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业学院”为载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困境与改进

2017-03-09陈伟忠张博

高教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陈伟忠+张博

摘要: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目前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以“创业学院”为载体,这一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四个核心困境与壁垒,即目标受众定位偏差、组织机构设置失效、培养体系设置僵化,以及师资队伍保障乏力。高等院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作出实质性变革:明确理清目标定位、强力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努力改善培养体系、持续优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学院;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时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次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之一,被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自此,创新创业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股新的全民社会热潮。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具体操作中,各个高校由于自有资源基础和院校特色各不相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也是各尽其能。然而,笔者发现,通过设立创业学院这一枢纽型组织,来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工作,成为近年来很多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举措。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校已相继成立30多所创业学院,而且每年都有新增创业学院成立,目前拥有创业在读生近2000名。[1]不可否认,创业学院的设立对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和研究,课程体系打造和实践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创业学院具体运行的进一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瓶颈问题也随之凸显,并日益制约创业学院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本文试图在梳理高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创业学院实际运行中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和现状

(一) 组织架构

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多数高校采取了一种“非实体化”的运作方式,即“无形学院,有形运作”[1]。在这种组织模式中,创业学院并非独立二级学院或实体学院,其工作团队由学生处、团委、各学院抽调辅导员及非编人员组成,不设正式编制;经费上有专项经费支持,但挂靠在学生处财务户头;办公场地一般设立在学校行政办公楼或经管类学院。

另一方面,在领导配备上,几乎全部高校采用相同模式,即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任创业学院院长,副院长则设置多人,一般包括学生部(处)长,教务处长,研究生院(处)长,团委书记,经管学院院长等。另有个别高校也会设立专职副院长,主管学院建设和日常运行。

(二) 制度规范

各高校在创业学院成立之初会制定总章程或发展大纲,作为创业学院设立的纲领性文件。另有若干管理细则或管理办法,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课程培养计划》、《创业导师管理暂行规定》等,也对创业学院日常管理和运作起到规范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创业学院普遍的“非实体化”特征,各高校创业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尚不成熟,尤其缺少完备的长效化细则。

(三) 培养体系

几乎所有的创业学院在培养体系方面的操作和认同是一致的,即需要从课程培训和实操孵化两个方面来打造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依托经管类学院精品课程、大学生就业和心理帮扶中心团体培训拓展项目以及团委科技创新赛事资料等内容,通过开办“青年创业特色班”、“创业通识教育培养班”、创业者沙龙等培训活动,讲授创业知识,营造创业氛围。部分有能力的高校也会拓展海外培训项目和企业参观实习,为课程培养体系搭建更为直观的高阶通道。

实操孵化方面,高校创业学院现有实践抓手和模块主要有三项: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校内创业项目运营(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对接。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是高校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创业训练载体,学生们从团队组建、项目构建、计划书撰写、项目答辩等一整套流程中,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模拟创业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向内创业项目运营是指针对学校现有的实训基地资源,有经营意愿的学生团队以招投标的方式竞标项目的运营权,获得运营许可的团队通过项目实操,感受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对接是指由政府或学校联合企业出资,开设创业孵化基地,为有能力、有项目、有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费用减免、风投引入对接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业的最终落地。

(四) 师资队伍

创业学院师资队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依托各高校经管类学院而形成的专家型讲师团,二是各高校通过校外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企业家创业导师。专家型讲师团主要负责校内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讲授,内容涉及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企业家创业导师的传授形式则更具多样化,包括创业沙龍、论坛、大讲堂、案例分析课、经验交流分享会等,且时间安排较为随意,并无定法。

二、创业学院发展的困境和问题

(一) 目标受众定位偏差

创业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定位是办好创业学院需要首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创业学院在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和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促使更多学生毕业,甚至在校期间创办属于自己的小型企业,或将竞赛项目、创意尽快落地。这种教育逻辑意味着创业学院将学生创办企业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有效性的标准。但实则不然,高校创业教育的对象应分为两类,一是不具有成熟创业想法,甚至暂时完全没有创业意愿的大多数在校生;另一类则是具有创业潜质、创业项目或想法和坚定创业意愿的少数在校生。

实际上,针对创业教育的目的,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在其所做的《2012年中国创业教育报告——社會创业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实践》中指出:“创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将创业和自我聘用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不要把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引导学生创办企业。”而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教育,其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注入“企业家的基因”。创业教育应该明确这一现实,兼顾两类目标受众,而非片面关注孵化项目。

(二) 治理结构设置失效

创业学院的“非实体化”现实给其职能行使和作用发挥带来关键性的制约。表面上看,创业学院以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领头人,集合学生部(处)、教务处、团委、经管类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便于协商沟通,整合力量。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多山头乃无山头”,仅靠行政指令来推动,缺少常态化工作模式,缺少明确负责主体,容易导致虎头蛇尾,工作开展过程大打折扣。

(三) 培养体系设置僵化

课程体系上,作为曾经参与若干场次创业课程培训的亲历人,笔者发现,多数课程培训内容陈旧,套路固定,缺少时效性和创新性,不能反映创业市场的最新变化和特征。实践体系上,由于学校资源限制,极少学校能够做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实践渠道,实践体系也往往仅限于校内外创新创业类赛事和少量缺乏实效性的孵化基地(缺少创业指导和融资渠道,仅作为办公场地)。部分学校的校内创业基地运营,则由于基地数量太少,并不能满足已有的创业运营团队需求,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四) 师资队伍保障乏力

一方面,经管类学院讲师担任课程主讲,因为讲师创业经验基本为零,所以往往学术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其结果往往是讲师就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缺乏创业精神的渗透和创业实例的结合。另外组建的专家型创业导师团,在实践中往往因为公司或个人事务过于繁忙,也仅限于挂名,并未发挥创业导师的指导作用,长期以往,美其名曰的创业导师团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熏陶和实务培养上的关键作用。

三、困境改善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一) 理清目标定位

树立为学生植入创新创业基因这一导向性理念,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并不以实际孵化的创业团队及创业项目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为终极目标,并将这种目标定位和理念宣传推广,使之深入人心,改善高校创业教育的功利化导向。

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惠性和针对性,根据目标受众的差异,将创新创业教育分化为“大众培养班”和“精英实训班”两类。前者针对较大范围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以普通授课、创意创业类企业参观学习及相关企业家讲座或沙龙为抓手,着力培养大众化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后者则是针对少部分具有成熟创业项目或想法,以创业为职业选择,迫切期望项目落地运营的创业团队,以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和阅历丰富的企业管理讲师专门指导为途径,帮助创业团队理顺项目思路和规划,具体指导项目的落地和实操。

(二) 推动“实体化”进程

大力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是缓解创业学院目前工作推进难度大,缺乏常态化工作模式和明确责任主体等困境的关键性举措。将创业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等非全日制学位招生单位等同设置与管理,定岗定编,完善治理结构,配备专门领导团队和工作人员,推进创业学院工作和人员的常态化,明确主体责任,建立规章制度,有序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稳步开展。

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必须同时理顺其与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及经管类学院的关系,明确责任分工,由创业学院作为工作推进主体,既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三) 改善培养体系

一方面,由创业学院牵头,联合经管类学院编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库,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弱化讲师开课的随意性,确保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开设若干精品课程,制作网络教育资源并通过学校内部渠道向全体师生公开,扩大创新创业和受惠面;与教务处协商,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院公选课之一,向全校推广。

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到创意创业公司参观实习机会;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和更多的校内外孵化基地及运营团队招标项目,给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和项目落地的物质条件。

(四) 优化师资队伍

制定严格的校内外创业讲师和校外创业导师遴选制度,并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避免讲师的照本宣科和导师的形同虚设;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出面,吸引社会优秀企业家、创业校友和风险投资人士来校开讲座、办沙龙、做分享,在保证师资队伍的前提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6):70-74.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