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的哲学思考
2017-03-06杨贵颖李心华
杨贵颖,李心华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关于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的哲学思考
杨贵颖,李心华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当今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并没有改变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因而没有改变时代性质。我们应该牢记时代主题,莫忘时代性质,在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斗争过程中,始终不忘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斗争目的。
时代性质;时代主题;主要矛盾;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页。这是自党的十三大以来我们党在代表大会上第六次提出这一论断。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早已成为全党的共识。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学界至今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称:“战争与革命”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时代”;“当今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②徐成芳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与中国四波发展的思考》,见《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第30页。这就把“时代主题”和“时代性质”混为一谈了。其实,“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不是同一概念;而搞清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何谓时代?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它是一个由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发展过程。何谓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指该时代的某个阶段的主要潮流,它包括既成事实和发展趋向两个方面。
(一)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判定时代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是以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为依据,来判定时代性质的。他们将社会主义之前的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代”。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以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所处的时代从性质上确定为“资产阶级时代”或“资本主义时代”。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1页,第190-195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指出:“虽然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这个时代来到的地方,农奴制早已废除,中世纪的顶点——主权城市也早已衰落”。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3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状况,把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时期:殖民地的开拓和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时期(15世纪末—17世纪初);工场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时期(17世纪中叶—18世纪末);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确立时期(18世纪末—)。他们所称的这几个“时期”,近似于后来列宁划分的“小时代”。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1页,第190-195页。
(二)列宁如何判定时代性质?
在如何判定时代性质的问题上,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他将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作为判定时代性质的标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宁依据世界范围内主要矛盾发展的态势,把资产阶级开辟的所谓“大时代”划分为三个“小时代”:
第一个时代: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这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崛起上升的时代,同时也是封建制度迅速走向崩溃的时代。列宁指出:“消灭封建主义及其遗迹、实行资产阶级的……制度的原则,在世界历史上用了整整一个时代。”④《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3页,第423页。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时代:从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后而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同时也是由进步的资产阶级逐步转变为反动的甚至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时代,同时也是“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准备和慢慢聚集力量的时代。“新生力量”反对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斗争、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斗争,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矛盾。巴黎公社革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资产阶级虽然还处于这一时代的中心,但是,无产阶级作为代表未来的阶级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个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这是帝国主义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⑤《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列宁指出:“消灭资本主义及其遗迹、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原则,构成现在已经开始的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的内容。我们这一时代的口号必然是而且应当是:消灭阶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⑥《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3页,第423页。列宁认为世界历史进入“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这个阶级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受压迫的,如今却到处都在走向新的生活,去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⑦《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7页。列宁把这个已经来临的新的伟大时代,称之为“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1919年3月,列宁指出,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议会制度,建立了全新的苏维埃政权,这是“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的世界性交替的开始。”①《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8页。此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根据列宁对时代性质的判定,当今时代应该定义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正如列宁所说:“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②《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12页,第4页。这种观点,曾得到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广泛认同。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于1957年通过了《莫斯科宣言》,其中就指出:“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是由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329页。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整个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尤其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这个主要矛盾,依然未能解决。因此,列宁关于时代性质的论断没有过时。
二、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未改变时代性质
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不是一回事。在同一时代中,随着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时代主题可能发生转变,但时代性质却并未改变。
(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认为,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企图从老而弱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因此就必然引发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同时直接引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战争客观上必然要异常加速和空前加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转变为各敌对阶级间的国内战争。”④《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12页,第4页。在列宁看来,当时时代的主题就是战争与革命。
1918年,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没有忘记,暴力将必然伴随着整个资本主义的彻底崩溃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而且这种暴力将构成世界历史的一个时期,一个充满着各式各样战争的整个时代,其中包括帝国主义战争,内战,二者相互交织的战争,民族战争,即受帝国主义者以及在大规模国家资本主义、军事托拉斯和辛迪加时期必然结成这种或那种联盟的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个时代,这个发生大崩溃、动辄诉诸武力、充满危机的时代已经开始了。”⑤《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4页。
1916年,列宁指出:“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两个大国集团的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而这种政治是由帝国主义时代各种关系的总和所产生和培育的。但是这个时代又必然产生和培育反对民族压迫斗争的政治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政治,因此就可能有而且必然会有:第一,革命的民族起义和战争;第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战争和起义;第三,这两种革命战争的汇合等等。”⑥《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23页。
列宁对时代主题的认识,确实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历史所证实。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和实现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时代主题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⑦详见李心华、曹希岭:《论当今时代的定位与时代主题的转换》,见《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4页。将来随着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时代主题还会发生转变。可以设想,待到社会主义发展到足以与资本主义进行决战的时候,时代主题必定不同于今天。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要打世界战争,须有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如“一战”期间的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协约国”,“二战”期间的德意日“轴心国”和苏中美英法“战时同盟”。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时所说:“打世界大战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别人没有资格,中国没有资格,日本没有资格,欧洲也没有资格。”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
苏联解体之后,在两极对峙的格局已经成为过去,多极化基本格局继续发展的当今世界,难以形成敌对的两大军事集团。因此,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
(二)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未改变世界主要矛盾
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未改变当今的时代性质,因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1985年,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这就是说,和平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发展问题实际上是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后来,他又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这两大矛盾,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发生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表宣言制裁中国。邓小平就此发表谈话:“我希望冷战结束,但现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
首先,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战胜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没有变。邓小平说:“西方世界确实希望中国动乱。不但希望中国动乱,也希望苏联、东欧都乱。美国,还有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美国现在有一种提法: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把和平演变的主要矛头对向中国。一是挥舞“自由”、“民主”、“人权”的大棒打压中国,企图搞乱人民的思想,使他们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二是支持所谓“民主斗士”制造政治动乱,甚至授予他们“诺贝尔和平奖”以资鼓励;三是挑唆“台独”、“藏独”、“疆独”等反动势力制造事端,企图分裂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领域对中国实行全面封堵。美日联手在东海挑起钓鱼岛归属争端,美国拉拢菲律宾等国阻挠中国对南海行使主权,其目的就是封堵中国,阻止中国走向强大。
其次,“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383页,第344页,第325-326页,第319页。。战后,虽然不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宣布独立,但是,西方国家尤其是原宗主国仍然对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实施控制和影响,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加之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得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更为甚者,西方国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动辄对落后国家发动军事进攻,侵犯它们的领土与主权,手中却打着“民主”、“人权”、“人道主义”的旗号。所有这些,都加剧了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最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没有变。苏东演变之后,西方一些理论家和政治家为此欢呼雀跃,甚至声称人类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它的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2008年爆发的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根深蒂固而自身又无法克服的深刻矛盾,导致西方众多人士不得不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寻求解决资本主义诸多矛盾的答案,一些大国政府不得不向社会主义国家求助以摆脱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
总之,时代主题转换之后,世界主要矛盾没有解决,因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没有改变。
三、牢记时代主题,莫忘时代性质
列宁说:“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①《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因此,我们在认清时代主题的情况下,不应忘记时代性质。
(一)在和平条件下要时刻提防战争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缓和的大好时机,顺应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的强烈愿望,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加快建设,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及其喽啰们不时地骚扰我们,无非是企图阻止和减慢我们的发展。我们要不为所动,一心一意搞发展,首先是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
但是,我们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但不能忘记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只要在世界范围内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没有结束,我们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就不会停止,其中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进攻。1920年12月,俄国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列宁就指出:“我们现在已由战争转向和平,但是我们并没有忘记,战争还会死灰复燃。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它们就不能和平相处,最后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不是为苏维埃共和国唱挽歌,就是为世界资本主义唱挽歌。这是战争的延期。资本家是会找借口来打仗的。”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30页,第335页。“在世界上还存在资本家的时候,只要你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话,就要准备打仗。”③《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30页,第335页。我们应该看到,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诸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的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牵制,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世界各国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的环境等等,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东西方之间,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谁都无力置对方于死地而自身却安然无恙。而这样的局面究竟能维持多久,谁也说不清楚。因此,我们只要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目标,就应该对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残酷斗争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就在于苏共新领袖忘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中还包括“和平过渡”,即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戈尔巴乔夫的“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思维,则根本抛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908年,列宁指出:“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进的基本特点,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因此,我们应该吸取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在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斗争过程中,始终不忘时代性质和斗争目的。
(二)在发展中要始终牢记奋斗目标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的任务,都在谋求发展,但是,各国发展的目的却各不相同。帝国主义发展目的是通过自身发展从而最终击垮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的则是通过自身不断发展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二者决战的时刻迟早要到来。因此,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和平”就不会是永恒的。1907年9月,列宁指出:我们“斗争的目的不应当是……单纯以和平来代替战争,而应当是以社会主义来代替资本主义。”①《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4页。
1918年3月,列宁指出:“我们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应该给自己清楚地提出这些改造归根到底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②《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57页。我们在和平环境下,开始社会主义改革的时候,就应该给自己提出明确的改革和发展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达到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不要忘记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清醒地认识到,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不要忘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拒绝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议会制,以完善的民主形式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们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不要忘记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我们在进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建设和谐社会,争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不要忘记列宁的话:“不消灭阶级,就谈不到个人的真正自由(不是有产者的自由),就谈不到人与人之间在社会政治关系上的真正平等(不是有产者和无产者、饱食者和挨饿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虚伪的平等)。”③《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页。我们在战争条件下搞革命,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在和平条件下搞发展,目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忘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忘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无论革命还是发展都将误入歧途,走上机会主义道路,葬送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在为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奋斗时,要时刻不忘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Som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bout the Nature and Theme of the Times
YANG Gui-ying, LI Xin-hua
(School of Marxism,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China)
The present era is an age of alternation between capitalist and socialist systems, a transition age from capitalism to socialism. Peace and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wars and revolutions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the times, but have not yet changed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the world, thus the nature of the times does not change, too. We must clearly remember the theme and nature of the times, and do not forget the struggling aim throughout in the process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nature of the time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main contradiction; wars and revolutions;peace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常伟]
A8
A
1672-1217(2017)06-0110-06
2017-09-24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CTSJ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决、理论自尊和制度自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DJ027):中国共产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作者简介:杨贵颖(1972-),女,山东临沂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李心华(1948-),男,山东蓬莱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