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补证

2017-03-09徐宏图

关键词:状元

徐宏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处,浙江杭州 310012)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补证

徐宏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处,浙江杭州 310012)

《永乐大典》收录《张协状元》《错立身》《小孙屠》三种戏文。钱南扬先生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问世已近40年,这期间又发现了许多新史料,笔者即充分利用这些新史料予以补证,包括词义与语源两方面。

《永乐大典》;《张协状元》;《错立身》;《小孙屠》;补证

钱南扬先生于1979年出版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下称“钱本”),开近代南戏剧本校注之先河。这是他继《宋元戏文辑佚》之后、《南戏概论》之前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为普及南戏做出卓越贡献,嘉惠后学者良多。惟智者失虑,疏漏或不尽意处仍在所难免,笔者不揣谫陋,试为之补证。

一、村 (沙)

《张协状元》第1出《题目》:“呆小二村□调风月,莽强人大闹五鸡山。”钱本注曰:“村□,村下原夺一字,当是‘沙’字。村沙,恶劣,伧俗。也作沙村、村桑。详《语辞汇释》。”又案曰:“《蹴踘谱》‘圆社’:‘凡教徒弟有三不可教,一者其性于沙村,不通情性。’乃宋人语。”[1]4所注可通,唯“村(沙)”的语源失考,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亦然,仅举例句而已。

补证:“村”至迟起于隋唐。宋程大昌《续演繁露》卷四曰:“古无村名,今之村,即古之鄙野也。……古语以美好为都,麄陋为鄙,本此为义也。隋世已有村名,唐令在男野者为村,故世之鄙陋者,人固以村名之。”[2]可见“村”之名起于隋唐,“村气”一词也产生于此时,唐刘餗的《隋唐嘉话》卷中曰:“薛万彻尚丹阳公主,太宗尝谓人曰:‘薛驸马村气。’主羞之,不与同席数月。”[3]可证。但被诗家採为习语,却是宋元的事,宋唐庚《眉山诗抄》卷下《圆蛤》云:“我居固已陋,尔鸣良亦村。”[4]苏东坡《答王巩》诗云:“连车载酒来,不饮外酒嫌其村。”[5]722-723前者指“村”为俗,后者指“村”为恶,即“俗恶”的意思。元曲沿用之,如《盛世新声》无名氏双调【折桂令】《忆别》:“嫩者属村,村方学俊。俊也成贼。”①戴贤辑. 《盛世新声》亥集. 万历二十四年刻本,第610页。“嫩”,幼稚浅薄之意,故曰“村”。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2折阎丘亮云:“我有一子却是个村厮儿,你久后得志,休忘了此子”[6]655也可作为笺注的语例。此外,“村”也作“凶狠”解,如关汉卿《金线池》第1折卜儿云:“我老人家如今性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6]1417

总之,“村”有二义:一是指人的举止、品行陋俗、愚蠢或凶狠。二是指事物的粗鲁、笨拙。因受俗文学的影响,除“村”字单用外,一般在“村”字下均接沙、杀、煞、桑、势、纣、胄、觔等字,组成各种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村”字单用。例如《董西厢》卷一【雪里梅】:“折莫老的小的俏的村的满坛里热荒。”[7]46高文秀《黑旋风》楔子(净扮白衙内上诗云):“五脏六腑刚是俏,四肢八节却无才。村入骨头挑不出,俏从胎里带将来。”[6]691《东堂老》第1折、《货郎担》第1折等均有此诗。又如关汉卿《救风尘》第3折【倘秀才】(正旦唱):“你这厮外相儿能疎就里村。”[6]201武汉臣《玉壶春》第3折【耍孩儿】(正末唱):“这厮他村则村到会做这等腤脏态。”[6]485

2.村杀。“杀”又作“煞”“势”等,均为语助词,无义,唯加强语气罢了。例如: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虚设,夜静水寒鱼不饵,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笑伊村杀。”[8]81贾仲名《对玉梳》第2折【黄钟煞】(正旦唱):“难退送的冤魂像个甚么?村势煞捻着则管独磨。”[6]1254元吴西逸【双调】寿阳曲《四时》:“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9]1170

3.村沙。愚蠢、傻笨。“沙”字在元人曲语里虽为习惯的语助词,如石宝君《曲江池》第1折(正旦云):“你是仁兄沙。”又云:“你是爱弟沙。”[6]265这两个“沙”均无义。但村下所接的“沙”字,却是人物性态形容词“傻”字的同音转化。如《太平乐府》卷九杨立斋【哨遍】:“又有个员外村,又有个商贾沙。”[10]如它是没有意义的语肋词,决不会把“村”与“沙”分开来写了。《张协状元》题目的“村沙”也是如此。不过,又有误作“村桑”的,如《北词广正谱》“双调类题”无名氏《杜鹃啼》剧【梅花酒】:“没面目,性村桑,全不肯,好商量。”[11]

4.村纣。“纣”,本为商代暴君纣王的名字,借以形容人品之恶劣。故《刘知远诸宫调》三将“村纣”分咏曰:“言语纣,举动村。”[12]例如:元周文质【越调】斗鹌鹑《咏小卿》套曲:“今日小生做个盟甫,改正那村纣的冯魁,疎驳那俊雅的通叔。”[9]561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套曲:“待呼卜卿不姓苏,待呼月仙不姓周。你桂性子实村紂。”[9]1821

5.村胄。并非“村纠”的讹转,胄是裔胄,为同一族类或同品类的意思,明康海《王兰卿》第1折【醉扶归】“才把不出闺门志酬,重做良人胄”与《词林摘艳》【后庭花】“女孩儿村胄”可证。村胄,相当于“村厮”。

二、兀谁 兀底

《张协状元》第1出【凤时春】(末白):“若论张协,家住四川成都府,兀谁不识此人,兀谁不敬重此人?”钱本注曰:“兀谁,指点辞,犹云谁。详《语辞汇释》。”[1]2查张相《语辞汇释》,仅于例证后说:“玩上所述,谁字本为指点辞,冠以兀字,亦所以加强指点之语气也,亦犹之冠以阿字而为阿谁矣。”[4]738虽可通,惜未及语源。第4出(末上云):“兀底一间小屋,四扇旧门。”“兀的鞋履响,早来。”钱本注曰:“兀底,指点辞,犹云这。也作兀的、兀得。详《语辞江释》。”查《语辞汇释》,同样亦仅举例证,不及出处。

补证: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曰:“晋宋间人用阿堵语甚多,如敫中军见佛经云:‘理应阿堵中。’谢安云:‘阿须壁后看阿堵辈。’”[13]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三“阿堵”曰:“古今之语,大都相同,但其字各别耳。古所谓阿堵者,仍今所谓兀底也。王衍口不言钱,家人欲试之,以钱绕床不能行,因曰,去阿堵物。谓口不言钱去却钱,但云去却兀底尔。如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盖当时以手指眼,谓在兀底中尔。”[14]可见,“兀底”是由晋人“阿堵”一语讹传过来的。讹传的原因与过程,正如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所说:“江南人读‘阿’入声,故转为兀,又云:‘问阿人曰兀谁。’乃阿谁之讹盖北宋人语。”①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 清光绪东路厅署刻本,第31页。案“阿谁”,见《蜀书》第七曰:“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15]据以上引文推测,“阿”字到了北宋才讹转为“兀”的,它语助词,也可说是指示代词。当指事物时,下接“底”字,成“兀底”;指人时,下接“谁”字,成“兀谁”。接“那”字,便介于物与人的两可之间。而“兀的”一词语下接否定词“不”字,则成为反问语与今口语“怎不”相同。下接疑问代名词“谁”字,那又为“这是谁”的语意了。总之,“兀”有以下三种用法:

1.用以指人,组成“兀谁”,即“阿谁”的意思。除上述《张协状元》例句外,又如《董西厢》卷二【仙吕调】[绣带儿]:“其时遂把诸僧点,搊搜好汉每兀谁敢?待要斩贼降众,大喊故是不险。”又卷四【黄钟宫】[黄莺儿]:“君瑞,君瑞,墙东里一跳,在墙西里扑地,听一人高叫道兀谁。”[7]3,10

2.用以指物,组成“兀的”“兀底”,相当于“这”或“这样”;“兀那”,相当于“那”。如:高则诚《琵琶记》第19出【罗鼓令】(净唱):“兀的是天灾,教媳妇们难佈摆。”第20出【孝顺歌】(外净哭介白):“原来错埋冤了人,兀的不痛杀了我!”[8]117,121孔文卿《东窗事犯》第2折【赏花时】[么](正末云):“兀底明写东南第一山,则见鬼吏牛头惨雾间。”[16]410武汉臣《老生儿》“楔子”(正末云):“小梅,点个灯来。”(小梅云):“兀的是灯。”[6]366《董西厢》【般涉调】[夜游宫]:“言罢莺莺便退,兀的不羞杀人也。”[7]12马致远《汉宫秋》第3折【鸳鸯煞】(驾唱):“兀那载离恨的氈车半坡里响。”[6]10乔孟符《扬州梦》第1折【赚煞尾】(牛僧孺云):“张千,等他再来时,你说太守不在家。则着他去,兀那翠云楼上,闲坐一会。”[6]798“兀的”又作“阿的”,如无名氏《黄鹤楼》第2折【禾词】(村姑儿白):“阿的们大烧饼,喫了六七个。……那小厮每说,兀那田禾里有儿狼。”[6]840

3.用以反问语气,组成“兀的不”“怎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汉宫秋》第4折【叫声】(驾做睡科)(旦上云):“妾身王嫱,和番到北地,私自逃回,兀的不是我主人,陛下,妾身来了也。”(番兵上云):“恰才我打了个盹,王昭君就偷回去了。我急急赶来进的汉宫,兀的不是昭君。”[6]11武汉臣《老生儿》楔子(正末云):“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张郎云):“兀的不是文书,我都搬出去了。”[6]366高文秀《黑旋风》第3折【七兄弟】(正末唱):“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兀的不断送在高墙厚壁矮门内。”[6]700石宝君《紫云庭》第1折【醉中天】(末唱):“我正唱到不肯上贩茶船的小卿,向那岸边相刁蹬。俺之虔婆道,兀的不好拷末娘七代先灵。”[16]346

三、众 喏

《张协状元》第2出(生上白):“讹末。”(众喏)(生白):“劳得谢送道呵!”(众白):“相烦那子弟!”钱本注:“‘众喏’三句,此后场与生相互慰劳之辞。众即后场。后场向生唱喏,叫做‘谢送道’。……唱喏是谢,用锣鼓配合生的出入是送。”[1]13所释甚是,然“喏”“唱喏”均未落实。

补证:“喏”,即“唱喏”,系宋、金时所谓外国“番人”“番官”们的习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条云:“并传宣外国使副下三节官属,皆厉声喏三声,拜而饮。有诗咏曰:‘内臣拱立近天光,奏罢传宣下御廊。来听番官三节喏,不须重译尽来王。’”[17]19这是番官拜见宋王的朝仪之一。

“唱喏”这种朝仪,在北宋徽宗时也曾提倡过。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其参拜情景曰:“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然绍兴中,予造朝,已不复喏矣。淳熙末还朝,则迎驾起居,合门亦喝唱喏,然未出声也。”[18]20

这种上面“喝唱喏”下面不出声的朝拜礼仪,当是后来民间称“拜揖”为“唱喏”的张本。或许从南宋绍兴年间已逐步出现,同书“又绍兴中,朝参止磬折遂拜,今合门习仪,先以笏叩额,拜拜皆然。谓之瞻笏”[18]20可证。不过,与朝廷不一样的是,宋元民间唱喝却是出声的,如宋祁《宋景文公笔记》卷上云:“汾晋之间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曰:‘喏’。而司空图作《休林亭记》又用之。修书学士刘羲叟为予言,《晋书》言‘咄嗟而办’,非是,宜言‘咄喏而办’。然咄嗟,前世人文章中多用之,或自有义。”[19]又《梦粱录》卷一“八日祠山圣诞”条曰:“犒龙舟,快捷者赏之。有一小节级,披黄衫,顶青巾,带大花,插孔雀尾,乘小舟抵湖堂,横节杖,声喏,取指挥,……而先进者得捷取标赏,声喏而退。”[17]19此外,在元明戏曲小说里,还有所谓“唱个肥喏”或“唱个大喏”之类的话,这或许即大声地唱个喏的习语。

总之,“唱喏”是宋元金时期下属参见上司或者卑幼参拜长辈的敬礼。除上述《张协状元》中的例句外,又如高文秀的《黑旋风》第1折【正宫端正好】(正末做见科云):“宋江哥哥喏,学究哥哥喏,你兄弟来了也。”[6]688无名氏的《鸳鸯被》第1折(刘员外云):“好姑姑,我央及你替人圆成,我唱喏。”(道姑云):“你唱喏,我跪。”[6]55在小说中也常见,如施耐庵、罗贯中的《水浒全传》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骂道:‘你这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20]118

四、窨约 黯约 窨腹

《张协状元》第45出【鹅鸭满渡船】(旦唱):“劝你休窨约,随去你福至。”钱本注:“窨约,思忖或想像之义。也作喑约、黯约、暗约。详《语辞汇释》。”[1]194可通,惜未及语源。查《语辞汇释》,亦然。

补证:窨约,又作喑约、黯约、窨腹等。《庄子·知北游》:“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关于“喑醷”,王先谦集解:“喑音饮,醷,音意。喑醷,聚气貌。”[21]《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司马贞索隐:“喑,於鸩反;恶乌路反,……喑恶,怀怒气。”[22]查《集韵》,“喑”与“窨”同义,“醷”和“恶”都作忿怒解。就古文辞与字书分析,“喑”是指胸襟的气度而言的,“喑约”是指胸中暗自忖想之意,故在金元杂剧中有直接写成“暗忖”的,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4折【驻马听】(正末唱):“心暗忖,甚福也得见之团圆分。”[6]523其中的“暗”与“喑”(窨)形近所致。“忖”是“付”形近而误,而“付”又是与“腹”音近所讹,《董西厢》卷三作“窨腹”、《神奴儿》第3折作“窨付”可证。《小孙屠》又讹写成“唵付”。

总之,“窨约”即暗自忖量的意思。因形近或音近而写成喑约、黯约、窨腹、窨付、暗忖等。其例除上述已举外,又如:《小孙屠》第九出【梧桐树】(旦唱):“无情弄绣针,镇日心不定。落得恓惶为它成孤另,终日黯约何情兴。”[1]285张国宾《罗里郎》第2折【隔尾】(正末唱):“《窨约想度,把我半世儿清名误赚了。”[6]1575关汉卿《西蜀梦》第3折【上小楼么】:“哥哥你自喑约,这事非小。”[16]4李行道《灰阑记》第2折【醋胡芦么】(正旦唱):“哎儿也,则你那心儿里自想度自喑约。”[6]1119尚仲贤《三夺槊》第2折【梁州】(末唱):“近新来病体儿直然觉,我自喑约也枉了医疗,被这秋气重金疮越发作。好教我痛苦难消。”[16]338孟汉卿《魔合罗》第2折【出队子】(正末唱):“似这般无颠无倒,越教人厮窨约。”[6]1373《董西厢》卷六【双调】:“相国夫人自窨约,是则是这冤家同亸剥。”又卷三商调【玉抱肚】作“窨腹”云:“喫着下酒没滋味,似泥土。自心窨腹,莺莺指望同鸳侣,谁知道打脊老妪许不与。”[7]166,100李好古《张生煮海》第4折【驻马听】(正旦唱):“你自喑付,则俺这水晶宫是一搭儿奢华处。”[6]1713

《张协状元》第24出【麻郎】(净唱):“打脊菴簪赖秀!”(丑):“打脊菴簪赖狗!”(末):“两个不须动手。”(生):“各请住休得要应口。”钱本失注。

补证:菴簪,又作腌臜。清濯灏《通俗编》卷九云:“《正字通》俗呼物不洁白,曰腌臜。按古字书,腌训烹,于不洁白无关,焦氏刊误。又谓物不净,曰□赃。□音庵(并见陈士元《古俗字略》卷七)。益无可徵。”[23]107章炳麟《新方言》第二云:“《说文》:灒,汙洒也。今通谓汙洒,为灒。或直谓汙,曰灒,俗字作臜,重言曰腌臜。”[24]

其实,用不着训诂家们如此旁加转注,《广韵》笺“腌”为“盐渍鱼”。《集韵》称其“同脃,训同《广韵》”。可见此词可引伸为腥秽不堪的意思。又“臜”字,《广韵》《集韵》并笺为“唇病”,可见此词或是形容腥秽不洁使人嗅到时唇齿不自觉地啧啧作声如病唇似的,其肮脏的程度比一般龌龊更甚,据《广韵》“盐渍鱼”的笺注,或有如鱼渍般的腥秽,令人厌恶。古人如入鲍肆,也有腥秽难当的比喻,故“腌”字在元曲里,又被作为厌恶不堪的形容词。例如王实甫《西厢记》第5本第3折【斗鹌鹑】:“枉腌了他金屋银屏,枉污了他锦衾绣裀。”[16]316石宝君《曲江池》第3折(卜儿云):“天啊,这叫化子头身子腤腤臜臜希臭的,你还想和他作伴。”[6]272

《张协状元》的“打脊菴簪赖秀”“打脊菴簪赖狗”,是表演店主人(净)与房客(丑)的一场互相对骂的情景。“打脊”,系宋代脊杖之刑,见《宋史·刑法志》。“赖秀”“赖狗”,均为詈辞,即“赖皮狗”或“秃皮狗”。秀原作“秃”,自梁朝开始即成了毁辱僧尼的代称。宋真宗崇佛,于大中祥符三年诏天下州郡,凡“品官无故毁辱僧尼,口称秃字者,勒停现任,庶民流千里”,宋孝宗乾道元年又特为下诏重申这项禁令①志磐. 《佛祖统纪》卷四十五. 明嘉兴藏本,第284、307页。,也许是因为这两次禁令的缘故,所以后人连“秃顶”都改称“秀顶”,“赖秃”即自然改为“赖秀”了。全句犹云:“该打的肮脏赖皮狗!”

六、撺掇 撺断

《张协状元》第16出【排歌】(净唱):“五百年前,已曾注记。我今日来撺掇你。”钱本注:“撺掇,犹云‘怂恿’。详《语辞汇释》‘撺掇一’。意谓‘怂恿你们成亲’。”[1]93可通,惜未及语源,且另有他义。

补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方言”云:“以言从臾曰‘撺掇’。”[25]“从臾”即“怂恿”之意,语出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甲集“宏而不博博而不宏”。清翟灏《通俗通》卷四云:“俗以诱人为非曰撺掇。”[23]48“诱人为非”,相传出自吕祖《醒心真经》。朱子《答陈同甫书》云:“告老兄且莫相撺掇。”[26]《元典章》“禁宰杀文”也有“撺掇各路,分里榜文行者”等语。案:朱子的语例,是“怂恿”之意;《元典章》的语例,是“催促”之意。

撺掇,又作“撺断”。案:“断”意为“断送”,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云:“莫送人上树拔却梯。”曲文里也有“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的话(详后),可见“撺断”与“撺掇”语意完全相同。其他如撺唆、撺调等,则指人们搬弄嘴舌的挑拨之意。总之,“撺掇”有以下三义:

1.怂恿,诱骗,鼓动。例如:《西厢记》第3本第2折【四边静】:“问甚么他遭危难,喒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明张深之“正北本”作“撺掇”。这两句又见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后庭花】(正旦唱):“我我我撺断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儿着眼看。”[6]1658李行道《灰阑记》第1折(正旦云):“我这衣服头面,本不肯与俺哥哥将去,都是他再三撺掇我来。”[6]1113无名氏《气英布》第1折【赚煞】(正末唱):“你休将喒厮催逼,相撺掇。”[6]1285以上均可作“怂恿”解。作诱骗解的如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加回:“月娘便叫:‘李大姐,……你看吓的那孩儿这模样!’李瓶儿连忙下来,分咐玳安:‘且叫把锣鼓住了。’连忙撺掇:‘掩着孩儿耳朵,快抱了后边去罢。’”[27]610作鼓动解的,如白仁甫《梧桐雨》第2折【红绣鞋】(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6]354。石宝君《紫云亭》第1折【混江龙】(卜儿唱):“比及撺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16]345

2.催促的意思。例如:杨景贤《西游记》第5本第20出【四门子】(电唱):“十万里程受苦酸,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掇。受驱驰百万端。”无撺掇,意谓无人催送。石子章《竹窗雨》【天下乐】:“畅好是花谢的疾,春去的紧,撺断了人生有限身。”[28]《金瓶梅词话》第16回李瓶儿道:“好,好!你既有真心娶奴,先早把奴房撺掇盖了。”金莲道:“撺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27]186,187

3.挑拨,弄舌。例如:李行道《灰阑记》第1折【天下乐】(搽旦撺调科云):“员外打的好,似这等辱六败户的贱人,要他何用?则该打死也罢。”[6]1112《水浒全传》第101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富户,专一打点衙门,撺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20]1196-1197

七、特骨 特古 特故

《张协状元》第27出【斗虼麻】(末唱):“五百们官员,何可向前?又何苦特骨底,要嫁状元?”钱本注曰:“特骨,犹云‘特意’,也作大古、大故、待古、特古、特故、大冈、大纲。详《语辞汇释》‘大古二’。”[1]143可通,然只与特故、特古有关,而与大古、大故、待古、大冈、大纲均无关。

补证:特骨、特古、特故,张相认为都是“大古”的变写,该书卷四“大古二”曰:“大古,犹云特意也,特别也。……亦作特古……亦作特故……亦作特骨。”[5]492-493这仅是一种推测,不足为据。只要查看元秦简夫作《东堂老》杂剧将“大古”与“特古”前后分别运用,且意义全别,即可证明二者是不容相提并论的。该剧第1折【混江龙】(正末唱):“则恐怕命中无福也,大古来前生注定。”“大古”可解作“大约”,意谓命中无福大约是由前生注定的。第3折【蔓青菜】(正末唱):“特古里我根前你有甚么怕怖,则俺这小乞儿家羹汤少些葁醋。”此处的“特古”却是“特意”的意思。可见“大古”与“特古”风马牛不相及。其实,特骨、特古,都由“特故”变化而来,虽然特故为唐、宋所未见,在元曲里才有,但其本意却与唐杜甫诗“特地引红妆”[29]中的“特地”相同。“特地”也具有“特别故意”的意思,经过简化即成为“特故”,元曲里已常见,如无名氏《杀狗劝夫》第1折【混江龙】(正末唱):“不是我特故的把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6]100关汉卿《救风尘》第4折【落梅风】(正旦唱):“我特故抄与你个休书题目,我跟前见放着这亲模。”[6]204《张君瑞庆团圆》第1折【挂金索】(旦云):“这妮子见我闷呵,特故哄我。”[16]311马致远《神奴儿》第1折【油胡芦】(正末唱):“你但有酒后便特故里来俺这里,兄弟你可也撒滞殢。”[6]558

总之,“特故”元曲里已很普遍,“特骨”恐是“特故”的俗写同音的变体,也是“特意”的意思,上举的《张协状元》一例正是如此,意谓:你又何苦要特意嫁给状元呢?又如高则诚《琵琶记》第36出【铧锹儿】(生唱):“莫不是你把咱奚落,特骨的妆乔?引得我泪痕交,扑簌簌这遭。”[8]208

[1] 钱南扬.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程大昌. 续演繁露[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235.

[3] 刘餗. 隋唐嘉话[C] // 车吉心,王育济. 中华野史 唐代卷:第2册. 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4.

[4] 吴自振,吕留良,吴自牧. 宋诗抄:第46册[M]. 管庭芳,蒋光煦,补. 北京:中华书局,1986:1411.

[5] 张相. 诗词曲语汇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6] 臧晋叔. 元曲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7] 董解元. 古本董解元西厢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钱南扬. 元本琵琶记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 隋树森. 全元散曲[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 杨朝英. 太平乐府[M]. 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44.

[11] 李玉. 北词广正谱[C] // 王秋桂. 善本戏曲丛:第6辑.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683.

[12] 无名氏. 刘知远诸宫调[C] // 凌景埏,谢伯阳. 诸宫调两种. 济南:齐鲁书社,1988:53.

[13] 朱翌. 猗觉寮杂记[C] // 永瑢,纪昀.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473.

[14] 马永卿. 嬾真子[C] // 扫叶山房. 百子全书:第6册.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3.

[15] 陈寿. 三国志:第4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2:956.

[16] 隋树森. 元曲选外编: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6:410.

[17] 吴自牧. 梦粱录[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8] 陆游. 老学庵笔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9]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C] // 车吉心,王育济. 中华野史 宋朝卷一:第3册. 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404.

[20] 施耐庵,罗贯中. 水浒全传[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1] 王先谦. 庄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56:28.

[22] 司马迁. 史记[C]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第1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93.

[23] 濯灏. 通俗编[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24] 章炳麟. 新方言[C] // 章炳麟. 章氏丛书. 杭州:浙江图书馆校刊,1919:24.

[25] 顾起元. 客座赘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7:9.

[26] 朱熹. 朱文公文集•答陈同甫[C] // 张元济. 四部丛刊初编. 缩印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579.

[27]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8] 赵景深. 元人杂剧钩沈[M]. 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45.

[29]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C] // 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 全唐诗:上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74.

Supplement and Correction on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ree Scripts in Yongle Encyclopedia

XU Hongtu
(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China 310012)

Yongle Encyclopediaincludes three scripts:Zhang Xie-No.1 Scholar,The Story of Official Family's Children,Little Suntu. The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ree Scripts in Yongle Encyclopediaby Qian Nanyang has been published for nearly 40 years, during which a lot of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were found, so the writer of the paper gives some corrections to Qian Nanyang’s work by full use of th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two aspects: lexical meaning and vocabulary derivation.

Yongle Canon(《永乐大典》);Zhang Xie-No.1 scholar(《张协状元》);Story of Official Family’s Children(《错立身》);Little Suntu(《小孙屠》); Supplementary and Correction

G256.3;I207.37

A

1674-3555(2017)03-0096-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3.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6-04-05

徐宏图(1945- ),男,浙江平阳县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论,道教与民俗

猜你喜欢

状元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状元奇葩说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状元“隐身”,高考报道更新“第一步”
养蜂女状元
状元挑战赛
“禽业女状元”徐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