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部分高校艺术生为例

2017-03-07白文刚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心理健康心理

白文刚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观察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部分高校艺术生为例

白文刚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专业的特殊性使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多样性及多变性等诸多特点。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明确心理教育目标、突出心理教育重点、建设心理教育网络以及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工作已刻不容缓。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据2015年卫生部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青少年队伍中约有3500万人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具体到大学生队伍中约有17.6%到26.9%的人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比例每年呈上升趋势,在因病休学、退学的学生当中因为精神疾病的原因分别占了37.9%和64.4%。2015年底,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我们分别抽取了地处石家庄、保定、衡水的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大学、衡水学院等学校的在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结果发现了这些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

通过调查显示,河北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个性发展自主化。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较之于过去相对更多的“自由”,“成人感”和自主自立意识迅速增强。加上艺术类大学生把追求个性当作目标,当作激发艺术表演、创作灵感的重要条件,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样一来,艺术类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便日益明显起来,以致于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循循善诱以及家长的谆谆教诲极易产生反感、误会、抵触甚或对抗情绪。

2.自我认知偏颇。艺术生由于从小就树立了“两条腿”走路的目标,即要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更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培养、提高艺术特长与修养,艺术生也正是由于艺术上修为及特长的存在使他们一直拥有优越感。然而进入大学之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感觉很多人要比自己更为优秀。因此,一些艺术生从一上大学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浓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又直接造成了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的偏差。

3.人际交往多样化。一是交往的目的性强。有很大一部分艺术生将人际交往的首要目的定义为“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工作、事业以及发展空间和环境”。二是交往的渠道增加。为了缓解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或是为了寻求解脱和满足好奇心、求知欲,有些学生过多地转向网络社交,但这种交往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交往的层次也过于肤浅,而且主要是为了消遣,从而造成交往实际意义的缺失。三是交往难度加大。由于课业压力较大,学生的交往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此外,独生子女的家庭成长环境使学生造就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同学间交往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意识太强。加之学生来源广,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地区差异显著等原因,使得交往存在困难。

4.功利性心理特征明显。据调查,艺术类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参加各种社团。由于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加上金钱的诱惑,一些艺术类大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就开始在外打工,逃课现象相当严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讲究吃穿住行的高消费,而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学生,也为了面子盲目攀比摆阔,追求档次,崇尚名牌。

5.就业心理矛盾化。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用人市场的供大于求,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实地调研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知识、能力、爱好等是否适合自己选择的职业,或对自己所选择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缺乏慎重考虑,出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二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首先问及的是该单位的效益、奖金、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而很少关心专业是否对口问题,择业标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三是自我认知与把握机遇的矛盾。一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过高,择业时期望值畸高,缺少承受挫折的最起码的、基本的、必要的心理准备,造成抗挫折能力极其低下;相反,另一部分学生则自我评价过低,择业时期望值不高,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

二、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于学生青春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大多家长或束手无策,或教育无法,对孩子的心理反而造成负面影响。一是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多家长往往一味地只关注智力教育,重物质满足而忽视心理引导;有的则在孩子管教上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等等。这些消极、失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诸如偏执性、分裂性、爆发性、强迫性、癔病性等不健康的人格特征。二是忽视家庭教育的持续性。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考上大学后,便将90%以上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心理问题不再关注或缺乏关注。但艺术类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普遍存在着诸如:强烈的心理孤独与迫切的人际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对自主独立的渴望追求与对物质的过度倚重之间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的低下、弱小之间的矛盾等等问题,也迫切需要家长给予及时有力的帮助和引导。

2.社会现实的影响。转型期的社会阵痛对艺术类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一是超现代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之产生了“时代人”的浮躁心态。由于生活空间拥挤,环境污染以及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艺术类大学生们在享有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心理代价,如“拜金主义”倾向等。二是多维自主的社会交往需要,使之产生乐“社会人”的实用心态,即“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心怀善念,成全他人。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你给他善,你会得到善;你给他恶,你会得到恶”。其实,这种乐社会心态的真实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成全自己。有的学生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不清社会上诸多消极现象之危害,甚至错误地当作自我理想去追求;还有一些学生则因为自己与社会的不协调、不理解而产生社交恐惧症。三是提升自我的学习求知需要,使之产生了“无关人”的冷漠心态。一些学生只是把社会当作自己追求价值实现和专业成才的客观环境,单纯追求学习成绩。

3.学校环境的影响。当前,各艺术高校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有脱离实际的大且空现象。不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而是从理论到理论,造成学生不知所云,不感兴趣。二是形式主义严重,从服务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出发,往往采用简单的说教和机械灌输,很难起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三是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等各个方面漠不关心,缺乏对症下药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社会上种种变化和现象,不能给予合情入理的解答。四是重智轻德、重学业轻思想,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重视不够。

4.大学生主体因素的影响。网络自媒体时代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他们身上却存在着诸如:心理脆弱、失衡、情绪不稳、责任心不强、克制力较差、适应能力差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学习、生活、情感问题而焦虑、强迫、恐惧、抑郁或神经衰弱。据调查研究发现,智商越是较高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比率反而高于一般学生7、8个百分点。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竞争压力等多重压力的重压下过于自卑、自轻、自贱,自信力不足。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新时期艺术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在“德、智、体、美、心”诸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体共同重视心理问题的多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与氛围。为此,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前瞻性、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挫折承受、环境适应以及在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均获得最大限度的充分发展,培养过硬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要对问题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干预和诊治,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竞争与合作。三是要切实处理好个体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以及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等,重点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应对挫折以及能够顺利的走出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二)突出心理教育的重点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难点、热点、焦点等问题,重点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一是自我意识调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情感调节。帮助大学生将不良情绪、消极情绪引向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行动。三是巧用语言暗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理智调节,帮助学生理智的分析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诱因,及时有效保持心理平衡。五是转移调节,帮助引导学生在心情、心绪、心理不佳时适时转移注意力。六是宣泄调节,帮助大学生学会及时、合理、巧妙地宣泄不良情绪。七是交往调节,引导学生多与老师、同学、朋友交流,尤其是善于向他们倾诉。八是审美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

1.建立、健全、完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各艺术类高校要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师,建立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分院、系也要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室,切实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对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倾向、苗头能及时发现,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外,要做到及时干预、及时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排除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成长历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疑难与心理困惑,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充分发掘个人潜能,提高个人潜质,促进人格健康成长。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年级开设“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报告、必修课或选修课。如一年级进行大学生角色适应教育,使他们迅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而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二年级进行情感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使他们学会情绪与情感的管控与协调,尤其是不良情绪、消极情绪管控与协调,使这些不良情绪、消极情绪能够及时转变为健康、积极的情绪;三年级进行创造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和能力;四年级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端正择业心理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职业角色。

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首先要增强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使他们切实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其次是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创新机制,使艺术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高科学性,把握规律性,突出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4.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团性质的校级心理健康协会,各院系要认真推荐学生参加,以便实现学校与各院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协调同步。

(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据调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17%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困难有关。因此,必须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就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完整的把握,以便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能够切实克服劣势,发扬优势,顺利找到称心的、适合自己的职业。

2.帮助学生合理确定择业标准。择业目标、职业取向定得过高,就业过程中容易受挫,极易产生心理失衡、不良情绪和心理挫败。因此,应切实帮助学生合理确定择业标准,不断调适就业取向,以便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心理定位相适应。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耐挫力。现实生活中,由于择业不顺利,许多大学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急躁暴戾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这时,应适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控力、意志力和耐挫力,使他们保持心理、情绪平静,及时避免因就业受挫而引发的心理失衡问题的产生。

[1]孙芝凤.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张梨花,赵静.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5?).

[4]袁萌.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04).

责任编辑:吴 冉

2017-01-16

白文刚(1964—),男,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实训处主任,副教授。

G444

A

1009-6981(2017)02-0083-04

猜你喜欢

艺术类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心理小测试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