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2017-03-01邢雯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邢雯雪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介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目前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 渗透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不僅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作为在小学阶段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是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很多的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如不够重视等一些问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而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1]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求

1.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表现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大多都是感情用事,不能做到理性的分析问题。其次是有美好的愿望,很看重荣誉,但是自身又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现实和愿望形成反差。再次是对老师具有崇拜和敬畏的心理。[2]

2.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求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对于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在这一关键时期要得到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小学班主任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当中。

小学班主任要进行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首先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小学班主任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那么就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与时俱进,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摆脱原来那种“班主任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吸取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小学班主任需要全面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并且不仅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动态,也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心理动态,对于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解决。最后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技能。

三、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很多小学由于班主任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部分老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以及选取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小学班主任等等,这些原因导致小学班主任自身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够,使得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不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2.对学生关爱不够,不能主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变化

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不够,不能够主动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心理的变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影响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3.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单一

目前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单一。很多班主任在学校担任其他主要科目的教学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小学班主任兼任的一个教学课程。另外由于班主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智力发展才是需要培养的重点,这导致很多班主任只在学校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很单一,没有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改变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要实现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改变原来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树立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让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良好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3]

2.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格修养

如果小学班主任没有掌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从而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就必须要选取那些具备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老师来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同时要及时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另外,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崇拜和敬畏心理,所以小学班主任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才能对学生形成熏陶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遇到的心理问题,针对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这些记录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样就让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要引起重视。在这一阶段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京,中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电教(下),2010(06).

[2] 张建辉,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3(21).

[3] 胡家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途径[J].安徽教育,2003(22).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