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路径中列宁思想因素的探析
2017-03-06马立杰
马立杰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戈尔巴乔夫改革路径中列宁思想因素的探析
马立杰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为了增强改革合法性、减轻改革阻力、促进苏联发展,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前期真诚地“向列宁请教”。但因改革并没有立即使苏联形势发生好转,在困难与压力面前,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后期逐渐抛弃了改革前期的指导思想和道路。纵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七年时间,从一开始大声呼喊“向列宁请教”到取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改革经历了从“向列宁请教”到“去列宁化”的重大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航向。
戈尔巴乔夫改革;列宁思想;转变
1982至1985年三年时间里,苏联三位高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使苏联的老人政治大受诟病,人们迫切需要年轻的新面孔执掌苏联。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是民心所向,然而历史留给他的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显露出极大的弊端:当时苏联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政治体制僵硬,事实上的干部终身制造成老人政治,贪腐严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人们的思想受到严格控制。苏联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状况。戈尔巴乔夫的7年改革中,经历了从“向列宁请教”到“去列宁化”的重大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航向。
一、从“向列宁请教”到“去列宁化”的转变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启改革,提出的“加速发展战略”,仍然是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由于“加速发展战略”未见成效,戈尔巴乔夫认识到应该重点改革经济体制,改变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赫鲁晓夫时期对这一体制进行过改革,但浅尝辄止,并未取得很好效果,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并没有继续改革,所以要改变这一体制,戈尔巴乔夫只有向“列宁请教”。然而新改革举措并没有立见成效,急于求成的戈尔巴乔夫认为问题出在政治体制上,出在党身上,所以他转而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政治体制上。戈尔巴乔夫改革政治体制过程中,逐渐实现“去列宁化”,导致体制改革转向制度改变。
(一)改革前期的“向列宁请教”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前期把列宁和列宁思想①列宁思想是指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向“列宁”学习,主要是指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放在较高的位置,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在其1987年出版的《改革与新思维》中,戈尔巴乔夫指出“向列宁请教”对于改革的重要性,“向弗•伊•列宁求教是改革的思想源泉”,“弗•伊•列宁的著作、列宁的社会主义理想,对我们来讲仍然是辩证的创造思想、理论财富和政治上高瞻远瞩的取之不竭的源泉”。①[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22页,第49页。并提出要向列宁学习“创造性地对待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以及现阶段的任务是“依靠列宁的遗产,依靠他的方法学,对积累起来道德理论问题和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念进行分析”。②[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22页,第49页。
博尔金③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博尔金,1985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助理,1987年任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与戈尔巴乔夫共事多年,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博尔金认为,在改革的前几年,戈尔巴乔夫受列宁著作影响很大,“在改革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他忽然对列宁的著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中寻找对自己有教益的段落”④[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李永全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第124-125页。。虽然博尔金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这种行为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的开始阶段,戈尔巴乔夫的确是潜心研读列宁的相关著作,认真学习列宁思想。
在1987年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十月与革命:改革在继续》的报告中,戈尔巴乔夫重点强调了列宁晚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在列宁的最后几篇理智和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形成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观点和基本论点,这是党的巨大的理论财富。”⑤[俄]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见《真理报》1987-11-03。他表达了向列宁学习的观点,“我们现在越来经常地重温列宁最后几篇著作,重温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力求从这一经验中得到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一切宝贵的东西”⑥[俄]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见《真理报》1987-11-03。。但是他并不是想简单地照抄照搬列宁晚期的思想,他认识到列宁提出这一思想时的环境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在新经济政策和我们今天处于完全是另一发展阶段上所做的事情之间划等号,那将是错误的。”⑦[俄]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见《真理报》1987-11-03。虽然戈尔巴乔夫面临的时代环境与列宁思想形成的环境不同,但列宁主义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睿智和政治智慧仍值得他学习。“忠于列宁的传统和列宁主义的实质,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理论作为实践的工具,而把实践当作检验理论正确的机制。”⑧[俄]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见《真理报》1987-11-03。
(二)改革中后期逐步“去列宁化”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苏联经济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改善,人们对改革的最大的希望没有实现。改革心切的戈尔巴乔夫等改革者把经济改革失败归结为某种体制的阻碍,认为应该先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所以逐渐把改革的重心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上。戈尔巴乔夫前期改革的重心虽然在经济体制上,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也伴随进行,为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做了铺垫。从1988年开始,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渐“跳出列宁”,不断偏离原来的改革方向。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戈尔巴乔夫需要做出自己对当下时局的判断、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主张,虽然影响他做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但列宁思想不再是他考虑的因素。1988年3月份,署名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不能放弃的原则》一文引发了广泛讨论,戈尔巴乔夫意识到必须打破遏制改革的体制。戈尔巴乔夫经过再三的思索后发现“一直在谈论遏制机制,但从未提到过党”,其实“这个机制就在党内,党不仅落后了,而且还在抵制将会触及体制的变革”,“因为党正是这个体制的支柱”⑨[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上册),述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92页。,随后对处于苏联执政地位的苏共进行改革。在1989年中央六月全会之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就对是否取消苏共的垄断地位,即是否改变或者取消宪法第六条进行过讨论。苏联宪法第六条主要内容是维护苏共的垄断地位、保护其执政地位。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政治体制就是要实现政治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多党制,而这些都有赖于苏联宪法第六条的取消,所以必须要取消宪法第六条。1989年12月,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提出来修改宪法的问题。1990年2月22日,政治局会议讨论了苏联宪法修改与补充的问题。1990年3月13-15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苏共执政党的地位被取消。苏共28大通过的纲领指出,苏共是一个“是建立在全人类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在国内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自愿联盟”①《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辛华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第2页。的政治组织。
戈尔巴乔夫也不再向改革前期那样高度评价列宁思想,反而宣称列宁“根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完整纲领②参见张士海:《论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及其启示》,见《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1期。。而且他在1988年7月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1990年,苏共28大报告中指出,列宁的理论是在分析20世纪初的社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与现在的事实不同,存在着理论局限性。现在的政治体制“正在进行根本改造,包括自由选举、多党制、人权在内的真正民主正在确立,真正的人民政权正在复兴。”③《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辛华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第2页。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列宁的重要思想,戈尔巴乔夫改革取消苏共的执政党地位和改变社会制度,彻底实现了“去列宁化”。
二、改革前期,戈尔巴乔夫“向列宁请教”原因
虽然苏联当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期,但是对于改革,苏共领导层与普通人民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戈尔巴乔夫要推动改革,必须找到一个能使全社会都认可的改革旗帜。所以,改革前期,戈尔巴乔夫“向列宁请教”的原因之一是减轻改革阻力。此外,列宁思想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能够满足戈尔巴乔夫建设自身理论的需求。
(一)减轻改革阻力的选择
戈尔巴乔夫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看到了国家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急切地想通过改革解决国家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从而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然而,长期实行的斯大林体制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的最大阻力。戈尔巴乔夫刚主政苏联,还没有完全稳定、巩固好自己权力根基的时候,他所进行的改革需要合法性,更需要得到人们的支持与拥护。人民支持才是推动改革继续下去的强大动力和保障。虽然改革思想在“苏联极少数但却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英心中早已孕育”④[英]阿奇•布朗:《改变世界的七年》,韩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第203页,第206页。;但改革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必然要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只有广大群众都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中,才能抵御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挠。
为了调动人民大众参与改革,增强改革的合法性,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根基未稳之际,高举列宁思想的旗帜是极其明智的选择。在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破坏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憧憬之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对大众更有吸引力。“戈尔巴乔夫经常引用列宁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改革寻找合法依据,要知道这些改革的举措是与苏联过去的理论和实践背道而行的。”⑤[英]阿奇•布朗:《改变世界的七年》,韩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第203页,第206页。当然,戈尔巴乔夫高举列宁思想的旗帜,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列宁的政策主张。因为列宁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大为不同,而且列宁的主张里也有很多是针对当时环境做出的权宜之计,也有很多为了动员群众而提出具有宣传作用的口号。戈尔巴乔夫更多的是学习列宁思想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摒弃任何教条,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苏联本土化,运用列宁思想应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两大挑战: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而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采用市场经济。列宁只是要解决第一个挑战,戈尔巴乔夫则要面对这两个挑战,而且第二个挑战即将到来。他必须在理论中解决这些挑战,才能消除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困惑,帮助人们建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戈尔巴乔夫选择列宁也是因为列宁坚信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相信俄国选择社会主义是正确的选择,并且坚持在俄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信通过努力最终会达到共产主义。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是在全社会增强社会主义信念,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戈尔巴乔夫才在改革前期迫切地“向列宁请教”。
(二)列宁思想本身的吸引力
戈尔巴乔夫在推动改革的时候选择向列宁请教,除了增强改革合法性、减轻改革阻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列宁的思想、尤其是其晚年思想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转变,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政策。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后创造出社会主义所需的文明,走向社会主义。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时,列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探索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科学对待、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戈尔巴乔夫接手的苏联却僵硬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所以戈尔巴乔夫“向列宁请教”如何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思考他应该如何对待列宁思想。
从革命到掌权到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刚刚建立起来的苏俄及苏联,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列宁给这些问题开出了药方。对于官僚主义,列宁提出要改革国家机关,精兵简政,加强监督机关的建设。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良影响,列宁提出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和货币关系、主动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流与联系。对于民主,列宁认为“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2页。,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时期,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都很正常和活跃”②赵曜:《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勃列日涅夫主政求“稳”,设置了大量的国家机关,并且又重新实行了被赫鲁晓夫废除的领导干部终身制,造成了官员数量庞大、官僚老化、“官僚特权阶层”形成。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给苏联带来很辉煌的成就,但是后期越来越阻碍经济的发展,必须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民主自由较为匮乏,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列宁对类似问题的处理,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三)戈尔巴乔夫建设自身理论的需求
戈尔巴乔夫改革选择“向列宁请教”,也是出于满足他建设自身理论的需要。虽然戈尔巴乔夫开启的改革能针对苏联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但是基本是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对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苏联的改革仍停留在解决看到的问题阶段,很大程度上仍是即兴之作”③左凤荣:《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1980年已经进入政治局的戈尔巴乔夫和其他成员一样,所想的是如何在党内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关心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前途”④[德]汉斯•莫德罗:《我眼中的改革——前民主德国总理亲历苏东剧变始末手记》,马细谱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虽然能认识到国家面临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国家的命运、社会主义的未来进行过深入思考,改革之初也不能提出完整的改革纲领,也没有对改革进行前期的理论准备。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并没有对苏联的状况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对所要进行的改革也没有充分的准备,缺乏总体的规划,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遇到挫折之后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改革进程的不平稳,直至失去控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匆忙进行了改革,缺乏对改革理论的充分准备,而苏联理论界也“长期停留在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上”①左凤荣:《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为了进行改革,推动改革的顺利展开,在当时的苏联国情下,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向列宁请教。戈尔巴乔夫“向列宁请教”可以弥补他自己理论的缺陷,又可以极大地动员群众参与改革,进而为改革增加合法性。
三、“跳出列宁”的原因
对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从向“列宁请教”到“跳出列宁”既有理论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理论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遭遇困境,社会主义必然性亟待得到证明,然而戈尔巴乔夫却无力承担这一重任,不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现实方面则主要是经济改革不见成效,民主化和公开性运动的带动以及不同派别相互斗争影响,还有戈尔巴乔夫个人品质影响了改革的方向。
(一)理论原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遭遇困境
马克恩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页。,这一预言鼓舞了当时的工人阶级。深受资本阶级压迫的工人阶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做出持久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俄国形成,二战后又有很多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成就也有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到80年代几乎停滞。而被宣布必然灭亡的资本主义制度冷战后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自我更新、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断增强。虽然期间也经历过经济危机,但是随着资本主义机制的自我修复更新,生命力依然旺盛。但这一时期,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优势可言,这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遭到质疑。然而苏联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使其指导思想严重脱离实际。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要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就得改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完成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
戈尔巴乔夫开启改革是为了完成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当代证明,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消除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不一致的困惑。但事与愿违,戈尔巴乔夫的理论水平和开启的改革没能承担这一重任,没有化解马克思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首先开启经济改革,但是由于改革的领导者没有连贯、系统的经济改革计划,致使经济改革失败,苏联经济仍然停滞,经济改革的失败使戈尔巴乔夫思想上产生了动摇,而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本无可厚非,因为“从理论上讲,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的,尤其是在苏联这样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进行经济体制的变革确实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但反过来也一样,甚至尤为重要。”③蒲国良:《戈尔巴乔夫苏维埃体制失败的原因何在》,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不稳定、经济状况恶化的条件下必然引起社会更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戈尔巴乔夫希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改革铲除障碍是南辕北辙,其目的不可能实现。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后果是放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取消苏共的执政地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二)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从向“列宁请教”到“跳出列宁”的转变的现实原因有三方面。首先,经济改革的开展并没有缓解苏联滑坡的经济,民众基本的物质生活没有得到改善,经济结构依然畸形。由于公开性和民主化方针的实施,民众要求加速改革和激进派急切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情绪与行动已经促使戈尔巴乔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政治改革上;还有,民众也不可能给他很长时间去慢慢改革经济,民众失去了等待的耐心,恨不得所实施的经济举措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个社会都失去了耐心,都急切地要求更加激进的改革,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解决所有的问题。本来经济改革就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效果。经济改革受阻,人民开始把目光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没有能控制改革的速度,反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仓促开启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进行改革,但没有坚实经济作为基础的政治体制改革会走向极端,并会阻碍经济的改革。经济改革效果不尽人意,这促使戈尔巴乔夫反思改革。反思的结果是放弃原来的既定路线,转而改革政治体制,往后的改革就逐步“跳出列宁”。其次,改革过程中由于立场、利益的不同,对改革的内容、速度、深度都要求不一样,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保守派、激进派、改革派。作为中庸改革派的一员、改革的领头人,戈尔巴乔夫却不能制约、协调保守派和激进派,反而被这两派所制约,不能把握改革方向、不能正确适当地处理改革中的问题,反而失去了改革的主导权。最后,“就其气质和性格,戈尔巴乔夫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首脑,他不具备充当国家首脑的素质”。①[俄]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王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1998年,第367页。戈尔巴乔夫缺乏国家领袖应有的担当、睿智与果断,改革过程中遇到重大事件,总是喜欢无休止的讨论,而不做出最终的决定。戈尔巴乔夫一方面独断专行,另一方面又通过集体研究通过决定来逃避责任。戈尔巴乔夫也缺少宽阔的眼界和胸襟,没能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
纵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七年时间,从一开始大声呼喊“向列宁请教”到取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改革经历了从“向列宁请教”到“去列宁化”的重大转折,正是这一转折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航向。在这一转折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被摧毁;东欧国家纷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极大质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损失惨重。而且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遭遇了更为严重的下滑,至今也未曾有过苏联时期的盛况。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以促进现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为目的;虽然存在着未解决的历史问题,但是改革要正视历史,而不是背弃和彻底否定共产党的历史;更不能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
The Analysis on the Factor of Lenin’s Thought in Gorbachev’s Reforms
MA Li-ji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o enhance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form and reduce the resistance with the self-renewing ability of socialism,Gorbachev learnt from Lenin sincerely. However, the reform did not make the economy improve. With the difficult and pressure, Gorbachev finally deviated from the path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oice. Throughout the seven years of the Gorbachev reforms, there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which marks the Soviet Union abandons socialism, from“learning to Lenin”to cancelling the ruling statu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Gorbachev’s reforms; Lenin’s thought; transformation
[责任编辑 常伟]
D5
A
1672-1217(2017)06-0124-06
2017-09-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1001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模式研究。作者简介:马立杰(1989- ),女,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