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失地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2017-03-07王晓娥

人民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失地农民

王晓娥

【摘要】我国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在基本社会权利、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还遭受着一些社会排斥,制约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步伐,应完善相关制度、净化舆论环境、加强教育引导,提升他们的城市文化适应性。

【关键词】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的转变是重要内容,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是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受到哪些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与老市民福利待遇有差别。一是劳动就业的权利受到排斥。目前,城镇郊区的一些失地农民在进入城镇以后,往往只能在次属的劳动市场从事工作。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一些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行业由于知识与科技含量较高,往往不适合刚进入的农民。另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形成惯性,导致城镇社会在安排就业时往往优先考虑城市户口居民,从而产生对农民的社会排斥。二是基本社会保障的权利受到排斥。在农民因征地而失去土地后,一般只得到政府的失地补偿金,未能享受土地利益分配的红利。当失地农民套上市民的身份后,也往往未能享受到与老市民相同的基本社会保障的福利。相比农民失去土地的利益损失,他们得到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远未得到补偿。三是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受到排斥。原则上失地农民应享受与老市民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文体等,但是实际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操作过程中,往往采用与村集体分摊的做法,导致失地农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受到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性不足。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内部化的特征。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习惯等影响,失地农民在变为市民之后,也与原市民的生活存在隔阂,我国城中村的大量存在就是一个突出体现。在我国,无论是安置小区还是城中村,生活环境都与城镇其他居住区存在明显差异。在这种环境下,失地农民习惯于在原群体内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呈现了社会关系网内部化。失地农民同老市民之间具有明显的社会距离。这种社会距离源于老市民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当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一些老市民因为对失地农民本身存在偏见,而不愿多与失地农民接触与交流。由于受到老市民的社会排斥,失地农民也会意识到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逐渐形成一种自觉性的封闭思维,依赖于原来已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失地农民受到社会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性

社会排斥对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性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利缺失,导致其适应城市文化的积极性明显不足。虽然我国已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制度,但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依然影响社会发展。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凭借其户籍身份优势,享受到更多农民所无法享受到的权利和福利待遇。在城镇地区,也有一系列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习惯对市民提出要求,使市民能够形成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市民也往往会自觉履行义务来满足这些要求。可以说,城市文化就是市民在享受权利的基础上自觉履行义务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当失地农民获得市民身份后,原则上也应该积极适应城市文化,但是由于社会排斥的约束,失地农民作为一种“新市民”群体,意识到他们自身应享受的社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意识到他们普遍受到社会歧视,从而对城市文化产生一种排斥感,制约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主动接受,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抗拒。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为失地农民带来保留村籍、提供社会福利等权利支持,使农村本土文化进一步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形成认同感和依赖感,这也进一步制约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积极性。

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封闭,导致其适应城市文化的脚步滞后。我国失地农民由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变,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的过程。由于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封闭,导致他们难以通过成文的规定获得各项权利。市民的核心在于城市文化,一方面,通过遵守文化规章制度来展现市民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市民的文化、习惯、思想与观念等方面来展现市民的社会关系。失地农民需要一个市民的标准化期待,需要加快适应城市文化的步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暴露其文化素养与气质。因此,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文化中,要特别重视与市民的交流,打破以往封闭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互动中捕捉城市文化,培养市民的素养与气质。但是,由于社会关系的排斥,导致失地农民仿佛生活在城市的“人际孤岛”中,不仅与市民缺乏交流,而且还缺乏城市生活观念,导致他们既无法回到农村生活,也无法适应城市生活。乡村文化仍被失地农民所延续,形成一个独特的封闭式社会网络,阻碍了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脚步。

有效化解社会排斥,提升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性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失地农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我国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社会排斥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文化、社保、住房以及教育等。然而,单纯的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改变福利待遇与社保水平。应完善相关制度,让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享受同等的制度,如保险、住房、福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从良好的制度入手,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

净化舆论环境,提升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互动融合。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两者存在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城市文化不仅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还要戒掉浮躁奢华的成分。因此,各级政府纷纷举办相关的文化下乡活动,通过舆论、媒体等方式来净化环境,防止失地农民与原市民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增加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和谐度。在开展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要保留具有民族乡风特色的文化精华,加快失地农民在文化方面转化为市民的进程,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净化舆论环境。当然,城市市民也要有包容的心态,接受那些具有乡村文化气息的失地农民,主动与失地农民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失地农民更快地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提升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互动融合。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一般而言,失地农民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方面不具备优势,直接制约了其文化适应性,导致其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性,我国各级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都应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引导,形成强大的优势和合力。为失地农民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加快其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程度。综上,我国农村失地农民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在提升素质的同时,及早消除社會排斥,让失地农民早日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注: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G0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周毕芬:《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问题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4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失地农民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小议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化性表达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化扩张中失地农民市民化基本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