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研究进展

2017-03-07杨世鹏张雄卫陈靖文江中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4期
关键词:网球肘冲击波中医药大学

杨世鹏,张雄卫,陈靖文,江中潮*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综 述·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研究进展

杨世鹏1,张雄卫1,陈靖文1,江中潮2*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网球肘,是前臂腕伸肌过度使用而造成的疾病,常因积累性损伤引起,多好发于经常做前臂旋转,伸屈旋转肘关节工作或运动的人,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低能量冲击波已广泛用于网球肘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已见大量临床报道。综述近年来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取得的成果及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低能量冲击波的应用前景。

网球肘;体外冲击波;研究进展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或桡侧伸腕肌肌腱损伤,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局限性的疼痛,发病人群多见于手工劳动为主的人群。目前认为其是肌腱退行性变性疾病。由于肌腱反复牵拉使用,导致交联蛋白和胶原蛋白沉积,并且使肌腱产生微小撕裂,微小撕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导致肌腱变性。目前认为这是产生网球肘的主要原因[1]。笔者现将目前网球肘的相关治疗研究进展综诉如下。

1 网球肘的治疗现状

网球肘在多数患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2],不管治疗与否在12个月内病情会改善,但其带来的疼痛和不便是让患者难以忍受的,所以应尽早给予治疗。

1.1 功能锻炼及非甾体药物

Mc Cormack等[3]指出,在工作中经常做短暂休息,并进行上肢肌肉牵拉练习,可使网球肘的疼痛得到明显地缓解。长期的功能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组织的粘连,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柔韧性和弹性,对网球肘的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非甾体类药物对于轻度的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短期疗效较差,但长期疗效较好。此外使用冰敷对于轻度的患者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

1.2 局部封闭治疗

临床上封闭疗法是网球肘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奏效快,疗效持久。但一些患者在局部注射后,会感疼痛加重,故不愿接受治疗或不再后续治疗。封闭疗法的缺点:虽然其阻断了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局部疼痛,激素的抗炎消肿作用,也暂时缓解了患处的无菌性炎症,但无法从根本上解除血管、神经束的卡压及粘连[5]。在封闭治疗期间,患者应减少前臂的反复伸屈或旋转活动,否则其复发的概率会增加。

1.3 针灸及针刀治疗

在国内外不乏通过针灸及针刀治疗网球肘的文献报道。高艳红[6]临床运用火针治疗3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隔日l次治疗,每次留针时间约为30 min,结果24例治愈,12例出现好转,达到95%的有效率。鄢卫平等[7]将针刀治疗网球肘与局部封闭治疗网球肘的疗效相对比,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95%,优于局部封闭组。

1.4 手术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的网球肘,手术治疗往往能取得好的疗效。网球肘的手术治疗可分为三种,开放手术、关节镜下手术和经皮手术[8]。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一致的:清除桡侧腕短伸肌处退行性变性的组织,如果累及伸肌总腱,也应清除。然而手术中过度清创会损伤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导致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术后可发生异位骨化和切口远端麻痹等并发症。

2 体外冲击波治疗法在网球肘中的应用

网球肘所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恢复的时间长,恢复运动的过程复杂,如何用简单、安全、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缩短恢复时间逐渐成为医务人员的首要目标。近年以来,ESWT已被广泛应用于网球肘、肩周炎、跟痛症等疾病,其疗效显著。徐远红等[9]将48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冲击波组,每组各24例。结果,冲击波治疗后4周及3月改善优于电针组患者。

3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机制

现有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按其冲击波源的不同一般分3种:液电式、电磁式、压电式。长久以来,人们在使用冲击波治疗结石的过程中发现,冲击波在穿越人体组织时能量可到达人体的深部组织,且不会减弱,刺激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导致微血管新生,从而达到组织再生以及修复的目地[10]。目前冲击波治疗骨科疾病的机制尚未十分明确。Kaspar等[11]认为,冲击波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镇痛效应等在治疗骨科疾病中起着主要作用。

3.1 ESW的机械效应

体外冲击波发出的是一种高能量或低能量的震波,震波可以通过体液和组织到达患处,当它进入人体后,由于所接触的介质不同,如脂肪、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及骨骼组织等,不同性质组织的界面处产生的机械应力也不同,表现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拉应力可诱发组织间松解,促进微循环;应压力可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2]。

3.2 ESW的空化效应

空化效应的产生有赖于气泡的存在以及冲击波与气泡的相互作用。气体在冲击波的应力作用下,会以极高速度膨化。人体软组织、细胞、血液中含有大量微小气泡,在病灶范围内大量气泡的空化效应,是疏通生理性关节软组织粘连的有利因素[13]。冲击波的空化效应,可使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闭塞的微细血管再通,粘连的关节软组织得以松解。

3.3 ESW的镇痛效应

镇痛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体外冲击波影响神经元受体电位,阻断了传导通路,从而起到止痛作用;(2)体外冲击波通过改变微循环内皮细胞完整性,增加黏附白细胞,并形成自由基,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P物质等止痛物质,从而达到止痛目的。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报道ESWT能降低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迅速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疼痛症状[14]。低能量冲击波还能减少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合成,促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升高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下降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15]。

4 展 望

体外冲击波治疗与传统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其操作方法简单、非侵入性、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可门诊治疗、治疗周期短等,展示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但ESWT在治疗网球肘的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多为短期疗效的追踪,缺少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的研究及长期疗效的追踪;并且ESWT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处方不统一,治疗的定位、强度和频率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都可能影响其疗效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广泛、科学地使用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将成为可能。

[1] 姜旭东,杨渝平.网球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12):1207.

[2] Smidt N,Lewis M,Hay EM,et al.Latera epicondylitis in general practice:course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of out come[J].Rheumatol.2006,33(20):53-59.

[3] Mc Cormack S.Ergonomic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work-related lateral epicondylitis[J].Work,2010,37(1):81-86.

[4] Shiri R,Viikari-Juntura E,Varonen H,et al.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lateral and medial epicondylitis:a population study[J].Am J Epidemiol,2006,164(11):1065-1074.

[5] 岳 勇,赵东风,杨 柏.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网球肘129例疗效观察.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2):839.

[6] 高艳红.毫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5(04):38.

[7] 鄢卫平,王玉泉.小针刀治疗网球肘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18.

[8] 姜旭东,杨渝平.网球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12):1208.

[9] 徐远红,王俊华,罗秀玲,等.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性网球肘24例[J].河南中医,2016,36(7):1266.

[10] 胡 力.体外冲击波治疗应力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医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3):295.

[11] Kaspar D,Seidl W,Neidlinger-Wilke C,et al.Dynamic cell stretching increases human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CICP synthesis but decreases osteocalcin synthesi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J].J Biomech,2000,33(1):45-51.

[12] 周 宁,邵 彬,陈 勇,等.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单盲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6):537-539.

[13] 戴亚平,李 超,等.体外放射冲击波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73.

[14] 王永召,周 云,吴建贤.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7,11(7):1217.

[15] 辛钟成,刘 京,王 林,等.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4):658.

R4

A

ISSN.2095-8242.2017.054.10658.02

杨世鹏(1989-),男,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骨坏死及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江中潮(1962-),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为骨坏死及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网球肘冲击波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如何预防网球肘
家务活太重,当心招来“网球肘”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医生集团冲击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