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以衡水市民营企业为例

2017-03-07崔士霞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衡水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崔士霞

(中共衡水市委统战部,河北 衡水 053000)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以衡水市民营企业为例

崔士霞

(中共衡水市委统战部,河北 衡水 053000)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发展困难。理清融资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准破解的对策和关键,对于推动民营企业又稳又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从三个层面共同破解融资难题,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主动作为,练好内功;金融机构作为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要在服务地方发展、降低放贷门槛、创新金融产品方面靠前服务、精准发力。政府作为桥梁和纽带,要在提升对金融机构影响力、优化金融环境、完善政策机制方面积极引导、强力推动。

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融资环境

2015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发展困难,很大范围内存在融资难问题。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衡水市委统战部将破解融资难问题,作为今年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一项重点调研课题来推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全市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规上企业31家,中小企业69家,走访了6个县区、19家民营企业,涉及丝网、玻璃钢、皮毛、橡胶、装备制造、房地产等特色产业和传统产业。同时,与市金融办、市人行、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组织召开了3次座谈会。通过调研发现,银行贷款是企业发展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抵押担保是破解融资难题的瓶颈,政府引导支持是解决融资问题的重要保障。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三个层面有集中显现:企业层面受经济下行影响,总体发展放缓、行业受困明显,企业担保能力不强、信用等级不高、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机构层面热衷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谨慎有余,存在贷款门槛高和停贷、抽贷、压贷现象;政府层面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的措施和手段还需强化。

一、民营企业“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越是底层融资环境越残酷

从调研情况看,只有少数企业反映不存在融资难问题,主要是经济效益好的大型民企(养元等)以及工程橡胶、铁塔等行业中规模大、势头强、信用好的企业。86%的民营企业反映有资金需求,资金需求原因主要集中在资金回流慢、扩大生产、购买设备、厂区建设等,还有部分企业因为自身经营困难导致资金压力。

1.部分大型民营企业进入“寒冬期”。 总体

而言,大型民营企业贷款难同行业不景气有关,如房地产行业、皮毛行业,销售量、业务量减少,出口下滑,企业间债务增加、回款慢。企业用工费用提高、煤改气政策、治理污染费用高等因素,也造成成本上升。同时,近年来部分企业投资规模过大,跟风上新项目或盲目投资新行业,比如房地产热、农业产业化项目热和投资公司热,有些企业匆忙上马,没有办理土地证、施工许可证等,资金链一旦断裂,融资就没有了抵押凭证。

2.中小企业比大企业融资难。一方面,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源于传统模式,大都靠自身“滚雪球”式积累发展,很难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生产链底端,受企业规模、经营业绩、抗风险能力及经营者金融知识不足等因素影响,融资办法不多,缺钱首先想到的是民间借贷,而银行更愿意向国有大企业发放大额贷款。

3.部分企业条件很难达到银行放贷门槛。由于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用不够、机器设备或厂房抵押价值不高,不能提供有效的、足额的担保物或担保人,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特别是近年来,企业间担保风险加大,衡水先后出现东北助剂、源祥羊绒、枣强北方农药厂等几个典型案例,皆是因为企业互保,导致一家出现问题,多家出现受损失信,被列入银行贷款黑名单。目前,三家以上企业互保,银行原则上都不予贷款。

4.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是衡水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对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新型渠道虽有意愿,但由于企业上市需经历阵痛期,让企业望而却步。截止2015年底,衡水仅有上市公司27家,而全省524家,仅占全省的5.2%,差距很大。

5.融资难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皮毛、房地产等行业。据工信部门和枣强县有关企业反映,部分金融机构对皮毛行业整体列入不贷款的行业。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前期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部分企业资不抵债,无米下锅,工程难以完工。

二、金融机构“天晴送伞、下雨收伞”,收益能共享而风险不愿共担

近年来,金融机构针对部分效益好、信用高的民营企业出台了应收账款贷款、土地预抵押贷款等很多个性化金融贷款方案,但仅仅是个别行为,受益面不大。从全市范围看,金融机构出于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权衡,不愿与企业共担风险,政策相对保守。

1.金融机构投资信心不足。银行为规避风险,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倾向于国有企业、市政项目,对民营企业相对谨慎。特别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物的中小民营企业,即使项目前景再好,也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2.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银行融资成本主要有三块,包括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融资顾问费,政府行政部门收取的抵押登记费、工商查询费、征信查询费,第三方收取的抵押物评估费、担保费、公证费、审计费等。五大国有银行贷款利率较低,但是门槛高;其它股份制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门槛低,但利率较高。一笔银行贷款,通常收费项目多达十几项。此外,有些银行贷款有前置条件,保险费、保证金占10%,只能使用90%贷款,风险金2%,一年一交。

3.存在停贷、抽贷、压贷现象。银行贷款周期短,一般为一年,有的是循环贷,但根据市场或企业发展情况,银行为规避风险,经常出现停贷、抽贷、压贷行为。企业对此无法主张权益,甚至为了“倒据”,不惜借用高利率贷款,甚至有时出现还上贷款后,银行不再给予贷款的现象,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4.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借贷“饮鸩止渴”。在常规性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可获得性均较差的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进行融资。当前的民间借贷规范性不强,利率明显偏高,不少高于15%,有的甚至超过30%,应急式短期民间高利贷年利率接近40%。很多企业借用高息贷款后,陷入民间高利融资泥潭。

三、政府部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机制还需完善,拓宽融资渠道的措施和手段还需强化

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上出台了不少鼓励支持政策,但从企业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很好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比如市金融办、市人行等部门出台了减费让利、应收账款融资等贷款政策,但在推行过程中,银行落实不积极,覆盖企业面和资金规模较小。目前,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发展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其他融资渠道较少,覆盖面不大,多是针对个体企业,需要加大鼓励企业上市政策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破解融资难题,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主动作为,练好内功;金融机构作为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要在服务地方发展、降低放贷门槛、创新金融产品方面靠前服务、精准发力。政府作为桥梁和纽带,要在提升对金融机构影响力、优化金融环境、完善政策机制方面积极引导、强力推动。

(一)民营企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新常态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努力做到依靠银行,而不依赖银行。要注意专业化,做强主业,保持行业竞争力,不要盲目跟风,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在扩大生产、转型升级、新上项目过程中,注意把控财务风险,不盲目追求快钱高回报,要既快又稳,不介入非法集资等不法行业,不跟财务状况欠佳、信用不好的企业打交道。民企贷款互保时,要注重防范风险。

2.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加强企业财务和相关业务人员金融知识教育培训,强化与银行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系,探索通过专业中介组织融资,从而提高贷款和融资效率。

3.拓宽融资渠道。用好当前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机遇,主动研究企业上市,通过股票证券市场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减少风险。探索企业间融资。通过资产出售重组,盘活资产,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企业间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可以引进外地房地产企业和资金,通过合作方式,解决资金困难。发展互联网金融,包括P2P网贷、网络小贷、众筹融资等,以此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金融机构要明确服务民企定位,提供强有力支撑

1.创新担保抵押形式。在积极推广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同时, 多层面挖掘抵质押资源,开展动产、仓单、税单、保单、股权、知识产权、票据等质押贷款业务,开展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知识产权融资、典当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保理融资、金融租赁等多形式的融资供给。在结算上,针对其行业特点及结算方式,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及网上银行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2.创新特色产业信贷政策。鼓励银行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制定相应贷款产品,创新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潜力企业。特别是开展针对房地产、皮毛、涉农等困难行业企业的调研,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进一步优化贷款流程。引导金融机构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出发,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实行差别管理方式,优化信贷业务流程,适当下放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权限,对企业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管理,循环使用”的管理模式,化解高利贷拆借的风险。积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企业贷款投向,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4.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金融机构要根据消费者诉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并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拓展服务,提供细致体验。例如:由单方规定固定的贷款期限,改为双方协商约定灵活的贷款期限;由单方规定计息方式和计息期限,改为双方协商约定计息方式和计息天数;由提供单一的贷款产品,改为提供多元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等等。

(三)政府部门要规范投融资市场,营造最佳融资环境

1.提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在市县两级成立投融资机构。合理选择银行存放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引导银行在吸收财政资金存款业务的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业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同中央和省级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对企业最大支持。做大做强衡水银行、衡水农商行等地方金融,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要走在前面。

2.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民营企业是衡水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税收的保障。必须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要尊重企业家,通过培树先进,典型引路,在全社会树立“创业至上、发展为荣”的导向;要服务企业家,继续开展好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政府陪行长走民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要保护企业家,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另一方面还要保护企业经营不受干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把外地金融机构请进来,利用域外资金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3.建立银行风险共担机制。由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牵头各银行建立困难企业风险共担机制,在企业面临暂时性困难时,保证不向困难企业开第一枪,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对抽贷压贷银行,进行信用记录,采取政策上的制裁。

4.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要认真分析和区别不同企业的信贷需求,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坚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破产,下决心消灭“僵尸企业”,在优胜劣汰中增强企业活力。同时鼓励符合创业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5.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征信宣传,推进社会诚信意识,维护征信系统的建设,打击失信行为。打破征信系统的封闭性,整合财政、工商、税务、质监、国土、司法、公安等相关征信部门信息,建立以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制度。发挥统战、工商联、工信局等单位作用,积极开展守法诚信教育,进一步培养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鼓励民营企业坚定信心,诚信发展。

责任编辑:郭清梅

2017-02-08

崔士霞,女,中共衡水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D613

A

1009-6981(2017)02-0033-04

猜你喜欢

衡水民营企业金融机构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衡水专场(二)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