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2017-03-08濮燕屏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研究生辅导员

濮燕屏

论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濮燕屏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 合肥 230038)

研究生辅导员的专业化有利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研究生辅导员自我价值和职业理想的实现,也有利于学校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机制上保障辅导员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上升空间,做好研究生辅导员遴选,加强辅导员培训,同时切实做好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工作。

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信仰;专业信任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对研究生实施管理的主体中,导师与辅导员无疑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研究生导师承担着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升与学术道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的双重使命,这使得广大研究生导师倍感压力,但导师这种研究生培养首要责任人的身份已为学校和社会所认可。然而,研究生辅导员的地位却长期被虚置,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长期被忽视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非专业化”问题突出。

一、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价值

辅导员专业化最早主要是针对本专科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来的,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实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认为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专门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受到重视。“在一定时期内, 逐渐符合专业标准, 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1]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 有利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性人才,既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有坚定的立场、崇高的品质。而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无论是学校、导师还是辅导员普遍重视对研究生进行学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学术能力的训练,而较为轻视对研究生思想的教化、品质的锤炼。“但在‘以知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有些高校对研究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研究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2]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强化及其专业化无疑为研究生德育提供了强大的主体资源。研究生导师负有研究生德育的重任,但基于学术研究的核心任务对研究生德育往往难以顾暇,研究生课程教师主要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与研究生建立联系,且主要以专业学习为主,并没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与道德的教育条件。研究生辅导员则不同,其肩负着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职责。而专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有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更多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对研究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有助于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研究生辅导员自我价值和职业理想的实现。就高校教职员工的内部职业优越感而言,专职辅导员岗位恐怕处于底层,原因就是辅导员待遇不高问题。高校内部存在对辅导员地位认识的偏差,否认辅导员岗位具有专业性或认为其专业性不强。“一些人把高校辅导员视为‘万金油'、‘勤杂工'等,一些高校把辅导员工作视为‘事情都要干,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事。”[3]进而否定辅导员的专业化价值存在。

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能形成辅导员的职业价值需求,包括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树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目标及职业追求。如果没有对辅导员地位的认可,就不可能形成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与兴趣,进而难以形成科学化的职业目标和执着的职业追求。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必须专注学生工作。个别人认为:研究生心智较为成熟不需要辅导员过分干预;研究生院工作繁多可以让研究生辅导员兼任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研究生辅导员是一个过渡性岗位应该要着力于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搞好教学等,这些看法都是对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地位的否定。研究生辅导员应通过专业的辅导员管理知识的积累、管理与教育能力的培养来不断提高自身对辅导员岗位的胜任能力,提高辅导员岗位的专业化程度。

(三)有利于学校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生辅导员面临一个较为常见的职业流动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由高年级研究生担任低年级研究生辅导员的学校,研究生几年的学习生涯往往要经历几任辅导员的变更,大多数完成阶段性任务的辅导员不想留在辅导员岗位。

辅导员的专业化能带动辅导员以其为职业追求并尽职努力,在解决了辅导员待遇与上升通道以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才会增强。频繁更换研究生辅导员必然带来研究生管理与要求的不一致,也必然使研究生思想发生波动,这既不利于学校稳定,也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辅导员专业化对维护研究生教育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专职化,应提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比例,从入职就为专职辅导员做好角色定位和职业规划,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二、 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对于本专科生辅导员而言,研究生辅导员面临的非职业化问题更为突出,专业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

(一)研究生辅导员自身缺乏职业信仰。政策的倾斜给予辅导员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在辅导员后续的发展中为辅导员提供了可选择的通道:成为教师或者党政管理干部。以笔者为例,除了担任研究生专职辅导员以外还兼任了研究生院学生与学位管理科科长职务,承担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当面临教师或管理岗位“二选一”时,辅导员将失去优势。

然而这种看似对辅导员进行照顾的政策却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辅导员为将来职业生涯的选择进行的相关准备将极大牵扯了辅导员的精力,很难保证辅导员能投入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二是辅导员这种潜在而又现实的“二选一”使得研究生辅导员认为自己当前的辅导员工作是“临时性”工作,不是长久之计,因而缺乏职业期待和信仰,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丧失。以至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认为:“不管辅导员最后是成为教师还是成为领导干部,都说明了辅导员是一个短期的过渡职业,辅导员努力专业化的目标就是为了不做辅导员。”[4]

(二)研究生缺乏对辅导员的专业信任。“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收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选择行为。”[5]官方对辅导员地位与作用的认可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实然层面研究生缺乏对辅导员的专业信任。撇开研究生辅导员应然的地位不言,在研究生中普遍存在“轻辅导员、重导师”的倾向。梳理各高校在引进研究生辅导员的专业条件,大多将研究生辅导员所学专业限制为与研究生所学专业近似或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笔者认为相对于从事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辅导员必须要有专业成就和专业影响,并非要取得学生所学专业的成就,而应以立足于研究生辅导员岗位的专业成绩,如在辅导员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中获奖等。研究生辅导员若赢得学生的专业信任,辅导员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将大为增强;若研究生缺乏对辅导员的专业信任,必将导致研究生对辅导员地位与作用的不认可,研究生班级管理将面临诸多问题和阻力。

(三)社会环境缺乏对研究生辅导员的重视和保障。从2004年中央第16号文件下发以来,辅导员地位被认可,辅导员作用不断加强,党中央从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上不断强化了辅导员在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政策的出台实则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外部宏观环境的保障,但就研究生辅导员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外部问题:一是政策在各高校的落实情况。如果政策无法落实,则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应然与实然的鸿沟,实际上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发挥仍然非常有限。如辅导员转任教师岗位面临诸如学校对教师岗位的学历、职称等门槛限制,副处级辅导员的选拔未能建立起长效机制;二是高校对研究生辅导员享受辅导员待遇采取选择性执行。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本专科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忽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象。在学校针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评优表彰等主要以本专科生辅导员为主,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将研究生辅导员纳入管理视野。“研究生辅导员的培训、考核、聘任都是按照本科辅导员的要求,这一做法明显有些落后。”[6]研究生辅导员中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的比重很小,绝大多数研究生辅导员都是兼任,甚至出现高年级研究生担任低年级研究生辅导员的现象。

三、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举措

针对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现状,学界倡导通过辅导员的职业化和精英化来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然而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化和精英化仅是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的表征,并非是实现专业化的有效举措,要想促进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必须着力于以下三方面的努力:

(一)机制和环境上要保障辅导员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上升空间。辅导员岗位要想容得下身、留得住人除了从宏观政策上向辅导员倾斜以外,更要从高校政策的落实及微观的细节上体现对辅导员的支持和倾斜。

首先要保障辅导员数量和专任辅导员比例。研究生辅导员设置不能成为象征性符号,必须按照在校研究生的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辅导员和专任辅导员职数,学校人事部门要做好规划和统筹;其次,学校应为辅导员提供较好的工作待遇与工作条件。在核算人员绩效工资时要突出对辅导员工作量及工作业绩的体现,通过优越的条件可以吸收一些学历职称高、学术建树多、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师担任辅导员;再次,建立专项的辅导员职称晋升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目前有的高校实施了辅导员系列职称单列的评审机制及副处级辅导员的职级晋升机制。总体来看,辅导员职称晋升单列和职务晋升单列尚处于试点阶段,受到职称评审条件及干部任用条件等诸多限制,尚未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如辅导员系列职称评审很多省份对非思政类文科专业的辅导员职称晋升设置了限制,客观上阻碍了非文科类专业出身的专职辅导员寻求辅导员专项职称评审的通道;又次,学校要在细处着手为研究生辅导员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例如办公资源优先向辅导员倾斜,办公经费优先保障辅导员学生活动经费。

(二)做好研究生辅导员遴选,加强辅导员培训。辅导员职业的胜任、优秀辅导员的造就需要从入口和培训两个方面把关并努力。

首先,要把好辅导员队伍的“入口关”,既要考查其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综合能力,更要考查其道德品质和思想状况。在研究生辅导员的遴选中不能只关注其学历与学术水平,认为要当研究生辅导员其当然必须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较高的学历职称,但绝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考查。个别学校在遴选研究生辅导员时只看应聘者学历,当有博士时坚决不考虑硕士,由于对思想道德品质认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困难,建议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遴选研究生辅导员。

其次,做好在岗研究生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岗位是与时俱进的岗位,其必须把握当下的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甚至话语体系,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因此,只有对辅导员的常态化培训,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参与经验交流和提高研究生管理能力。随着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员培训的常态化机制正在形成。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辅导员队伍的常态化培训主要针对于本专科辅导员,多数学校并没有将研究生辅导员纳入其培训范围或者象征性予以附带,这势必会造成研究生辅导员难以获得官方和权威的培训途径。因此,建议高校一方面将研究生辅导员全面纳入学校辅导培训总体计划,使研究生辅导员全面参与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这有利于研究生辅导员与本科生辅导员教育管理的衔接和协同。另一方面研究生主管部门要组织针对研究生身份特点如学术道德建设对研究生辅导员开展专项培训。

(三)要切实做好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工作。辅导员的考核对辅导员具有十分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合理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促进辅导员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7]

针对现有各高校对辅导员考核的现状和问题,做好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工作要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多数高校建立了对辅导员进行考核的机制,包括年度考核、学期考核,并且将对辅导员的考核与优秀辅导员的选拔和表彰结合起来,这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考核指标体系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欠缺,进而影响到考核的效果,呈现出形式主义的倾向。二是要实现对辅导员进行统一考核,实现考核政出一门。目前对辅导员的考核名目繁多,学校宣传、学生、团委、招生就业等多部门往往针对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某一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考核,看似具有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表征,但由于指标不统一,形成政出多门甚至相互矛盾的结果。由于考核名目繁多,再加上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使广大辅导员感到苦不堪言。建议由党委、学工部门牵头,联合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对辅导员进行统一考核。三是将研究生辅导员考核纳入整体的辅导员考核范围,并建立符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的考核指标体系。现有辅导员考核主要针对本专科辅导员,对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存在缺位,使得研究生辅导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

[1]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01):10-15.

[2]许佃兵.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实效弱化困境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12(03):100-101+106.

[3]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13-15.

[4]何淑通,黄军伟,何源.从行政承认到专业信任:辅导员专业化的应然转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1):65-69.

[5]陈伟.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8.

[6]赵一波.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75-77.

[7]李兴华,李志强.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研究,2008(01):86-89.

责任编辑:韩丽萍

2017-05-11

濮燕屏(1983-),女,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规范体系的构建(SK2017A0228)。

G643

A

1009-4601(2017)06-0010-04

猜你喜欢

专业化研究生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