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7-03-08孟宪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敏感性食管癌

孟宪宇,张 萍

(1.安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河南 安阳 455000)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8位[1-2]。我国是食管癌高

发国家,研究显示食管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3]。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分期已经很晚,丧失手术机会,对这类患者,目前放疗是其治疗的最佳手段[3],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食管癌属于实体瘤的一种,由于实体肿瘤中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抗拒,使食管癌的放疗疗效降低[4],食管癌放疗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敏感性[5]。乏氧细胞增敏剂甘氨双唑钠是属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修复和固定损伤的作用,能够增加食管癌瘤体中乏氧细胞敏感性和提高食管癌放疗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经本院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食管鳞癌及经64排增强CT诊断纵隔淋巴结阳性、临床分期为Ⅱ~Ⅲ期(2002年UICC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有放疗适应证的患者66例,并且患者由于伴有间杂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无法行同步化疗或家属拒绝行同步化疗。KPS评分>70分。66例随机分组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增敏组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69.0±3.3)岁;Ⅱ期8例,Ⅲ期27例。对照组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67.0±5.7)岁;Ⅱ期6例,Ⅲ期25例。增敏组35例给予增敏剂(甘氨双唑钠)配合调强放疗,对照组31例仅接受单纯放疗。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放疗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参考文献[3]中的食管癌靶区勾画要求常规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限制,均采用调强放疗计划,剂量给予54~66 Gy,共27~33次,每周5次,单次1.8~2 Gy。增敏组增敏方法:按照甘氨双唑钠药物使用说明书,以800 mg·m-2剂量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于30 min内输注完毕,1 h内完成放疗。每周3次,分别于周一、三、五使用,连续用药至常规放疗结束。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放疗。

1.3 临床疗效观察 在放疗开始前及放疗结束3个月后,通过检查食管造影及64排增强CT。根据CT和造影的结果,记录肿瘤的大小。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6],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30%,持续4周以上;稳定(SD):变化介于PR和PD之间;疾病进展(PD):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增加≥20%。放疗不良反应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7]。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增敏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5%、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放疗前、放疗中每周、放疗结束1个月后检查血常规,放疗前、放疗中每2周及放疗结束1个月后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及电解质。2组中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自行缓解;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给予短期小剂量地塞米松后均缓解。2组患者中部分出现Ⅰ、Ⅱ级骨髓抑制,口服升白药物后好转。同时未见明显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明显改变者。2组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并且食管癌每年死亡人数在我国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1.8%,很多患者发现时已为肿瘤分期的中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放疗也是目前除手术外惟一有效控制局部病灶的方案,近年来,我国的食管癌放疗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放疗后的生存期并未达到满意的效果,目前食管癌放疗的5 a生存率仍较低,仅为10%左右[8-9]。目前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局部未控或复发,占70%~80%,这是因为有10%~50%的乏氧细胞存在于食管癌细胞中所致,其对放射线有抵抗性,放射敏感性是有氧细胞的1/3[10]。甘氨双唑钠是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两端的硝基咪唑环有强大的亲电子能力,能够通过夺取靶分子自由基上的电子,让受放射损伤的靶分子自由基不能重新获得电子而被修复,使损伤被固定下来,从而提高了靶分子的放射敏感性。分子结构中的氨三乙酸具有肿瘤定位功能,使药物特异性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了增敏活性。同时,该药还抑制DNA辐射受损后的修复酶DNA聚合酶β,从而抑制受损DNA分子的修复,特别是通过抑制肿瘤乏氧细胞的潜在致死损伤修复和亚致死损伤修复,最终提高放疗杀灭肿瘤的作用[11]。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食管癌有良好的放疗增敏作用,而且并未增加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甘氨双唑钠的增敏作用可增加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放疗疗效,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但是甘氨双唑钠能否增加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1] KAMANGAR F, DORES GM, ANDERSON WF. Patterns of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across five continents: defining priorities to reduce cancer dispariti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 world[J].J Clin Oncol, 2006,24(14):2137-2150.

[2]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3]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 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46-559.

[4] 彭俊英,吴金通,沈芬,等.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5):164-165.

[5] 沈瑜.肿瘤放疗相关研究的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14(1):71-72.

[6] SCHWARTZ LH,COLVILLE JA,GINSBERG MS,et al.Measuring tumor response and shape change on CT:esophageal cancer as a paradigm[J].Ann oncol,2006,17(6):1018-1023.

[7] 林斌伟,谭榜宪.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1):146-148.

[8] 米登海,任维维,田金徽,等.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9):1122-1128.

[9] 鲍启德,刘敏,孙李凌,等.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 [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1):9-11.

[10]ISONO K, ONODA S, ISHIKAWA T,et al. Studies on the causes of deaths from esophageal carcinoma[J].Cancer,1982,49(10):2173-2179.

[11]MENG XS,ZHAO F,GAO JG, et al.Sensitizing effects of a radio and chemosensitizer,metronidazol amino acidum natricum(CMNa)[J].J Med Coll,1994,9(2):93-97.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敏感性食管癌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梨黑斑病菌对三七提取物的敏感性研究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
梁拱组合体系桥地震响应对拱梁刚度比的敏感性分析
系列性科普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