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探究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2017-03-08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王巧宾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王巧宾
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探究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王巧宾
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以导为主,先学后教,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低效的陈旧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以真正发展。
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地运用学案导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在这一方面的课改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设计与编写导学案是运用学案导学法进行教学的前提。因而,在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精心研究,把知识点问题化、练习化,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展现给学生。具体来说导学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读提纲
导读提纲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提纲,体现一节新课的学习目标,一般以问题的形式把一节新课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教材的逻辑体系逐一列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第三框的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读提纲:(1)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是怎样的?(2)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其要求是什么?(4)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意义?(6)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2.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就是针对教学重难点和事先预设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或当前的时政热点选取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设置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及层次性的问题,以探究思考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案。它是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重要导引。如,在学习前面提到的《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这一课时,其重难点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一般情况下对这方面知识学生很难独自理解。因而,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教师可结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内容和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的精神,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这样的探究思考题:(1)请你说说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哪一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请你为“蓝天白云看得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恰当的设问,明确的导向,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究学习,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导练提纲
这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能力而设计的练习提纲。它分为预习练习和巩固练习两部分。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及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导练提纲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设计预习题时,可把教材中重点的知识变换成填空题和选择题,使学生好找答案也容易识记;设计巩固练习时,可把教材中重点的知识和一些有难度、易混易错的知识组合成选择题或设计为判断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二、学案导学的实施步骤
1.目标导向,指导自学
学案导学主张先学后教。因此,教师要在新课开始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一堂新课的学习任务。然后指导学生对照导读提纲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勾画书中的重、难点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初步感知教材的基本内容,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发现自己存在的疑难。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普遍性存在的难点、疑点,为有针对性开展下一步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提纲,针对事先设计的探究思考题和学生自主学习时存在的普遍性疑难,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解决”的生生、师生互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要适当点拨,指点迷津,确保探究学习方向的正确性和活动的有效性。
3.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小组讨论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结果,认真分析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对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把教法、学法融为一体,重点讲清思路、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4.归纳总结,梳理巩固
在完成上一环节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解题思路进行概括、总结,把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5.检测反馈,拓展提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教师还需要利用导练提纲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重难点知识,能否融会贯通,是否能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讲评,解疑补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化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知识面和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和提升。
三、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正确使用学案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案导学法坚持以导促学,而要充分发挥其“导”的作用,学案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将学习目标问题化,以问题为导向。为此,教师在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要与教材相吻合,要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要具体而明确。
2.要增强导学案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设计编写导学案时应增强其趣味性。教师可以小游戏活动、小品表演、有趣的事例典故、热点新闻、漫画图片、幽默趣味的语言等来作为导学案载体进行创境激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的热情,唤醒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学案导学法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导为主,先学后教。它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讲”要少而“精”,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探、自练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而且要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导促学、以学促教的学案导学法正体现了这一要求。它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高效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式。
编辑/佟馨E-mail:10103812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