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经皮胆道镜在63例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7-03-07喻明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结石病胆管炎肝胆

喻明清

(广西扶绥县中医医院普通外科,广西 梧州 543200)

术后经皮胆道镜在63例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喻明清

(广西扶绥县中医医院普通外科,广西 梧州 543200)

目的 探讨术后经皮胆道镜取石在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年龄≥67岁;并接受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治疗;术后利用经皮胆道镜取石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63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手术时间(120±20)min,住院时间(13.6±2.5)天,腹腔引流管术后3~4天拔出;T管术后1~3个月拔管,平均(46±3.5)天,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平均(3.6±2.1)次。所有患者均能将结石取尽并顺利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术后经皮胆道镜取石治疗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肝胆管结石;老年;胆道镜

急性胆管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由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引起,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1],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并存病多,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时期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胆道是防治严重并发症发生和治疗的关键。部分手术后患者肝内胆管仍残留结石,需多次开腹手术或采取ERCP取石;使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可以在不开腹的状态下取出胆管内残留结石,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的痛苦,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我科使用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患者病人共63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肝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68例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治疗;收集其中资料完整的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67~76岁,平均(71.7±3.2)岁;术前均经B超及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其中25例既往有胆管炎反复发作病史,5例有胆源性胰腺炎发作病史,合并症:慢性支气管炎10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病15例,前列腺增生症2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选择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分离胆总管前壁,穿刺证实后切开胆总管减压,沿纵轴剪开长度1.5~2.0 cm,根据结石位置及难易程度选择性取石;保证近端胆管通畅情况下,留置T管引流结束手术;切开的胆总管用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T管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戳孔引出,其中腹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余均为开腹手术。

2 结 果

本组63例原发性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病人全部成功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经治疗后均好转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20±20)min;住院时间(13.6±2.5)d;腹腔引流管术后3~4天拔出;T管术后1~3个月拔管,平均(46±4.6)天,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平均3.6±1.2次,所有患者均能将结石取尽并顺利恢复;术后对本组63例患者每6个月进行门诊彩超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24±2.4月,所有患者术后均健康生活,随访期间尚未发现胆管内结石复发患者。

3 讨 论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在我国胆道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外科常见病[2]。胆管内残留结石是胆道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在临床上如何有效地降低肝胆管结石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高死亡率和再次(多次)手术是目前治疗的重点及难点。胆道镜可在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胆道探查,直视下可探及肝内1~2级胆管并进行取石,具有简易、微创、安全及效果确切的优点,成为肝胆管结石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发病率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3],且合并症多,病情复杂且进展快,发病后很容易发展为重症胆管炎,治疗及手术危险性均高于青年患者。老年手术患者强化围手术期处理,预防感染、治疗合并症,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等极为重要,术前、后积极处理并发症和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本组63例患者均经上述方法取净结石,还可以冲洗清除胆管内的附壁絮状物,去除术后结石复发的重要成核因素之一,术后随访12~36个月尚未发现胆管内结石复发患者,效果良好。因此,我们认为老年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采用经皮胆道镜检查并取出残留结石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满意;具有简易、微创、安全及效果确切的优点,特别是对老年人体质和免疫功能衰退的患者;可以避免过长的麻醉、手术时间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对残留结石的病人免除再次开腹手术的痛苦,且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一种治疗选择。另外老年患者如条件允许选择腹腔镜手术,更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根据病情及医师技术特点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姜祖才,赖鹏飞,邱 斌.急性重症胆管炎50例治疗体会.实用临床医学.2011,4:26-29.

[2] 程南生,李富宇,程 瑶.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10:1185-1188.

[3] 莫世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55-56.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75.6+2

B

ISSN.2095-8242.2017.30.5805.01

猜你喜欢

结石病胆管炎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聊一聊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难点、误区与对策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探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
中医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手术临床分析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西医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