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情境创设与现代公民品德培育

2017-03-04叶方兴

中国德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公共性学校德育道德教育

学校是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重要场域,培育现代公民具有公共性、合作性、互惠性的道德品质正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时代使命。作为公民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体现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体现出对人的道德生命成长所依赖的各种外部社会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在学校德育中,现代公民品德培育以公共性、开放性的学校德育情境为基础,创设学校德育情境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营造适宜的外部条件,实现塑造现代公民的德育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学校德育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达成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目标。

一、德育的情境性与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

情境需要

德育是高度情境化的实践活动,德育实践离不开具体的情境。从本体论上说,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存本性紧密相关,人是未完成性、过程性的存在,从而决定了道德行动难以适用单一、抽象的标准,道德教育无法采取普遍化的德育模式。德育实践依赖于具体的情境,需要因时因地因境呈现出差异性,并与具体的、社会化的情境紧密结合,最终培育人们的道德智慧。从德育过程来看,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展现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德育情境在为道德教育提供客观、外在的社会条件的同时,又对德育的具体开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德育情境是围绕道德主体的现实活动而建构和展现出的具体的社会条件,以此展现出德育实践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黑格尔说:“善作为普遍物是抽象的,而作为抽象的东西就无法实现,为了能够实现,善还必须得到特殊化的规定。”[1]可见,情境是具体的、特殊的、差异化的,它为人们把握道德教育的“特殊化的规定”提供了外在条件。“实践是具体的”[2]179,“具体行为谈不上有什么技艺与法则,只能因时因地制宜”[2]38。由此,道德教育承载的价值观念将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现实化、具体化、生活化。德育情境以多样性的社会规定性赋予德育实践以现实性品格,德育情境为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场域,创设德育情境也由此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方式。

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是学校公民教育与现代德育的基本任务。伴随社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公共生活的日渐成熟,如何培育公民在现代政治生活与公共生活应该具有的合作性、互惠性道德品质将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德育的当代表现形式,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也必须有相应的德育情境支撑。

首先,德育情境能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条件支撑。现代公民品德是公民在现代政治与公共生活中展现的道德品质,它以人之共在性、关系性的生存论为前提,通过公共性的社会实践生成并展现出来。作为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展现的德性,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并非是抽象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社会基础,依赖人们相互认知、相互感受共同生活情境。亚里士多德以“友爱”为例,指出“友爱就存在于某种共同体之中”,友爱“这种感觉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实现”。[2]288它的孕育离不开一个可以让社会成员充满“共同感”的社会环境。由此,现代公民品德培育需要社会化、公共化的德育情境,德育情境成为现代公民品德孕育的社会土壤。

其次,德育情境是现代公民培育的重要环节。德育情境并不外在于德育主体,处于客观、孤立的状态,主体、对象、情境在德育过程中呈现出融为一体的状态,德育情境是完整德育系统的构成部分。情境有别于客观的外在环境,相比较环境的静态性、客观性、外在性,情境更加体现出价值性、主体在场等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外在的设施、场所、符号经由道德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最终形成具有意义感、整体感的道德氛围。这种道德氛围为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外部性的支撑条件,其自身也与德育系统的其它要素(例如主体、对象、中介、载体等)共同构成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公共性、开放性的德育情境将构成现代公民品德培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由此塑造出德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相互交融的“一体感”,为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提供应有的道德氛围。

最后,德育情境能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训练场”。德育情境是德育系統的重要环节,创设德育情境就是要为德育主体练就道德品质提供尽可能真实的道德场景,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自觉地做出道德善行。道德情境创设在构成德育的支撑性条件的同时,也成为道德教育的“训练场”。如同学习游泳必须要在游泳池进行,尽管游泳池不能代替学习者今后可能要面临的江河湖海,但却是练习游泳最为重要和有效的训练场。对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而言,尽管现代公民品德是公民在现代公共生活展现的道德品质,但可以通过公共化、开放性的德育情境创设,营造人为设置的“准公共性”的微环境,有意识地训练公民的公共素养与能力,从而为公民练就在公共生活中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提供准备。

真正的德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机械灌输,而是能够激发人心、充满热情的道德实践活动。德育要发挥实效,必须要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经由人的反复实践,最终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习性。常识也告诉我们,人们正是在相互的感受和体验中传递道德知识、内化道德价值、开展道德教育的。这个过程需要利用并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对人的感化、熏陶和影响,激起德育对象的欲望和动机,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作用场域。这对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来说,尤其重要。分化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共化是必然的趋势,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成为今后公民生活的重要场域。在德育中完全可以创设具有公共性、公民性特征的德育情境,锻炼、培育现代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有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德育承担培育现代公民品德的使命

学校德育承担育人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是学校德育在现代社会贯彻“立德树人”任务必然面对的课题,它完满地回答了现代社会语境下“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的德育根本问题。当前,随着人们民主、法治、权利意识的增强和主体性的增加,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由“臣民”“私民”向“公民”时代的转变,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公民已经成为学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德”与“人”的内在关联上看,品德成就公民,能够构成“现代公民”实质性标准的是现代公民品德。现代公民从根本上体现在个体具备了在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中应有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因而,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来塑造现代公民。

学校是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德育也是人的德性成长的重要构成环节。德性伦理学认为,理解德性需要立足于整体生活的视角,必须能够将人的生活看作是一个整体,从而,德性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相伴,在完整的生命实践中把握、练就德性。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不过,还要加上‘在一生中。”[2]20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德性的养成是伴随人一生的习惯化的过程,并在人的生存实践中展现出来。

品德的养成与人的生命历程、人的精神发展史以及人的社会化具有同步性。作为公民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体现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培育应该置于人的道德生命成长与道德生活展开的视域中加以理解。人的道德生命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一个人的道德生命成长既是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从个体性走向公共性的过程,也是社会多要素协同作用、相互配合的合力塑造过程。作为公民在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中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对人的要求相对较高,它要求公民超越个体的狭隘性、偏私性,在主体平等对话基础上进行合作、互惠。尽管现代公民品德最终依赖于社会的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但其培育并不必然需要完全在公共领域进行。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诸场域都可以以营造情境的方式,成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重要训练场。

学校是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学校德育也成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重要方式。学校是人之公共性的道德品质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尽管从场域的公共性、开放性来说,与公共生活领域相比,学校场域相对集中化、封闭化、制度化,由此也决定了学校德育呈现自身的特点:学校德育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强,公共性、开放性相对较弱,德育内容中规范性、程式化的内容较多,以德育课程体系为承载,侧重于培育学生的规则、纪律意识。然而,这么说并非意味着学校在培育人的公共性道德品质时显得无能为力。在杜威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3]学校是一个由师生活动构成、充满活力的微型社会。它能够为人的社会性品质的训练提供场域。学生在学校生活所获得的德育训练,将为他们走向更大的社会空间提供准备。就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来说,营造公共化的公民德育情境将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实践方式。

三、学校德育情境创设的原则

德育情境创设是学校培育现代公民品德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学校努力创设具有公共化、开放性的公民性道德情境。学校德育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实现育人的价值目标。尽管从表现形态来看,公民性的德育情境的建构需通过活动、交往、仪式等外在方式营造氛围,但其中内蕴了当前学校德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旨在锤炼公民对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所具有的主体性、合作性、互惠性的道德品质,体现出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主体性身份和资格。学校德育场景的创设主要为了实现现代公民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指向性和价值指向性,承载着育人的价值追求。

为了更加契合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规律,完成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德育目标,学校德育情境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具体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性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及现代师生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在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成员都应是具有自由、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是具有主体性的现代公民,在公民性德育场景的建构中,德育的主体和德育的对象应该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双方都是平等、自由、自主的个体,他们在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一种对话和交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德育场景的建构,应该体现现代学校德育应有的主体性,让德育在一种平等、协商、友好、宽容的氛围中开展,而不是要去营造一种压迫的、专制的道德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外部的条件支撑。

二是公共性原则。这种德育情境产生这样一种公共性的效应,它能够让德育主体与对象处于共生共存的场域,在彼此之間开展的自由对话、互动、交往中完成教育活动,实现德育的价值目标。在阿伦特看来,人类社会的很多行动都充满了公共性,这取决于“人是生活在一起的”事实。它“首先意味着,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对于我们来说,展现——即可为我们,亦可为他人所见所闻之物——构成了存在。”[4]365它能够打破狭隘、单一、封闭的德育状态以及德育主体与对象相互割裂的局面,创造一个平等对话、互相交往、德育主体与对象共在的场景。这种公共性的情境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对话、分享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社会背景,由此摆脱个体分散、孤立的状态,为人们超越个体性、私利性,走向交往、合作、互惠提供条件。

三是实践性原则。德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德育情境的营造需要充分展现出德育应有的实践性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在实践中获得,“我们应当重视实践活动的性质,因为我们是怎样的取决于我们的实现活动的性质”[2]32“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2]31德育情境的建构应该充分遵循道德教育实践性的本性。这种场景的建构能够让德育活动顺利开展,让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去接受和开展道德教育。公共交往与公共实践让德育主体和对象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能顺利开展德育活动的公共性的实践空间和道德氛围。公民品德从本质上来说应该要在公共性的实践活动中去练就、展现和参与,这样的德育场景也就是具有公共性、实践性的场景,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实践性的条件。

四是情感性原则。道德教育着眼于培育人的品质和能力,而不只是机械地复制给受教育者一些规则,因此,在进行规范教育的同时,更应当注重道德卓越、理想人格、爱、尊重等道德情感。学校德育情境的创设也应该反映道德教育应有的情感性。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展开,德育必须发自于人的情感,激起人们仁爱、敬仰、敬畏等道德情感,“每种品质都有其高尚的东西和愉悦的东西”。[2]71这种浓郁的情感氛围不仅为德育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而且由内而外地从内在动机的视角解决了道德教育的动力问题。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赖以需要的情境应该是“有情之境”,是一个个情感化的场景,在这样一个充满公共性的情感空间里,身处其中的德育主体和德育对象,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宽容、关怀、友爱等社会性情感,展现道德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情感。

这样,依据主体性、公共性、实践性和情感性原则构建的学校德育情境,将帮助德育主体与对象在学校里的公共化、情感化的实践活动中,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公共关怀、互助合作意识的现代公民提供条件。

四、学校德育情境创设的基本构想

与社会公共领域相比,学校“准公共生活”的身份决定了学校德育必须而且能够担负起培育现代公民品德的时代任务。以培育现代公民品德为目标,学校德育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上要体现主体性、公共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等原则,并在具体展开的策略上遵循如下思路:

第一,从学校德育情境的整体状况看,要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校风、班风。校风、班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班级文化氛围的体现,它反映出学校的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以及对学生的态度。同时,班风、校风建设也可以成为学校德育的有力承载,成为学校开展德育所依赖的重要德育情境。校风、班风如同德育的“大气层”,反映一个学校、班级整体的道德氛围,让每个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都能感同身受,并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学生。现代公民品德培育需要建设平等、民主、开放的校风、班风,而不是专制、压迫的校风、班风,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氛围,培养他们参与性、公共性的品质。可见,民主、和谐的校风、班风能够为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平等对话的现代公民气质提供外在的环境。校风、班风这种小范围的情境能够与社会公共化的领域、公共交往相互贯通,人们在民主的校风、班风环境下能够养成公民在现代公共生活中需要的道德品质。

第二,从学校德育情境的实践要求看,要善于利用学校公共文化活动载体。德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现代公民品德培育也体现出强烈的对公共实践的依赖性。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中,可以发现或者利用一些带有公共性质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比如校园的文化节、运动会、辩论会等一系列方式,把现代公民品德应有的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交往中学习。这些公共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德育寓教于乐,也为师生、学生之间公共交往提供平台。“学校生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公共生活的交往有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他们之间的交往作为一种公共交往,都是围绕着公共事务、公共生活展开的对话、合作、协商和妥协。”[5]学校公共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活动能够为学生在交往中、参与中练就公共性的公民品德提供载体。

第三,从学校德育情境创设的主体来看,学校老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建构德育场景。教师要善于围绕课程教学的要求,以知识教育为中心,构建一种合作及公共化的情境。比如,在政治课堂上涉及到联合国的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模拟联合国”活动;在讲授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设置“模拟审判”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与德育情境在此活动中得到了统一。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体,可以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规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德育的基本任务,自主构建德育场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建构社会性、公共性的教学情境,知识与德性由此走向具体化、现实化。对教师而言,在学校德育中要善于揭示知识教育背后的价值意蕴,将建构德育场景的能力视为一项实践智慧——一种营造公共情境并在深思熟虑中将道德价值融入具体情境的能力。

第四,從学校德育情境创设的组织方式来看,要充分重视学校德育的组织化建设。现代公民品德培育必须依赖一种组织化的情境。加强德育的组织化建设,创造公共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德育的开展构建微型的共同体。共同体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保障,德育的主体与对象能够在共同体中实现知识、情感和价值层面的平等交流和沟通。“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或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出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6]在组织情境中,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能够相互感觉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受,能够让每个人对他人产生一种可感性,能够与他人交往,感受到他人的利益、情感和价值,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一种不可分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共同体的情境当中将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感。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6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4]阿伦特.人的条件[M].王世雄,胡泳浩,杨凌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65.

[5]冯建军.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2014(2):28-38.

[6]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

【叶方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公共性学校德育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