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库切之《慢人》中的三重主题分析

2017-03-08汪正平

关键词:库切玛利亚性爱

汪正平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库切之《慢人》中的三重主题分析

汪正平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小说《慢人》中蕴含着三重主题:以主人公保罗为代表的“慢人”是否可以拥有情欲;“慢人”如何面对因衰老、残疾、病弱、寡居等所带来的耻辱并维护生存的尊严;“慢人”如何在爱的追寻中实现自我超越。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反映了库切对老年群体生活困境的关注,更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哲理性思考。

性爱;耻辱;超越

《慢人》发表于2005年。小说取名《慢人》(Slow Man),字面意思是行走迟缓的人,泛指因衰老、残疾、病弱、寡居等使身心处于孤独和尴尬境地的一类人群。他们中有失去家庭或者没有家庭的寡居老者,有身体病痛或残疾的人。他们是相对于想成为“最快的”、“最强的”和“被人钦佩赞赏的”①参见: 库切. 慢人[M]. 邹海仑,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以下所引相关的内容均出于此,不再一一作注。(the fastest, the strongest, to be admired)年轻人而言的。这类人在库切的作品中屡见不鲜:除《慢人》中老摄影师保罗外,还有《等待野蛮人》(1980)中的边境行政长官、《耻》(1999)中的卢里教授、《凶年纪事》(2009)中的作家C先生。“慢人”群体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衰老、残缺、羞耻、尊严乃至死亡。库切将笔墨聚焦在这类人群不仅是为了取得“陌生化”[1]的文学效果,更是为了深刻地揭示人性;但他对人性的探讨并非一般意义上人性之善恶、美丑的讨论,而是假借“慢人”之遭遇,对当今社会中荒诞不羁、扭曲和变异的人性的探求和追问,以唤起人们对“慢人”更多的关怀[2]。

《慢人》涉及三重主题:“慢人”是否拥有情欲?“慢人”如何面对耻辱和维护尊严?“慢人”如何在爱的追寻中实现自我超越?

一、“慢人”的性爱

保罗车祸被截肢前喜欢骑自行车在起伏的山坡上飞奔,无拘无束。除离婚的妻子外,他至少和六、七个女人有过性爱关系。自从失去一条腿后,他成了行动迟缓的“慢人”,大部分时间只能蜗居在他位于富人区的寓所里。保罗残疾后,仍有好几个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但对于他是否还应该有性爱,各人态度不一。第一任年轻护士希娜认为像保罗这样的残疾老人不再拥有性欲了。她用儿语称他的隐私部位为“雀雀”,管便盆叫尿壶。她在给他洗浴和处理残肢时像对待孩子那样嘲笑他,挑逗他,完全没有对待病人和对待男人应有的尊重。在她的眼里,“慢人”就是没有性需求的儿童,或者没有性能力的傻瓜。

社会工作者普茨太太长期为那些无力自我照顾的人提供福利帮助,尤其是残疾或病弱者,穷人或者无家可归的人。她认为像保罗这样年纪的截肢男人再谈性事是不恰当的。她安排了保罗截肢后余生可能遇到的所有需求——除性事之外。普茨太太代表了主流社会群体的看法:寡居老者、残疾人后半生的生存是最重要的,而性事则是可有可无的事。

神秘入侵者科斯特洛并不否认保罗有情欲需求,但是她认为这种情欲是聋子和哑巴,瘸子和瞎子之间凑到一起所能产生的欲望。她提倡像保罗这样的“慢人”到了老年阶段不需要什么激动人心的爱情。她对保罗说:“我们需要的是关心照顾,在我们颤抖的时候,有人时时握住我们的手,为我们倒一杯茶,扶我们下楼梯。当大限到来时,有人合上我们的眼睛。”科斯特洛像导演一样要求保罗洗漱干净,用浆糊封住双眼,在家中会见保罗在电梯里偶遇的戴墨镜盲女玛丽安娜。玛丽安娜渴望以肉体表达的爱,而保罗需要灵肉合一的爱。因此,一对曾经年轻、四肢健全的人在身体有了部分残疾后,心灵却很难碰撞,很难产生激情。

已婚的玛格丽特认为保罗依然是那个“一向所是的英俊而健康的男人”,可以像从前一样拥有正常的的情欲,甚至还含蓄地说被截肢后的生活可能更浪漫。为了表明她的看法,她特地让保罗回忆战争影片中的镜头:“男人们从前线回到家里,他们戴着黑眼罩,或者胸前用别针别着空空的袖管,或者拄着双拐。而女人们猛扑到他们身上。”当然,玛格丽特所认同的性爱是基于他们曾经度过的一段短暂而疯狂的婚外恋情。在她看来,保罗的情欲因残疾可以选择一种有性无爱的方式,以满足生理性需求。她嫉妒保罗对护士玛利亚娜的爱欲,期望保罗和她重温在一起的时光。玛格丽特对保罗的爱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是自私,狭隘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肉欲的。

保罗残疾后对以不同方式出现在他生活中的女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恶。不是因为她们给予的关心不够或者所提供的医疗看护不专业,而是因为她们或者否定了保罗的生理需求,或者简单地认为他只有肉体上的欲望。在保罗的意识里,他拒绝接受因身体残疾而低人一等成为“慢人”的事实。他确信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后快乐并没有离他远去。“他依然有生存的意识,拥有没有衰落的灵魂生活。”实际上,保罗身体上不仅有性的需求,心理上更有爱和被爱的渴望。若是仅仅为生理需求之故,他可以和昔日性伴侣玛格丽特造爱,也可以约见上门提供性服务的盲女。然而,他拒绝了这一切,直到玛利亚娜走进了他的生活,被他称为“the cloud of gloom”[3](乌云笼罩的)日子才终于告一段落。这说明“慢人”不仅需要情爱,而且需要灵肉合一的爱情。

二、“慢人”的耻辱和尊严

小说的第二重主题涉及到“慢人”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耻辱感的袭击和对尊严感的重新定位。第一任护士希娜给保罗护理时用孩子似的、嗲声嗲气的、挑逗的语言,反映了人们对残疾、病弱、老者的鄙视和唾弃,“慢人”身体的残疾同时意谓着尊严的丧失,有着无法遮蔽的羞耻。科斯特洛精心设计了一场“瘸子与瞎子”之间以钱换色的“相亲”看似出于保护一对残疾人不失任何自尊的好意,但蹩脚的安排无法掩饰强者对弱者身体和灵魂的蹂躏,是对“慢人”尊严的践踏。当保罗试驾着乔希奇家给他做的三轮车时,玛利亚娜的女儿刘巴说保罗是慢人,不是像火箭一样的快人。孩子稚嫩的语言中透露出残疾人低人一等的耻笑,这使保罗陷入无地自容的尴尬和耻辱中。还有,医护人员在看似和蔼可亲的面孔下掩饰不住对于老年病人命运的终极漠视,将“慢人”推向羞耻和无尊严的境地。

袭击保罗的耻辱还来自让他倾心甚至不惜给予自己一切的玛利亚娜。保罗被截肢后拒绝安装假肢,打算自己照顾自己一辈子。但拄着双拐行动不便的现实让他接受了福利机构派来的全职护士玛利亚娜。这个女人以职业的爱心给予保罗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不是把他当成一个蹒跚摇晃的老傻瓜,而是作为一个由于受伤而行动不便的男人”。而保罗就在这周到又专业的护理中对玛利亚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感。这位让保罗灵魂“堕落”的天使虽无艳丽的外表,但善解人意、聪明能干、生机勃勃、庄重大方。她以细腻的情怀和悉心的关爱抚慰着这样一个因残疾而身心受伤的男人。保罗渐渐地认识到 “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抛弃所有的谨慎和节制实在是一种诱惑。”他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的沼泽而不能自拔。他的欲望最初由欣赏生好感,再由好感生爱欲和情欲,最后上升到繁衍欲。保罗勇敢地向玛利亚娜表白了内心全部的感情,但他的真情并没有赢得玛利亚娜的回应。玛利亚娜一直很厌恶病人们把她的关爱和照顾视为爱情而为她倾倒。这让保罗痛苦不堪。

保罗所代表的“慢人”生活在一个人们规训和关注的视野中,他们是柔弱和卑微的,他们是精神的流浪儿。当尊严遭到挑战时,保罗以顽强的力量抵抗来自外界的蔑视。为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他选择冲破世俗和伦理的桎梏。他主动给玛利亚娜的儿子无偿地提供昂贵的学费,让德拉格能够上期望中的寄宿学校,享有良好的教育,同时,还竭力避免玛利亚娜丈夫产生误解,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拄着拐杖、费尽周折找到那家只有五平方米的小店,以所有货物的价格高于价目表的“善意”从小店购买了五百澳元的货物,平息了玛利亚娜女儿的一桩“偷窃”案,以免她被弄到青少年法院,使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为了爱,为了在心里真实地拥有他所爱恋的女人,他把他充满爱心的保护扩展到她和她所有的孩子们身上。

在库切笔下,小说并没有将保罗对玛利亚娜的感情作为唯一的情节来渲染气氛,而是将保罗这样的“慢人”置于道德、世俗、伦理制约的框架中并上升到深层的理性探讨,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偏狭和冰冷的制度下如何面对耻辱和维护尊严。一曲“慢人”的悲歌揭示了一个深刻而残酷的事实:人必须挣脱道德与世俗的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当尊严受到伤害和亵渎的时候,当冷漠和愚昧还在四处蔓延的时候,人必须坚守人生信念的底线,以智慧和慈爱为武器,才能以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有意义地存在。

三、“慢人”情爱的自我超越

库切对“慢人”的关注,通过元小说的创作手法将小说中的小说作家科斯特洛引入保罗的生活中,构建了作者和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4]。科斯特洛总是提出诸多尖锐的问题,促使保罗对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与反思,这样的独到安排把自由和话语的决定权赋予了代表“慢人”的保罗,尤其是对情爱的思考。但保罗的情爱自我超越之路可谓艰辛曲折。

科斯特洛处于保罗的思想深处,掌控着他,有时像导演一样指挥他按照她的意志行事。为了试图阻挡保罗和玛利亚娜之间的恋情,她安排他与眼睛残疾的女孩见面;当保罗身陷爱欲之河苦苦挣扎而不得解脱时,科斯特洛又以作家的身份阻挠、干涉他的生活,且不厌其烦地说服他面对现实。她还以自己有过婚姻和孩子而如今孑然一身的事实“现身说法”劝他放弃眼前这段离谱的爱情,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最后她干脆推销自己,希望保罗接受她作为晚年的伴侣度过一生。

但保罗不愿意听从科斯特洛的摆布,拒绝由她主宰的生活。他认为自我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他真诚地喜欢、爱恋玛利亚娜。他期望从心爱的人那里找到爱的归宿;他希望玛利亚娜帮助他完成繁衍的任务。保罗是作为主体表达了来自心灵对爱的呼唤。最初,这份爱是基于自我的爱,有一定的自私性和功利性。他之所以喜欢玛利亚娜,是期望在玛利亚娜那里得到自我被全然满足的快感,体现在实现他的繁衍梦。然而,保罗基于自我为中心的爱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更缺少存在感,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变得不堪一击。

保罗对玛利亚娜第一次爱的表白以给她儿子提供学费为引线。他大胆地说:“我爱你。这就是一切。我爱你,我想要给你点东西。允许我吧。”随后,玛利亚娜像失踪了似的没有按时来做护理工作。科斯特洛提醒保罗不要将玛利亚娜对他体贴入微的照顾和关心与爱情混为一谈,更不能靠意志行为去爱上一个有家室的女人。科斯特洛的话不无道理。保罗的爱因为自私和盲目而缺乏安全感,也让他无法真正地给予对方爱。真正的爱的给予是不以回馈为前提的。当保罗发现玛利亚娜并不接受他给予的一切时,他意识到最初由对玛利亚娜的好感,发展到后面的爱慕、依恋,到最后为人父、为人夫的奇想,所有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是狭隘和渺小的。

在与科斯特洛交流彼此身上发生的故事时,保罗这样总结自己对爱的教训:“爱不需要报答,只要它有足够的空间。……只要你爱得足够深,它就不需要别人的爱做回报”。保罗把对玛利亚娜的爱情升华到了爱的极致。“我可以让人盖一个棚子。我可以住在你们后院的棚子里看着你。看着你们大家。”以爱的呼唤为动力,以爱的追求为慰藉,在挣扎中找回人类缺失的爱,这是对“慢人”摆脱困境,自我拯救,获得重生最好的诠释。重生后的保罗是一个完全无我的人,他的爱是无我的爱。一个视他人如同自己的人,他爱你的方式可能很多,但最无私和崇高的爱莫过于保罗不期待回报的爱,并给对方自由的爱。

四、结 语

库切通过冷峻的笔调展示了当今社会中因衰老、身残、病弱等处于困境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因无妻无嗣为人耻笑,他们在精神困境中挣扎,他们的性爱之花因道德和理性的摧残而暗淡无色。《慢人》中对“慢人”的情爱叙述既有原始欲望的浅唱,又饱含“慢人”灵魂深处的低吟。

《慢人》所蕴含的三重主题间层层相扣,渐次入深。它从“慢人”的表层性爱需求入手,通过对围绕这类人群的对话和他们的内心活动的叙述和描写,直面剖析了孤寡残疾老者群体的生存困境,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常被主流社会忽视而每个社会个体又无法逃避的人生晚年阶段所面临的耻辱和失去尊严的窘境;“慢人”最终对性爱的自我超越警示人们人生境遇万千,唯有以不求回报的给予和超越二元对立认知的智慧来化解因文化差异、语言沟通障碍等所造成的误解甚至仇恨,才是人类和谐相处,同享平安喜乐、内心宁静的幸福之径。

[1] 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 西方理论关键词[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39.

[2] 汪正平. 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切关注:库切作品中的寡居老者分析[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6):102-105.

[3] Coetzee J M. Slow Man [M].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005: 25.

[4] 秦海花. 拓展小说极限,寻求新的主题:从《慢人》看库切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观[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110-117.

On the Threefold Themes of Slow Man by J. M. Coetzee

WANG Zheng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China 245041)

The novel Slow Man concerns threefold themes: whether the “slow men” represented by the protagonist Paul can be expected to have sexual love; whether “the slow men” can face the inevitable disgraces that befall them in forms of aging, disability, sickness, or widowhood, and still keep their dignity as living beings; whether “the slow men” can transcend themselves in search for true love. The inquisition of these questions not only reveals Coetzee’s concern for the aged people, but also suggests his philosophical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fate of human beings.

Sexual Love; Disgrace; Transcendence

I106.4

A

1674-3555(2017)01-0092-05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1.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付昌玲)

2016-03-03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SK2015A524)

汪正平(1968- ),男,安徽宣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批评和翻译

猜你喜欢

库切玛利亚性爱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库切《耻》中的凝视之耻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中年性爱莫“执着”
在白宫的童年
——玛利亚·奥巴马
灯节上的玛利亚
玛利亚重现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