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2017-03-08马雨薇

关键词:苏氏林斯基苏霍姆

马雨薇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马雨薇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他通过30多年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经验,建立起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从教师、家长还是学生的角度来看,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

瓦西里·亚历山大诺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在他一生短暂的五十多年生命中,教龄长达三十五年,曾担任中学校长二十二年。在苏氏和他同事的努力下,把一所遭受战火侵袭的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了教育圣地麦加。[1]苏氏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具特点的就是通俗易懂但又具有深刻含义的思想。而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就是他论述最多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他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石。“经验有如盛开的玫瑰。我们要把一丛玫瑰从别的花园移植到自己的园地里来,首先要考察并改善自己这块地的土质……要连土一起移,不要伤根。”[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继承了苏氏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但并未完全体现其精髓,因此,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实践仍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家庭环境

苏氏出生于原苏联乌克兰共和国一个贫苦家庭,但是艰难的生活条件并没有阻碍他读书识字和学习知识,他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及哥哥姐姐他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睦又生机勃勃的家庭环境,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培养他的才智,引导他形成主动求知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苏氏的家庭中,成年家庭成员能够友善地相处,遇到问题或纠纷时能够理智地协商解决,并且非常注意成人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强调要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良好的表率。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每一个学生身边都应有鲜明的人。35年来苦苦寻求到的这一教育秘诀令我相信,恰恰在这点上,教育者的话成了他手中强大的、精细的工具。当然,首先应是父亲、母亲、哥哥或姐姐的话。”[3]因此,正因为苏氏家人的语言和行为对他人格和教育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苏氏才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有别于苏联官方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二)社会背景

苏氏出生于十月革命之后,他的一生深受革命导师列宁的影响,从小学习马列主义。他从事教育事业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这期间,苏联开始强调劳动者知识化,普通学校也将培养合格新生作为目标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然而,学生数量的剧增,高中学校的接纳能力出现问题,一些学生未能升入高校,但同时这些学生有未能做好参加社会劳动的准备,因此不能顺利就业。这一阶段苏联社会上出现了普遍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矛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苏氏提出了他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苏氏自幼受到列宁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著作的影响,他认为,在当时苏联社会环境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发挥个人的潜能,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及时地发现、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才能和素质,及时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志趣,这一点正是当前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的事。[4]苏氏认为要实现这一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要透彻的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透彻的了解人,这就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其次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新人个性目标的确定上,他运用到了这一观点去分析问题,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教育者如果对孩子缺失了爱和应有的尊重,那么也就等于失去了人道主义精神,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一种人际关系疏远的、无同情心的、残忍的氛围中,那他就永远不可能变为真正的公民。苏氏我坚定地认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把受教育者看作是同他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简单的被灌输知识的器官。对因为恶略环境造成不幸和压抑的儿童,要更加百倍地同情和关怀,帮助他们排除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不良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以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人。

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内容

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当时社会主义苏联的学校教育机构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苏氏根据当时苏联社会现实要求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思想。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内含了三个方面,即将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他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第81条当中做了这样的论述: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将高尚的道德思想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能将社会需求和所做的劳动和谐统一的人。而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需要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实施,就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渗透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苏氏的这一教育思想使得全面发展更为完整和充实,同时给和谐发展增添了新的涵义。

(一)全面发展

苏氏在其著作中说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在一个活生生的全面发展的人身上,应当体现出能力、力量和需要的和谐与完整,教育者应当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看到诸如思想道德的、智力体力的、劳动创造的乃至于公民的完整。全面发展首先是多方面发展,即要求五育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可以的。其次,它更体现着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五育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得要求,才可能得以实现全而发展。

1.德育

苏氏说德育当从小开始,德育包括公民精神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信念以及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基于对生命的敬仰和对人的研究,他认为,道德是照亮全面和谐发展的光源,只有当丰富的道德性这一条主导的红线始终贯穿正在形成的个性对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之中时,学校的精神生活才能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5]所以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首先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

2.智育

智育的内容包括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智能。智育在苏氏的教育思想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在他看来,在教育中如果避开至于不谈或是否定智育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无法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传统的教学论中,智育只是知识的简单获得与积累,苏氏则突破这一传统观点,认为智育应当是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积累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不能只是简单的物理的堆积。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之所以要进行智育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满足自身对物质的内在需求,而且因为能够更好地辨别和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开阔视野,滋养内心世界以满足自身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体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脑力劳动乃至整个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健康水平,良好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精神生活密切相关。[6]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会机械地学习书本知识、死读书,那么他的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会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苏氏认为“不经常关心孩子体质的增强,就不能想象有成效的教育。患有疾病和身感不适的孩子有时仅仅因此而没法接受教育”。因此,教育者不应将体育与其他方面相剥离,应该把体育与其他方面进行有机的联系然后再进行考察。体育不应该只是运动课程,更多的应该包括对学生作息、饮食制度的合理管理。因此在苏氏的教育思想中,总是把保护学生健康和体育同时提出,并把身体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相提并论。

4.美育

美育在苏氏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苏氏认为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美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脱离了美育,其他方面的教育也就不能进行。美育的形成使得受教育者能对道德高尚与否、体魄健全与否、智力完善与否做出判断,并且教会受教育者认识和感受美,并从中汲取美好的方面,从而树立自身的美。

5.劳动教育

在劳动教育方面,苏氏出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判断,针对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矛盾,苏氏在其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相关文章中提到,“应当使接受了中等教育的毕业生做好劳动的准备,安置他去从事工人和农民的普通的、粗重的平凡的劳动。要培养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劳动的愿望、志向和向往”。进而,苏氏提出了劳动素养这一范畴,即“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还指一个人达到了主要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

受教育者在各个方面具备了完全发展的条件,那么受教育者就被认为达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在五育中的每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同等发展,最重要的是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停地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种职业,并不是指今年他做钳工,明年又去当医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7]因此他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又提出了和谐发展。

(二)和谐发展

苏氏眼中的和谐发展,是对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方位发展的补充和完善。和谐发展要求将得到充分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并进行有机统一。也即,得到完全发展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应该是相互联系而且协调的,不是互不相干、毫无联系的。

因此在苏氏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当中,每一个方面的完全发展是不足以实现目标要求的,他认为实现教育目标要求,就是要将五育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以呈现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苏氏在其著作中提到,受教育者所拥有的高尚的品质、健康的体质以及高尚的品德应当相互融合。而作为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则是能够准确的认识并把我这一实质。作为共产主义新人,最大的特质是各方面的和谐相容,而不是良好品行和人格的简单堆积。显然,五育中的每个方面都是其他任何方面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比如,受教育者如果只有品德方面的素养,但是缺乏了智力、体力等其他素养,那么不能够认定这个受教育者得到了全面发展,更不用说全面且和谐的发展。体育也同样如此,除了维护身体的健康以外,还要为人体发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协调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氏并非简单地将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以表面形式简单的融合,而是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实上这种结合和融合就使全面发展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富有活力,也使和谐发展的内容发生了质变。

苏氏所强调的和谐发展,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天赋”与“全面”之间的和谐。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史上以及当前教育现状中,天赋的发展与五育的全面发展并没有达到一个和谐的程度,而是存在两个极与极的抗衡,以一方来否定另一方。如前苏联提倡教育的“大面积丰收”,对培养尖子学生和因材施教持否定态度;再如部分教育者认为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全面发展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会埋没那些具有天赋的人才。其实,苏氏认为全面的发展与天赋的开发并非互不相融的两个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范畴,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受教育者天赋的开发,这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苏氏针对当时苏联教育对二者关系的曲解,联系他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关全面发展的难题,创造性地将对受教育者天赋的开发当作全面发展的突破点,即尝试将学生在某领域中的天赋激发出来,以此来形成学生的自信和自豪感,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与我国素质教育

(一)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契合

1.教育目的

苏氏在其教育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和研究,正是因为他对教育目的这一重要范畴的完全把握,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可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在道德、智力、心理等方面做好劳动的准备。而全面和谐发展是苏氏在论述教育目的问题上最为清晰和完全的一个。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优化受教育者的素质素养结构,并且培育全体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智力体力以及审美,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因此,从根本上可以看出,苏氏对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和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有着一致性。

2.教育的个性化

苏氏在讨论和谐发展时,强调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天赋开发,他指出:“教育者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8]苏氏之所以重视“每个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在于他正视对受教育者进行天赋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和谐统一起来。同样,我国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个体的长处,弥补其他方面的短缺,使受教育者获得一个相对协调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苏氏所重视的使受教育者发展特长的天赋发展,与我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发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教育改革虽然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逃离应试教育的怪圈。单方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所遇到的一大困境,在无形中使原有的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这样一来,追求成绩和升学率成为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学生家长的不二法门,从小学到高中一切工作以应试为目标并非危言耸听,参与教育过程的各个主体也都将升学作为唯一目标。因此,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受到压抑,更不用说进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对照苏氏对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诠释,从教育者、家长和受教育者三方面对所获启示进行论述。

1.教育者

教育者水平和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应试教育能否向素质教育转轨成功的关键,学校拥有较高的师资水平,素质教育就成功了三分之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文化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教育者的表现。其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也是极其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是思维的发源地,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拥有丰富知识才能的同时,还要具有创造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用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用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来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儿童,关心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这些都是苏氏在从事教育事业中所体现出来的。

2.家长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作用是其他任何角色所无法取代的,孩子的品行能够直接反映出家长的品德和素养。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在家长与教师、学校共同参与配合和相互理解的条件下,受教育者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如果失去家长的启蒙或是家庭的和谐,那么他就可能失去快乐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对孩子五育的发展和品格的塑造起到奠基作用。苏氏在带领他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和家长的启蒙,那么孩子的发展就会有所缺失,而此时教育者无论有多努力都无法弥补这一缺陷。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只会读书和应试的学生远远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家长作为孩子最初的老师,应改变只读圣贤书的旧思想,做好启蒙教育,多为孩子提供发展空间,这样才有可能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后能够顺利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受教育者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受教育者如果只是被动地享用已有的被提供的物质或精神财富,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完成,真正的教育应当被劳动和创造所赋予。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育者及家长,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此外,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创造性和上进心,认真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以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认识为基础,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着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新的时期对受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能以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学会扬与弃,更新知识储备,追赶社会的发展速度。这种自我提升是教育者、家长或其他教育过程参与者所无法给予的,这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并且永久的提升作用。

[1]谭曙光.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石[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苏霍姆林斯基.王义高、蔡汀、祖晶,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之第一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5.

[3]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91.

[4]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58.

[5]黄云鹏.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6,(10).

[6]赵思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2015,(37).

[7]苏霍姆林斯基.王家驹,等译.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8-9.

[8]苏霍姆林斯基.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猜你喜欢

苏氏林斯基苏霍姆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拓片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碧瓦辉煌五百载 苏氏琉璃绽华彩
苏氏百文:哪里人多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