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3-09湖北省崇阳县肖岭乡台山小学陈宏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表面积长方体交流

湖北省崇阳县肖岭乡台山小学 陈宏奎

目前,有些教师仍存在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口耳相传。这既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当前弊端,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巧设新知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相当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展开前,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就急于传授知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枯燥无味的心态或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负担,结果事倍功半。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利用导入语,不但可以收敛学生的各种思想,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和爱学、乐学的心态。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XX同学本学期进步很大,被评为“十佳少年”。我提议大家向他学习,并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师生热烈鼓掌)

师:鼓掌也有学问,刚才你们鼓掌时,两手是怎样运动的?请从两手开始运动的地点、时间、方向、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思考。(边问边答边板书)

两手运动:

地点:两地

时间:同时

方向:相对或相向

结果:相遇

师:像汽车、火车等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一定时间后会怎么样呢?

生:会在途中相遇。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这样创境导课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吸引住,学生便积极主动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究之中。

二、设疑问难,激励学生主动学

大家都知道,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赞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新课展开前,教师以“设疑”作为学生学习的先导,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维的氛围,学生就会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任意量出两个内角的度数告诉老师。当学生一一说出两个角的度数后,老师很快说出他们的第三个角的度数,并让学生自己验证。当学生迷惑不解时,老师借机发问: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谁能发现这其中的规律?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学习中。

三、新课进行时,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文具、墨水盒等。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并把交流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1.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面?

2.长、宽、高各指的是哪条棱?

3.哪些棱相等?哪些面相等?

4.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讨论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先看书,再结合手中的学具,具体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5.你能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写出来吗?

6.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主进行探究。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尝到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对数学活动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后小结,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学会”

课后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形成的认知是零碎的、局部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学生共同合作、交流,把一些零碎的认知加以归纳整理,再形成抽象的理性认识。如在小结时,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很大。谁能把这些收获说一说?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以前学会的知识有哪些联系?你掌握了哪些本领?你能用这种本领解决一些什么问题?等等。通过小结,学生对知识结构、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个正确全面的再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练习巧设“陷阱”,启发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要想让学生克服这种偏差,教师必须通过精心设计“陷进”,把错误的东西引发出来,再引导学生潜心研究,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确实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在教学“方程”的概念后,让学生判断“3X+5”是不是方程,能否求出X的值等。通过设陷,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就会理解的更深刻透彻,永远也不会遗忘了。在教学中编拟“陷阱”式的习题,是减少错误发生的一种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优化,有利于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设陷不得超越教学内容,因为“吃堑”只是一种手段,“长智”才是目的。

总之,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但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必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人们常说的“教有法而无定法”。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启”而得“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表面积长方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巧求表面积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抓不变量巧解题
表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