诗歌”(Silliman,1986:xvii),即诗歌美国化和语言口语化。在这一东道诗学革新要求下,1958年第一本英译王维诗歌译诗集《王维诗歌》面世。该译诗集沿用了已渐成熟的自由体诗歌形式,译诗口语化和散文化特征明显,体现了新的诗学规范下的时代要求。王维诗歌受道禅哲学影响颇深,其中蕴含的思想丰富而深邃,然而该译诗集并未挖掘其诗中的深层内涵,译者黄思礼认为,“王维诗歌直接明了,并不具有深层哲学内涵”(Walmsley& Chang,1958:19)。译诗用语口语化,体现了朴实生动的生活气息。如《老将行》中“不似颍川空使酒”的译文:What?Let himself go like the general of Ying-ch'uan ever befuddled by wine?Not he!。因而,诗渗禅意的王维也变成了一名邻家老人,译诗“富有生活感,真实生动”(Hightower,1961:444)。如《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译文:Although the fragrance of spring flowers has faded /My good friend,you should still stay on for the beauty of autumn。王维在诗中借用楚辞名篇《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来表达隐栖山林之心。经过译者的阐释,这一归隐之意却消失殆尽,成了一首邀请好友小住以共赏秋景的生活小诗。
王维诗歌英译初期,英语世界对中国古典诗歌知之不多,源文化和东道文化焦点之间距离较远,因而世界文学折射程度较大,译诗与原诗面目相去较远。这一时期对王维诗歌的翻译多体现为东道文化诗学要求下对译诗形式的革新,不注重表现原诗的哲学文化意蕴,因而多出现“以我观他”的主观性阐释,不管是译者还是读者的阅读态度都更倾向于东道文化。但与此同时,王维诗歌也获得了顺应东道文学诗学主张的自由体译诗形式和口语化表达,初步进入东道文学视野。
四、道禅意蕴与“逆文化运动”:禅意再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战后的空虚、机器文明的发展使得精神无处寄托和安放的美国年轻人开始走出西方文明的中心,转而向处于边缘文化地位的东方文明寻求慰藉,对东方思想的吸收和追求成了“当时的一种时代风气”(钟玲,2003:85)。在这种“逆文化运动”思潮背景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迎来了第二次热潮,“这第二次热潮的特点是,‘中国式’诗人大多倾心于道与禅(而不再是第一次热潮的中国文学、句法与情调),因此,他们都希望更深入到中国美学的核心中去”(赵毅衡,2003:279)。有“诗佛”之称的王维自幼受其母亲影响,一生参禅礼佛,其诗安静空灵,深渗禅意。王维诗歌中的道禅意蕴与逆文化思潮对道禅的推崇的契合,使其进入了译介的繁荣期。②不仅是王维诗歌英译,在20世纪70年代也是英语世界研究王维的繁荣时期。1975—1979年,出现了四篇以王维为题目的博士论文。(详见张万民,2011:46—52。)1972—1974年连续出版了三本英译王维诗歌集:《藏天下:王维诗歌》(叶维廉译,1972)、《王维:诗歌》(罗宾逊译,1973)和《王维诗画意》(威尔斯、程曦译,1974)。③该译诗集表现为松散的五步抑扬格节奏,是八本英译王维诗歌译诗集中唯一一本韵体翻译。但由于该译本流传度不高,此文不做详细论述。该时期的译文鲜明地体现了王维诗中的道家美学和佛禅思想。
叶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中的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是指从老庄哲学中激发出来的不受理性知识干扰、以物观物的一种纯粹审美体验和表达策略。“王维的诗,景物自然兴发与演出,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现读者目前”(叶维廉,2002:174),因而是道家美学的充分体现。叶译中的道家美学首先体现在诗人“自我虚位,万物归怀”的藏天下于天下之美。在53首叶译诗中,有诗人“I”直接参与的只有11首,这在以形合和分析指义性的英语文法中是不常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叶译中的诗人都隐退于诗里所描绘的场景,融于万物自然自发的过程中。其次,叶译的道家美学还体现在译诗“无言独化”的静默之美。“王维是中国乃至所有文学史上最安静的诗人。其诗之‘音’源于绝对的静默”(Yip,1972:x)。叶译鲜少使用动词,多以非谓语动词、介词等展现诗歌之静态美。如《青溪》前四句“Intothe Yellow Flower Rill/Drivingthe water of Green Stream./Alongthe mountains a million turns:/To_ gostraight-not even a hundred miles.(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第三,叶译的道家美学还体现在任运无为的自然秩序之美。“王维诗中的视觉顺序是我们体验现象起伏流转的自然体现。……译诗如果打破这一顺序将会失掉王维独特的表现模式”(Yip,1972:xiii)。因而,叶译尽可能地遵循了原诗的行文顺序。如“Vast desert:a lone smoke, straight. /Long river: the setting sun,roun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A stream hut,quiet,no one around.(涧户寂无人)”。
稍晚一年的罗宾逊译本同样注意到了王维诗歌中的“静”,但这里的“静”不再是无言独化的道家之静,而是佛家坐禅之静。罗宾逊认为,“王维诗最显著,最具特色的是诗中渗透了一个真正佛教徒的清静无为的思想……比起自然诗人,王维更像是一个宗教或神秘诗人”(Robinson,2015:xvi)。以《登辩觉寺》为例,王维在这首诗中明写登辩觉寺途中所见,实则以登寺之旅暗喻修禅之路。罗译将诗人从入禅(First Stage)到化城(Magic City),①“化城”:指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即小乘境界,继而超越佛法
(Cloud of the Law)顿入虚空(Void),最终达到涅槃(Nirvana)这一修禅历程通过大写的佛教专有名词显化,使得王维诗歌的宗教意味得到了强化和凸显。
竹径从初地,Path through bamboos up from theFirst Stage
莲峰出化城。Towards theMagic Cityout above lotus peaks
窗中三楚尽,Through a window,there is all of Ch'u
林上九江平。Over the trees the Kiukiang plain
软草承趺坐,Cross-legged,soft grass beneath
长松响梵声。Tones of Sanskrit sounding among tall pines
空居法云外,Up in theVoidbeyond theCloud of the Law
观世得无生。Contemplating,achievingNirvana.
此外,罗译还基本译出了原诗中的叠词,并且按照前四后三将七言诗断句分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方式。如《积雨辋川庄作》中“Vast vastthe water fields//where the white egrets fly//Dark darkthe summer trees//where the yellow orioles sing(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不同于前一时期王维诗歌英译文在形式上的获益,这一阶段受东道文化对东方思想的追求,王维诗歌中的道禅特质得到了放大性折射,诗歌本身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关注和解读。此外,该时期王维诗歌英译文虽然在形式上仍延续了自由体诗歌形式,但已跳出“以我观他”的阅读方式,翻译视角开始从东道文化向源文化移动,努力再现原诗的形式特征和哲学内涵。
五、典故性与汉学细读:笺注性翻译
经过前两个时期的翻译,王维诗歌英译逐步走向成熟和专业化,进入了汉学学术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出版了两本汉学家译诗集:《新译及评论:王维诗歌》(余宝琳,1980)和《王维》(瓦格纳,1981)。余宝琳和瓦格纳作为比较文学学者,对中文及中国诗歌有着扎实的学术素养。基于她们的学术研究背景,其译诗为典型的汉学家译诗,表现为笺注性翻译。①“附有详细注释的翻译也即笺注性翻译(annotated translation),或者作为单独出版发行的译著,或者出现在博士论文、论文或者专著之内,是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不仅因为海外学界的研究语言不是汉语,故此译文成为必需,也因为早期汉学语文学重视文本研究的指导思想。”(田晓菲,2010:607)此外,1989年还出版了巴恩斯通父子与徐海新合译的《笑遗山间:王维诗选》。虽然译者并非汉学家出身,但其译诗集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笺注性译诗特征。首先,这三本译诗集都认识到先前译诗集对王维思想片面化的解读,在诗歌选材上力求立体全面地呈现王维身兼朝臣、诗人和画家等多重身份的形象。余译本分为“少年诗及其他文学实践”、“宫廷诗”、“佛教诗”和“自然诗”四部分;瓦格纳译本分为“诗人生平”、“宫廷诗人”、“自然诗人”、“佛教诗人”和“画家”;巴恩斯通译本是目前同类译本中收录王维诗歌数量最多的译本,共180首。在译诗分类上也更加细化:分为“隐逸诗”、“宫廷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肖像诗”和“冥想诗”等七个类别。其次,三个译本都采用了丰富的副文本(paratext),对王维及其诗歌做了汉学研究式的解读。余译本每首诗歌都有背景知识导读,且收录的150首诗歌有327条注释,注释率高达218%。瓦格纳译本则以诗人生平为主线,采用译述结合的方式,详尽地分析了每首诗歌的背景、主题和风格等。巴恩斯通译本则用了长达62页的篇幅(占整本译诗集的三分之一多)为译本做了一个题为“静寂之禅定”的导读,介绍了王维的生平、交游、客观静默的诗学原则等。第三,三个译本的笺注性译诗还体现在对诗歌典故做学术探究式的溯源。以《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为例。余译本在注释中用了大量篇幅从“幽篁”追溯到了屈原的《九歌·山鬼》中的“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而后又详尽梳理了“啸”作为魏晋名士吟诵方式的道家传统。两个注释都体现了汉学译诗的学术性和穷尽性。
汉学译诗是以源文化为导向的阅读方式,力求向东道文化展示客观全面的诗歌面貌。汉学译诗可读性稍有欠缺,通常被用作教育和学术研究等专业领域。但同时,这也表明王维诗歌已进入到了东道文化的课堂和研究视野,并在东道文学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巩固了其世界文学地位。
六、荒野宇宙观与深层生态学:文化创译
美国当代翻译家欣顿(David Hinton)从荒野哲学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将王维山水诗的自然精神实质概括为“荒野宇宙观”。荒野宇宙观是基于道禅思想的动态宇宙观,视宇宙万有为荒野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以最本真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内涵包括道、自然、无、有、无为、玄、气、理、心、空、闲等十一个道/禅思想,并构成王维山水诗的主题。欣顿通过译诗阐释了其对山水诗的荒野宇宙观的理解,并宣称其译诗为“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他说,“虽然我紧扣原诗的每一字和细节,但我是在重新作诗(remake)。也许最好称之为文化翻译。我觉得,我翻译的不仅仅是诗行,而是中国文化。我想把它对人类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的理解带给西方”(Tonino&HInton,2015:12)。他进一步提出,英汉语言在诗学审美上的差异性导致语言形式的非对等性,因此,不得不牺牲诗歌形式;同时,为了达到让译诗具有可读性,他力求语言的英语化和当代化。可见,其译诗具有有机译诗体特征。即从原诗的内容和主题出发,根据英语语言和英语诗歌特点再造译诗的形式,是一种再创作。因而,欣顿译诗有鲜明的哲学动机:即力求把富于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荒野宇宙观的哲学思考带入西方,揭示其与深层生态学在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哲学观上的契合与会通。由此呼吁,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思想是亘古、普世的哲学主题,是人类的精神皈依。因此,我们认为,他所定义的“文化翻译”更确切地说是文化创译。我们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简要说明欣顿的文化创译。
空山新雨后,Inemptymountains after the newrains,
天气晚来秋。it's late.Sky-ch'ihas brought autumn-
明月松间照,bright moon incandescent in the pines,
清泉石上流。crystalline stream slipping across rocks.
竹喧归浣女,Bamboo rustles:homeward washerwomen.
莲动下渔舟。Lotuses waver:a boat gone downstream.
随意春芳歇,Spring blossoms wither awayby design ,
王孙自可留。Buta distant reclusecan stay on and on.
该诗是一幅清新自然、生动静谧的山中晚景图,反照出“空”观的禅悦境界。首先,我们来看欣顿对“空”、“气”、“随意”和“王孙”等四个蕴含禅意的词的翻译。“空”译为empty。他认为“空”即心空、性空,乃佛禅之最高境界。其基本意义与“无”同义,表示没有意识。万物的本性是“空”。虽然万物以各种形态存于“有”,但又以物质的形式消失,然后以其他物质形式再现。因此,没有永远的自我,自我是“空”。因此,将其直译为empty。“气”音译为“ch'i”。他解释道,“‘气’乃宇宙元气、精气、生命之源。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或‘气候’即天之气”(Hinton,2006:111)。在中国道家看来,气以“无”的形式存在,是“无”之生发力所在,乃万物生成变化之本源。它由阴阳构成。阳气上升成为天,阴气下沉成为地。“气”不停地运动,运行于山水之际,激活万物,并把人与空无连接起来。《庄子·至乐》曰:“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道出了万物生成的过程,即气→形→生。可见,“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专有名词,因此,欣顿将其音译为ch'i。Sky-ch'i has brought autumn就道出了秋天不仅仅是四时轮回的结果,而是气变而生,昭示了“通天下一气耳”的宇宙本源观,该句译诗是欣顿对老庄“气物论”理解的结果。“随意”译为by design,可见欣顿理解到了“随意春芳歇”的道禅意蕴,即“道法自然”的宇宙运行规律。春去秋来、花开花落都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所致。“王孙”则译为 a distant recluse,将暗典的实际所指翻译给英语读者。这四个词的英译再现了王维借所写的景物参悟和抒发自性的诗情禅意。通过译诗,欣顿挖掘了道家的传统自然观,传达了其荒野哲学的主张。
其次,译诗的诗行句法简练而形式对等。每联句法具有语法对称性,例如第2、3、4联,这使得译诗结构匀称、意象简洁分明。译诗为五重音对句体,以五重音对应五言,以每两行空一行的对句对应中国古诗中的“联”,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形式特征。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诗行节奏齐整,有中国古诗词的洗练、上口之诗风。
同时,译诗措辞不仅与原诗意义对应,而且也承袭了王维诗歌用词浅白平易、意象洗练的特点。这种异域化的技巧,不仅造成了新奇的意象,而且表达也是出其不意地简单,且意象的静态性与动态性也得到一一保留。如静态意象:newrains,Sky-ch'i,bright moon,a distant recluse 等;动态意象: bright moon incandescent in the pines,crystalline stream slipping across rocks,Bamboo rustles,homeward washerwomen,lotuses waver,a boat gone downstream,spring blossoms wither away,a distant recluse can stay on等。整体而言,译诗再现了王维的高简闲淡的艺术风格。欣顿非常推崇王维这种风格。他说,“王维是中国诗歌精炼工厂。……他的诗歌意象简约到极致”(Hinton,2006:intro)。
欣顿的文化创译体现了道禅哲学和深层生态哲学的会通,是两种文化形态对原诗的椭圆折射的结果,呼应了当下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哲学理念的诉求。
七、结语
王维诗歌经过中国山水诗的艺术文化精神与英美文化的亚文化形态的椭圆折射与创译,跨越了民族文学的藩篱,在世界文学流转中不断获得重生。从误读到精细阅读与阐释,从以我观他的阅读到寻求文化契合与会通,最终获得对人类共同情怀与普世价值的理解与诉求,这一过程揭示了世界文学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当今中国文学外译的文化战略背景下,我们需要认识并尊重这一基本规律,将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放置到世界文学的流转空间进行考察,使之与东道文化产生关联与折射,重写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性。
Budbill,D.1999.Moment to Moment:Poems of A Mountain Recluse.Washington:Copper Canyon Press.
Damrosch,D.2003.What is World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ightower,R.J.1961.“Book review of Poems by Wang Wei”.Ars Orientalis 2.pp444-446.
Hinton,D.2006.The Selected Poems of Wang Wei.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
Robinson,G.W.1973.Wang Wei:Poems.London & New York:Penguin Random House.
Silliman, R.1986.In the American Tree: Language,Realism,Poetry.Orono:National Poetry Foundation.
Tonino,L.& D.Hinton.2015.“The egret lifting from the river:David Hinton on the wisdom of ancient Chinese poets”.The Sun issue 469.pp4-13.
Venuti,L.2013.“Translation studies and world literature”.In L.Venuti(ed.).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Wamsley,C.L.& Y.N.Chang.1958.Poems by Wang Wei.Rutland & Tokyo:Charles E.Tuttle Company.
Wright,C.2002.A Short History of the Shadow:Poems.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
Yip,W.L.1972.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by Wang Wei.New York:Grossman Publishers Inc.
陈琳、曹培会,2016,诗歌创译的世界文学性——以《竹里馆》英译为例,《中国翻译》第2期:85—90。
陈琳、曹培会,2016,论创译的名与实,《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123—130+14。
田晓菲,2010,关于北美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之现状的总结与反思,载于张海惠,《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北京:中华书局。
谢天振,2013,《译介学》,南京:译林出版社。
叶维廉,2002,《叶维廉文集》(第壹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万民,2011,英语世界的王维研究,《文学与文化》第1期:46—52。
章艳,2016,翻译之后: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点化,《中国比较文学》第2期:189—199。
赵毅衡,2003,《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钟玲,2003,《美国诗与中国梦: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文化模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玲,2009,《中国禅与美国文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徽,2004,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四川大学学报》第 4期:84—89。
朱徽,2007,英译汉诗经典化,《中国比较文学》第4期: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