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寒”和“冷”
2017-03-06桑勇
桑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谈谈“寒”和“冷”
桑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寒”和“冷”的使用留学生极易混淆,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母语的负迁移;二是教师讲解的偏差;三是汉语词典粗线条的注解。本文论述了“寒”和“冷”在语法、语义、语用几个层面的异同,尝试分析留学生“寒”“冷”误用的根源,并对 “寒”和“冷”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寒;冷;语素化;语义差别
一、问题的提出
留学生在遇到“寒”这个词的时候,去查词典,词典上的解释是“冷(跟‘暑’相对):寒冬 寒风 天寒地冻 受了一点儿寒”[1]。根据这个解释,留学生认为“寒”跟“冷”的意思一样。可是,“今天很冷。”这个句子是对的,“*今天很寒。”又不对,这让留学生觉得很难理解。这种错误留学生会常犯,而我们中国人则很少出现这样的错误。
我们认为产生这样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母语的负迁移。对于一些母语非汉藏语系的学习者来说,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字母只表示发音,与意义没有太大关联。这样,一些汉语初学者据此类推,汉字由笔画组成,句子由汉字组成,把单个汉字等同于母语中的单词,混淆了汉语中的语素和词的概念。第二,我们汉语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语素和词的概念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然,随着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的增长、水平的提高,他们自己会自然地区分语素和词,但对初学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第三,词典注解中用“冷”释义“寒”,留学生便将其视为等义词,造成误用。
二、“寒”和“冷”的语法功能
语素是词的必备构件。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温度低”这一意义时,“寒”是语素,“冷”既是语素,又是词。“寒”主要用来跟别的语素组成新的词,“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来跟别的语素组成新的词。例如:
“寒”和“冷”作语素:
寒冷 寒假 寒风 寒夜 风寒 体寒 伤寒 寒来暑往
冷风 冷水 冷淡 冷清 冰冷 心灰意冷 冷言冷语
“寒”和“冷”单独使用:
今天天气很冷,你多穿点儿衣服吧。
*今天天气很寒,你多穿点儿衣服吧。
下雪后会更冷。
*下雪后会更寒。
今年寒假,我打算去旅游。
*今年冷假,我打算去旅游。
这个国家地处寒带。
*这个国家地处冷带。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寒”和“冷”都可以充当语素组成新词;“冷”也可以作为词组成句子,“寒”不可以。这说明“寒”和“冷”分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即“寒”是语素,“冷”即是语素又是词。“寒”这一量性特性不明显的单音节形容词逐渐在语言的演变中被语素化了。
三、“寒”和“冷”的词义引申系统
(一)“寒”的词义引申系统
根据《说文解字》:“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 [2]所谓冻,《说文·仌部》指出:“仌也,从仌东声。”段注曰:“初凝曰仌,仌壮曰冻。”《说文·宀部》用“冻也”释“寒”的本义,言“仌壮”,让人感觉温度非常低。如:
寒泉之食,中正也。《周易·井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寒”的本义是温度极低,引申义有以下几种:季节、时令;穷困、卑微;害怕、畏惧;冷淡、冷清、凄凉;凋零、枯萎;使寒冷、冷却。那么,这些引申义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先民发现“寒”这一温度极低的感觉常常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于是就用这个字来指代跟这种温度相关的季节和时令。所以,“寒暑”相对表示两个处于温度两端的状态的季节和时令。如: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礼记﹒乐记》
《孙子兵法·始计》中阐述到:“寒”、“暑”乃时制。人们基于生存体验中的突出感受和协调农耕生活的需要,对一年的时间进行重新划分,由此引申出节令的义位。就像我们用“春秋”指代“一年”一样,“寒暑”(冬夏)也可指代“一年”。如: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繫辞下》
二月初吉,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陆机 《赴洛》。
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宋 王得臣 《麈史·序》
当穷人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抵御恶劣天气下的低温,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果腹的时候,“饥”“寒”并举,用来形容贫穷的人最基本的“温饱”状况,表达人们对生存的基本诉求。因此,“寒”就引申出了“穷困”“卑微”“家境不好”“出身低下”的意思。如:
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西厢记》
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至於寒庶 ,则人思自竭,虽复室如悬磬,莫不倾产殚财。《宋书·孔琳之传》
人们温度低的感受不只是来自于客观环境的影响,有时还受主观因素影响。当人们觉得“害怕”“畏惧”的时候,身体也有温度低的感受,于是,“寒”就产生了“害怕”“畏惧”义。如:
夜色迷闷,误入涧谷,狼奔鴟叫,竖毛寒心。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天下寒心,莫安其处。《汉书》
若是王以十成郑,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这种“恐惧”给人带来心理伤害的时候,则由此义隐喻出我们今天常用的“失望”“伤心”“痛心”。如:
她心里暗喜:也许欧阳萸在妒嫉。没有比他对她无所谓更让她寒心了。看来他也会妒嫉。睡觉前小菲问他:“你妒嫉了?”(北大语料库)
看到这种悲惨的结局,似乎足以使有志于启蒙的人感到寒心。(北大语料库)
现在这位校长恐怕早已忘记,但许多老人谈起此事仍颇感寒心。(北大语料库)
寒冷的环境自然会营造出“冷淡”“冷清”的氛围,从而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寒”可指“冷淡”“冷清”“凄凉”。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杜牧《题齐安城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低温给先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而也带来了不悦的感受。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推己及彼”的,所以,古人觉得花草树木也如人能感知冷热,而“寒”也会给植物带来不悦的感受。于是,在唐代,“寒”引申出“凋零、枯萎”的意义。如: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袁朗《饮马长城窟行》
(二)“冷”的词义引申系统
根据《说文》,“冷,寒也。从仌令声,鲁打切。”[2]“冷”字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在《庄子·则阳》中就有“夫冻者假衣于春,喝者反冬乎冷风。”《战国策》中多次出现一个人名,叫作“冷向”。汪维辉(2002)先生认为《庄子·则阳》的成书年代不详,很难作为可靠的书证。所以,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只能说“冷”字已经出现,至于其具体词义则很难考证。
“冷”的本义是“寒”,引申义主要有一下几种:冷清、冷落;冷遇、对人冷淡;乘人不备、突然;生僻、少见、不受欢迎;冷却、降温。
本义直接隐喻为与该体验相关的人的心理感受。如:
冷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冷遇: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李中《书小斋壁》
生僻: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白居易《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本义经过逻辑推理产生与该温度体验相关的行为效果“冷却降温”义,如:
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
四、“寒”和“冷”的语义差别
在上古时期,冰天雪地的严冬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刺激。我国古代先民在与自然界的酷寒斗争的过程中,为了交流和表达的需要,人们从抵御酷寒的角度选取部件为“寒”造字,通过厚重的御寒措施来表现天气的恶劣,感觉的强烈,以及对温暖的追求。“寒”在上古的通用义指气温极低。“寒”字这一带来强烈感受的概念在先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寒”的感受是强烈的、刺激的,但并不是“温度低”这一概念的典型体验,因为这种强烈刺激的感受不会天天都有,只是每年有那么固定的一段时间才有。而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表达一种普通的、平常(出现频率较高)的“温度低”的概念时,“冷”应运而生。从“冷”的字形上可以看出,“冷”从仌令声。“仌”象水凝之形,也就是说“冷”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有关,所以“冷”在表示“温度低”这一概念时更具典型意义。在程度上,“冷”弱于“寒”,“冷”常指天气,“寒”常指气候。“寒”和“冷”的语义我们可以这样描写:
[寒]=【+气候/物体、+温度低、+程度深】
[冷]=【+天气/物体、+温度低、-程度深】
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多“寒”和“冷”作为词的例子。二者作为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意义相近,但各有分工。在历时的演变过程中,“寒”先于“冷”存在,代表一种极端感受,“冷”代表一种普遍的典型感受。“寒”的引申义派生出很多复合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而自己退居到语素的位置,即单音形容词的语素化演变;“冷”在派生出复合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同时还保留了自己作为词的身份。这种发展变化也恰好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人们交际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言者完整表达又能满足听者完全理解所需的最少语符。在“寒”“冷”的词义演变过程中,当人们发现二者词义相近,“冷”可代替“寒”并不产生误解,而“寒”用来组造双音节词则更有“言简义丰”的效果。这就产生了今天“寒”和“冷”处于语法单位中的不同层次并各司其职的结果。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寒”和“冷”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初学者对字、语素和词的概念往往模糊不清,又往往急于说出更长的句子并进行成段的表达。因此,一些初学者会不加选择地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字词材料拿来造句,这就会出现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错误。再加上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像混淆“寒”“冷”这样的错误是很常见的。例如:
*我爸爸有三子。(我爸爸有三个儿子。)
*她目是漂亮。(她的眼睛很漂亮。)
*我喜欢中国乐。(我喜欢中国音乐。)
*四川菜非常辛。(四川菜非常辣。)
*今天日很热。(今天很热。)
这些都是学习汉语不足半年的外国学生所造的句子,这些句子的错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构词材料的“语素”当成了“词”。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老师在教授汉字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常常会用六书的理论把一些汉字的本义及词义演变情况告诉学生。毫无疑问,对教授汉字来说,这是很好的办法,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但与此同时,学生理解了这些字以后,他们就直接用这些字造句,而忽略了从字到词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那些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已被今天相应的双音节词所取代,所以,初学汉语的学生出现上述错误也是难免的。
由于汉语的语素和词之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字典和辞书也不太方便标注出这方面的分别。因此,我们在对外汉教学中应该向初学者解释清楚这一问题。
讲清汉字、语素、词的差别
在汉语中,绝大部分的字都有意义,但这些有意义的单个字并不是都可以直接拿来作造句材料的,只有词才能直接用作造句材料,而汉语中双音节词居多,单音节词只占少数。那些有意义的,不是词的单字常常是用来造词的,也就是语素,有时候单字也可以作为合体字的一个部件。例如:
日—太阳 生日 节日 假日 星期日 日子 明 晶
目—眼睛 耳目 目录 条目 目前 醒目 看 盲
所以,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冷,你多穿点儿衣服”,这里的“冷”不可以替换为“寒”。
(二)侧重比较语素义
区别意义相近的词与词,词与语素的差别。例如,“寒”侧重指气候,“冷”侧重指天气;在程度上,“寒”高于“冷”。所以,以“寒”为语素组成的词,大都具备上述两个特点,如寒假、寒带、寒暑、寒风等。
(三)选取典型例句释义
我们应该选取典型的、生活中常用的例句来诠释“寒”和“冷”的意义。例如,对于“寒”和“冷”来说,其典型的、生活中常用的意义就是“温度低”,而对我们来说生活中典型的、常用的“温度低”就是跟天气和气候相关的。所以,我们可选取“今天天气很冷。”“冬天的时候我们放寒假。”“在北京,冬天如果不穿羽绒服你会觉得冷。”“世界上哪个国家在寒带?”这样的例句。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陈练军.单音形容词语素化演变的特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周有斌.“秀”的组合及其语素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
(责任编辑: 郭玉伟)
H122
A
1007-421X(2017)03-00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