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2017-03-08温海蔚刘燕霏杨建德
温海蔚,刘燕霏,杨建德
衣原体严格在细胞内寄生,经过特殊的生长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现普遍认为是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生命体。牛衣原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新疆、内蒙及西北等地多发,给畜牧业及公共卫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3]。在目前已有资料中,1985至2015年间我国一共检测了22个地区的牛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仅有上海市没有检测到牛衣原体病的感染,其余21个地区都存在有牛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报道[4-6]。国内已有李永琴等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牛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5.8%(61/224)[7]。洪尼宁等报道贵州省牛衣原体阳性率为2.86%(24/838)[8]。在青海省也已有关于牛衣原体的相关调查,祁小英等报道青海省乐都县牛衣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16%(5/232)[9]。基于本地区防疫需求,本项目对青海互助县开展了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以期阐明该病在这些地区的流行情况,为防制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
1.1 待检血清
青海省互助县部分乡镇及两个规模化养殖场牛血清765份,其中巴扎乡、松多乡、加定镇为牦牛血清,共62份,其余为乳牛血清703份。由所需要地区的兽医站以及养殖场驻场兽医辅助无菌采血,凝固后分离血清,冷冻保存待检。
1.2 诊断液
衣原体间接血凝抗原、稀释液、阴性血清、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批号150430。
2 方法
2.1 稀释血清
96孔板每孔加稀释液75 μL,取待检血清25 μL加入第1孔,以4倍稀释,从第1孔稀释至第3孔(即 1∶4、1∶16、1∶64),第 3孔弃去 25 μL,孔内液体量仍为75 μL。同一时间,在同一板上设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2孔,空白对照2孔。
2.2 加抗原
在每个孔中加入稀释好的抗原25 μL,放在微型振荡器上,振荡2 min后盖上一次性封口膜,然后在37℃下作用2 h判定结果。
2.3 结果判定
对照各孔均成立,则被检血清1∶16孔出现“++”以上者为阳性;1∶4孔出现“+”以下者为阴性;1∶4孔“++”至1∶16孔“+”以下者为可疑[10-12]。
3 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765份送检血清检测衣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6.1%(200/765)。松多乡、巴扎乡、加定镇3个牦牛血清采集点中均检测到衣原体抗体,采集点阳性检出率为100.0%;其余9个乳牛送检点中6个检测到衣原体抗体,采集点阳性检出率66.7%。检测结果显示,衣原体在各采集点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对不同种类的牛、不同送检点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了分析(表 1)。
表1 不同种类牛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统计表
由表1可知,乳牛送检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5.6%(180/703),牦牛送检样品阳性检出率为32.3%(20/62)。牦牛送检样品阳性检出率高于乳牛送检样品阳性率。经过卡方检验p=1.31(2.71≤p≤3.84,差异显著),对乳牛和牦牛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通过图1对不同采集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五十镇与东沟阳性检出率居高,分别有71.4%(10/14)和66.7%(4/6);南门峡镇、五峰镇以及威远镇未检测出衣原体抗体阳性;松多乡、加定镇及巴扎乡所采集的血清为牦牛血清。
图1 不同采集点牛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
4 讨论
本次调查包含12个乡镇采集点,其中另有两个规模化养殖场,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对765份送检血清进行检测后,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6.1%(200/765)。其中五十镇、东沟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1.4%(10/14)和66.7%(4/6)。南门峡镇、五峰镇以及威远镇未检测出衣原体抗体阳性,结果相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五十镇和东沟乡地理位置位于较偏远山区,牛均为本地牛且养殖方式多以农户放养为主,放养较为集中,牛衣原体发病后会迅速感染一些抵抗力较弱的牛,导致感染现状比较严重。南门峡镇、五峰镇、威远镇在近几年以购买外地牛为主,购买的外地牛多数经过衣原体病免疫。本次调查对乳牛和牦牛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乳牛和牦牛阳性检出率为25.6%(180/703)和32.3%(20/62)。乳牛的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与马怡隽[12]等报道的青海省26.4%(60/227)的检测结果相近。牦牛的衣原体阳性检出率与马德礼[13]等报道的青海省门源县牦牛衣原体阳性检出8.0%(16/200)差别较大。
5 结论
本次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县牛衣原体病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青海省互助县牛衣原体病感染现状较为严重,有部分地区阳性检出率很高,针对这些乡镇可采取加强免疫措施;但其他一些地区未检测出阳性抗体,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为该县的牛衣原体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郑杰,谢巧,张连祥,等.中国牛衣原体病的流行状况[J].中国奶牛,2015(Z3):18-21.
[2]肖定汉,江焕贤,李兰华,等.新生犊牛衣原体关节炎的研究[J].中国奶牛,2006(7):34-37.
[3]邱昌庆,周继章,程淑敏,等.乳牛衣原体病灭活疫苗的研制[J].中国兽医科学,2006(5):343-347.
[4]张晓强,李万才,万马单智,等.青海天峻县牦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甘肃畜牧兽医,2009(3):14-15.
[5]罗新民.牛衣原体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0):96-96.
[6]魏有梅.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2015(2):49-50.
[7]李永琴,赵世媛,高菊梅,等.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衣原体病与布鲁菌病的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4(10):119-122.
[8]洪尼宁,颜修刚,皮泉,等.贵州省牛羊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2(11):127-129.
[9]祁小英.乐都县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贵州畜牧兽医,2013(4):28.
[10]胡广卫,沈艳丽,晁宜林,等.青海省牛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101-102.
[11]邱立新,邱美珍,杜丽飞.怎样做好正向间接血凝试验[J].湖南畜牧兽医,2010(6):36-39.
[12]马怡隽,张立成.青海省畜禽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科学,2013(2):213-215.
[13]马德礼.门源县牦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监测[J].贵州畜牧兽医,2015(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