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用于肝脓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7-03-08陈雪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脓液脓腔穿刺针

陈雪峰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盐城 224000)

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用于肝脓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陈雪峰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盐城 224000)

目的探讨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运用到给肝脓肿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56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予以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以治疗,对照组28例予以肝脓肿位置手术切开置管引流开展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住院时长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运用到给肝脓肿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肝脓肿;超声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价值

肝脓舯即肝脏一类的感染型病症,依据各类病原菌分成细菌型肝脓肿同阿米巴型肝脓肿。对肝脓肿运用合理的对策加以治疗对患者同医学领域而言都意义非凡[1]。本文就探讨并研究了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运用到给肝脓肿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同时取得了如下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56例肝脓肿患者根据具备差别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这之中,试验组内有患者28例,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7例;患者的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55±2.84)岁;试验组予以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以治疗。对照组内有患者28例,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6例;患者的年龄为36~79岁,平均年龄为(57±3.98)岁;对照组予以肝脓肿位置手术切开置管引流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以后,发现不具备显著的差别同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外科手术切开肝脓肿位置,同时予以置管引流,手术期间包含吸出脓液、清洗脓腔等操作,手术以后借助抗生素实施治疗。

试验组借助TOSHIBA仪器Aplio500型超声诊断器,凸阵探头频次即3.5 MHz。穿刺借助18 G的PTC型穿刺针,引流借助6-8 F的留置套管针、16 G的静脉留置针。先运用超声实施扫描,依据病灶位置选取适当体位,对穿刺处、渠道与进针深度实施定位。碘伏实施消毒并铺巾,穿刺位置皮肤或是皮下部分麻醉,穿刺处切离皮肤0.2~0.3 cm,叮嘱患者呼气以后暂停呼吸,于超声直视之下快速把穿刺针插进脓肿位置中部,并叮嘱患者缓慢呼吸,再拔除穿刺针针芯,把导管插进1.5~2 cm,确定导管全部侧孔都进到脓腔中,套进注射器,吸出脓液以后稳固引流管,接进负压引流袋;如果吸出不畅应持续调节引流导管位置,直到吸出脓液再稳固。把吸出的脓液实施病菌培养。抽脓以后留置导管引流残留脓腔,手术以后每天清洗并注药,先借助无菌生理盐水多次清洗,消除死亡组织,到混浊消除,以确保引流操作的正常开展。借助甲硝唑注射液同庆大霉素多次清洗,最后借助引流管低压注进甲硝唑注射液同庆大霉素,留存2 h,保证引流顺畅。依据病菌学培养成果随时调节抗生素,直至引流液没有脓性。手术以后B超复诊,观测并记录引流脓液总量同特性,防止由于流入药总量超过脓液流出总量使得脓腔压力上升,引起脓液溢出。拔管不能太早,通常于体温与血常规检测正常、脓肿大体消除以后拔除,每天换置引流袋。

1.3 成效评测

记录患者的治疗成效、住院时长。痊愈即临床症状、病灶或是脓腔大体消除,体温同白细胞总量回归正常,没有并发症,追踪监测没有复发迹象;好转即病灶或是脓腔显著减小,临床症状得以舒缓或是显著好转;无效即病灶没有显著减小,体温与白细胞总量没有回归正常,临床症状没有改进或是好转不显著。总有效率即痊愈率同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借助SPSS 19.0这一统计软件加以处理,计量资料借助(±s)展示,计数资料借助(%)表示,P<0.05发现具备差别也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

对照组经过治疗以后有14例患者痊愈,有9例患者好转,有5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即82.14%;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有17例患者痊愈,有10例患者好转,有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即96.43%;加以比较发现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

2.2 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长

对照组经过治疗以后的住院时长即(17.21±5.33)d;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住院时长即(6.87±3.23)d;加以比较发现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

3 讨 论

近几年,肝脓肿临床方面的症状日渐不典型,症状较多且改变迅速,可能同病菌致病能力降低与抗生素的运用相关,故肝脓肿的临床症状极为多元且较难确诊[2]。

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运用的穿刺针同导管很细,对组织伤害不大,故患者较易接受,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引发其余位置感染的概率不大,更适合用到身体不好的老年患者与伴随糖尿病、高血压一类的患者同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内。借助超声对肝脓肿实施穿刺置管引流能明晰观测到穿刺针尖回声、进针朝向与定位穿刺点、渠道与深度;于脓液总量下降以后还能正确调节朝向,让这一治疗方式操作便利,更为精确且安全,提升了肝脓肿的痊愈率,具备无可或缺的临床价值[3]。

总之,超声之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运用到给肝脓肿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优的成效,同时也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

[1] 张 苗.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201-202.

[2] 董利刚.肝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20-121.

R445.1

B

ISSN.2095-8242.2017.39.7619.0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脓液脓腔穿刺针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