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视域下中国民主的持续条件
——兼论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

2017-03-06

关键词:民主马克思主义政治

王 驰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发展视域下中国民主的持续条件
——兼论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

王 驰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民主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历史变化的动态概念,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还是西方民主都必须持续发展才能使政治体系获得长久的合法性。中国民主的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来支撑,主要有经济条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人的活动以及民主认同。在对中国民主的持续发展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包括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不平衡发展将会继续保持、“忠于反对”成为马克思主义民主新的发展点、马克思主义民主更加突显“中国特色”以及更加“接地气”。

民主发展;持续条件;发展趋势

民主,作为当今主流政治价值观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中国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要素。民主对于维护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等具有极大的影响。民主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自从进入中国以来,民主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刷新并渗透到民主政治建构中:一方面,民主的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密切相关,以“构建和完善”的主题为理论和实践的目标;另一方面,它又同我国传统思维、西方民主的有益部分以及中国元素相交织,构成了中国民主发展的现实性场景。简而言之,中国的民主始终要置于“发展”的场域中才能长期保持活力,才能体现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一、中国民主的“发展”视点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固定实现路径,而是始终要基于国家政治发展的具体实情,对民主在理念创新、路径设计、制度变革进行不断调整,这才能真正彰显民主“发展”的精髓。在探讨民主的发展时,我们首先有必要对民主的“发展”概念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几个概念的辨析:民主固化、民主定型、民主发展

对现代中国民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的时期。改革开放之前,受历史以及政治原因影响,中国效仿苏联模式走上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道路,反映到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集体民主的无条件认可,这成为了当时评价政治发展优劣的标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以极权代替实质的民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政治文明取得的进步,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不能及时对世界民主化潮流作出应有的反应,特别是在满足个人民主诉求上更是难以有效应对。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民主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由此我们可以引出民主“发展”和民主“定型”两个概念。民主“发展”侧重于民主作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上升过程;民主“定型”则是民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呈现出的常态,但这种常态会根据实际变化不断调整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因而是相对静止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民主的“定型”不同于民主的“固化”,“固化”更多地强调民主发展到某种程度后的僵化状态,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它是一种绝对静止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不应当掉进“模式陷阱”中,模式由于其产生效果的快速性容易使人们产生依赖,形成的制度惯性会限制民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使民主成为动态的发展过程,避免出现僵化模式,由此掀起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热潮。民主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存在,但比起妄想以某种特定的民主模式回避发展的风险,如何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似乎更应当是中国当前民主政治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民主“发展”概念的内涵

民主“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可以从双重意义上进行解读。第一重意义,既然要谈“发展”,其前提就是民主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构成民主的基本要素进行严密的定义。一般来说,我们对“自由公正的选举定期进行的制度”这个最基本的定义不存在异议。“把选举视为民主的本质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主流观点,并且在西方话语的影响下,这一观点也被非西方世界追求民主的许多人士所接受。”①马德普:《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吗》,见《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第18页。但是大多数民主国家的经验显示,选举不能代表民主本身,它只是民主的表现形式。现代民主总是以“混合”的形态呈现出来,或多或少都会同理想民主相偏移,为了使选举的这种偏移量控制在最小范围,还必须将选举以外的诸如政治自由、司法监督、政府保障、公正平等、公民权利等要素引入其中,而这些要素本身又必须置于“多数人的意志”语境中才能使选举体现的民主得以确认,实质上包含了自治与参与的本质。

当然,只是选举的公平自由并不能完全表征中国民主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中国的民主要想真正成为人民民主,需要达到怎样的要求。纵观世界各国民主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参与政治的公民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民主权利,民主发展就有偏离轨道的危险。“公民的民主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民主的关键。”②王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见《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61页。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一方面,政治权利既是用来约束人们之间政治关系的纽带,也是国家法律明确保障的对象。事实上在当今中国,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被忽视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政治参与的“被代表”、政治利益诉求的忽视等;另一方面,所谓社会权利就是任何自律的公民为了参与社会所应当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权利。中国当前在公民社会权利的保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应当看到在某些具体领域仍然存在诸如权利享有的双重标准、公平公正要素的缺位的客观事实。这些既是我国民主的缺陷,也是今后民主发展的方向。

通过上述对保障公民权利平等的重要性的分析,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使不追求作为结果的经济平等与社会平等(实质民主),参与政治的人们应当从哪里寻求作为过程的机会平等呢?实际上,教育、健康和收入都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无论选举权和其他政治权利怎么被认可,对于不具备一定政治资源的公民来说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一个国家在经过民主化后公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劳动使得参与政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亦或没有多余的钱购买相关方面的书,那么公民就会缺乏参与政治的有效资源,造成政治运行过程中公民机会的丧失。这样的民主实际上是以制度设计上的平等掩盖了现实效果上的不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因此,只是从形式上保障公民权利并不能从根本上巩固民主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主必然是实质民主,因而就必须将机会平等贯穿于人民民主的逻辑中,这就使探讨平等应当在民主发展中多大程度得以实现成为必要。对于不受饥饿、贫穷以及接受教育这类基本的权利平等,人们都达成了共识,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平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也包含了一致认同的要素:参与的平等、发展的平等。在政治发展的历史中,有很多政党和统治者认为仅仅依靠选举这种程序上的民主是无法真正保证人民的平等,而是要靠强制的力量使平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因而走上了极权制和威权制的道路。但在这种体制下的人们几乎都处于压抑和不自由的状态,从这种状态下解放的愿望也成为了三次民主化浪潮出现的重要原因。民主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即使我们连机会平等也暂且抛开不谈,民主的发展也应当首先建立起人人都认同的民主体制(即使是形式层面),之后再不断地对其进行发展改善,促进平等的实现,这才是民主发展的最好方式。

民主“发展”概念的第二重意义是指,我们提到“发展”,实际上就蕴含了民主是有可能崩溃的未来向度。一个时期的民主制度一旦形成并定型就会随时间的流逝逐渐使其局限性暴露出来,如果民主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就会消耗完其作为公民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最终影响政治稳定。所谓民主“发展”,意味着即使民主作为价值观内化于公民的政治意识而外化为民主制度,似乎现存的民主已经成为长期固定的状态,但同时它也承认民主价值观以及民主制度的发展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此外,民主带来的结果是否与人们的选择偏好相符合,也会成为他们接受民主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一旦这种选择偏好发生了变化,那么公民对之前的民主就不会再支持,固定的民主也就由于缺乏公民基础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比起民主“固化”为僵死模式,我们更倾向于民主的“发展”,它既表明了民主改善的方向,也具有动态向前的意思。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说明我国的民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必然会选择能够维护而且是能够持续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政体。因此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中,必须防止民主“固化”,而要推动民主“发展”,这样才能使人民民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亮点。

二、中国民主的持续条件

要了解中国民主的发展状态、演变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对中国民主得以持续发展的条件进行一番细致的考察,深入了解各种条件对于民主持续发展的综合作用。这些影响中国民主持续发展的条件,按照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经济条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人的活动以及民主认同。

(一)经济条件与民主持续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许多哲学家-有些是马克思主义者,有些是资本主义者,有些两者都不是-都认为没有经济上的安排,民主是不可能成功的。”①[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0页。经济发展使社会增加可供分配的财富成为可能,从而为缓和经济上层与经济中下层之间的矛盾、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民主的巩固和维持。不仅如此,经济条件对民主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政治价值观上。我们知道,稳定的政治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民主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经济发展是推动政治价值观变化的根本原因,因而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说明民主发展的变量。利普塞特“从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以多重要素的经验数据佐证经济发展,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主秩序的稳定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②陈剩勇、徐殉:《民主的社会基础:利普塞特政治发展理论解读》,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页。当然,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应当只是GDP的数量,还要包括生活质量。经济的发展使民主的政治文化有了更好的培养温床,推动了民间政治组织的发展,也促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促进了公民民主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对政治体系的民主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造成政治不稳定,反而会不利于民主的持续发展。对于这种看法,我们认为这是与民主的发展阶段有关。如果一个国家处于从非民主政体向民主政体过渡的阶段,这种观点就有一定的说服力。因为在向民主政体过渡时往往是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阶段,面临着经济危机的风险。公民在这种环境下关注的重点在于国家能否满足其经济利益。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在带来政治动荡的同时促进了旧有体制的解体及民主政体的建立,客观上促进了民主的发展;当国家已经是民主国家,经济得到稳定发展,此时公民对民主的诉求更多地体现为自身权利的平等实现,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国家的政治基础。这种情况下公民对政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的民主不但不会影响政治稳定,还会督促政治上层有意识地改善与政治发展不相符的民主体制,体现出民主“发展”的要义。

当然,我们不能将民主的发展完全归结为经济因素,经济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民主的稳定层面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却仍然建立了民主政体(菲律宾、厄瓜多尔)。我们不能把复杂的政治问题归约为简单的经济结构决定论,还要从多方面考虑。

(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与民主持续

纵观各国民主化历史,都能看到阶级阶层结构在这个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封建土地私有盛行的时代,传统的土地所有者阶级、都市工商业阶级以及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国家民主化的特征。传统的土地所有者基本都是反民主的,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新的阶级与之对抗。具体来说,土地所有者在经营农业时,必然雇佣农民,这部分人成为农民阶级;而不愿意受雇佣的人转化为工商业者,这三个阶级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社会结构。不同阶级对抗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阶级、工商业阶级与土地所有者阶级矛盾的激化,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萌发。但是那时的民主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的思想元素,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资本主义时代,民主从政治家们构想成为了现实,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洪流,并引起了三次民主化浪潮。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阶级结构依然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能够与资产阶级对抗的阶级,马克思没有选择农民阶级,没有选择其他中间阶级,而是选择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则就在于认识到这几个阶级的特点:农民阶级对土地有着很强的执念,一旦对其许诺土地就会归顺资产阶级;中间阶级持观望态度,可敌可友,因而不可靠;只有工人阶级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他们迫切希望建立能够反映他们利益诉求的民主体制,所以斗争性最强。但是由于工人阶级人数少,力量不强,就必须与农民阶级、中间阶级组成同盟,这样才能与资产阶级相对抗。这也注定了马克思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阶级矛盾,但却存在以身份、财富、地位划分的阶层。在当代中国,不同阶层产生矛盾、形成对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严重利益分化事实的出现,也是导致中国现阶段社会呈“土字型”结构、中产阶层占主导地位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始终没能形成的根本原因,由此造成民主发展的不健全。“凡是中产阶层很发达的地方,均倾向于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稳定的政府形式,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尽可能囊括所有的人。”②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83页。社会阶层对我国民主发展的影响主要有正反两个方面:即便面对客观上不断向前推进的民主化进程,一个阶层既可能一致认同接受,也可以一致地对抗既有的民主体制。换言之,当社会成员在总体上接受既有分层制度,以及各阶层成员都有正常的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渠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就会得到化解,从而成为民主正向发展的力量;但如果某个阶层(主要是利益弱势阶层)在总体上抗拒既有的社会分层和体系,那么由阶层意识或者说阶层成员的相互认同感所带来的约束力量就可能转化为猛烈冲击现有民主的感召力,使民主向负方向发展,最终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

(三)人的活动与民主持续

如果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从宏观上影响民主的发展,那么处于这种结构的人类具体活动就是从微观上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指的“人”,不仅指“个体人”,还包括“群体人”和“组织人”。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对民主发展的具体活动集中表现为构建民主制度以及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接下来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我们知道,民主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无论是古典民主还是现代民主,它都必须脱离观念以某种具体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民主制度。在实行民主的社会中,民主制度是人们确保政治运行按照有利于维护社会平等、体现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的制度保障。人类作为构建民主制度的主体,就必然进行相应的活动,使制度不断完善并更好地反映公民的民主诉求。如同民主本身,在作用的发挥效果上,不同类型的民主制度总是有好有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虽然完善,但更多的是形式民主;中国的民主制度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保证了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实质民主。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必须采取同一种形式,不同的规定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作用,而更高层次的民主制度由于其本身的价值也可以作为奋力迫求的理想。因此重点不在于民主制度是否完美,而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对其进行不断改进。

虽然说好的民主制度能够促进民主发展,但人们是否愿意或者能够将好的制度运用到民主政治建设中就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作出怎样的选择。按照以往的经验,构建制度、协调政治集团的利益虽然能够一时促进民主的发展,但要使民主持续发展,还需要人们具备根据条件变化作出最合理选择的能力。对于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两种路径:其一是经验的继承总结;其二是通过试错来验证。就经验的继承总结路径而言,主要通过考察历史上以及现在存在的民主制度、民主类型等,并以此为作出选择的参考。这种路径的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将事实的存在当作合理,有着明显的“存在即合理”倾向,缺乏“应当发展怎样的民主”的观念。这种路径的着重点在于解释历史上和现存的民主现象,但没有很好说明未来民主的发展蓝图;就“试错法”的路径而言,则主要是对已经确立的民主进行不断改善,使人们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提高其选择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弯路。这种路径同样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为时间的大量消耗,因而“试错法”只有在民主政体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无论是对民主制度的构建还是作出合理的选择都是人类自身活动对民主发展的影响,因而要重视民主发展中“人”的要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要中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经验进行批判吸收的结果,也是不断试错后得出的结论。中国的人民民主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组织人)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群体人)的配合下发展到新的阶段,从而使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能够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并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四)民主认同与民主持续

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①陈国验:《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是民主发展所有条件中最基础的,反映了民主政治文化的倾向,是促使公民行动的习惯与态度。“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当它指涉的是社会行动者时,它是指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特质在诸意义的来源中是占有优先位置的。”②[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认同既是心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民主认同还受制度经验、政治领导关系、社会经济变化以及国际思潮的影响,我们需要分析认同是怎样影响民主发展。

前面我们谈了民主发展的经济、阶级阶层结构以及人的活动三个条件,三者作为物理性条件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公民的心理支撑,即对民主本身的认同。如果民主认同在公民中达不到使民主发展的最低限度,上述的三个条件所能达到的效果会十分有限。因为绝大多数公民在心理上不对民主产生信赖,首先就不会在意识上树立起民主的认知,民主行为的规范更无从谈起,民主就必然难以发展甚至变成反民主。公民应当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民主认同是很难准确说明的。在这方面,通过调研进行统计来说明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毕竟心理活动具有隐蔽性。此外由于受到其它诸如社会规模、具体情况以及其它民主条件实现程度的影响,人们的民主认同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民主认同比例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也不需要公民时时表现出这种特性。但民主确实要求绝大多数公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能保证对其稳定的信赖认可,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更要相信民主。民主认同与其它条件一样,是在不同程度上来实现的,成正比关系:实现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民主发展;反之,民主发展效果越有限。

民主认同虽然是民主持续发展的隐性要素,但其发挥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的人民民主权利、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因为整个社会形成了广泛的民主认同氛围。如果说民主政体是机器,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是齿轮,那么是民主认同就是润滑剂。民主认同作为民主观内化过程的结果必然投射到公民的具体行为上,并在具体行为中进一步深化民主认同,这就体现了民主认同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当然,民主认同从“意愿”向“落实”转换总是会遇到障碍,最主要的来自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也正由于此,中国的民主才需要持续发展,公民的民主认同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为指导开展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国内环境,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则塑造了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的国际环境。从积极作用看,国际国内大环境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在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交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这些环境也同样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即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社会分化、利益分配失衡以及公平正义的保障不足,还使西方各种腐朽民主思潮涌入中国,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正常发展。中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历史和现实已经表明,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涉及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成败的问题。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不平衡发展将会继续保持

到目前为止,民主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关键要素,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民主政体,并从法理层面和制度层面给予保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发展的现状集中体现为两个不平衡: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发展的不平衡,马克思主义民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前者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民主政治依然是西方民主占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民主相对受限;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的区别,总体来看中国民主发展最好,而前者具有世界意义,也是今后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持续的发展趋势。我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其一,两者发展的不平衡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西方民主的主导地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西方民主现阶段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表现出了更大的包容性,使马克思主义民主需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其二,两者发展的不平衡是观察、分析世界民主发展趋势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民主今后的发展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展开。

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不平衡带有波动性特征,即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可能发生变化,世界政治局势的改变能够直接影响两种民主在世界所占的比例。例如在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苏联帮助建立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民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与西方民主对抗;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民主受到严重挫折,使西方民主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波动性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不平衡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变化。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制度的完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迎来高潮以及西方民主问题的暴露都将是重要因素。鉴于这些变量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不平衡发展将会继续保持。

(二)“忠于反对”成为马克思主义民主新的发展点

“忠于反对”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当时是指反对党为了女皇而对执政党进行监督,提出反对意见。就我国而言,“忠于反对”不是指对执政党的反对,而是对不民主制度、现象、方式等方面的反对。“忠于反对”是民主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一个根本前提,即反对主体与建构主体必须拥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反对只是在具体方案以及执行技巧上的反对而非价值观上的反对。如果存在民主价值观上的相悖或者是为了少数人利益,这种反对就形成了“非忠于反对”。

“忠于反对”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能促进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政治生活根本不敢有反对的声音,这种情况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好转。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原有的政治体制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民主诉求,既不利于政治稳定,也妨碍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发展,由此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见《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民主体制作为改革的重要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忠于反对”的扩大,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敢于指出当前我国的民主制度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各级人大代表在对一些制度方案进行表决时,敢于投反对票,这些现象都表明马克思主义民主在中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重大表现。“忠于反对”不是“任意反对”,不能以此反党反人民。只有在合理的引导下,“忠于反对”才能以其特有的效果,使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将反对者的意见纳入到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使制度具有不可谈判的权威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民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更加突出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民主本身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必须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民主要实现中国化,就必须遵循“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规律,从而推动人民民主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本质的继承和表现形式的创新两个方面:对本质的继承,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民民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适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认识和理论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主;对表现形式的创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注入中国元素,赋予其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色,使其在表现形式上能够更好地契合中国民主发展的实际。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具有内在统一性,表现形式则是相对活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和具体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得以创新,具有多样性。

当前我国民主发展无论从理论发展还是形式创新都使马克思主义民主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论发展方面,新发展包括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作了新的诠释,认为民主的真谛在于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要走内生性发展的民主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必须建立在法治化、制度化的基础上等;表现形式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得到更好的发展;网络民主方兴未艾。“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民主从根本上区别于所谓具有“普世价值”的西方民主模式,避免了中国掉进西方的“民主陷阱”。“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民主得以在中国这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生根发芽,也决定了今后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的方向和轮廓。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中国民主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人民民主权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马克思主义民主才能焕发生机活力。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更加“接地气”

任何思想和理论如果只是被精英上层接受而不对群众解释说明,那么这样的思想和理论就是孤芳自赏,无法起到改造思想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①胡相峰、赵国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选择的方法论》,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第84页。马克思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宏大的思想理论,是高层次的概念集合,具有抽象性、非自明性的特点,普通民众对其难以理解或者片面理解。为了使普通民众都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民主,必须使其大众化、生活化,用朴素的语言和可行的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民主的草根化、日常化,将抽象的理论描述得通俗易懂,使理论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经验的一部分,“接地气”就是对这种理念的朴素表达,体现的是“主体-对象”的辩证关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序推进,不应只是在制度设计、完善和保障这种形式上力求凸显马克思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还应当使公民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基本概念有所认知,澄清西方民主给群众带来的政治价值观困扰。只有让群众真正的明白马克思主义民主内涵以及表现形式,才会建立起大多数人对其的普遍的信任,这样才会真正促进马克思主义民主对人民群众观念的改造,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真正追求的价值目标。

实现马克思主义民主的“接地气”,意味着不仅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理论的教育方式,还要以现实的民主绩效来稳定群众的民主观,民主的绩效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民主权力的保障及有效行使上,具体来说就是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使他们在民主参与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民主权利的行使,并以此进一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认知。我国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民主大众化上体现比较好的制度就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落细、落小、落实,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接地气”发展的重要方式。“彻底发展民主,找出彻底发展的种种形式,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形式等等。”②《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总之,在今后要更多地创造出人民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生活化、大众化。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mocra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Also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xist Democracy

WANG Chi
(Marxism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207,China)

Since the birth of democracy is a dynamic concept of historical change, both the Marxist democracy and the Western democracy must continue to develop in order to make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obtain long-term legitimac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mocracy requires the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to support, mainly economic conditions, social class structure, human activities and democratic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mocrac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 we can see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xist democracy, including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democracy and Western democracy, will continue to be“loyal to the opposition”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point of Marxist democracy, Marxist democracy is more prominent“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more“grounding”.

democrat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conditions; development trend

[责任编辑 常伟]

D621

A

1672-1217(2017)06-0116-08

2017-09-21

王驰(1988- ),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主马克思主义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