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在中国文化模式中非文化符号文本的解读
2017-03-08李萍卡萨阔娃朱玉富
李萍 卡萨阔娃.Е.Ю 朱玉富
“沉默”在中国文化模式中非文化符号文本的解读
李萍1卡萨阔娃.Е.Ю2朱玉富3
(1、2.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与文化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3.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本文是对“沉默”在中国文化模式非语言符号下的特点进行分析解读。要理解中国文化,就有必要研究“沉默”在非语言符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按照符号学方法根据功能对沉默在中国文化符号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解读,将其分为宗教沉默、审美沉默、日常生活沉默及政治沉默几类。
沉默;文化模式;符号学文化;范畴;哲学;文化传播
引言
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模式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来分析非言语的符号迹象,这其中包括“沉默”范畴。有些学者对出现在中国文化符号文本中“沉默”范畴根据功能原则划分出四种架构类型,即“宗教沉默”、“审美沉默”、“日常生活沉默”及“政治沉默”。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对此类的解读给予符号学分析。
一、 宗教沉默
代表中国文化模式的宗教观是根植于哲学的特殊性之上的,渊源在于哲学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宗教,如道教、儒教。与此同时,佛教也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人认为是一种哲学,再后来孔夫子的学说以及老子的学说被奉为国(家哲)学基础,“沉默”范畴是哲学基本概念之一,它要找到人类活动涉足的全部领域中的表达方式。 例如对道——既是每个人的“道”,也是人类共同的“道”的学说,有如下的阐释,谁若顺应“道”,谁就会勿须言语感知并表达世界,殊胜无比。大彻大悟的智者在领会了真谛后会忘掉语言。“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意尽在无言中。“道”作为天地万物永恒本源,而且万物因此而存在且不可言,难以形容的,因为所有一切可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有时是不复存在的,都是不可能用言语表达的,“道”是永恒的。“道”不可道,且不可名,“道”的声音组合仅仅是人们用于参悟的约定俗成的符号。关于“道”的那些阐释同样不可言表。“名可名,非常名”。
为了悟“道”,老子的信徒会到深山老林中参禅打坐,入静作默,因为只有在入静的状态中可以打开真如。“道”被中国的先贤们置入到“无”的境地,那是虚无的万物产生前的天地,也是自然万物的基础——阴阳。“道”无所不在,并且“道法”一然——无住无有而具有衍生万物之力。因此,我们可以假定“道”是无,能生万物,类似沉默,能生语言,可必须注意的是:道无所不在,那么,沉默乃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范畴,因此沉默既是“道”的一部分。 在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中儒学和道学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它们对于沉默都给与了密切的关注。在思考中国佛学哲学真如层次的方面,僧肇把“般若”描写成“圣智”,其中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它超乎形象,没有性质,达到游离于“球体气囊”同一的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作“涅槃”。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清晰地受识到第三层次的真如,然而当这种状态是在灵智、知觉、情感沉默的冥冥之中来临的,无法用语言的形式概括。“第三层次上的真如无法描述”[1]。
从有到无,而无中却包含万有。在此可以与符号学中的沉默进行类比:沉默是言语的缺失,而在某些瞬间刹那人们在无声中感知周围世界和思想,沉默是无疆界的,可沉默中能生成阐述各个层次的符号,它们都受到各自的言语、手势、音调、色调、动作等复制过程维度的限定。因此,“道圣”时期前对于“禅”这种沉默的哲学来说已经有了理论土壤。在沉默哲学中禅为不可说,“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如被谓之为第一义。
此时此刻,因为第一义不可言说,所以回答弟子有关第一义的本质问题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道出看似不相干的话头。偶尔禅师答无所答时建议弟子们做力不能及的事情,譬如一口喝干一条河水。沉默哲学的继承者们把通向明了大悟第一义之路径称为“顿悟”或者“见道”,这其中别无二相,均不可说,但意义重大并且具有滋生的能力。悟道就是同它融为一体。虚空浩渺洪水—— 它不是一个真空,而是一种一切束缚尽失的状态。禅师在虚无中产生有的思想。在顿悟状态人的一切表现都是佛主超意识的一部分,包括沉默。
根据冯友兰的观点,沉默哲学是道家在既与佛家哲学不谋而合又予以否定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面沉默至关重要。“参悟者和渐悟者对有关形而上学的对象都会有所知晓。”[2]只有开悟的那个人,从永恒的角度看到万物的那个人才可以在静默之中感到殊胜。然而,要在识得参悟的朴实无华之前,先要使用逆法,需要悟悟困难,哲学家在入静前要经过一个活跃的过程,必须默念好多咒语。因此,在中国后来进入宗教教义的哲学之百家争鸣的历史中,沉默是一种表达自我,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情绪的可能性,即或虚空无有中对存在的第一义理“悟”的一部分,构成了不可言说的“道”的包罗万象的部分以及得道的道法,同样也是避免落入话头的一种可能。哲学的沉默流派,乍看上去,是对根本原因的认知,对存在的起源要素的认知,而它的存在证明沉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二、 审美沉默
沉默渗透于中国思想家哲学和文学的字里行间。从美学层面上解读范畴意义,沉默必须示现文字外深层次的空间,因为它是醍醐灌顶文本的基础,只有在作者对于精髓意境陷入冥思苦想的条件下才能灵光一现。按照冯友兰的见解,恰恰是沉默与言说的和谐才能引起中国作家蓦然瞥见若隐若现的一刹那,还有不连贯的词语,但是朴实无华的外表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基础之上,犹如冰山一角。“翻开老子的《道德经》您会发现,在这本区区五千言不超过一篇杂志文章的篇幅,您却读到了一部完整的天书”[3]。
暗示是中国思想家的文学和哲学著作的主要特征之一。开创一种在沉默中读者就可以开悟的暗示手法,这是一门艺术。与此同时,读者应该有一定的知识破译无声的暗示。“如在诗歌中,诗人要传达的往往不是直抒心扉,而是用尽在不言中的表达方式。根据中国的文学传统,一首好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但表达的思绪是无限的”。[4]因此,有文化底蕴的读诗者就能领会诗歌以外的意境,而优秀的读书者就能发现字里行间中的秘密。这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它彰显了中国哲学家表现一管之见的风格。绘画的颜料、色调,画面布局,诗歌中的韵律和辞藻,音符组合和乐曲的节拍——这一切都只是一种暗示,一种无言的布局,其中蕴含各种意境。凡此种种的信息交流可以称得上是思想层面上的交际,心灵的沟通。在晋朝时代脱颖而出了探索世界的感官本源。在这种条件下,具有高级敏感性的人,具有超凡脱俗需求的人才可以将自心调整到道家的智慧上来。“纯粹的动机”,顺遂感官的灵动追踪快感引领了饱学之士达到勿用语言媒介,在静默中感知朗朗乾坤的境地。作为哲学范畴的“沉默”已成为作家、画家、武术大师为实现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书法家们都建议把源源不绝的思绪和精力都凝聚到笔端,凝神聚气,无声无语。一个汉字的全部笔画都是彼此相连的,并与上下文中的另一个字构成阴阳连环,无中生有,一气呵成。此时这个人是沉浸在沉默中的。书法家的意念和情绪越是安静,一旦与“道”的能量流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越能在一段时间内鲜明地感受到临近虚空的状态。中国人在宁神静气之后开始演练太极拳——一种古老的,基于模仿周围世界处于太极世界中的武术。太极拳师傅运气出手行步,左右画圆,臆想招式,分布能量搏击,越出假想界限,能同时达到自己的太极。
三、 日常生活沉默
生活类型沉默的解读是建立在哲学原理之上的,是建立在界定社会三教九流习惯行为准则的“完人”想法之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东方文化的代表们用沉默来调和,以缓解夫妻间的争吵,在和长辈交谈时子女们应该寡言以体现对长者的尊重和孝顺。在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成语及其他套话里面,对待沉默态度的价值观体现的淋漓尽致。实际上,每个固定词组都有典故。成语“沉默是金”俄语对应翻译为“молчание - золото”。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为政》。但是,对这个典故里包含的民间智慧理解可谓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的沉默是指一个人的状态,当他能听到、感受到外部世界,并调整与身边所发生情况相应的内心状态的时候,仅仅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感到愉悦,因此,沉默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中国家庭传统中,家长在子女幼年时期就言传身教,还有通过游戏教孩子沉默的道理。的确,在中国一些儿童趣味游戏中,要比哪个孩子保持沉默的时间长。
沉默常被人诠释为具备非凡智慧才能的标识。有些哲学家为了开悟常常处在沉默不语的状态。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沉默在日常交流时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尊重,是未婚女子的行为规范。待字闺中的女子在回应陌生男子的问讯时要无声示意。
四、 政治沉默
政治是人类日常活动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面,东方人为了避免让人抓住话柄,通常出言谨慎,直至沉默,因为人们认为言多必失。对某些政治问题中国人为了避免破坏气氛,“三缄其口”,即以沉默应对。必须指出的是:东方文化注重内修,通过内省,再结合部分整体才能达到对整个外部的识别。因此在东方,沉默才是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反映文化代表的世界观之积极的交际策略,东方文化交流中的沉默具有以下意义:尊重、倾听、识别、避免冲突离开的方法,等等。
结语
因此,中国文化中,沉默渗透到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沉默可以诠释为一个人的品质,同时又是一个人非凡的智慧能力的标识。能够陷入沉思有助于人更清晰地感知世界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这种状态被称为开悟。沉默在中国各传统艺术,即书法、国画、太极拳等领域中是第一要义。沉默是一种积极的交际方式,受到语言、文化、学术社团成员的欢迎,并在该范围内它通过身势语、表情、动作、色调、音符来界定沉默范畴的意义,在儒、道、佛学传统中,沉默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根植于沉默,才将儒、道、释三教传统兼收并蓄,成为一种哲学。
[1]卡萨阔娃. Е.Ю. 沉默概念的符号描述[J].赤塔国立大学学报,2011(11).
[2]А.А. Ивина主编.百科辞典(俄)[M].莫斯科:噶尔达利基出版社,2006.
[3].洛特曼 Ю.М. 符号域(俄)[M].圣彼得堡:圣彼得堡艺术出版社,2000:133.
[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俄)[M]. 圣彼得堡:欧亚出版社,1998:272、259、274.
[5]杨兴顺.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和他的思想(俄)[M].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50.
责任编辑:王静
2017-06-18
李萍(1965-),女,达斡尔族,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与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区域文化。
卡萨阔娃.Е.Ю(1982-),女,俄罗斯藉,呼伦贝尔学院外籍教师,硕士,目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文化学。
朱玉富(1957-),男,汉族,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修辞学、俄汉对比语言学、翻译、辞书编研、中国传统文化。
HO30
A
1009-4601(2017)06-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