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2017-03-08姜德民姜蕾李长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中医药实训中职

姜德民,姜蕾,李长青

(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姜德民1,姜蕾2,李长青2

(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职中医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标准等亟待改革。剖析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提出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修订教学标准,延长修业年限,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验教学,实行见习教学,加强临床实习,推动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走上规范化、现代化轨道。

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

1 历史与现状

我国系统的中医药学制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百业凋敝,百废待兴,改变城乡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成为政府紧迫的民生问题,而人才培养则是一切建设大业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规模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就成为了各行各业大量急需人才的主要来源,中医类专业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那时起,我国在各省市区建立了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师承模式首先被中专教育制度逐渐取代,中等中医药教育机构逐步规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一定中医药知识和一定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中医人才,一度成为农村地区和城镇基层医疗队伍的骨干力量,为维护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等中医药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储备了教学师资,创造和积累了办学经验。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高质量、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中医专业的学历层次、培养模式、人才质量等越来越显得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大批中职中医类学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或撤销,或合并,或升格,专业点逐年减少。2007年,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从当年起撤销中等中西医结合专业,原则上停止中等中医学专业招生,但暂时保留了西部9省市区部分学校的中等中医专业设置,年招生规模限制在500人以内,招生时限截止到2010年。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分别于2011年、2016年两次发文,明确提出各省可以根据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本省重点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医类专业并继续招生。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的允许招生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医类专业点共29个,分布在17个省市区,其中中职中医(药)学校10所,开办中医类专业的卫生学校14所,设置中职中医专业的中医药大学或高职学院5所,批准当年招生计划9 120人。

2 问题与挑战

在充分肯定中等中医药教育历史贡献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医类中职学校数量和专业点不断减少的现实,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既有教学管理问题,也有制度设计问题,需要系统、深入地进行改革。

2.1 教学时数相对不足

根据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中医专业学制为3年,总学时3 000个左右,其中公共基础课的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等占去总教学时数的1/3,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专业技能课约占总学时的1/3,毕业实习占1/3。

专业技能课是培养中医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职业素养是否较高、专业能力是否过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技能课的效果。但是,对知识的获取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吸收、消化、积累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在大约1 000学时内完成11门核心课、4门方向课、7门选修课等20多门骨干课程的学习,是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压缩公共基础课,将一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分解到第一学年,由于学制和总学时的局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 教材内容过于压缩

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技能课,都普遍存在体量压缩、内容浅显的问题,尤其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诊断学和国医经典等,内容总体上是概念性的“压缩饼干”,深度不够,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习效果较差。

2.3 课程体系不完善

专业核心课缺少一些重要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如生物学、组织学、细胞学、生物化学、急救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都没有纳入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存在着被迫挤占的问题,所谓德智体美并重只停留在口号上。实训项目设计单调,课时比例过低。见习教学有名无实,没有具体的课程、学时安排,仅以实训替代。

2.4 实验课没有纳入教学标准

医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现行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对实验教学只字未提。尽管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思维和取类比象为诊治方法,但中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多以西医为主,治疗上多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验操作的能力。由于教学标准没有刚性要求,各中职中医学校普遍存在不重视实验教学建设、实验室投入不足、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实验仪器设备简陋等问题。

2.5 实训实操难以贴近临床

实训本来是理工科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长期以来,中等医学教育被归类到职业教育范畴,使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掺和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形成了以实训代替见习教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和培养模式。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实训项目少,中医实训室主要开展舌诊、脉诊,西医实训室只有心肺听诊、血糖仪使用、胰岛素注射、心脏除颤等项目;二是设施设备简陋,模拟实际不够逼真,90学时的综合实训时间安排仍然相对紧张,达不到实训教学的预期效果;三是以实训替代见习,以人造标本替代真实人体,训练结果与临床实际误差率高。

2.6 毕业实习差强人意

医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临床实习和顶岗实习至关重要。目前中职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高水平医院不接收低学历学生实习,学生多在低等级医疗机构实习[1],医生带教能力不高,学生反映学不到东西;二是学生实习转科少,动手机会不多,实习效果差强人意;三是中医针推方向学生几乎全在以营利为目的康体保健机构顶岗实习,只能按市场规律迎合顾客需求,多以足浴、按摩、减肥等项目为主,中医推拿、保健按摩、保健刮痧等项目练不了。

2.7 对口就业空间狭小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存在中医岗位缺编情况,但主要表现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而社会对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对口就业空间狭小[1]。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太低;二是就业政策限制着他们只能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选择范围狭窄;三是岗位需求减少,调查显示二级以上医院对中职中医专业的需求为零,乡镇卫生院尚有10%的需求量[1];四是就业质量差,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较为多见。

3 对策与措施

3.1 修订教学标准

《中医药法》指出,“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现行的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是教育部2014年12月公布实施的试行文本,现在看来,就基本学制、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时间、教学安排、实训实习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设计、开发、完善。这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改革举措,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必须到位,深入医药行业、学校、教师、学生之中,了解真实情况,为标准制订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依据;二是工作机构必须要由富有改革创新精神、覆盖利益关联方的专家内行组成,尤其应该吸收现代医学临床、管理行家参加,这是推动变革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颠覆已成思维定势的教育观,树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理念,淡化职业教育色彩,向普通医学教育靠拢,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3.2 延长修业年限

医学教育在欧美国家属于精英教育,需要较长的修业年限。作为中等中医专业主要生源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现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按3年学制设计的课程体系,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不仅不能适应本来就缩水严重的课程内容,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恢复实验教学,增加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为此,修订专业教学标准、设计专业年限必须考虑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囿于一般中专修业3年的规定,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学制至少增加1年,“量身定制”为四年制修业期限,制订符合医学教育基本规律的专业教学标准。

3.3 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选择增设部分重要医学基础和临床骨干课程,如生物学、组胚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医学心理学、机能实验学、急救医学、皮肤医学、传染病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课程,朝着中医全科医生方向定位培养目标;二是充实课程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医古文的内容,美育课程要增设一定的艺术门类,体育课要“体”“育”并重;三是引进实验课,增加实训操作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四是在时间安排上,第一年开设文化课、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实验课,第三年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训课及临床见习,第四年进行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

3.4 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药法》第33条指出,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这里的现代教育方式就包括实验教学。医学实验不是让学生背诵结果,而是让他们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验证事实,加深和巩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5 实行见习教学

专业实训教学与医院见习存在本质区别,实训是使用设备、工具在模拟的职业环境里进行技术训练,见习是在医院的真实人体上观察、动手操作,并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目前由于大多数中职中医学校没有附属医院,安排不了见习教学,就只能以实训的形式在校内代替。但中医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活的复杂的有机体,个体差异显著,生命现象变化多端,中医的舌诊、脉象、经络腧穴、望闻问切都在模型上训练,局限性很大。落实见习的关键是学校要建有隶属关系的附属医院,或有能自主灵活安排见习教学的医疗机构。对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医学教育的办学标准,考虑把设置附属教学医院作为今后学校办学的硬性条件。

3.6 加强临床实习

针对目前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保证中医教育特色的前提下,借鉴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制订实习教学大纲;二是尽量选择科室设置、设施设备、指导教师等能基本满足实习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医院,制订学生轮转科室计划,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严格出科考试,提高实习效果;三是校院双方要共同加强带教能力建设,提高临床医生的带教水平,定期开展实习评价和带教评价,向医院反馈评价结果;四是努力保证学生实习时间足量,可以通过推迟双选会的举办时间、调整实行“2+1.5+0.5”学制等方式,避免干扰和中断正常实习;五是针对中医针推方向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与康体保健机构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制订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顶岗实习计划,真正把教学标准规定的中医推拿、保健按摩、保健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实习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的实施和健康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拘泥于过去,止步于现在,必须与时俱进,与现代科学接轨,焕发新的活力。

[1]王允娜,景书州.中等职业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4):93-94.

G630

A

1671-1246(2017)14-0023-03

猜你喜欢

中医药实训中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