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小学》对当今小学德育变革的启示*
2017-03-04冯文全杨慧
冯文全+杨慧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道德教化,在儿童的启蒙阶段尤其注重道德教育,但是当今的学校德育质量却有待提高。归根结底,这与我国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传统美德遭受到了严重冲击。市场经济的运行无疑要靠利益的驱动,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秉着“一切向钱看”的原则,致使社会生活中“道德滑坡”的现象随处可见,假疫苗事件、毒奶粉事件日益猖獗,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纯粹地追求成绩、唯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让学校德育举步维艰,虽然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使德育收到了成效,但是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仍然很突出。面对学校德育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传统蒙学中的德育思想以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一、朱熹《小学》蕴含的德育思想
朱熹的《小学》可以说是一本典型的反映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和伦理观念的儿童教科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小学原序》《小学题辞》《小学内篇》《小学外篇》。《小学内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四卷。《立教》阐述先王所以教人之法;《明伦》说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敬身》讲解孩童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和相应遵守的规矩;《稽古》则记载古代先圣前贤的崇高德行。在《小学》整个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德育思想。
(一)重视实践活动以促成知行统一
传统的童蒙教育注重儿童的知行转化、知行合一。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蒙养教育以儿童现有的认知为基础,靠实践训练使儿童的认识转变为行为习惯,这样就避免了“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的现象。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两位先贤向我们揭示出传统道德教育注重把握规律性,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教育。朱熹对儿童的道德教育采取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使儿童在实践中接受德育,重视选取德育典型,将“事”作为童蒙教化实践的逻辑起点,促使儿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操。“古之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传统德育重视活动在培养人良好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日常的洒扫活动,为儿童奠定“修身治心”“穷理尽性”的基础。就如《童蒙须知》中提到的“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捐洁”[1]一样,基于孩童认知规律教以“眼前事”的原则,使得伦理道德规范、孝亲敬长等抽象的道德观念在儿童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了丰富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也使道德情感在儿童心中逐渐萌发。
(二)重视整合多方面的影响以形成教育合力
在对儿童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朱熹注重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一方的职责。在朱熹看来,儿童的教育始于胎教。在《小学》中,他要求孕妇做到:“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在重视胎教的同时,朱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八岁这一阶段还应重视乳母之教。“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2]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及时对儿女进行教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同时应防微杜渐,不能“溺于小滋,养成其恶故也”。在学校教育中,首先要重视行为的养成,“小学者,当其事”;其次要注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性”的“成智”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在家庭和学校之外,朱熹也重视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他在《小学题辞》中指出,社会“经残教驰”会导致“纵人蚩蚩,物欲交蔽”而“颓其纲”,这样发展下去就会产生现实中的恶,所以朱熹要求社会应该净化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中应效仿“孟母三迁”,选择有利于儿童接受正面教育的环境。
(三)重视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但是德育的实施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施教才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所谓“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儿童品德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规律,正所谓“入小学,而教之以扫洒、应对、进退之节;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阶段主要注重儿童的养成教育,从日常活动中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之道,在儿童智力增长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认知有了逐步的提高,儿童才会依据自身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去行动。儿童从他律走向自律,才会避免成人后“格不胜之患”,如果在“小学”阶段不打好“圣贤”的“坯璞”,到“大学”阶段再来弥补就很困难了,即所谓“习之易荒,觉已难悔”。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从他律过渡到自律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在自身行为逐渐符合社会规范时才会转向满足个体需要的道德规范,这时对儿童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才是合理的。”[3]92
二、當今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德育首位”未真正落到实处
德育为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和家庭都把知识学习放在首位,就连幼儿园也是这样。众所周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不少家长将孩子学会多少字、可以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坏的标准,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背上“成绩”的包袱,却忽视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大学》曰:“德者本也”,德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中以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思想[4],充分揭示了德育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18。这些言论向我们揭示了德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二)“宣教式”道德教育模式僵化低效
當前小学德育基本上是僵化的“宣教式”德育模式。德育应依存于人的现实活动,并在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许多学校的德育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品德认知教育,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育。“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这一讽刺意味的话向我们揭示出现在小学阶段只是在对学生进行不切实际的道德认知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导致小学生知行脱节,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另一套。如小学生会被要求戴红领巾,但是老师没有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果没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这些。而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统一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另一方面,小学德育主要依靠上课进行,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品德情感的熏陶,没有像《小学》“立教篇”中提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那样,依靠礼仪、音乐陶冶等途径来进行德育,让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相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会千方百计地省出时间为智育让道,儿童成天忙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穷于语、数、外等作业练习的实践。
宣教式德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使学生因缺乏品德情感的激发而难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甚至使学校德育异化为“道德知识”的教育。
(三)道德教育缺乏实践性和交互影响性
德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施教与受教的过程,而必须伴随实践活动并接受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既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衡量和检验人思想品德的试金石。[3]106但是现在的小学德育多是单纯的施教,甚至在考试前期连这种单纯的施教也销声匿迹了。虽然一些学校也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班会以及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德育课堂,但是实际功效却常常受到质疑。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德育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
同时,当前小学德育没有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小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应协同进行道德教育,不能把德育的任务单纯地交给某一方,以免给学生造成道德认知困惑。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要相互帮助,关爱他人,所以一位小学生在面对视力不好的同伴时主动把前排的座位让给了同伴,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是回到家中跟爸妈说起这事,却被说成是“缺心眼儿”,家长第二天就找到老师要求把座位换过来。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怎样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高尚的,家长和老师的不同做法让学生陷入了道德认知困境。由于小学德育缺乏多方面教育的交互影响,以致于出现“5+2=0”的现象,即学校五天认真计划、精心实施的道德教育抵不过家庭里两天的熏染。
(四)他律式道德教育内外转化脱节
学校开展德育活动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现代道德教育家布尔认为,儿童在8-12岁这一阶段,道德主要受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影响,青少年的品德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类。但是在当下小学常规的德育过程中,学生处于完全的他塑地位,被动地接受锻铸与形塑,机械式地接受老师制定的条条框框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导致道德教育收效甚微,出现大量的道德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立足于“禁止”和“防堵”,运用批评惩罚手段,很难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去内化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5]在低年级小学生阶段,这种方式或许是必要的,因为人不经由他律性训练就不能形成自律品德,合适的道德他律甚至是形成道德自律的重要途径与前提条件,但是在整个小学阶段,老师们一直使用着他律手段,就会严重影响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道德经验不断丰富,品德认知不断加深,儿童会逐渐学会自主评价。
三、《小学》德育思想对当下小学德育变革的启示
针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出现的问题,富有批判性和创造性地运用《小学》德育思想以做到古为今用,对于深化小学德育改革以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运用“认知协调理论”,逐渐提高学生品德水平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往往采用硬性说教的方式,教师直接向同学发号施令,不顾及学生的主体性,企图一蹴而就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是不会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因为依据心理学研究结果,人们往往会拒绝违反其意愿的要求。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以“基础道德标准”为基本要求,然后再逐步提高。《小学》内篇小学序中写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当今小学应借鉴《小学》做法,对小学生提出诸如讲卫生、互助友爱等基础道德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学生的品德要求以内化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品德提升的内在动力
传统“就范式”的德育使学生唯命是从,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只是被动接收有关道德教育的知识,学生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了。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应该在实践中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完善自己的品德,在这其中,同伴交往是最有效的交往方式。同伴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儿童调整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小学》中提到的“朋友之际,欲其相下不倦,故于朋友之间,主其敬者,日相亲与,得效最速”,向我们揭示出同伴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学生道德判断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同伴的道德判断,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判断。”[6]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品德建构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品德提升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化的道德规范远比老师的“禁止式”的他律道德模式更有效果。
(三)关注学生情感需要,重视德育中的情感效应
当下学校德育方法单一,硬性说教几乎成为德育的主要手段。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而恰恰情感能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倾向,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向我们揭示出情感的魅力:倾注真情去教育一个人,就会取得成功。情感是促进学生品德建构的催化剂,如果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缺乏感情的投入,只是例行公事地教授学生道德规范,那么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品德情感、形成学生的良好德行呢?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应该以情促行,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要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进行德育。德育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王制》中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意思是培养士可借助诗书礼乐等多途径进行。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情感激励法等多种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四)德育要生活化
“道德教育产生于生活中,存在于生活中。道德教育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不是异化于生命之上的强制与约束。”[8]当前的学校德育,往往立足于“禁止”和“防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有时还会以“罚”代教、以“斥”代教,这样的手段下虽然即时效果明显,但不会持久。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有益的生活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角色扮演型的教育以及带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等活动,这些都是德育生活化的有益途径。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就如《小学》中提到的那样,要让学生尽可能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洒扫”之事,在生活实践中体悟道德规范。
(五)德育要常抓不懈
德育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突击式地抓典型来教育一番,其是一个长期甚至是反复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实时告诫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正视学生的品德行为,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当然良好品德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庸》记载“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7],《小学》也提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作为教育者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且应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孟琢,彭著东.童蒙须知:名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
[2]刘文刚.小学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8.
[3]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郑红峰,张晓林.中华蒙学大全[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239.
[5]胡志莲.现代德育过程浅议[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7-119.
[6]陈伯良.通过同伴交往提升小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5-6.
[7]刘俊田,刘松,禹克坤.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5.
[8]冯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2.
【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慧,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編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