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伦贝尔学院校史探源之二

2017-03-08蒙赫达赉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拉尔师范学校呼伦贝尔

孛·蒙赫达赉

呼伦贝尔学院校史探源之二

孛·蒙赫达赉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人仍在追求着兴办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继续兴办各式各类的高等学校和培训班等办学实体,使呼伦贝尔地区高等教育的主脉得以延续并有新的发展。1958年,呼伦贝尔大学、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这是呼伦贝尔地区兴办高等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文化大革命”后期,呼伦贝尔地区开始恢复各类培训班和兴办各类“大学”。1971年设立的海拉尔民族师范班作为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的前身,不仅在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且为呼伦贝尔地区高等教育的恢复重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呼伦贝尔学院;校史;探源

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人仍在追求着兴办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继续兴办各式各类的高等学校和培训班等办学实体,使呼伦贝尔地区高等教育的主脉得以延续并有新的发展。1952年,在今呼伦贝尔市境内成立了扎兰屯林业学校,该校是内蒙古林业学院的前身。1958年,内蒙古林业学院与扎兰屯林业学校在扎兰屯合署办学(1960年后内蒙古林业学院迁往呼和浩特)。1958年,呼伦贝尔盟在海拉尔成立呼伦贝尔大学、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呼盟师专”),1962年停办。1960年9月,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改为呼伦贝尔盟医学专科学校。不到半年后,又恢复为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1958年创办的二所高等学校,有在校生1000多人。这几所学校虽然成立于特殊的“大跃进”时期,有种种局限性和先天性不足,但在呼伦贝尔地区高等教育史上却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值得后人怀念和珍惜。这是呼伦贝尔地区兴办高等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尝试,也培养和储藏了一批能够胜任高校教学任务的师资力量,其中一些人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又回到高校和各类大专班任教,为培养本地区各类短缺人才做出了特殊贡献。

一、 呼伦贝尔大学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的推动下,呼伦贝尔盟提出了“红专大学乡镇都要有”、“盟旗都要自办大学”的口号。一时间,呼伦贝尔盟境内相继办起5所大学,即阿荣旗农牧大学、布特哈旗工农大学、呼伦贝尔大学、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呼盟师专”),还有自治区所属的内蒙古林学院等。这些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工人、农民成分很大,多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教师数量不足、素质较低,存在着许多先天性不足。许多任课教师是由土专家、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和当地的政府领导来兼任,多数专业课无法开设,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这些大学中,呼伦贝尔大学和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是属于比较正规的大专院校,是呼伦贝尔人又一次重要的办学实践。

1958年年11月25日,呼伦贝尔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呼伦贝尔盟党政主要领导、盟行政公署下属各处的处长和各有关单位负责人都来祝贺,盟农牧处还送来戴红花的好几头奶牛做为贺礼。在开学典礼上,首先由校长林光介绍了筹备建校过程,接着中共呼伦贝尔盟委员会第一书记高增培讲话,并宣读了盟委的贺信。在开学典礼上,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彦、呼伦贝尔盟公署副盟长都嘎尔扎布、内蒙古党委文教卫生检查团副团长呼格吉呼等同志也都先后讲了话,并热烈祝贺呼伦贝尔草原第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的诞生。 11月26日,《呼伦贝尔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呼伦贝尔大学成立的盛况,不仅刊登了盟委的《贺信》和有关照片,还发表了《祝贺呼伦贝尔大学诞生》的社论和《民族政策的胜利,教育事业的发展——呼伦贝尔大学昨开学》的专题报道,以及教师代表朱荣宾、张焕臣,还有学生代表杜敏荣、李荣福、于仁福等撰写的6篇文章。

呼伦贝尔大学的校址在海拉尔南门外,即原呼伦贝尔军分区旧址,是以3座小黄楼和1座办公楼为主体构成的日式建筑群,是海拉尔日据时期遗留的重要建筑物之一。过去这里曾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日伪军官宿舍和兵营,楼房建筑式样简朴,校园由三层铁丝网围着,仍然保留有浓重的军事建筑风格。这里远离闹市区,环境优雅,建筑物集中,各种设施齐备,是当时海拉尔地区最适合办学的地点之一。

呼伦贝尔大学领导班子由以下人员组成:校长林光(呼伦贝尔盟教育处处长);总主任苍洪飞(呼伦贝尔盟新华书店总经理);教务主任达瓦敖斯尔(呼伦贝尔盟某处的领导)。当时分设4个系,即工业系、农牧系、气象系和医疗系。工业系主任曹毅先(来自海拉尔牧业机械厂);农牧系主任邵英莲(来自呼伦贝尔盟农牧处);气象系主任李德勲(来自呼伦贝尔盟气象局);医疗系主任徐秀英(来自呼伦贝尔盟人民医院)。专任教师有高中信、朱荣滨,张焕臣等3人,分别属于刚从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呼伦贝尔大学的学生来源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学生为主,4个班的学生都是由呼和浩特市招生办录取来的。鉴于当时处于1958年“大跃进”的特殊环境,4个系(实际是4个班)采用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相结合,并且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系主任和公共课教师除进行课堂集中授课外,还要带队领学生到实践中去办学,在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工业系师生到海拉尔牧业机械厂参加翻砂、制模型、倒铁水、制炉门、炉篦子及制作打搂草机零件的实习劳动;气象系师生到牧区参加牧业生产劳动,并进行气象观测、查看云图,查看百叶箱中的温度、湿度和测风速实训活动,为牧区畜牧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农牧系师生到农区的布特哈旗(今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参加秋收劳动,并在本校校园内搞深翻土地,试种中药红花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及搞校园绿化等一系列活动;医疗系师生到乡下送医送药,并下乡入驻村屯搞防治“克山病”等活动。呼伦贝尔大学从成立到与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仅存在了2年时间。1960年初,呼伦贝尔大学与扎兰屯师范学校专科班合并,并入设在海拉尔的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

二、 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8月,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呼盟师专”)在扎兰屯成立了。呼盟师专当时规模很小,只招收了1个班级(称师专班),将该班附设在扎兰屯师范学校内,由扎兰屯师范学校代管。1959年暑假,根据中共中央对“大跃进”期间新建的高等学校进行统一整顿的通知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示呼伦贝尔大学停办,同意在海拉尔设立师范专科学校。随后,呼伦贝尔大学与附设在扎兰屯师范学校的师专班合并,组成新的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末,师专班师生由扎兰屯迁来海拉尔与呼伦贝尔大学合并,统一称为“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两校合并后,办学地址在原呼伦贝尔大学校址(即海拉尔南门外小黄楼)。

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的领导班子由以下人员组成:校长林光(原呼伦贝尔大学校长)、书记郭荣祥、教务长恩和巴雅尔。学校内设教研组:化学组长管丛智、物理组长白炳汉、中文组长俞长德、数学组长白玉春,附属中学校长郭杰。任课教师有:政治教师孙红凡、苏日图、张焕臣;中文教师段叔升、兰佩秋、李靖峰、杜惠芳等;数学教师朱荣滨、姜似平、马任骙、黄云普等;物理教师郭卫南等;函授大学工作站(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站)教师黎达、郭庚振、肖淑琴等;附属中学教师塔娜等。此外,还有总务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史显贵、杨有禄、陶正贵、董凤林、杨庆庄、李占琴、包荣娜及财会人员姜燕梦等。

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所办班级分为几个部分:一是高校招生的专科班;二是遗留的预科班;三是函大工作站招的函授生;四是附属中学的中学生。通过高考招生的专科班是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的主体班次,共有中文3个班(两届)、数学3个班(两届),即1958~1962年的两届学生。预科班有1个生物预科班、1个物理预科班,是由原呼伦贝尔大学办学遗留的4个班级整顿而来的,其余的学生则从学校分流出去参加工作了。这2个预科班的学生,均于1962年参加高考进入了其他大学学习。函大工作站属内蒙古师范学院设立的函授工作站,在全盟在职教师中招收函授生进行学历教育,主要进行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假期集中辅导等项工作。附属中学的招生与教学工作,由校长郭杰负责,基本上属于独立办学状态。

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根据当时国家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曾多次组织师生到基层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学生伙食紧缺的燃眉之急。例如曾组织师生到“三河道”(原海拉尔到额尔古纳之间的自然道路)附近的国营农牧场生产队参加农业秋收劳动;到邻近的牧区人民公社生产队参与打草归垛劳动,到额尔古纳河附近的白音胡硕渔场参与捕渔劳动等,为学校食堂创收和增加了学生的副食品种类,以此来缓解学生主食不足的实际困难。还曾组织师生开荒种地,各班采用人拉犁的方式开荒地种土豆,秋季收获了好几万斤土豆,为学生伙食增添了弥足珍贵的副食品种。这种“瓜薯代替主食”的办法,是在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无奈采取的生产自救办法之一,至今让当年的师生念念不忘,亦是当年国家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艰难办学的真实写照。

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调整和整顿的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决定撤销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后,大多数教师分配到海拉尔地区的中学任教。1962年,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在整顿、巩固、充实、提高政策下,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下马了。学生毕业分配离开了学校,教职工则一部分人员调配到盟教育处教研室工作,大多数人分配到海拉尔二中、三中、五中充实教学队伍。同时,成立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校址设在扎兰屯师范学校。当时开设了中文、数学两科,学制5年。招生对象主要为盟内各中小学(含中专)的全职教师。1965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并入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到1966年共招收学员499人,教师由最初的2人增至7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被迫停办。

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从1958年设立到1962年停办,共存在了5个年头,是“文化大革命”前呼伦贝尔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所高校。由于呼伦贝尔盟师范专科学校与原呼伦贝尔大学属合并办学,两校合并后校址又在同一个地方,人们在较长时间内仍习惯将合并后的“呼盟师专”称为“呼大”,以至于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历史上曾存在过“呼盟师专”这样一所高校。

三、“文化大革命”时建立的各类“大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呼伦贝尔地区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当时承担内蒙古师范学院函授大学授课任务的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等学校停办,校舍等被外单位长期占用的情况比较严重。1968年,经当时的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部批准,黑龙江省地质六队占用了盟教师进修学院的全部校舍,共2500平方米。部分楼房改造成家属宿舍,将部分取暖设施拆除后运往扎兰屯本部,原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后期,呼伦贝尔地区开始恢复各类培训班和兴办各类“大学”。

1976年,呼伦贝尔盟在扎兰屯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招收基层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同时,根据毛泽东关于走理工科大学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道路的指示,全盟各地普遍开始兴办“五七”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七二一大学”。这些所谓的大学大多数名不副实,除扎兰屯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外属正规学历教育外,大多数属于短期农牧民和工人培训性质的学校,只是在名称上冠以“大学”之名。

1976年2月21日,阿荣旗“五七”大学成立,7月30日正式开学。招收卫生班学员40人,农村会计班学员30人,教师由阿荣旗卫生局、农业局的干部兼任。1976年7月,呼伦贝尔盟国营农牧场管理局在喜桂图旗建农垦大学,8月1日开学。农垦大学当年招生60人,其中农业班30人,牧业班30人,教职工有47人。同时,各大企业和工厂的原职工业余学校等,纷纷改为“大学”或新办“大学”。到1977年,全盟有“七二一”大学54所,在校生1489人。其中全脱产学员228人,半脱产学员276人,业余学员985人。毕业生726人,其中脱产91人,半脱产86人,业余学员549人。年内招生450人,其中脱产202人,半脱产248人,短训班结业312人。教职工283人,短训班52人,毕业生358人,其中长期班150人,短训班248人,招收长期班新生215人,教职工120人。年内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在布特哈旗柴河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所学校是当时比较有名的一所学校,亦称“柴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柴河共大”)。

1978年,根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办好七二一大学的几点意见》精神,对全盟的“七二一大学”进行了整顿,到1979年,各地“七二一”大学和阿荣旗的“五七”大学全部停办。1979年,成立布特哈旗“五七”大学,共办4期,开设语文、数学各4个班,学生341人,专任教师2人,兼任教师7人。1979年,全盟有“五七”大学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5所,在校生187人,毕业生284人(脱产227人、半脱产57人),招生187人。

1980年,根据教育部《五七大学座谈会纪要》精神,全盟的“五七”大学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全部停办”,其中部分学校改为农牧民技术学校。1981年1月12日,农垦大学停办,改建为内蒙古海拉尔农牧技术学校。

四、海拉尔民族师范班

1971年下半年,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批准,在扎兰屯师范学校内附设2个民族师范班,招收来自牧区懂蒙文的“工农兵学员”,试图以此来缓解当时民族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这2个民族师范班,经历了“两地三校”的复杂办学过程,为后来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民族师范班由于在海拉尔办学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被人们习惯称为海拉尔民族师范班。海拉尔民族师范班有分属“两地三校”的特色经历,即分为隶属于扎兰屯师范学校、海拉尔第一中学和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三个阶段,其中隶属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时期属于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1971年秋,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局下达的招生指标,以扎兰屯师范学校的名义招收了2个民族师范班。1972年秋,原隶属于扎兰屯师范学校的2个民族师范班的学员,全部搬迁到海拉尔第一中学。1974年下半年,民族师范班从海拉尔第一中学搬迁到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为了加强对民族师范班的领导力量,呼伦贝尔盟教育局下令,将海拉尔第一中学革委会副主任宝音贺希格调到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任副校长,专门负责民族师范班的日常管理工作。民族师范班从1971年在扎兰屯师范学校诞生,到1976年正式单独建校前的5年中,共招收了8个文理专科班,培养了468名农兵学员(包括1976年入学的“工农兵学员”)。1976年7月10日,黑龙江省教育局正式批准同意复建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批文中称其为复建而不是新建,其依据就是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曾办过好几所师范学校和具有学校性质的师范班,而海拉尔民族师范班在其中无疑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几经搬迁的海拉尔民族师范班作为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的前身,不仅在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且为呼伦贝尔地区高等教育的恢复重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1]程道宏,徐占江.呼伦贝尔盟志(下)[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呼伦贝尔盟文教处.呼伦贝尔盟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1959年6月17日)[Z].呼伦贝尔市档案馆藏档案号(43-1-0).

[3]金宝.奋进中的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苏日嘎拉图.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上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乌晓梅

2017-09-16

孛·蒙赫达赉(1960-)男,蒙古族,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委员、教授,呼伦贝尔学院校史主编。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史。

K29

A

1009-4601(2017)06-0034-04

猜你喜欢

海拉尔师范学校呼伦贝尔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海拉尔油田低产低效区块引效压裂治理技术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海拉尔杯”草原星第五届内蒙古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完美落幕
“海拉尔杯”草原星第五届内蒙古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