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机制研究
2017-03-09张芳芳
张芳芳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机制研究
张芳芳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还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建立完善的长效培养机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建立团队长效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因此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力量和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内外高校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还没有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长效培养机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建立大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和团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模式
目前为止,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多种多样,既有课堂内外的课堂教学团队和课外兴趣小组团队,又有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应赛团队、大学生训练计划团队、创业团队和校企合作团队。
(一)课堂教学团队
课堂教学团队是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实验等的实际需要而组建的小组或团队。此团队授课教师对专业、班级同学进行小组划分,小组成员就教学、教材、实验等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创新团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形成团体合作、共同进步的学习习惯和氛围。
(二)课外兴趣小组团队
课外兴趣小组团队一般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某种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科技创新兴趣团队。团队依托学校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中心、学生会科技创新部等不同的组织,在课外开展“示科学臻萃,攀创意巅峰”思维交锋大赛、专利发明申请报告会、“展科学真知,创年华风采”科技创新成果展、科技知识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发展成员之间的共同爱好。
(三)“应赛”团队
“应赛”团队主要是以“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为载体而组建的团队。其团队目标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各类科技竞赛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动团队成员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从而增加创新数量、提高创新成果档次和质量。
(四)大学生训练计划团队
大学生训练计划团队是基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研究而组建的团队。SRTP采用基金项目的形式重点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创新训练。他们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资源、教师已有的科研条件以及其他的教学科研资源,以各学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社会热点等内容作为选题主要方向,在不同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对于立项成功的项目根据实际创新情况,给予500元-1500元/项经费支持,如潍坊学院自2009年实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以来,学校每年至少划拨20万元专项资金,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作为SRTP基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团队的良好运营。
(五)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团队
教师科研项目团队是学生借助参与教师申请成功的科研项目,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环节受到启发和思考,在教师主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团队的创新领域局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范围,与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卓越创新工程等密切关联。
(六)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团队是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一些有共同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通过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创业特训、实战模拟、创业黑马训练营等的训练和启迪而组建的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创业路演、实战演练等思想火花的碰撞,提升团队成员的创业素质,弥补团队在自主创业、人际交往、市场分析和项目空挂等方面的“短板”,使团队在创业苗圃期能够顺利创业,促进创业项目与市场接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七)校企合作团队
我自己是差点没赶上此次克旗之行的。原因之一是因换购京A牌照的摩托车身份证被扣在车行。而按照这个年龄,似乎每一次出行的错过,都必会在心底留有遗憾了。——在遥远的匮乏单调年代里曾经那么向往的都市,其中充满了文明、文化,拥有革命领导的工人阶级的庞大队伍,以及充满了自我童年生活记忆的都市,怎么就一步步变成了隔一段时间就想尽快逃离的“现代牢狱”了呢?文明的挤压与钝化,不知不觉中就以强化的或懒惰的方式逼到你无法忍受,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能凑起人数来去自主远行、“反向融入”,融入到与原有向往完全相反的乡村、田野、高原以及今日的草原,便是人生幸事。
校企合作团队是以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平台,围绕特定的企业或学校的课题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团队借助学校教学、科研、实践资源以及合作企业实验室条件和环境等进行实践创新。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结合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开展情况,透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自身特点,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团队呈现多样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汇集兴趣爱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组织在一起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其群体种类具有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临时“应赛”团队多,长期稳定团队少。他们多是因应“赛”的需要临时组建,团队之间的交流往往也仅限于比赛,是一种短期的团队行为,比赛结束,意味着团队解散,没有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环境和条件。二是相同专业团队多,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少。此类团队成员多由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建设缺少专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创新必需的发散性思维,研究内容局限在专业或学科内、研究方向单一、思维模式相对固化,致使团队创新动力不足,难以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三是兴趣团队多,精品团队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仍然占主导,本科大学生的学习还是习惯于中学的“单兵学习”,课上交流很少、讨论少,第一课堂创新团队还没有形成气候,[1]没有在课堂中引入创新团队,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团队多是因兴趣爱好组建,还未建立第二课堂服务第一课堂的有效路径,没有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缺乏团队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互动培育和培养机制,兴趣团队向精品团队延伸和发展的少之又少。四是校内团队多,校企合作团队少。校企合作团队要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展示更多的创新成果,然而在地方高校的创新活动多在校内进行,没有将校内外的教学、实验、科研、实习实训资源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创新实践平台等完全理顺和整合,未注重校企设备与技术优势互补、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致使创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科技创新团队参与动机具有多元化
科技创新的参与动机体现多元,有的团队是为了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增加创新数量、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有的团队是为了创新能力提升,实现团队价值;而有的团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在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方面优先加分或获得奖励,甚至有些团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窃取其他团队或过分夸大自己的的创新成果,具有功利性,与团队参与创新的本意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了团队成员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在地方高校存在的众多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团队的创意意识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没有统一的创新管理团队,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缺少对团队创新意识引领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各创新团队处在各自为战的“散养”状态。甚至有的团队对于什么是创新,创新什么,怎样创新或者创新需要哪方面的素质、锻炼哪方面的能力、要达到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等都浮在表面,比较模糊,使得团队之间科技创新流于形式,盲目跟风,缺乏深度调研和思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效果不理想
在实际工作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但是所达到的创新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团队创新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创新内容和实验验证,团队成员仅限于追求参与科技创新可以获得奖励、加分、入党推优等;二是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低,缺乏深度和广度,处于凭空想象阶段;三是其创新成果仅限于应付比赛,比赛结束,成果即被搁置,市场转化率低等等。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经费投入、创新资源、基地建设等不足的客观原因,二是团队成员参与创新的动机多元,有的成员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含量、等级、档次、市场转化率要达到什么效果处于模糊状态。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机制
(一)完善运行机制
首先,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和各二级学院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科技达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新生在专业认知、动手实践、创新训练、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初步认识,以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为主题开展团队运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组建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以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图片展览、科技创新成果展、团队文化设计竞赛等多彩、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科技兴趣,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2]在一定的机制下选择思想比较活跃、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他们组成若干创新活动团队,各活动小组可以跨专业进行搭配,发挥不同专业的特长,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扩大参与人数和覆盖面。
其次,团队组建成功后,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团队的沟通和联系,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关键点进行创新实践和深入探索,给团队成员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和机会,使每个团队都有思路、有互动,有对决、有博弈,从而使团队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保证科技创新的成果质量和实施效果。
再次,团队要对科技创新的阶段性活动进行系统、详实的总结,总结阶段性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一些优秀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和深度研究,大力宣传团队创新的成功案例和先进事迹,给学生提供鲜活的类比和模范的引领,用舆论的力量增加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在创新团队之间积极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创新成果展示会,弘扬团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健全激励机制
在激励手段上,激励机制既要包括对团队成员的激励,又要包括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对于团队成员,学校要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综合素质测评、各类评优推荐、发展学生党员等各项工作中,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做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标;对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获奖、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所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团队均给予创新学分奖励;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前沿课程,制定学分置换办法,出台省级以上获奖的奖励办法等,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学校要通过将其指导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教学工作量的置换、科研任务的等效、业绩津贴发放、评优指标、职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优先推荐等措施,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教学评价、业绩津贴发放及教师岗位聘任联系起来,调动和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教师的指导效果,也使一部分确有专长的教师能够专心的从事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在激励制度上,要将科技创新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准备历程、活动进展和实况及创新成果、获奖情况等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既要使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又要使奖励评定公平公正,使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三)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地方高校一方面既要利用科技活动月或科技节等进行普遍宣传发动,又要对科技创新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既要扩大科技创新的参与人数和覆盖面,又要使“科技创新达人”的带动、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梯队的建设,充分发挥“科创达人”的创新经验、团队引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以点带面,形成“高年级与低年级相结合,科创达人和科创新人搭配”的科技创新梯队,[3]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另外,学校要通过网站、宣传板、数字校报、微信公众号等不同途径和平台,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大力宣传,将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比赛的视频、参赛实况、获奖奖项、比赛感悟与体会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供学生观摩,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因此高校一方面要与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结合学校专业、学科发展需要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加大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覆盖面,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开发学生科技创新阵地,完善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使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的科技创新优秀项目进行重点孵化和培育,整合校内外教学、实验、科研资源,助力创新团队与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化高校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课程改革、企业实训实习、创新创业创客等服务,为这些项目提供更好的平台、技术、资金支持,不断挖掘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保证科技创新项目的有效持续开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
再次,推动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成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一些科创比赛成果,比赛结束,成果即被搁置,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严重脱节,挫伤了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信心。因此,高校要引导科技创新团队树立问题、需求导向,围绕民生、环保等社会问题和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研究和创新,在充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团队的专业和特长,积极挖掘与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创新点,将产学研与创新成果相结合,并进行市场推广和转化,使成果应用成为现实,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团队可以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思路和聪明才智,个人的力量也会因团队而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地方高校根据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实际,组建一批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校企联合的创新团队,不断吸纳新成员补充新鲜血液,形成阶梯状团队结构,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团队创新能力,完善团队培养机制,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地方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1]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杨莹,徐莉莉,吴雯超,张攀,周宏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Q学院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2):145-147,154.
[3]陈兴旺,刘杰,钟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60-63.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2
A
1671-4288(2017)01-0098-03
2016-08-15
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及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RKX055)
张芳芳(1982-),女,山东临朐人,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